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彪
摘要:為改善傳統(tǒng)的化學實驗教學方式提升化學實驗的教學質量,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文章提出了化學實驗教學的應用現(xiàn)狀,并據(jù)此將信息技術加入到化學實驗教學中,提出相關改善建議,其中包括建立信息交換平臺,將課堂上的疑問進行解答,運用信息科技進行示范,以減少危險實驗的具體操作,運用網路影像,拓展實驗教學的范圍,運用信息科技的特點,放大化學實驗教學的效能。
關鍵詞:初中化學;信息技術;實驗教學
前言
在信息技術與實驗化學相結合的過程中,可促使教師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利用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促進其化學思維的培養(yǎng),改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成效。
一、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現(xiàn)狀
首先,實驗教學存在一定的困難以及實習時間常常受到限制。在傳統(tǒng)的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的機會很小。在實驗課上,老師們常常先進行實驗設備、藥物實驗、實驗目標、實驗程序、實驗經驗的講解,并且要指導學生進行實驗的設計和實驗方案,這些流程一般要花20到25分鐘才能做完,而留給學生在做實驗的時候就很少了[1]。另外,大量的講解使教師們精疲力竭,而學生們卻收獲甚微。而且,在化學課上,學生學習實驗的時間很少,主要教學內容還是集中在考試上。為了記住結論,而完成實驗,實驗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觀察、分析比較、合作總結等方面的作用不大。
其次,學生在網上進行實驗的機會很少,在網上的資源分配也很不均衡。傳統(tǒng)的實驗性教育,從根本上講就是老師的演示,學生以觀察代替行動。而且在學生有限的實驗操作中示范實驗不是所有學生都能清晰地看到;其二學生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太多,老師不總能及時注意到并進行改正。
二、將信息技術加入到化學實驗教學的必要性
首先,化學實驗在化學學習中要有重要地位,因此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化學實驗,需要在化學教學中加入信息技術的使用。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由于種種原因,教師常常不能很好地進行化學教學。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
第一,由于經費有限,沒有足夠的經費,不能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實驗,也不可能達到教科書上的全部要求,這就造成了許多教科書上的實驗不能正常進行,甚至即便進行化學實驗,也難以達到想要的效果。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很難從實驗中了解到一些抽象的知識,從而影響到教學的質量。
其次,在化學實驗中,往往存在著很多潛在的安全隱患,常常會給學生造成傷害,而且使實驗的不確定因素也會影響到實驗的有效性。在信息科技的背景下,老師可以利用虛擬實驗室的建設技術,模擬真實的還原與化學實驗的過程及相關的現(xiàn)象,對其進行細致的剖析,并運用科學的理論與實驗現(xiàn)象,使學生能夠對有關的畫面進行思考,以達到高質量、高效率的掌握教學內容,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思維[2]。例如在教學中,老師要做一個實驗來證實這個化學反應,利用信息技術,使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到實驗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細節(jié)。同時,通過信息技術,可以客觀地分析和判斷實驗前后的物質變化。通過詳細、準確的數(shù)據(jù)分析,加深了學生對化學反應的認識,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并且有的實驗存在危險性,很難將其搬到課堂上來。而在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利用信息網絡技術能夠實現(xiàn)實驗教學的目的和效果。
三、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化學實驗教學策略
在實際的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作用,把它與化學實驗相結合。這樣既能讓學生脫離時空的局限,又能反復不斷地觀摩、學習、熟悉實驗操作,使其更加了解課堂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
第一,建立信息交流平臺,以供學生提問和解決問題[3]。比如,建立一個化學交流的微信群。在化學實驗課上課前,老師可以把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發(fā)布下來,事先通知同學們,讓他們在團隊里進行討論并提出自己的問題。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相關探討并解決問題。此外,建立一個信息平臺,以輔助化學實驗亦是十分有效的。在加入實驗前,教師會將所有的實驗過程錄制成錄像,并將其上傳至學校的網上教學平臺。同學們可以在手機,電腦,平板電腦和其它裝置上進行觀看,將實驗操作熟記于心,有效節(jié)省了實驗課堂上的講解時間。相對于以前的實驗教學課堂,學生在課堂上的能夠進行反復練習次數(shù)是原來的3~4倍,老師們也有更多的時間來指導他們的實際操作,使他們的操作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第二,運用信息科技進行示范,以規(guī)避實驗風險?;瘜W實驗涉及易燃、易爆、有毒、危險的藥品,或對實驗環(huán)境的要求太高,受校園的制約。在這種特殊的實驗中,教師們往往會采用一些簡單的方式,來進行實驗。比如,在濃硫酸的稀釋實驗中,老師們往往只是用語言來描述實驗的過程和現(xiàn)象,而不是在教室里進行示范,這樣學生無法想象和體會化學實驗的具體效果。而運用信息技術可以真實地呈現(xiàn)實驗效果,不但可以讓學員直觀地體會到操作錯誤的嚴重后果,同時也讓他們明白實驗操作規(guī)范的重要性。
第三,運用網上的實驗錄像,拓寬實驗的教學領域。利用信息技術開發(fā)遠程教育資源,拓展了化學實驗的應用領域。教師可以利用網上的實驗錄像,對有關的化學實驗進行更加全面的講解。老師們可以使用信息科技,從有關的網頁上下載實驗錄影帶,并于課堂上進行播放,以供學生探討,為學生開拓實驗探究的新思路,總結出科學的實驗方法,拓展學生的研究領域,促進化學思維的提升。
第四,運用信息科技的特性,使化學實驗的效果得到更好的發(fā)揮。動態(tài)的事物往往會比靜止的事物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在信息科技的幫助下,教師也可以采用各種方法將事物生動地呈現(xiàn)出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使用氯化鈉與硝酸銀反應,同學們只能看見白色沉淀,而用最新的高清攝影機拍攝的畫面,學生可以觀察到更加細微的化學反應,白色像是有生命的棉絮一般在四處生長,豐富的色彩以及高清的畫面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
四、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首先,信息科技所提供的很多方便,會讓老師們產生誤用、濫用。老師們一定要認識到,真實的體驗會給學生帶來不同的經驗和感覺,這種感覺是錄像所不能替代的。其次,一些同學在觀看錄像時,往往會忽視觀看完整的過程,只會對刺激的畫面產生印象,而缺乏去感受與思考。
五、結語
總之,信息技術和化學實驗的密切聯(lián)系必然會是今后化學實驗教學的發(fā)展趨勢。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在中學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實驗教學,可以改變當前師生間“教”與“學”效率低下的現(xiàn)狀。想要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正確的應用信息技術,教師必須不斷地掌握新的知識,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才能更好地進行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化學實驗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汪發(fā)南.信息技術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J].新課程(下),2010(6):5.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陳益興.多媒體教學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J].新課程(綜合版),2014(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