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qū)新華學校 王宗英
在新課改的發(fā)展背景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此時的發(fā)展需求,學習成績早已不是衡量學生能力的唯一標準,教學重心應放在培養(yǎng)其良好的學科思維和學習習慣上,基于此,各個學科都在進行教學策略的創(chuàng)新和教學方向的調整。就小學語文教學而言,閱讀在整體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學生在此時打好的閱讀基礎,對其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都有重要的促進意義?!皢卧稀と何拈喿x”策略的提出也為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了創(chuàng)新的途徑,教師應該積極探索,不斷實踐,為小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
小學中高年級時期的學生正處于思維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其自身的生活經驗較為淺顯,對事物的發(fā)展還不具備良好的辯知能力。教師應該把握好教學的黃金時期,將“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策略應用于實際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提升教學質量,更好地滿足他們的身心發(fā)展需求,使學生結合多個文本共同理解文章的內涵,在單元整合的過程中對內容擁有整體的把控,從而精簡學習方式,完善閱讀思維。本文就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現狀展開探討,就“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策略的實施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閱。
想要全面發(fā)揮“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策略的教學價值,就應該就小學語文教學現狀進行深度的分析。首先,教師的教學理念缺乏創(chuàng)新,在以往應試教育理念的引導下,教師將其自身放在教學的主導地位上,過于強調對應試技巧、答題思路等內容的講解,將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重要的教學目的,這樣的教學理念難以滿足素質教育的發(fā)展需求,也使學生只是機械化地完成文本閱讀,無法感受到其中的真正內涵。其次,教師選用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很難在學習過程中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甚至會對語文學習產生厭煩心理。這不僅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還會使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yǎng)產生事倍功半的效果。最后,教師的教學標準不夠個性化。由于不同學生在生活背景、知識儲備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效率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學情進行充分了解,并在此基礎上開展單元整合與群文閱讀,這樣,教學質量才會得以有效提升。
其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的策略具有一定的教學價值,該策略強調的是將閱讀文本依據不同的特點劃分為不同的種類,由此開展統(tǒng)一的個性化教學。在此策略的引導下,學生能更好地完成閱讀內容的整合和分析,找到它們的大致特點,深度感受文章的情感和內涵,促進教學進步。其二,群文閱讀策略能拓展學生的知識范圍,使他們的思維不再停留在表面的內容學習上,而是想要了解更多類似的文章,以此豐富個人的知識儲備,引導學生
總結出這些文本的相似和不同之處,更直觀地看出寫作手法的應用情況,促進思維發(fā)展和寫作能力的提升。同時,這種創(chuàng)新的策略形式新穎,能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其主動參與知識的探究過程,順利完成學習目標,在輕松的氛圍中提升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感知能力,感受到語文知識的魅力所在。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提升語文學習成績早已不是教學重點,在素質教育的發(fā)展背景下,教師應該摒棄以往的教學理念,明確學生的主導地位,意識到閱讀教學的開展價值,從而結合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和實際的文本內容探索更多創(chuàng)新的教學策略,避免單一的教學形式使學生產生對語文知識的抵觸情緒和厭煩心理。因此,轉變教學思維十分關鍵,在“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策略的指引下,教師應該使用實質性的教學手段,明確學習目標,積極拓展教學范圍,不再將眼光局限于課堂中,利用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提前閱讀與文章相關的知識,為群文閱讀的實踐提供有利條件,結合教學內容完成單元整合,從而深化文章的主題,提升教學效率。
比如,統(tǒng)編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一篇科普類的文章,主要介紹了先進的納米技術,以及納米技術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為了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教師可以完成單元整合,將同單元的“飛向藍天的恐龍”引入其中,在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便讓學生對比閱讀兩篇文章,找到其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充分利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幫助中高年級的學生逐漸樹立群文閱讀的思維,在單元整合的形式下培養(yǎng)其科學的精神、積極的態(tài)度,促進教學目標的完成。
教學理念和教學思維往往會影響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引入的教學內容、秉承的教學目標。為了讓教學工作更契合與時代的需求,促進小學生不斷成長和進步,教師必須對教學思維和教學理念作出相應的調整,結合小學生未來的成長需求,及現階段對小學語文教育提出的標準和訴求做出綜合的判斷思考和探究,讓教學理念和教學思維更契合于現階段教學的標準,讓教學的科學性、有效性進一步提升。
小學時期的學生正處于思維發(fā)展的重要階段,中高年級的學生在學習任務逐漸增加的情況下難免產生倦怠的情緒,此時教師應該注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不應該利用千篇一律的規(guī)則約束他們的言行舉止,而應該結合他們此時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融入更多趣味元素,從而拓展群文閱讀的途徑,在良好的閱讀氛圍下幫助學生更好地投入學習,提升學習質量。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借助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教學情境,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全面提升群文閱讀的教學效率,促進班級語文成績的整體提升。
比如,統(tǒng)編版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以“世界各地”為主題,編排了《威尼斯的小艇》《牧場之國》《金字塔》三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將本單元的幾篇景物類描寫的文章歸納到一起,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相關的景物畫面,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從而在這種愉悅的氛圍中感受到世界各地豐富多彩的自然、人文景觀的魅力,激發(fā)學生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興趣。也可以讓學生摘抄描寫景物的靜態(tài)美和動態(tài)美的優(yōu)美語句,然后和學生體會這幾篇文章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的表達效果,感受語文知識的豐富多彩。
小學生在文本素材理解的過程中往往會面臨較多的困境和問題,這就導致在閱讀的過程中往往無法有效地抓住閱讀文本的核心內容,無法感受閱讀文本背后的情感觀點和看法,讓閱讀教學在實踐落實的過程中所能達成的效益和影響進一步降低。而情境的有效創(chuàng)設,一方面有助于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視覺、聽覺的感官刺激讓小學生也更愿意參與閱讀,并且愿意主動分析閱讀文本素材;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有更多的參考和借鑒,進而有新的感悟和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和閱讀效率。
在進行小學階段的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還應該意識到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知識儲備和思維發(fā)展等情況對教學效果的影響,這樣的差異性使每個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都有所不同,教師應該實施個性化的學習方案,結合學生的不同語文能力創(chuàng)新群文閱讀的開展方式,營造小組探究的氛圍,從而調動學生的閱讀樂趣,促進個人思維的不斷拓展。
比如,教師可以將中高年級的優(yōu)秀學生和學困生結合,在涉及有關群文閱讀的討論環(huán)節(jié)時,引導他們進行小組合作,共同分析每個文章的主旨、寫作手法、表達情感等,使其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互相學習,激發(fā)個人的主動探究意識,從而不斷彌補自身思維漏洞,完善閱讀素養(yǎng),將群文閱讀的最大教學價值發(fā)揮出來。
在學生能力培養(yǎng)上,小組合作式教學占據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而教師要注意的則是小組的合理分配,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學習特點結合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作出綜合性的考量,保證小組與小組之間綜合實力相當,讓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搭建學習伙伴關系,同時讓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產生競爭意識,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成長,讓小組合作探究式教學在實踐落實的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科思維。
無論是哪一門學科,都要重視預習的有效開展。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要利用這一階段端正學生的語文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其積極的閱讀習慣,借助預習活動熟悉課文內容,推動課堂教學更好地開展。在群文閱讀形式下,學生需同時面對多篇文章,學習范圍相對較廣,極其考驗其閱讀能力,此時的課前預習更能體現積極作用。因此,教師要加強預習環(huán)節(jié)的引導,基于單元主題深入剖析多篇文章內容,針對性地設計一些預習任務,組織學生帶著任務預習,自主完成閱讀過程,盡可能多地了解課文內容,帶著探究心理深入閱讀理解,為課堂學習做好鋪墊。例如,在五年級語文教學中設計“品鑒中國古典名著”群文閱讀活動,其中包括《草船借箭》《景陽岡》《猴王出世》《紅樓春趣》四篇課文,這四篇文章分別是我國四大名著中的精彩片段,文章篇幅雖長,但情節(jié)生動有趣,值得細細品味。倘若只是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組織學生一一閱讀,很容易影響教學效率,因此,組織學生課前自主閱讀顯得尤為必要。教師可以根據單元編排結構,組織學生提前一周開始預習本單元課文,仔細閱讀每篇課文,從認識生字、詞語開始,把課文讀通順,感受故事中各個人物形象,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將不理解的地方標記出來,利用課堂時間提出問題,師生之間密切配合,讓名著的魅力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保證群文閱讀效率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對古典名著的興趣。
現代教育理念更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使其個人思維作用于學習過程,主動總結和運用學習方法,提高自學能力,而這也是群文閱讀活動開展的必要前提。群文閱讀與單篇閱讀的差異在于學生面對的文學作品內容更為豐富,閱讀范圍更加寬泛。在保證教材課文閱讀效果的基礎上實施拓展閱讀,教師要重視引導中高段學生獨立閱讀,對教材文章加以整合,根據關鍵線索拓展課外文章,使其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外都能獨立閱讀,構建個性化的閱讀模式,積極探索和運用閱讀技巧,針對文章內容提出個人不同見解,促進學生對文章主題的深刻理解。例如,在六年級語文教學中以“科學精神”為主題開展群文閱讀活動時,教師可從教材和課外拓展兩個渠道入手,針對性地選擇體現科學精神的文章,將四年級學過的《千年夢圓在今朝》、六年級學習的《宇宙生命之謎》以及課外文章《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我最好的老師》作為群文閱讀的素材,準確把握各個文章刻畫的主題思想,引導學生展開群文閱讀。小學中高段學生的探究意識更為強烈,他們對科普文十分感興趣,教師可以讓他們針對這幾篇文章在課堂和課后時間進行獨立閱讀,閱讀后集體匯報交流,表達讀后感及存在的疑惑,經過交流討論完成群文閱讀任務,將文章中蘊涵的科學精神抽絲剝繭,這在鍛煉學生自學能力的同時也能使他們深刻體會文章的主題思想。
語文學科包含各種類型的文學作品,這些文學作品均是一種藝術性的表達,從不同層面體現著文學價值,可對學生的認知與情感產生深遠影響,這是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特征,也能體現文學作品的感染力。為了加深語文學科對學生的影響,教師可基于“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策略,促進文學作品的價值體現,采取求異方法引領學生對同主題不同體裁、同體裁不同內容的文學作品加以賞析,細細品味,從淺層的字面意識深入主題思想,采取對比閱讀的方法分析多篇文章的異同點,使其閱讀過程靈活呈現,進一步加深對文學作品的理解。例如,在五年級語文教學中圍繞“作者筆下的人”這一單元主題設計群文閱讀活動,組織學生閱讀《摔跤》《他像一棵挺脫的樹》《兩莖燈草》《刷子李》四篇課文,文章人物形象非常鮮明,各自有著不同的特點,作者運用的描寫人物方法也不同。在群文閱讀時讓學生采取先自主閱讀,再對比分析的方法,將這幾個問題貫穿于全過程:文章描寫人物時主要運用了什么方法?描寫人物的句子有哪些?塑造了怎樣的人物形象?經過綜合分析學生便能完全把握從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描寫人物的方法,深刻體會人物特點,達到理解文章的目的。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中高年級“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策略的實踐具有多種創(chuàng)新的途徑,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都有促進意義,因此,教師應該尋求更多創(chuàng)新的實踐方式,深度貫徹“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理念,在輕松、和諧的語文教學氛圍下,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和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穩(wěn)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