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唐代九華山流寓詩人考述

2022-03-18 07:16方學(xué)森
樂山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 2022年6期
關(guān)鍵詞:九華九華山青陽

方學(xué)森

(池州學(xué)院 文學(xué)與傳媒學(xué)院,安徽 池州 247000)

在唐代尤其是晚唐時期,九華山是宣州、歙州和池州地區(qū)(宣歙道)的詩人活動中心之一,在當(dāng)時當(dāng)?shù)卦娙诵哪恐芯哂兄匾牡匚?。九華山因大詩人李白等人的《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lián)句》(《全唐詩》卷七八八)而定名[1]8970,且聲名始播天下;中唐以后又成為金地藏卓錫之所,從而僧侶俗眾紛至沓來;而進(jìn)士費冠卿因母故不仕終隱九華的孝節(jié),又使九華山成為文士們向往的精神高地,此后探尋費冠卿故居丘墓的詩人絡(luò)繹于途①,九華山贏得了詩人們的分外垂青。再加上其優(yōu)美的自然風(fēng)光和幽靜的山林能為詩人讀書、寫作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成為他們?nèi)刖┛瓶记袄硐氲膫淇贾兀蚴б庵畷r隱逸棲居之所。因此,不僅九華山所屬的池州地區(qū)本土詩人絡(luò)繹于途,而且周邊乃至全國各地詩人慕名而至,涌現(xiàn)了一大批流寓詩人。本文所謂的九華山流寓詩人是指原籍不在九華山所屬的池州,因流貶、為官、漫游、寓居等原因,有在九華山生活的經(jīng)歷,或是曾過道逗留于九華山,并有吟詠九華山的詩篇的詩人。九華山流寓詩歌主要是指流寓九華山的詩人所創(chuàng)作的描寫九華山自然風(fēng)光、名僧高士和人情風(fēng)俗等內(nèi)容的詩;那些流寓或逗留池州(也許未曾去過九華山)的詩人創(chuàng)作的內(nèi)容與九華山有關(guān)的詩,我們也作為九華山流寓詩歌來考察。唐代九華山流寓詩人至少有41 人,主要集中在晚唐時期;初唐時期的未發(fā)現(xiàn),盛唐時期僅2 人,中唐時期也不多,有6 人,晚唐時期則大量涌現(xiàn),至少有33 人。

一、盛唐流寓詩人述論

盛唐時期九華山流寓詩人僅有李白和韋權(quán)輿兩人。

(一)第一位流寓詩人李白

李白詠九華山的詩除了《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lián)句》外,還有一首《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1]1751,另有幾首詩是否與九華山相關(guān)或作者是否是李白有爭議?!都尉赋刂莞尽穂5]卷8:7、《光緒青陽縣志》[10]489、比丘德森《九華山志》[9]309均載李白《至陵陽山登天柱石韓侍御見招黃山》,《全唐詩》亦收[1]1825,但這首詩中的“陵陽山天柱石”實非九華山天柱峰。謝澍田先生就認(rèn)為“李白詩中的‘陵陽山’并非其改名的‘九華山’”,“陵陽山,古時區(qū)域較廣”,“詩中的‘陵陽山天柱石’在石臺縣境。”[11]71-72筆者也認(rèn)為雖然古陵陽山區(qū)包括九華山在內(nèi),李白詩也有多首涉及“陵陽”,但其詩稱九華山時或稱“九子山”或稱“九華山”,這首詩與九華山確實無關(guān)。

《李太白文集》有《地藏菩薩贊》一詩[12],孫壁文《考古錄》早就指出其乃為古地藏作贊,但直到今天仍有一些非學(xué)術(shù)性的文章視之為李白給金地藏作贊[13]。瞿蛻圓、朱金城《李白集校注》說:“孫壁文《考古錄》云:‘今白集中有地藏菩薩序贊,……白為古地藏作贊,非為金地藏作贊也?!似墓P平庸,不類太白,恐系贗作也,后人以白嘗游九華,偽造此篇,托白以自重?!创宋谋九c金地藏?zé)o關(guān),亦與九華無關(guān),不應(yīng)因俗傳九華山地藏菩薩之說而牽及,遂疑其偽造也。”[14]所以,這首詩與九華山無關(guān),當(dāng)然也不能據(jù)此說它是偽作,根據(jù)贊序可知,此贊乃李白應(yīng)扶風(fēng)竇滔之請而作的地藏菩薩圖像贊,即畫贊。

常秀峰等編《李白在安徽》補(bǔ)輯了3 首所謂李白佚詩[15],陳尚君《全唐詩續(xù)拾》據(jù)此作了補(bǔ)錄:《秀華亭》(見清周赟《青陽縣志》《九華山志》)、《煉丹井》(見《宛陵郡志備要》卷一、《嘉靖寧國府志》卷二四)、《宿無相寺》(《李白在安徽》中作《宿寺》)。[1]11100-11102但這3 首詩的真?zhèn)未嬉?,魏炯若《李詩辨?zhèn)味}》從多方面將《宿無相寺》與《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進(jìn)行比較,認(rèn)為其是抄后者的偽作;[16]謝澍田也認(rèn)為《宿無相寺》“脫胎于《贈青陽韋仲堪》”,而《秀華亭》是“《聯(lián)句》和《贈青陽韋仲堪》兩詩的翻版和步韻”,《煉丹井》亦是后人的偽托之作。[11]76

以上5 首詩1990 版《九華山志》也認(rèn)為或是偽作或與九華山無關(guān)[17],筆者意見同。因此,李白詠九華的詩篇確信的只有《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lián)句》和《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

(二)名宦詩人韋權(quán)輿

與李白聯(lián)句的韋權(quán)輿是盛唐時期又一位九華山流寓詩人,他與李白《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詩題中的韋仲堪是同一人,時任青陽令。吳夢祈《李翰林九華書堂記》說:“初翰林之棄官也,即有蓬丘之思,訪道江漢,遙望九華峰,顧而樂之。會故人韋仲堪宰是邑,乃卜居焉。始易其舊號,加以九華之目?!盵5]卷9:7這說明《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lián)句》中的韋權(quán)輿就是韋仲堪?!睹饕唤y(tǒng)志》卷一六載:“唐韋仲堪,青陽令,愷悌而民從?!盵18]明以后各種志書所載相同,且說韋仲堪是唐代青陽地方名宦?!督贤ㄖ尽肪硪灰黄哌€引《南畿志》云:“唐韋仲堪,字權(quán)輿?!盵19]不知其所據(jù)為哪一版本《南畿志》,今所見《嘉靖南畿志》未載其字[20]?!豆饩w重修安徽通志》卷一四四[21]、《光緒青陽縣志》卷二[10]102亦云韋仲堪字權(quán)輿,但《乾隆池州府志》卷三八云:“唐韋權(quán)輿,字仲堪?!盵22]534到底是名仲堪字權(quán)輿,還是名權(quán)輿字仲堪呢?不得而知。但結(jié)合《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lián)句》和《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這兩首詩來看,“名權(quán)輿字仲堪”更合理一些?!陡木抛由綖榫湃A山聯(lián)句》中的“韋權(quán)輿”是署名,而《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中的“韋仲堪”是詩人稱呼友人,根據(jù)古人稱字為敬的原則,“仲堪”應(yīng)是字。而“權(quán)”又有作“瓘”的,如《唐詩紀(jì)事》就稱“韋瓘輿”[6]536。到底是“韋權(quán)輿”還是“韋瓘輿”呢?“瓘”應(yīng)為“權(quán)”之誤,明清各種方志均作“韋權(quán)輿”。我們再從詞義來看,作“權(quán)”更為合理?!皺?quán)輿,草木萌芽的狀態(tài)?!洞蟠鞫Y記·誥志》:‘于時冰泮發(fā)蟄,百草權(quán)輿。’引申為起始、初時。《詩·秦風(fēng)·權(quán)輿》:‘于嗟乎,不承權(quán)輿?!睹珎鳌罚骸畽?quán)輿,始也?!盵23]所以“權(quán)輿”二字是有來歷的,用作名字的可能性更大,而“瓘輿”則沒什么特別涵義。韋權(quán)輿的生卒年和生平事跡不詳,其籍貫亦不詳,陳尚君《唐詩人占籍考》[24]、周勛初主編《唐詩大辭典》[25]、卞孝萱主編《唐代文學(xué)百科辭典》[26]都說他是池州青陽人,但并無根據(jù)。歷代文獻(xiàn)僅載其是青陽縣令,并未載其籍貫,青陽縣令并不一定就是青陽人,因此我們并不能以此推測其籍貫是青陽;歷代文獻(xiàn)未載其是青陽人,因此其不是青陽人的可能性更大。

韋權(quán)輿的詩僅存二句,即《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lián)句》的五、六兩句“積雪曜陰壑,飛流噴陽崖”。

二、中唐流寓詩人辨論

中唐時期九華山流寓詩人主要有金地藏、朱灣、劉禹錫、竇叔向、泠然、霍總等6 人。

(一)第一位流寓詩僧金地藏

中唐流寓詩人中金地藏是比較特殊的一位,其乃中唐時期九華山名僧,新羅人,來九華山后一直定居于此,直至圓寂。金地藏俗姓金,名喬覺,法號地藏。費冠卿《九華山化城寺記》載:“時有僧地藏,則新羅國王子金氏近屬?!辈⒄f其在唐貞元十年(794)夏坐化,年99 歲[3]7129,以此推算,其當(dāng)生于唐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新羅孝昭王(金理洪)十年。根據(jù)費記,其最遲在開元末年已來九華山。費記稱其“僧地藏”,《萬歷九華山志》始載“金地藏,名喬覺”[27]?!短圃娂o(jì)事》卷七三[6]1927、《全唐詩》卷八〇八載金地藏詩一首,即《送童子下山》;《嘉靖池州府志》另載一首《酬惠米》[5]卷9:97?!豆饩w九華山志》卷一〇以《酬惠米》藝術(shù)性不高斷其為偽作[1]10813,但依據(jù)不足。所以,金地藏詩存《送童子下山》和《酬惠米》兩首,他雖不是最早到九華山的僧人,但他的這兩首詩是現(xiàn)存最早的九華山僧詩,他也因此成為九華山最早的詩僧。

微納測頭剛度是微納米測量系統(tǒng)的關(guān)鍵屬性,它影響著測頭的接觸力、穩(wěn)定性、工藝性、測量精度和動態(tài)響應(yīng)等特性[4]。對于接觸式微納測頭,其剛度特性直接影響測頭的穩(wěn)定性、靈敏度、測量精度、動態(tài)響應(yīng)等性能指標(biāo),進(jìn)而影響測頭的整體性能。

(二)其他五位身份各異的流寓詩人

中唐時期九華山的影響還不是很大,流寓詩人詩歌不多,朱灣、劉禹錫、竇叔向、泠然等人寫九華山的詩各存1 首,均載于《全唐詩》;霍總3 首,《郡樓望九華歌》載于《全唐詩》卷五九七,《九華樓》《樓望》載于《嘉靖池州府志》[5]卷8:16,霍總曾為池州刺史[6]1594。朱灣有《假攝池州留別東溪隱居》(《全唐詩》卷三〇六),可知其曾代理池州刺史。泠然為詩僧,《唐詩紀(jì)事》卷七三載:“泠然,唐末僧也?!盵6]1927其實乃唐憲宗、穆宗間僧人,與本土詩人費冠卿友善,《全唐詩》卷四九五有費詩《秋日與冷然上人寺莊觀稼》。劉禹錫的《九華山歌》(《全唐詩》卷三五六)和竇叔向的《青陽館望九子山》(《全唐詩》卷八八三)都是他們途經(jīng)池州時的游覽之作。

(三)楊巨源非流寓詩人

還有個別詩人的個別詩篇是不是寫九華山的存在歧見,如楊巨源《題五老峰下費君書院》(《全唐詩》卷三三三)。詩題中的“五老峰”和“費君書院”到底在哪?五老峰全國有多處,如江西廬山、山西中條山等都有五老峰,九華山亦有,這首詩寫的是何處的五老峰呢?《山西通志》卷五九認(rèn)作山西虞鄉(xiāng)縣五老峰[28],《江西通志》卷一五七認(rèn)作江西廬山五老峰[29],有的志書如比丘德森《九華山志》認(rèn)作九華山五老峰[9]276。今考楊巨源生平行跡無法得知是哪一處五老峰。楊巨源乃山西省永濟(jì)人[30]400-412,他也許到過中條山五老峰,但那里有沒有費君書院不得而知。廬山五老峰有沒有費君書院呢?現(xiàn)存資料中也找不到證據(jù)。那是不是九華山五老峰呢?不是。唐時九華山著名的費姓文人只有費冠卿,如果詩題中的五老峰在九華山,那么這個“費君”應(yīng)是指費冠卿,而費冠卿在九華山的隱居地是少微峰,不是五老峰?!肚〕刂莞尽肪砦宥22]669、《光緒青陽縣志》卷四[10]214均載:“時人因名其所隱之山曰少微峰。”故詩題中的五老峰不在九華山,“費君”當(dāng)然也不是費冠卿。所以,《題五老峰下費君書院》不能斷定為寫九華山的詩,楊巨源也不能確定為九華山流寓詩人。

三、晚唐流寓詩人辨別

晚唐時期九華山影響漸隆,周邊乃至全國各地詩人慕名而至,涌現(xiàn)出一大批流寓詩人。

(一)晚唐流寓詩人33 人

晚唐時期流寓詩人主要有封敖、柴夔、許渾、杜牧、張祜、楊鴻、曹汾、林滋、孟遲、譚銖、郭夔、李群玉、許棠、陸龜蒙、曹唐、羅鄴、羅隱、顧云、張蠙、李昭象、鄭谷、曹松、胡駢、李中、徐鉉、劉昭禹、楊夔、應(yīng)物、神穎、貫休、齊己、九華山白衣、熊皎等33 人,這些詩人都有吟詠九華山的詩歌,總數(shù)至少有53 首,其中羅隱6 首,齊己4 首,杜牧、陸龜蒙、羅鄴、李昭象各3 首,李群玉、李中、徐鉉、應(yīng)物、貫休各2 首,其他人各1 首。這些詩絕大部分載于《全唐詩》,只有少數(shù)見于其他文獻(xiàn)。如杜牧的《九華山》載于《輿地紀(jì)勝》卷二二[7]1014和《嘉靖池州府志》[5]卷8:9;羅鄴《九華山協(xié)濟(jì)祠》載于《嘉靖池州府志》[5]卷5:9、《圖書集成·職方典》卷八一〇[1]10700,《化城寺》載于《九華山志》卷三[9]140;貫休的無題殘句(“李白昔年駐巖壑,為戀幽奇著佳作”)載于《輿地紀(jì)勝》卷二二[7]1006。

(二)寓居占籍詩人

晚唐流寓詩人中有幾位需特別提及,如顧云、李昭象、張蠙、孟遲等,明清方志或現(xiàn)代學(xué)者常把他們認(rèn)作池州人,其實他們只是寓居池州或九華山,并非池州人。顧云和李昭象二人是身份比較特殊的池州流寓詩人,池州雖非其原籍,但實為其占籍。顧云出仕之前曾隱居九華山讀書,“與杜荀鶴、殷文圭友善,同隸業(yè)九華?!盵6]1819他的《上池州衛(wèi)郎中啟》說:“若某者,早寓樂郊,實為編籍?!盵3]8582“早寓”“編籍”二詞說明他家是早年寓居池州,進(jìn)而編籍池州,也就是說池州非其原籍。李昭象的祖籍是荊州江陵(今湖北江陵)[31],但他成長于池州,實際占籍應(yīng)是池州?!短圃娂o(jì)事》卷六七言其父李方玄為池州刺史,父卒,昭象遂家居池州,后仕宦不成又還秋浦,移居九華[6]1821。關(guān)于張蠙,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卷一八[32]620、《唐才子傳》卷一〇[30]4冊:342皆作“清河人”。徐松《登科記考》卷二三載:“(張喬)及許棠、張蠙、周繇皆華人,時號‘九華四俊’?!盵33]861《唐才子傳校箋》據(jù)此提出張蠙的籍貫為池州[30]4冊:343,但并不可靠。今人已考證“九華四俊”中的周繇和許棠都不是九華山人,許棠為宣州涇縣人[30]4冊:15,周繇為池州至德人[34],說他們“皆華人”,并不一定是就籍貫而言,只因他們曾在九華山居住或隱居,就稱是九華人?!扒搴尤恕钡恼f法出于宋代,更早更為可信,在“池州人”的說法沒有充足證據(jù)的情況下,我們應(yīng)以此為是。從張蠙《費征君舊居》一詩來看,他確曾來過九華山,甚至在此居住過,甚或占籍池州。關(guān)于孟遲,《郡齋讀書志》卷一八[32]602、《唐才子傳》卷七[30]3冊:342都說其是平昌人?!兜强朴浛肌肪矶疲骸啊队罉反蟮洹芬冻刂莞尽吩疲骸线t字須仲,青陽人?!盵33]805湯華泉先生說:“孟遲有《發(fā)蕙風(fēng)館遇陰不見九華山有作》,云:‘我來淮陰城,千江萬山無不經(jīng)……又聞九華山,……使我西南行?!浼灢辉谇嚓枺芸赡茉鴥S居此地。”[35]

(三)隱居詩人詩僧

詩人熊皦(皎)也常被誤作九華山人。《全唐詩》卷七三七小傳云:“熊皎,自稱九華山人?!薄短撇抛觽鳌肪硪哗栐疲骸梆ǎ湃A山人?!敝茏孀N、賈晉華校箋:“皎一作皦……熊皎、熊皦本為一人,皎、皦字通……以皦為是?!盵30]4冊:505并斷定皦為九華山人。[30]4冊:506但《冊府元龜》卷七二二云:“熊皦,閩人?!盵36]8598其卷九四九“總錄部·亡命”亦云:“皦,閩中人,為詩甚工?!盵36]11178傅璇琮《唐五代文學(xué)編年史》說:“其名字當(dāng)從《新五代史》《冊府元龜》《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作皦。據(jù)《冊府元龜》,皦為閩人。其自稱九華山人,或曾隱九華?!盵37]應(yīng)以此說為是。應(yīng)物、神穎、貫休和齊己是曾居于九華山的詩僧,“應(yīng)物,大中時江南詩僧也。與羅鄴唱酬,作《九華山記》?!盵6]1948

(四)任職池州的流寓詩人

封敖、杜牧曾為池州刺史,譚銖、羅鄴也曾任職池州?!短圃娂o(jì)事》卷五〇載:“敖為池州刺史?!盵6]1347《全唐詩》卷五五七錄譚銖《題九華山》一詩,從詩中“罷職池陽時”一句可知其曾任職池州?!短撇抛觽鳌氛f羅鄴“曾入池州庾員外之幕”[30]3冊:475。

(五)不存流寓詩歌的流寓詩人

有的詩人如宋齊丘、伍喬等,雖流寓九華山,但無吟詠九華山的詩歌流存。《嘉靖池州府志》卷七載:宋齊丘“封青陽公,號九華先生?!盵5]卷7:39《全唐詩》卷七三八存其詩3首,但無詩寫九華山。伍喬《唐才子傳校箋》卷七斷為廬江人[30]4冊:259,《唐詩紀(jì)事》卷七〇云:“黃巢為亂,(張喬)遂與伍喬之徒隱九華?!盵6]1859《全唐詩》卷七四四存其詩22首,但無寫九華山的作品。

(六)相關(guān)非流寓詩人

《全唐詩》卷八六六收錄一首九華山白衣的《吟》,詩前載晉昌唐燕士隱九華山,夜遇白衣丈夫吟步自若一事,詩后注曰:“《河?xùn)|記》無名小鬼贈韋齊休詩,與此正同。”本事見于張讀《宣室志》卷六,杜文瀾輯《古謠諺》卷九五作《九華山白衣丈夫吟》[38]。這位九華山白衣是鬼魂,明顯是傳說,不可信。

晚唐還有少數(shù)作品被后人錯定為吟詠九華山的,如薛逢《九華觀廢月池》(《全唐詩》卷五四八)。《嘉靖池州府志》將此詩視為寫九華山“延華觀”的作品,詩題為《廢月池》[5]卷3:13,實誤。這首詩寫的并不是九華山寺觀,九華觀在唐都長安?!短茣肪砦濠栞d:“九華觀,通義坊。開元二十八年,蔡國公主舍宅置?!盵39]《全唐詩》在這首詩的詩題后還注明“一作題昭華公主廢池館”,明確了它與九華山無關(guān)。《全唐詩》中描寫九華觀的詩共7 首,又如武元衡《題故蔡國公主九華觀上池院》(《全唐詩》卷三一七)等,均與九華山無關(guān)。還有個別詩人其生活年代被有的文獻(xiàn)誤載入唐代,因而被誤為唐代九華山流寓詩人,如《嘉靖池州府志》稱釋希坦為“唐僧”[5]卷3:13。希坦確有多首吟詠九華之作,但他不是唐僧,而是宋僧?!端卧娂o(jì)事》卷九一三載:“希坦號率庵,宋末居九華山?!盵40]

還有一些詩人不一定到過池州,但有詩作涉及九華山,這些詩人不能斷定為九華山流寓詩人,如蕭建、姚合、顧非熊、鄭薰、聶夷中、李建勛和王希羽等。蕭建的《代書問費征君九華亭》(《全唐詩》卷四九五),雖寫了九華山,但是問九華山之事,不能稱為流寓詩歌。姚合有《寄九華費冠卿》(《全唐詩》卷四九七)、《哭費拾遺征君》(《全唐詩》卷五〇二),顧非熊有《寄九華山費拾遺》(《全唐詩》卷五〇九),但這兩位詩人是否到過九華山不得而知。鄭薰的《贈鞏疇》(《全唐詩》卷五四七)內(nèi)容與九華山無關(guān),但所寫之人涉及九華山,詩前有序稱鞏疇為九華處士。鄭薰曾為宣歙觀察使[6]1349,但是否來過九華山也不得而知。聶夷中的《題賈氏林泉》(《全唐詩》卷六三六)和李建勛的《道林寺》(《全唐詩》卷七三九)并非吟詠九華之作,僅有詩句涉及九華山。王希羽的《贈杜荀鶴》(《全唐詩》卷七一五)是其為賀杜荀鶴及第而作。《全唐詩》作者小傳謂王希羽一作王羽,池州人[1]8296,實訛誤?!短妻浴贰短撇抛觽鳌肪^其歙州人[30]4冊:419。歙州離池州較近,王希羽與九華詩人杜荀鶴等人交往密切,他到過九華山或池州的可能性很大,但依這首詩和現(xiàn)存其他資料不能確定。

四、結(jié)語

流寓詩人在九華山隱讀、寓居,或過道逗留,與僧人和本土詩人交往,相互之間交游,有力地推動了中晚唐池州詩歌乃至宣歙道詩歌的發(fā)展。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詩人在《全唐詩》中僅存詩一首,而這首詩就是寫九華山的,如柴夔、楊鴻、曹汾、郭夔、王希羽、胡駢等,真可謂山以詩人而傳名、詩人因山而流名,這些詩人對九華山文化發(fā)展和聲名傳播也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他們的流寓行為為后世文人所效仿,因而形成了一個九華山文人流寓傳統(tǒng),歷代文人在此隱讀講學(xué),或觀光逗留,寄托情懷,絡(luò)繹不絕,涌現(xiàn)了一批又一批有影響的文人學(xué)者。流寓詩人中有多名詩僧,詩僧和其他僧人與詩人之間的交游和互動,推動了九華山文化的多元兼容發(fā)展,使九華山文化形成一種儒、釋交融發(fā)展的格局。佛教促進(jìn)了詩歌創(chuàng)作,詩歌擴(kuò)大了佛教的傳播和影響,而二者又提高了九華山的知名度。

注釋:

①《全唐詩》中這類緬懷費冠卿的詩現(xiàn)存的就有10 多首。

猜你喜歡
九華九華山青陽
九華山地質(zhì)資源與地域文化的淵源
走近你,溫暖你
青陽參苷元加熱回流提取工藝的優(yōu)化
一次難忘的投票
九華山景區(qū)的市場營銷推廣策略研究
小小展臺
青陽參質(zhì)量標(biāo)準(zhǔn)的改進(jìn)研究
郵票上的世界名山
杜牧與會昌滅佛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ives of Ultra-High-Speed Grinding Technology
资阳市| 玛纳斯县| 怀远县| 德江县| 呈贡县| 仁寿县| 长丰县| 都昌县| 和田市| 江孜县| 本溪市| 互助| 铁力市| 夏邑县| 雅江县| 五家渠市| 盱眙县| 盖州市| 原平市| 临猗县| 鄂尔多斯市| 勐海县| 宁津县| 潜山县| 禄劝| 黑水县| 蓬安县| 舒城县| 巴彦县| 海晏县| 香格里拉县| 宜章县| 莲花县| 青海省| 青岛市| 北川| 如皋市| 高要市| 监利县| 敦煌市| 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