陳佳娜 敖和軍
(湖南農業(yè)大學農學院 湖南·長沙 410128)
《作物栽培學》課程誕生于20世紀50年代初期,是農學專業(yè)的一門基礎應用學科,是作物學與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作物高產高效以及優(yōu)質栽培,培養(yǎng)農業(yè)類高端人才隊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幾代高校教師的不懈努力下,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積累與建設以及改革,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作物栽培科學理論和技術體系,為推動我國農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1-6]。
翻轉課堂起源于美國,最初林地公園高中的Salman和Khan教授錄制上課內容并上傳至網(wǎng)絡,無意間吸引了不同地方的學生通過網(wǎng)絡來觀看并學習他們的課程,是一種類似于現(xiàn)在線上教學的模式。是自20世紀末以來在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推動下,人類社會日益進入信息時代的背景下應運產生的一種教學理念。作為一種促進教學方法變革的新模式,翻轉課堂以教學時間重新分配為抓手,打破傳統(tǒng)課堂的思維定式,把“課前預習—課中講授—課后鞏固”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
變?yōu)椤跋葘W后教”的新模式,把知識內化過程移到了課堂上,翻轉了學生學習時間和師生角色[7];實現(xiàn)了課上時間與課下時間的優(yōu)化分配,把更多時間交給學生的同時,也把“學習的主動權、學習者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無疑為高校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一種較為理想的模式選擇[8]。這一教學模式以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依托,學生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可以通過微視頻在課前學習知識,課堂上教師通過輔導和小組討論的方式對課前所學的知識進行內化,完全把傳統(tǒng)教學模式顛倒過來。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變?yōu)閷W生發(fā)展的引導者,從權威者變?yōu)榕c學生平起平坐的朋友,即“以生為本,以學為重”,依靠學生的內驅力來完成學習活動,變被動為主動,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目前已經嘗試應用于部分學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9-13]。在這種教學理念下,如何科學利用翻轉課堂對傳統(tǒng)《作物栽培學》課堂教學模式加以優(yōu)化和改革,強化課堂互動、提高課堂效率,培養(yǎng)學生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農業(y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目的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作物栽培學》課程教師教學方式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考核方式主要是試卷考題和平時分數(shù),平時分數(shù)主要是由學生是否來教室上課決定。在這種考核評價模式下,學生往往通過死記硬背暫時應付考試,但是考后甚至可能連基本概念都記不起,對《作物栽培學》基本理論的理解和應用《作物栽培學》知識解釋問題的能力更是無從談起。所以傳統(tǒng)的教學和考核模式無法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也會對學生的發(fā)展起到限制作用,更沒有把《作物栽培學》的趣味性與實踐性體現(xiàn)出來,也就激發(fā)不出學生學習農學專業(yè)的興趣,在這個意義來講,遲滯了《作物栽培學》的發(fā)展與農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因此課程的改革創(chuàng)新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廣大師生迫切需要的。
2.1.1 課前自主學習
課前,教師首先根據(jù)栽培學課程標準、教學目標和所要講解的內容制成微視頻或者課件投放到網(wǎng)絡平臺或者微信上,再精心準備教師教案,同時制作《作物栽培學》課程學習任務單。任務單內容包括:學習目標、學習內容、自我檢測等,教師把任務單發(fā)給學生,讓學生看視頻并完成在線測試填寫任務單,教師通過平臺或微信等方式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習情況。
2.1.2 課中交流討論
“翻轉課堂”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課中師生之間活動交流,此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對作物栽培學知識內化的過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并引導學生通過課前對作物栽培知識的學習與小組成員就該小節(jié)要學習的知識進行交流討論,相互促進,進一步拓寬作物栽培學知識學習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教師對個別有問題的小組和學生給予及時的指導和幫助,對交流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通過答疑的方式提高課程的學習效果。
2.1.3 課后評價總結
課后學生要及時對前面所學內容進行歸納總結、拓展提升并對課堂的學習效果進行反思。反思的內容包括:學習目標制定、任務單制作、時間安排、栽培學知識學習成效展示等。評價的內容包括:生生評價、師生評價、自主評價。反思評價的目的是為下次的“翻轉課堂”方案優(yōu)化提供經驗。
2.1.4 注重課程實踐課的學習
對《作物栽培學》教學的要求是有一定時間的生產實習,也就是耕作學實習,以往一般是在作物生長發(fā)育和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教師帶領學生到試驗基地的試驗田,直觀地學習農業(yè)先進管理經驗,近距離參觀先進管理設施等,使學生對農業(yè)有新的認知。但是,由于時間問題,學生們只能短暫地觀摩,無法看到作物生產和管理的過程,無法深入了解或進行實際操作。另外,一些實習基地由于條件比較簡陋,沒有相應的現(xiàn)代化設施,學生只能簡單參觀一些當季作物的模樣及長勢,無法看到相關的栽培措施,而且由于很多基地離校較遠,沒有住宿條件,加之出行涉及費用、安全等一系列問題,實習基本都是一天結束,學生實習學到的知識有限。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可以將不同作物各個生長環(huán)節(jié)和關鍵管理措施拍攝和剪輯成小視頻掛在網(wǎng)上,供學生空閑時觀看和瀏覽,不僅能夠增加學生對作物栽培的樂趣,還能提高《作物栽培學》教學的趣味性和參與性。
加大過程性考核成績比重,建議在學科總成績中,期末卷面成績僅占20%-30%,平時的回答問題、課堂討論和實驗報告以及課后參與種植游戲和觀看視頻等占70%-80%,如此可以避免學生在考試前突擊死記硬背,而是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平時的課堂學習中,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成績,也增加了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和興趣,同時將對學生接受翻轉課堂模式產生積極作用。
對于承擔專業(yè)課程的高校教師而言,翻轉課堂的應用勢必會增加教師在本門課程中投入的時間、精力和經費開支,而且《作物栽培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yè)課程,它還需要教師自身投入到科研當中,以保證時刻掌握國內外最新研究動態(tài)以及生產實際的變化,不斷提高科研水平,對教學起到重要的支撐。一些政策、制度和經費支撐的革新,對于引導教師積極應用翻轉課堂顯得十分必要,如師生比的協(xié)調、工作量考評方法、教學經費使用和教改成果在職稱評定中的比重,鼓勵與其他學科的合作等。
“翻轉課堂”僅僅是一種教學手段,不能過度以及刻意為翻轉而翻轉,應該根據(jù)課程的不同內容適度有效使用,教學過程的主體仍然是教師和學生,不能因教學手段而喧賓奪主。
前期的研究表明[14-20],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包括學生的自控能力、認知能力、團隊協(xié)作意識、溝通能力、組織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通過在傳統(tǒng)的《作物栽培學》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添加“翻轉課堂”元素,理論上可以提升教學質量,但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教師的工作量大,視頻制作以及線上教學技術有限、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工具應用不熟練以及教學硬件條件等的缺乏,均阻礙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推行,因此,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引入《作物栽培學》的教學過程之前,應就如何整合資源,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合作,提高翻轉課堂的質量等的問題先研究清楚,然后進行小部分試點,邊探索邊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