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新時代美好生活:人類生活實踐之合規(guī)律性與合目的性的有機統(tǒng)一

2022-03-17 21:38:29高炳亮
關鍵詞:時代生活發(fā)展

高炳亮

華僑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福建 廈門 361021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作為一種新的生活樣態(tài)引發(fā)學界持續(xù)關注[1],并與20世紀90年代后即已興起的“生活世界”研究相融合、相促進[2],成為學界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范疇[3].學界對美好生活的時代背景[4]、基本意涵[5]、生成邏輯[6]、矛盾問題[7]、構建路徑[8]等方面進行了多維度研究,成果豐碩[9].然而,在如何深度揭示新時代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內在邏輯、動力源泉、理論引領、制度支撐等方面,仍有較大拓展空間.本文從“新時代美好生活是人類生活實踐之合規(guī)律性與合目的性的有機統(tǒng)一”這一規(guī)定性命題出發(fā),對新時代美好生活的內在邏輯及實踐架構作了進一步研究.

一、新時代美好生活在規(guī)律向度上遵循人類生活發(fā)展的歷史進階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根本動力,而“在一切生產工具中,最強大的一種生產力是革命階級本身”[10]655.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為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而不懈奮斗,解放了近代以來幾乎陷于停滯狀態(tài)的中國社會生產力,實現了中國社會全方位深刻變革,使中國人民的生活面貌發(fā)生了歷史性變化.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實踐延續(xù)與理性升華,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全新生活樣態(tài).

(一)新時代美好生活是對資本主義生活模式的歷史性超越

新時代美好生活是追求全體人民物質和精神共同富裕的生活樣態(tài).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11]“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12]“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13]把共同富裕上升到社會主義本質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原則、中國式現代化重要特征的高度,這既繼承了馬克思、恩格斯關于未來社會的科學構想,又與時俱進地予以創(chuàng)新.馬克思、恩格斯認為,未來社會將徹底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徹底消除階級之間、城鄉(xiāng)之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的對立,“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14],“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創(chuàng)造出來的福利”[10]689.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兩步走”戰(zhàn)略,其中對共同富裕的實現進行了戰(zhàn)略性安排,即到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到21世紀中葉“全體人民共同富?;緦崿F”[15].由此可見,新時代美好生活所指出的共同富裕的主體,是覆蓋全體人民的,這一點與資本主義把社會財富越來越集中到資產階級手里有著根本不同.不僅如此,我們黨還拓展了共同富裕的內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說的共同富?!笆侨嗣袢罕娢镔|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盵13].這充分表明新時代美好生活是涵蓋各個領域、各個層次的全面的生活,是一種屬人的生活.馬克思指出:“人以其需要的無限性和廣泛性區(qū)別于其他一切動物.”[16]亦即人不僅有維持生命的物質需要,還有確認人的本質力量的精神需要.人與動物最根本的區(qū)別就是人有精神需求,人只有在精神文化生活中,才能彰顯自己是“有意識的類存在物”“能動的自然存在物”.新時代美好生活不僅追求人民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而且追求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充實.

(二)新時代美好生活是歷史、現實、未來的有機統(tǒng)一

新時代美好生活凝結著華夏文明自古以來對理想生活的美好想象,蘊含著當下中國人對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映射著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未來圖景,構成了一個歷史、現實、未來有機統(tǒng)一的價值鏡像.創(chuàng)造新時代美好生活,就是要進一步緊緊圍繞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立足我國歷史與實際,聆聽人民心聲,關注百姓生活,回應現實需要,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新時代美好生活的歷史維度:融合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毛澤東指出:“我們這個民族有數千年的歷史,有它的特點,有它的許多珍貴品.對于這些,我們還是小學生.今天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的一個發(fā)展;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17]在中國這樣一個具有深厚歷史傳統(tǒng)的大國,用中國價值指引美好生活建設,必須把其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機融合起來.民本理念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特征.中國儒家文化歷來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①出自《孟子·民為貴》.,高度肯定人民群眾在創(chuàng)造歷史中的重要作用.但中國傳統(tǒng)的民本思想在君主專制制度下無法真正實現,存在內容空泛、缺乏制度保證等局限性.馬克思認為:“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10]287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的人民主體思想與中國傳統(tǒng)的民本思想融合起來,“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18],從而使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

新時代美好生活的現實維度:與人民的日常生活合而為一.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人民的日常生活是建構思想體系的理論原點與實踐基點:“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19]1002換言之,只有從吃、喝、住、穿等最基本的生活事實出發(fā),才能正確認識和分析生活世界.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的幸福生活越來越成為中國社會的顯性主題.黨在確定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三步走”戰(zhàn)略時,直接使用了“溫飽”“小康”“富?!钡戎苯颖碚魃钏降脑~匯.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等民生關鍵指標,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目標.這也是新時代弘揚中國價值最為深厚的實踐土壤.我國2021年的城鎮(zhèn)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8.6%、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2.7%,說明群眾生活已經總體上向富裕邁進①“城鎮(zhèn)居民恩格爾系數”和“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的數據來源于國家統(tǒng)計局“國家統(tǒng)計數據庫”(http://www.stats.gov.cn/tjsj/)的年度數據“居民恩格爾系數”指標.這是就整體居民而言的平均數.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到:“黨的十八大以來,平均每年1 000多萬人脫貧,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脫貧.”[20]這是黨中央領導和組織全國人民開展的脫貧攻堅所取得的重大歷史性成就..這些看得見的日常生活的改善,為廣大群眾理解和高度認同中國價值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時代美好生活的未來維度:實現中國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我們稱之為‘中國夢’,基本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21]中國夢集中表達了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宏偉目標、戰(zhàn)略任務和深刻理念,集中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共同期盼.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從2020年到21世紀中葉“兩個階段”安排,第一階段,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階段,到21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其中,“到2035年”的目標是根據我國發(fā)展實際情況,將過去提出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即到21世紀中葉要達到的發(fā)展水平,提前到2035年來實現[15].這是根據我國已有的發(fā)展成就和現實基礎,作出的新的重大的戰(zhàn)略決策,體現了我們向綜合國力更強和國際影響力更大的世界大國邁進的堅定意志和遠大目標.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中國價值將得到進一步的彰顯.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新時代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國道路不僅是一種先進的社會制度,而且是一種先進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模式.它標定著全方位提升品質的生活狀態(tài),為實現建立在全面發(fā)展基礎上的人類美好生活理想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價值坐標.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新時代美好生活奠定了制度前提.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致力于新型現代化建設,把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強國作為奮斗目標,創(chuàng)造了輝煌成就,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成功探索出發(fā)展中大國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現代化提供了寶貴借鑒.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成功實踐,以其特有的優(yōu)勢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22].歷史反復證明,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應當與其國家性質、基本國情和文化傳統(tǒng)相適應,不能脫離國情、超越階段.鄧小平強調:“我們既不能照搬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做法,更不能丟掉我們制度的優(yōu)越性.”[23]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道路與發(fā)展模式被世界更多國家認同,中國話語、中國聲音、中國故事展現出更為強大的感召力、塑造力和影響力,這些都為實現新時代美好生活提供了立體而堅實的制度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新時代美好生活提供了實踐架構.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共產主義是人類未來生活世界的必然發(fā)展方向,既是一個理想目標,更是一種現實的運動.在向著這一方向前進的過程中,世界上各個民族都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造力,形成獨具特色的理論探索、實踐構架和制度安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實踐,創(chuàng)造了令世界驚嘆的“中國奇跡”,為實現新時代美好生活提供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實踐架構.我們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協(xié)調推進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堅持把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為全體人民管理國家提供了協(xié)商民主的新方式;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始終做世界和平的推動者、全球發(fā)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倡導并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推動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這些極富創(chuàng)新性的舉措,與西方理論的解釋框架和固有模式不同,為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模式,為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在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前提下實現高速發(fā)展提供了重要借鑒.

二、新時代美好生活在目的向度上遵循“人的本質力量”所規(guī)定的主體尺度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認為:“宗教、財富等等不過是通向真正人的現實的道路.”[10]204這實質上言明生活狀態(tài)的演進是實現“真正人的現實”的必要條件.中國共產黨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并實施“創(chuàng)新、協(xié)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fā)展理念,聚焦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通過創(chuàng)新發(fā)展以夯實發(fā)展動力,通過協(xié)調發(fā)展以增強發(fā)展平衡性,通過綠色發(fā)展以提升環(huán)境承載力,通過開放發(fā)展以統(tǒng)籌“兩個大局”,通過共享發(fā)展以實現共同富裕,從而為創(chuàng)造新時代美好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引領,體現了遵循“人的本質力量”所規(guī)定的主體尺度的發(fā)展要求.

(一)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核心要旨,著力解決那些影響和制約人民群眾利益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使占人口絕大多數的群眾能夠享受改革紅利,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改革開放的信心,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這既是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贏得人民群眾對改革開放支持的必然要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發(fā)展始終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在影響社會公平正義、人民福祉的諸多因素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回顧極不平凡的改革開放歷程,我國之所以能夠頂住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各種挑戰(zhàn),有驚無險地渡過這樣那樣的暗礁險灘,是因為我們黨始終團結人民、依靠人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fā)展,使國家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得到顯著提升,使人民生活得到顯著改善.面向未來,我們在毫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要更加注重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形成更加有利于維護公平正義的制度安排.歷史一再表明,“蛋糕”做不大會影響社會穩(wěn)定,“蛋糕”分不好同樣會影響社會穩(wěn)定.當然,增進人民福祉,要堅持盡力而為與量力而行相統(tǒng)一,要深刻吸取一些國家陷入“福利陷阱”的教訓[24],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實際水平,確定恰當的保障并改善民生水平,不搞過高標準,不開空頭支票,堅決防止寅吃卯糧甚至竭澤而漁.

(二)把解決突出民生問題作為制定政策的突破口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從最困難的群體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著眼,從最具體的工作抓起,通堵點、疏痛點、消盲點,全面解決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教育、就業(yè)、社保、醫(yī)療、住房、環(huán)保、社會治安等問題,集中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25]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的提高,我國的民生問題已經升級換代,從生存型轉向發(fā)展型,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關鍵在于找準突出問題,從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群眾不滿意的地方改起.要切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一個也不能少.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取得了重大決定性成就,讓處于社會底層的人們永不熄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要突出重點地區(qū)、重點人群、重點民生制度:針對就業(yè)問題,繼續(xù)擴大就業(yè)機會,推進和諧就業(yè)與體面勞動;針對“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鼓勵社會資金進入養(yǎng)老、醫(yī)療等領域;針對住房問題,明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建立健全經濟、適用、環(huán)保、節(jié)約資源、安全的住房標準體系,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發(fā)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針對教育問題,著力提高教育質量,推進教育公平;針對環(huán)境問題,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zhàn),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總體改善;針對食品安全問題,健全完善監(jiān)管制度體制,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等等.要找準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堅決打破利益固化帶來的制度不公平、機會不公平問題,著力解決民生制度不銜接、不配套、碎片化的問題,通過制度創(chuàng)新推進民生事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把解決突出民生問題作為制定政策的突破口,既是價值觀,又是方法論,體現了我們黨一以貫之的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真摯情懷.

以前,人們通過手工輸入數據來定義一個建筑,IFC數據模型通過構件模型將人們解放出來,是一個提供便利的工具。用戶使用能源仿真工具,如Energy Plus,需要用第三方工具(Sketch-up或Design Builder)構建一個幾何模型, 然后由第三方工具輸出IDF文件供Energy Plus解析。整個過程需要很大的努力。由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BNL)開發(fā)的IFC空間邊界工具(SBT)可實現在符合IFC標準的CAD軟件中定義的“平面”建筑幾何形狀的半自動轉換,以供Energy Plus模擬引擎導入和使用。

(三)把群眾認可和滿意作為工作評判標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評價改革成效上要堅持群眾立場,關鍵要看辦成了多少事,解決了多少實際問題,群眾到底認不認可、滿不滿意.”[26]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始終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作為工作評價標準,時刻不忘“人民是閱卷人”,并由此確定改革的價值取向和思想方法.當前,我國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qū),利益主體多元、社會階層分化,不同群體訴求各異;黨面臨執(zhí)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huán)境考驗,存在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面對錯綜復雜的內外部環(huán)境,我們黨要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要始終把“為誰執(zhí)政、為誰服務、由誰評判”作為關系黨的生存死亡的根本性問題,堅持把人民作為執(zhí)政興國的唯一檢驗者、裁判者,把群眾滿意作為衡量各項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恩格斯指出:“較低的經濟發(fā)展階段解決只有高得多的發(fā)展階段才產生了的和才能產生的問題和沖突,這在歷史上是不可能的.”[27]當前,我國正面臨巨大資源環(huán)境壓力,要求我們必須轉變觀念,樹立科學政績觀.要從子孫后代永續(xù)發(fā)展出發(fā),正確處理長遠利益、根本利益與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關系,多做功在當下、利在千秋的事;要堅持求真務實,不搞盲目攀比,杜絕“政績工程”.各級組織和領導干部要發(fā)揚釘釘子的精神,不折騰、不反復,切實把工作落到實處,作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在具體工作中,既要有一錘定音的勇氣和擔當,又要保持工作的穩(wěn)定性和連續(xù)性,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腳踏實地、接續(xù)奮斗,努力將美好的藍圖變?yōu)楝F實.

(四)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建設人類共同家園的重要載體

當今時代,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面臨的發(fā)展問題具有相似性、關聯性、互促性.創(chuàng)造新時代美好生活離不開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我們黨在運用新發(fā)展理念解決現階段中國問題時所作的探索,對于解決全球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全球治理模式落后、兩極分化等難題,也有很強的借鑒意義.不僅如此,我們黨還從統(tǒng)籌“兩個大局”、促進共同發(fā)展的高度,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這一理念是以新發(fā)展理念觀照人類進步事業(yè)的必然結果,其要點在于把握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動力基礎,尊重國家主權,促進人類共同發(fā)展,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在文明融合中激活歷史發(fā)展動力.美國政治學家薩繆爾·亨廷頓在冷戰(zhàn)結束后認為,人類今后最大的分歧及沖突將主要來源于不同文明的歧異.他寫道:“未來的危險沖突可能在西方的傲慢、伊斯蘭國家的不寬容和中國的武斷的相互作用下發(fā)生.”[28]然而,30多年過去了,世界歷史進程表明,不同文明之間的融合程度已經超過以往任何歷史時期,人類對于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遠遠大于文明之間的分歧.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各個相互影響的活動范圍在這個發(fā)展進程中越是擴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閉狀態(tài)由于日益完善的生產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間的分工消滅得越是徹底,歷史也就越是成為世界歷史.”[29]168隨著生產力的進步、交往的發(fā)展、分工的擴大,文明之間的交流愈加頻繁.特別是以資本主義世界為主導的世界市場出現后,各國主動或被動加入其中,打破了原先相互隔離的現象,相互依存程度極大增強,文明之間的融合進一步深化.文明融合始終是人類歷史發(fā)展的主流.近幾十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國家之間的商品和資本流動、科技和文化交流的密度和強度超過任何一個歷史時期,地球越來越成為“地球村”.現代文明之間雖然也有偶然的、局部的沖突,但從總體上看,文明交流交融還是主流.只有積極促進文明之間的交流借鑒、優(yōu)勢互補,才符合人類社會的最大利益.

在構筑共同利益中消解文明沖突的根源.馬克思指出:“人們?yōu)橹畩^斗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30]利益不僅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基石,也是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石.在階級社會中,由于統(tǒng)治階級自私自利的本性,往往把本國利益凌駕于其他國家的利益之上,甚至犧牲其他國家的利益.這一點在資本主義社會體現得更加明顯.由于資本擴張本性所帶來的具有利害關系的國家之間的尖銳對抗程度,遠遠超過任何一個時代,使得資本主義文明“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載入人類編年史的”[31]291.社會主義中國繼承了中華文化“以和為貴”的價值取向,始終高舉和平發(fā)展旗幟.關于這條和平道路,周恩來曾經深刻闡述過其內在原因:“這不僅是我們的信仰、我們的制度所不允許的,而且從利害關系上看也不允許,因為凡是侵略別人都是沒有好下場的.”[32]當前,中國已全面融入世界體系中,堅持“把國內發(fā)展與對外開放統(tǒng)一起來,把中國發(fā)展與世界發(fā)展聯系起來,把中國人民利益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結合起來”[33]248-249.繁榮的中國將與世界各國構建起更廣泛的利益共同體,從而在共同利益的根基上大幅增強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力量.

在歷史擔當中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為實現共產主義而不懈奮斗,是中國共產黨與生俱來的歷史使命.共產主義是人類命運的真正的共同體形式.馬克思分析了三種共同體形式:一是“自然形成的共同體”,指“家庭和擴大成為部落的家庭,或通過家庭之間互相通婚[而組成的部落],或部落的聯合.”[31]725二是虛假的共同體,指“國家是統(tǒng)治階級的各個人借以實現其共同利益的形式,是該時代的整個市民社會獲得集中表現的形式”[29]212.三是真正的共同體,指“自由人的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29]422.人類文明要真正實現深度融合,就要朝著真正的共同體的方向不懈努力.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yè)而奮斗的政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是中國共產黨把握歷史規(guī)律和時代潮流、著眼全人類共同利益而作出的戰(zhàn)略抉擇,體現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自覺和自信,體現了對人類命運的擔當精神.

三、新時代美好生活之合規(guī)律性與目的性統(tǒng)一于社會生活全面進步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指出:“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31]2實質上言明經濟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是人類生活最主要的三個方面.新時代美好生活之合規(guī)律性與合目的性統(tǒng)一,集中體現在促進社會生活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fā)展上,包括更好的教育、更穩(wěn)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把這些方面的生活愿景變?yōu)楝F實,需要統(tǒng)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而厚實的經濟基礎、健全的民主法治、繁榮的文化活動,是其基礎與重點.

(一)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生活

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同于西方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既發(fā)揮市場經濟的長處,又發(fā)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既激發(fā)市場主體積極性,又具有鮮明的民生導向,使我國在經濟持續(xù)快速增長的同時,沒有發(fā)生經濟危機,社會保持了長期穩(wěn)定,從而造就了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上的“兩大奇跡”[34].

“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20世紀70年代以后,具有“市場原教旨主義”色彩的新自由主義取代凱恩斯主義成為主導美歐意識形態(tài)和經濟對策的主流經濟學派,但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宣告了新自由主義的破產,也引起人們對“市場原教旨主義”的反思.中國在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問題上堅持辯證法,既注重發(fā)揮市場對資源的配置作用,又注重防止市場失靈,努力形成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機統(tǒng)一、相互補充、相互協(xié)調、相互促進的格局,使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發(fā)展成果,保持了社會穩(wěn)定.

(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生活

從馬克思主義視角來看,政治是經濟最集中的表現,在我們這樣一個超大規(guī)模的國家發(fā)展市場經濟,如果沒有正確的政治模式的推動、促進和保障,經濟上的成功是不可持續(xù)的.事實上,政治生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共產黨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fā)展道路和一整套制度體系,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生活的鮮明特色與重要優(yōu)勢,其邏輯起點,就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通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國家振興、民族復興、人民幸福.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生活的最大優(yōu)勢和最鮮明特征.黨的領導地位是近現代中國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是人民群眾的主動選擇.馬克思認為:“工人的一個成功因素就是他們的人數;但是只有當工人通過組織而聯合起來并獲得知識的指導時,人數才能起舉足輕重的作用.”[19]10而擔當組織群眾重任的,就是無產階級政黨.只有在黨的領導下,勞苦大眾才不會像“一袋馬鈴薯”[36]一樣,才能匯聚起開創(chuàng)美好生產的強大力量.2019年初,中共中央印發(fā)《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堅決防止黨內形成利益集團攫取政治權力、改變黨的性質”[37],這是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只有擯棄任何私利,始終同人民干在一起、苦在一起,才能帶領人民開創(chuàng)美好生活,實現自身價值.

協(xié)商民主是我國政治生活的重要特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協(xié)商民主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中獨特的、獨有的、獨到的民主形式.”[3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xié)商民主,既堅持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原則,也具有明顯的中國氣派,是馬克思主義多黨合作和統(tǒng)一戰(zhàn)線理論、馬克思主義民主政治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其基本內涵,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社會各個政黨、階層、團體、群眾等,就大家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在決策之前和決策過程中進行協(xié)商,找到大家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盡可能作出各方均可接受的決策[39].這成為了“我國政治生活中發(fā)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40].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基于共同的政治目標,通過會議協(xié)商、約談協(xié)商、書面協(xié)商等形式,就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事務進行協(xié)商,形成共識,增進團結,極大提高了決策質量和效率,為世界民主政治的發(fā)展開辟了新的方向.

(三)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生活

物質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精神空虛也不是社會主義.只有在厚實的物質基礎上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使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才能為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動力、有力輿論支持、良好文化條件.

高度重視構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精神文明建設.人類不僅構建了物質家園,也構建了精神家園,追求“心有所安”是人類生存與發(fā)展的重要目的.毛澤東指出:“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要先造成輿論,總要先做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階級是這樣,反革命的階級也是這樣.”[41]思想戰(zhàn)線一旦失守,其他領域也難以守住.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馬克思主義信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不僅是黨的精神旗幟,而且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園,豐富和引領著當今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方面,不能有任何大意、任何閃失,否則就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歷史性錯誤.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民族的文明進步,一個國家的發(fā)展壯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來推動,核心價值觀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33]137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要以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國民教育之魂,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緊密結合,使之融入教育教學、校風學風,體現到文明城市、文明村鎮(zhèn)、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創(chuàng)建活動各個方面.要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從中汲取豐富營養(yǎng),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塑造力、感召力、影響力.要突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最深層、最根本、最永恒的是愛國主義.要堅持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相統(tǒng)一,始終圍繞實現民族富強、人民幸福而發(fā)展,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榮譽感.

繁榮發(fā)展社會主義文藝.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藝事業(yè)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yè),文藝戰(zhàn)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zhàn)線.”[42]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繁榮文藝創(chuàng)作,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相統(tǒng)一”[15].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進行無愧于時代的文藝創(chuàng)造,用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現實生活,用光明驅散黑暗,用美善戰(zhàn)勝丑惡,讓人們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夢想就在前方.要把創(chuàng)作生產優(yōu)秀作品作為文藝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自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把創(chuàng)新精神貫穿文藝創(chuàng)作生產全過程,努力創(chuàng)作生產更多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tǒng)一的優(yōu)秀作品.

綜上所述,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作為建立在改革開放40多年來黨帶領人民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偉大實踐的基礎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出現的具有標志性的重大概念,生動而豐富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關于合規(guī)律性與合目的性相統(tǒng)一的思想原則.創(chuàng)造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是主觀期待與客觀現實的統(tǒng)一、立足當下與面向未來的統(tǒng)一,貫穿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全過程.在此過程中,一方面要增強歷史主動意識,把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置于歷史演進的大尺度中進行把握,深刻理解其是人類社會生活革命性躍升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內生的邏輯必然性和強大的價值感召力;另一方面要增強實事求是意識,把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置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進行實踐,不能超越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和資源承載能力提升人民的福利水平,不能脫離實際、齊頭并進推動共享發(fā)展與共同富裕,始終牢記發(fā)展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通過不斷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推動美好生活圖景逐步變?yōu)楝F實.

猜你喜歡
時代生活發(fā)展
邁上十四五發(fā)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砥礪奮進 共享發(fā)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HANDS OFF THE WHEEL
漫生活?閱快樂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fā)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e時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e時代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0:55:36
生活感悟
特別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e時代
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 10:54:55
無厘頭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
阆中市| 青铜峡市| 汽车| 抚松县| 牙克石市| 宁波市| 安泽县| 竹山县| 岳普湖县| 柘城县| 泾源县| 苏尼特右旗| 都安| 舒兰市| 福建省| 临邑县| 应城市| 通城县| 鹤壁市| 余干县| 泊头市| 桐梓县| 濮阳市| 林甸县| 左权县| 都兰县| 咸宁市| 灵寿县| 万源市| 连江县| 盈江县| 永嘉县| 富蕴县| 江西省| 彭阳县| 石城县| 梁平县| 霍城县| 罗江县| 图木舒克市| 玉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