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人工智能+道德教育”的潛在風險、價值規(guī)約及未來路向

2022-03-18 09:24
當代教育與文化 2022年4期
關鍵詞:道德教育道德人工智能

秦 楠

(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廣東廣州 510631)

人工智能是以模擬人類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為特征的高度類人化技術,為教學輔助、教育評價和個別化學習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人工智能在道德教育領域的延展,反映了人們對新技術助力“道德教育和美好道德生活”的迫切需求,彰顯了未來人工智能道德化與道德教育智能化相融合的“人工智能+道德教育”發(fā)展走向。而道德教育區(qū)別于一般意義的教育,需要建構起與自身相適應的人工智能模式。[1]當前,道德教育尚處于弱人工智能階段,難以實現(xiàn)一種徹底的人工智能模式。人工智能仍然與道德教育處于淺層次的結合狀態(tài),主要基于智能平臺、自適應系統(tǒng)等,使道德知識的呈現(xiàn)圖譜化、生動化、立體化,模擬特定的道德情景,激活學生知覺系統(tǒng)、聽覺系統(tǒng)等多種感官體驗,促進學生對抽象概念的認知和道德場景的體驗。例如,美國Knewton自適應學習平臺、ALEKS學習系統(tǒng),國內的AI助教、AI好老師等智能平臺,都能基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反饋的學習效果,提供精準化的資料推送,滿足個性化的學習需求。人工智能應用于道德教育產生了諸多有益影響,但道德教育不同于一般性的客觀知識學習,還包括主觀的、情境的和自主意志滲透的價值體系,歷經道德主體的自主判斷、價值選擇、道德情感態(tài)度和道德意志力形成等內化過程。情感和經驗在道德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道德判斷中的基礎要素,諸如同情、人道、團結感、同胞感等人類共通的情緒和情感,以及處理這些感受的感性思維能力,對學生的道德發(fā)展至關重要。若忽視了道德教育這一重要特征,盲目在道德教育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將會帶來一系列潛在風險,原先依賴人的知識智慧、經驗歸納、情感直覺等作出的價值評判,將會由于技術的引入而愈發(fā)陷入一種客觀事實的理性描述,遮蔽人的主體性,使人淪為工具。對此,本文主要闡明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道德教育的潛在風險,并通過價值規(guī)約的方式賦予人工智能道德屬性,以期在人-技術-道德的和諧共生關系中推動人工智能與道德教育的深度融合。

一、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道德教育的潛在風險

人工智能技術為道德教育帶來巨大潛能的同時,兩者的結合依然面臨一系列的潛在風險。由于人工智能技術與道德教育存在內部的張力和沖突,包括程序權威與道德權威的沖突、技術理性與道德直覺的沖突、技術自主性與道德主體性的沖突、技術合眾化與道德特殊性的沖突,若不能及時調節(jié)兩者之間關系,化解上述沖突,那么,人工智能技術非但不能助力道德教育,反而導致諸多潛在風險,為道德教育帶來更多不確定性。警惕這些潛在風險是促進人工智能技術與道德教育互動相容的必經之途。

(一)技術理性的僭越,程序標準凌駕于道德之上

人工智能技術使用的初衷是服務于人的學習和發(fā)展,促進個體美好品格的形成。但由于人們對技術的過度使用和盲目依賴,導致了教育場域中以技術為中心的失度狀態(tài),致使技術理性泛化,價值理性逐漸被遮蔽。技術理性與價值理性的結構比例失衡使道德教育表現(xiàn)為追求效率至上的德育目的,即希望在有限的情感和道德投入中得到最大化的收益。而對于道德教育這類注重情感交互和精神成長類的教育活動,追求效率意味著把一切建立在一致性的標準和程序之上,“標準變得更重要而不是淡化了”,[2]教師和學生的教育生活、精神生活和交往生活潛移默化地被技術所倡導的理性、流程、效率、量化侵占。教學變成了有著“傳遞-接受”固定模式的灌輸式活動,教學方法聚焦于“傳遞-接受”的效率,教學評價歸結于學生對知識的“占有”。[3]人在追逐效率中變得越來越程式化,在一整套嚴絲合縫的流水生產線上,較少人能注意到技術的倫理規(guī)約、技術的審美特性、技術的人性化等價值理性內容與技術理性同樣重要。同時,技術理性秉承的實用主義哲學思維無形中塑造了個體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使人們更容易把精力放在現(xiàn)實的、瞬時的、眼前的事情上,更關注自我的發(fā)展,忽視抽象的、深刻的、情感的意義;更注重改造自然、改變社會的“成效知識”,“教養(yǎng)知識”則處于從屬性位置。[4]

(二)強調道德計算,忽視道德情感和道德直覺

道德教育的基礎和前提是人類的情感,[5]正是人與人之間情感充沛的交往、豐富精彩的社會活動和直擊人心的生命體驗構成了個體獨特的德育體驗。而人工智能由于缺少情感產生的先天生理基礎和后天社會實踐經歷,只能將一般的倫理原則或大眾認可的道德原則轉變?yōu)樗惴?,以道德算法的形式模擬人類情感。然而,對于關懷、同情、認同、友善、尊重等這些難以被量化的教育價值,連帶著學生的求知心、好奇心、創(chuàng)造力、感受力都在無形中被道德算法消解了,繼而造成道德內容的窄化和道德情感缺失的風險??傊?,無論人工智能運用何種道德算法,都是將道德認知、道德判斷、道德選擇、道德行動視為是可計算的,它依據的并非是直覺和經驗,而是形式語言和運算邏輯,忽視了真實的道德情感、道德直覺、心理等因素在道德決策中的關鍵作用,較難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實現(xiàn)心與心的情感交互,達成情感共鳴。此外,在德育過程中,個體做出道德判斷和選擇背后的情感基礎是復雜多樣的,德育情感的形成更是一個長期過程,既有賴于社會文化的渲染和個人身心的耳濡目染,也與個體活動的社會場域、人生經驗、成長經歷息息相關,更離不開人作為道德主體的內在心理體驗和意義闡釋機制。面臨如此復雜多樣的道德情感孕育機制,人工智能技術模擬出的情感則極其簡單化,它不必歷經各種道德原則和行為規(guī)范的沖突,就能建立自動化、代碼化的情感反應機制,失去了情感交互與成長漸進性的過程。

(三) 德育實效性弱化,道德主體性失落

人工智能逐漸模糊了人與技術的邊界,借助技術的優(yōu)勢,學生可以擺脫時間、空間等多重限制,在線上豐富的資源庫中自主選擇德育素材,提升道德水平,甚至可以和道德智能體面對面的進行道德交互。在人與技術共生共存的教育場域,道德教育在目標、形式、手段、方法等方面均發(fā)生了巨大轉變,若不能及時調整自身來適應當前的技術場域,則會面臨德育實效性弱化,道德主體性失落的風險。首先,德育主體的不在場性,使道德教育的實體空間和虛擬空間交織互嵌在一起。人工智能技術轉變了傳統(tǒng)道德教育線下集體式的發(fā)生方式,改變了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的情感交互模式,從真實有溫度的現(xiàn)實情景延展到線上虛擬的學習空間,然而,虛擬的道德案例、虛幻的德育場景致使學生身體與心靈的雙重離場,教師無法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將經驗知識傳授給學生,道德教育游離于社會生活之外退化為冰冷的“道德旁觀者”,長此以往,即使回歸到真實有溫度的道德情景中,道德教育也喪失了較多的真實性與實效性。其次,智能化的道德教育脫離了現(xiàn)實的實踐經驗和自然發(fā)生的心理機制,在道德知識智能化呈現(xiàn)、道德情景真實性模擬、德育資源個性化推送、學習效果評估反饋等一站式的學習模式下,人們無需面臨太多道德困境和道德兩難的抉擇,也不必歷經各種道德原則和行為規(guī)范的沖突,就能獲得確定性的道德答案。長此以往,人們逐漸對人工智能建立起道德依賴和道德信任,理性思考、道德推理、道德兩難思辨等高階智慧得不到發(fā)展,人作為道德主體的思維能力、道德自信心被弱化。最后,在人機共生、跨界融合的智能時代,人的認知方式、價值趨向、思維方式、活動方式發(fā)生極大改變,生成了人的多元性、流動性、離身性的數(shù)字化存在方式,[6]促使人們在技術場域重新對人的本質和意義進行再思考。在人與技術的密切交互中,學生有更多機會和時間置身于智能化的學習環(huán)境中,個體除了是“社會人”“自然人”,還是抽象的、數(shù)字化的“智能人”,對于類似“我是誰”“我想要什么”“我希望過一種什么樣的生活”等有關人的本質、主體地位、生命意義等問題,都需要結合當前的技術場域,激發(fā)人的主體意識、反思批判精神進行重新思考和定義。

(四)道德合眾化,道德主體的個性消逝

人工智能基于大數(shù)據的采集和分析,推送適于學生當前學習水平和認知規(guī)律的學習資源,專門定制學習計劃,并對學習效果進行評估和反饋,以此實現(xiàn)個性化、定制化學習的目的。但有質疑者提出,在道德教育領域,人工智能背后所依賴的算法模型非但不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個性化學習,反而排除了學生道德發(fā)展的其他可能性,阻礙道德主體個性的多樣化發(fā)展。[1]當所有的受眾背后都面對同一個計算模型和算法時,實際的結果反而是合眾化的。[7]在真實的道德情景中,學生進行道德判斷所依據的道德規(guī)范、道德習慣和自身的道德需要千差萬別,即使面對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都會有不同的道德評判標準。但人工智能技術并不清楚個體做出道德判斷背后依據的原因是什么,個體是如何歸類這些原因的,[8]只能通過大規(guī)模的程式化計算呈現(xiàn)世界實然普遍有效的法則,訴諸客觀理性、普遍統(tǒng)一的基本要求,按照課程標準將道德教育體系理論化、知識化,把學生歸納為有限的類別,并按照特征分門別類給出應對的方案,這種分類處理的模式非但沒有體現(xiàn)出學生的個性特征,反而在范疇分類的基礎上模糊學生個性,只針對一般性特征,淡化特殊性特征,更忽視道德教育的社會性和關系性,使其面臨道德合眾化的風險,更無法培養(yǎng)出道德個性獨立的人。

二、人工智能技術的道德化與價值規(guī)約

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道德教育的潛在風險,是由于人、技術、道德的關系失衡導致的。從技術工具論的視域出發(fā),技術作為一種代替人類復雜勞動、提升生產生活效率的工具和手段,其本身并不承載道德,所謂的技術向善,只是人后天使用技術時提出的理性規(guī)范,而不是技術本身承載的道德屬性。由于過度崇尚技術的手段性目的和工具性價值,致使技術自身的文化性格和價值理性被拋擲其后,技術倫理的反思就成了一種邊緣性力量,[9]諸多倫理風險和道德問題得不到實質約束?;诖耍说谩けA_·維貝克(Peter-Paul Verbeek)跳出技術工具主義的桎梏,將技術納入到倫理學范疇內,并將道德原則引入技術的開發(fā)、設計使用上,提出以技術道德化為核心的“道德物化”思想,開啟了技術倫理學的后人類主義發(fā)展路向。“道德物化”闡明了人工智能技術承載道德的原理,“道德決策由人與技術人工物共同作用的結果”。[10]這意味著,技術物也可以嵌入道德,承載價值,技術物也可以成為道德行動者,[11]它雖不能像人一樣做出道德選擇和道德行為,但它以“道德→技術→人工物→引導→人的德性”[12]的方式發(fā)揮積極的調節(jié)作用。

遵此邏輯,若想規(guī)避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道德教育的潛在風險,就需要引領人工智能技術向好的、善的方向發(fā)展,在其結構和功能中嵌入道德,進行價值規(guī)約,平衡好人工智能技術與道德教育的各自邊界。一方面,人工智能技術要遵循以人為本的生命性原則,在后續(xù)的技術應用中遵循道德教育的內在特性和規(guī)律,遵循人的道德發(fā)展規(guī)律;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術在源頭指向上是向善的,要遵循面向群體的道德規(guī)范和價值觀,[13]遵循人類道德主體的道德規(guī)范和價值要求,包括人工智能技術物的內在設計、開發(fā)是合道德的,結構設計和算法設計符合正義性的倫理規(guī)范。

(一)技術回歸生命:人工智能以人的發(fā)展為最高價值原則

“人是目的”這一命題依然是智能倫理體系的堅實根基。人工智能雖然像人但始終不是人,作為一種技術人工物,是人基于特定目的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定程度上是人自身目的性的體現(xiàn)。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道德教育所引發(fā)的種種問題,其根源還是在人本身,在于人自身如何處理人-技術、人-技術-道德、人-技術-社會的關系,如何在教學過程和教學手段中人性化地使用技術,在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是否遵循了人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等。歸根結底,人工智能技術應增加人“生命成長的可能性”,[14]深化教育的育人功能,以關照人的生命、情感、心靈的健康成長為前提條件。

首先,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要順應兒童的道德發(fā)展規(guī)律。個體的道德發(fā)展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人工智能如何根據兒童不同的道德發(fā)展水平實施個性化教學,是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勞倫斯·科爾伯格(Lawrence Kohlberg)采用道德兩難的問題情景探究人們道德認知的原因、年齡階段、推理過程時發(fā)現(xiàn),“當面臨更高的道德水平時,兒童并不是簡單地模仿它。兒童在經歷某種認知矛盾時,可能會通過積極的心理努力來調整沖突,借用他或她自己的觀點來整合新的信息”。[15]“道德沖突—認知不平衡—做出心理努力—認知平衡—道德水平提升”是兒童道德發(fā)展的內在機制。人工智能技術尊重并順應人的道德發(fā)展規(guī)律是生命性原則的最好體現(xiàn)。

其次,人工智能技術要尊重個體的生命體驗,尊重每個人獨特的生命歷程,使每個鮮活的個體都在智能生活和現(xiàn)實生活中體驗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學生是社會性的存在,社會活動是人的生命性體現(xiàn),人的道德發(fā)展亦離不開后天社會活動、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雖然人工智能及其衍生物無法像人一樣根據以往的社會經歷、人生經驗行使自我意志,但是使用者可以利用技術手段讓道德知識立體化、生動化、活潑化,充分調動知覺系統(tǒng)、聽覺系統(tǒng)、視覺系統(tǒng)的共同經驗,通過身體的感受、體驗獲得對抽象概念的認知,借助體驗過程中生成的感受和刺激,為內心道德信念大廈的建立提供基礎與質料,形成更為深刻的道德理解。

(二)技術回歸正義:人工智能以公平正義為目標

道德算法的偏見歧視、隱私侵犯、人權尊嚴保障等正義性問題是社會各界一直關注的焦點。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是為了解蔽世界而不是禁錮世界,是為了更多人的受惠而不是少數(shù)人的擴張,是服務于人而不是壟斷人。人工智能若只考慮“效率”“有用”,不考慮“正義性”問題,則會陷入“達摩克利斯之劍”的悲劇,危機一觸即發(fā)。

從技術源頭上看,由算法偏見、算法歧視引發(fā)的算法正義問題是最易被忽略的部分?!叭祟愖龀龅赖聸Q定時的前提、原則通常是多種多樣的,如何將這些人類特征提煉成計算機程序”?[16]為了使道德判斷變成可量化的活動,程序員不得不將道德概念、道德價值、道德情景、道德規(guī)則這些難以量化的內容編程為可計算的代碼,不得不拋棄一些難以把握的要素,即使這些要素對于教育系統(tǒng)的正義而言不可缺失。加上初期編寫算法時不可控制地摻入了程序員的主觀意識,極大可能會引發(fā)算法偏見。技術回歸算法正義,需要盡可能保證算法的公平性問題,如增加個體的數(shù)字知情權,道德算法的透明性、可修改性等,消除潛在的歧視和偏見。基于公平正義原則需要進一步深思的是,人工智能技術承載的價值到底是誰的價值,由誰來選定這套價值,是程序員、哲學家還是德育教師?他們是否有權利將自己的價值觀或自己選定的價值植入機器中?上述問題的澄明有利于使技術回歸公平正義。

在教育生活中,人工智能技術的使用具有兩面性,一方面,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可以促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共享,促進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保障社會公平;另一方面,隨著技術應用的范圍擴大,人工智能技術也存在侵犯學生私人生活、暴露學生隱私的風險。由于在課堂管理、教學過程、教學評估等諸多環(huán)節(jié)中都引用了人工智能技術來收集學生的大量信息,實時監(jiān)控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成長變化趨勢,實現(xiàn)個性化教學輔導,人工智能對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全方位監(jiān)測程度越來越高,學生的一舉一動被記錄下來,“技術規(guī)訓變得更加隱蔽”。[17]學生暴露隱私的風險隨之提高。人工智能技術過度介入學生的私人空間,違背了教育促進個體生命成長的最初使命,需要合理把握人工智能與教育的邊界,為學生的自然成長留出足夠的空間。

在社會生活中,人工智能技術深刻影響著社會正義的實現(xiàn)。借助人工智能這一高新技術產業(yè),在技術邏輯和資本邏輯的運作下,人與人之間的數(shù)字鴻溝日益凸顯,社會資源、權力、機會、聲望快速匯聚在少數(shù)人手中。極具優(yōu)勢的技術精英們,相比起技術匱乏者們,他們不僅在財富總量上占據優(yōu)勢,而且在獲取財富的途徑和方式上更加多樣和輕松。技術間接促成了非正義的競爭。人工智能應本著讓每個人受惠的公平正義原則,挖掘公共利益,讓每個社會成員平等地參與到這場盛大的技術革命中來,特別是對弱勢群體成員的傾斜,從而達成一種互惠的狀態(tài)。

三、“人工智能+道德教育”的未來路向

人工智能與道德教育的關系從異化沖突到共生共存,需要雙方基于內在本性和發(fā)展規(guī)律做出相應的讓步和調整。道德教育既不能脫離人工智能時代整體的發(fā)展走向,又要在遵循學生道德主體地位的前提下,超越世俗的技術場域,在精神的、文化的、倫理的層面上尋找一方凈土,喚醒學生靈魂深處的正義之心與求善之心,以超越技術社會的價值危機與接踵而至的倫理風險,遵循個體內在的道德發(fā)展規(guī)律,形成價值理想。

(一) 促進人、技術、道德三方良性互動,構建人機共生的德育場域

人工智能時代,技術催化下的人工智能產物逐漸擁有了類似人的意識、思維和情感,人和技術的主客體邊界逐漸模糊淡化,道德教育需要破除傳統(tǒng)視域下人與技術二元對立的壁壘,以關系主義的目光審視人與技術的內在聯(lián)系與張力,促進人、技術、道德三方良性互動,形成人機和諧共生的德育場域。技術與人是緊密聯(lián)結的成長共同體,從生命成長的視角而言,技術“在物質和精神雙重層面介入人自身的形成和改造中”,[18]人的自由發(fā)展需要技術發(fā)揮內在優(yōu)勢實現(xiàn)個體對生命完整性的追求,若失去技術的輔助,那么人的生命成長則缺失了自主性與超越性的可能。同時,技術的存在與發(fā)展必須以人的自由發(fā)展和價值實現(xiàn)為前提條件,充分尊重并保留傳統(tǒng)德育的主體性和發(fā)生場域。在技術與道德的關系層面,雖然技術本身是價值無涉的,亦無法進行道德評價,但技術可以在開發(fā)設計和后天使用時進行道德規(guī)范和價值規(guī)約,使技術承載道德,從而實現(xiàn)技術的道德化。因此,道德教育要以關系性的目光看待技術、人、道德的關系,發(fā)掘技術與人、技術與道德、技術與社會之間更多的可能性,技術需要充分發(fā)掘自身的文化性格和價值理性,更好地利用技術優(yōu)勢輔助人的發(fā)展,消除技術與道德二分的壁壘,使技術成為雙向的、動態(tài)的、可控的存在,推動個體的道德發(fā)展,實現(xiàn)道德教育的業(yè)態(tài)升級。

另外,道德教育要順應信息化、智能化發(fā)展的潮流,突破技術與道德的壁壘,構建人機協(xié)同、線上線下融通的道德教育體系。首先,借助線上技術和智能平臺實現(xiàn)德育資源的數(shù)字化、線上化。龐大豐富的德育資源庫不僅延展了學生自主選擇的空間,還能根據自身的道德需要建構獨特的道德自我,體現(xiàn)道德主體的自由意志。這種德育形式的優(yōu)勢在極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內在的道德動機,改變道德他律的傾向,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其次,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還原真實的道德場景,增強道德的敘事性體驗。虛擬情景的敘事性體驗能夠還原復雜的日常生活情景,使學生在特定的情景下做出道德選擇,彌補了傳統(tǒng)德育形式化、空洞的不足。再次,做好線上智能平臺和線下德育教學的有效銜接。人工智能應用于道德教育并不是完全替代傳統(tǒng)的道德教育,而是取長補短、利用技術優(yōu)勢提升傳統(tǒng)德育的有效性。如何把道德教育的社會性、關系性與智能化的學習環(huán)境結合,把線上學習資源、學習內容、學習時間、學習形式同線下教學更系統(tǒng)地銜接起來,是構建人機共生德育場域的關鍵。最后,借助人工智能技術開發(fā)道德教育的自適應學習系統(tǒng),開展精細化、可視化、科學化的道德教育。借助智慧德育平臺構建學生成長模型,觀測道德成長的過程和變化趨勢,借此把握學生生命歷程中的重要節(jié)點和特殊要素。此外,人工智能平臺還會通過情緒監(jiān)測的方式,探測學習者在不同道德選擇時的心理狀態(tài)和情感差異,以知識圖譜的方式可視化學生內心世界的價值體系,全面描繪出道德者的道德傾向,針對個人特性開展更為精細化的道德教育。

(二)加強價值認同,孕育道德情感

人擁有非確定性的認知神經網絡系統(tǒng)和機器不具備的直覺感應能力與模糊分析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讓我們對善惡擁有了直覺的判斷。認知神經科學、腦科學等諸多研究“借鑒人腦的信息處理方式,模擬大腦神經系統(tǒng),構建以計算為基礎的虛擬機器腦”,[19]并通過算法更新、電路設計、神經建模等模擬出人的情緒機制、心理活動、道德的情緒種類、神經遞質等高級功能,使機器像人一樣獲得道德判斷能力和感性能力,值得期待的是,“未來的教育將進入教師與人工智能協(xié)同共存的時代”,[20]人工智能或許可以作為道德主體與學生出現(xiàn)在同一課堂上。

基于此,人工智能時代比任何時候都要重視道德情感的孕育及發(fā)展,道德教育應回歸一種本真和樸素的樣態(tài)。由于道德教育隸屬于情感教育的范疇,而由人工智能衍生的平臺、設備、機器人等還不具備情感交互的能力,更無法像教師一樣通過言傳神教實現(xiàn)以德育德、以情塑人的目的。而且學生作為特殊的個體存在,每個人都具有獨特的道德傾向和道德敏感性,即使面臨相同的道德情景,不同的人也會生發(fā)出不同的道德感受和道德情感。道德情感包含了大量的道德直覺,個體做道德判斷時往往結合當下的情景調動大量經驗和直覺迅速做出判斷,相比較之下,人工智能無法依據道德直覺做出道德判斷,更無法對每個人的道德情感予以回應,因為它指向的是合眾化的、普遍性的道德規(guī)律與道德計算。總之,道德情感、價值認同、道德敏感性、道德直覺能力等依然是對抗人工智能成為道德計算工具的有利武器,也是智能時代道德教育最需要堅守的部分。在具體實踐中,道德教育可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創(chuàng)設逼真的道德情景,使學生切身融入道德情景之中,調動情緒觸發(fā)價值體驗,這一過程離不開教師的引領,教師要營造具備育人功能的情感場域和情感氛圍,與學生內在的情感修養(yǎng)交互,實現(xiàn)師生內在情感品質與外在情感場域的協(xié)調統(tǒng)一,[21]增強學生心理層面的感受體驗,創(chuàng)造經驗式的情感心境,通過外在身體的肌肉體驗和內在心靈的感悟,調動情緒發(fā)展,形成共情能力、意志和品格。

(三) 提升技術批判反思能力,培育新時代智能價值觀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不僅造就了人類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巨大轉變,同時也改變了人與人交往中依賴的價值評判標準,人的價值觀念體系也隨之更迭以適應當前高度智能化的社會?;诖?,人工智能時代需要建立新的智能價值觀。智能價值觀是人們處在智能社會形成的對人工智能的看法、傾向、態(tài)度的觀念總和,在結構上由智能知識觀、智能審美觀、智能倫理觀構成。智能知識觀是對人工智能本質、特征、風險的系統(tǒng)認知,理性思考、剖析當前社會中存在的人、技術、倫理等異化問題。智能審美觀指個體形成技術審美的觀念和能力,利用技術的審美特性,合規(guī)律性與合目的性地開發(fā)使用人工智能,使用過程要體現(xiàn)自然規(guī)律,符合社會與人的發(fā)展規(guī)律,追求技術美感。智能倫理觀指個體在技術應用與倫理反思中平衡人工智能與人、社會之間的關系,認識人工智能及其應用者的義務和責任,形成技術責任感。

新時代智能觀根據人的本質屬性、德育自身的運作規(guī)律和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在人、技術、社會良好互動的前提下,培育具有智能社會特質和社會責任意識的“時代新人”。[22]智能觀的養(yǎng)成需要個體、學校、社會三方協(xié)調互動達成。首先,在個體成長中,提升自身的技術素養(yǎng),發(fā)展智能思維和技術批判能力,認識人工智能發(fā)展的二重性,既要看到人工智能的顛覆性,又要看到文化、倫理方面的限度。從技術哲學、倫理哲學、道德哲學的視角思考人工智能的道德主體地位,人工智能是否有道德思維,人工智能的本質與道德本質,人工智能的倫理問題等。了解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歷程及道德算法編寫程序等相關知識,構建人工智能知識體系,看懂道德算法,發(fā)出自己的聲音,保持道德算法的透明性和公平性。其次,在學校教育中,凈化和升級智能化的學習場域,構建學生、教師、管理者、家長、社會一體化的智能平臺,打造線上虛擬和線下實體的德育空間,促進智能化德育與傳統(tǒng)德育的平衡與融合。提升教師的數(shù)字教學能力和線下干預引導的能力,在保證學生的主體性前提下,合理運用技術增加道德教育的實效性和趣味性,并警惕隱私泄露的風險。再次,在社會層面,建立跨區(qū)域之間、社會和學校之間的優(yōu)質資源共建共享,構建優(yōu)質公共服務平臺,增強社會成員的技術運用能力和參與能力,關注如何運用人工智能進行自我更新,適應社會。總之,未來道德教育的發(fā)展將通過人工智能的技術賦能,充分發(fā)揮每個人的主體性,把每個人都當作無可替代的存在,尊重生命個體的主體性或參與性,不斷實現(xiàn)自我超越,并進一步擴展和豐富自我的精神世界,促進全社會成員自我人格的健全發(fā)展。

猜你喜歡
道德教育道德人工智能
中小學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顧與展望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整合校外教育資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與就業(yè)
“微時代”道德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
數(shù)讀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