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珍
(齊齊哈爾工程學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5)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類文明不斷發(fā)展,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劇,新時代背景下各個國家之間的文化融合加快,特別是文學作品的傳播,其中英美文學作品傳播越來越廣,不斷流入中國,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也豐富起來。所以閱讀和研究有關英美文學作品尤為必要,在不斷順應文化傳播的潮流趨勢中,研究關于英美文學作品的翻譯也是一項很重大的舉措。各國文化之間存在差異也存在共同性,為了更好地融合他國文化以及更好地發(fā)展本國文化,我們始終要以包容的態(tài)度去接納差異與不同,跨文化視角下研究英美文學正是順應這一文化交流時代潮流的產(chǎn)物。
在跨文化視角下討論影響英美文學的因素,能夠發(fā)現(xiàn)英美文學的發(fā)展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無論是從翻譯方面還是其他文學作品的發(fā)展方向來說,跨文化視角下的英美文學的發(fā)展受各種主觀因素以及客觀因素的影響。文學作品的基調與色彩直接反映了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現(xiàn)實狀況,總體來說,一般都具有很濃厚的地域色彩,想要解讀與研究關于英美文學的發(fā)展,就應該從文學作品背后的地域特色文化入手,這是研究英美文學發(fā)展的前提。
中國和西方國家之間存在著自然環(huán)境、文化風俗、風土人情等多方面的巨大差異,這種巨大差異廣泛存在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廣泛存在于英美文學翻譯之中[1]。地理位置的差異很大程度上能夠影響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形成,不同地理位置直接地影響了人們思考問題與看待事物的方式。英國地處歐洲的西部,對外貿(mào)易發(fā)達,航海也一度發(fā)展飛速,這就促就了英國人在思想方面的開放與多元,由于常年受溫帶海洋性氣候影響,又使得英國人天性具有浪漫主義色彩。而美國屬于一個移民國家,領土分散且廣闊,這一地理特征就直接影響了美國文學作品的包容性以及集體性的特征。相比較而言,我國是一個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文明的古國,長時間都屬于比較封閉的狀態(tài),歷史文化的悠久也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我國文化特點呈現(xiàn)出委婉含蓄的特征,又由于境內自然災害的影響,我國文化更受宿命論的影響,這一特征比較來說,英美兩國自然環(huán)境的優(yōu)越使得文學作品明顯呈現(xiàn)出征服自然的特點,這就是地理位置的差異對于文學作品的影響,也就要求翻譯人員在翻譯的過程中根據(jù)不同國家的具體情況去看待文學作品的發(fā)展,理解并準確地翻譯文學作品所表達的確切意象。
不同國家之間的風俗習慣差異直接影響語言特點,民俗民風是作者表達的參考信息之一,很多作品的創(chuàng)作都旨在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民俗民風,相比較英美兩國,我國的風俗習慣底蘊更加深厚,因此也就具備更多的參考元素,也促成了更多優(yōu)秀的人文風情的文學作品。而英美兩國在這一方面與我國差異較大,語言文化背景下思想內涵的差異,也加大了文學作品互相解讀的難度,也就增大了翻譯人員的工作難度,要求翻譯人員不僅要充分了解英美國家的風俗習慣,也需要翻譯人員充分理解我國風俗習慣的特點,將這一差異縮小,從而推動英美文學在我國的發(fā)展以及傳播。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相較于英美兩個國家,所形成的風俗習慣自然具有很大的張力,在很多方面都能體現(xiàn)出和英美兩國的不一致,相比較而言,英美兩國相對年輕,他們所形成的風俗習慣由于歷史差異也有所不同,所以在這一點上,為了更巧妙地結合中西方風俗習慣的特點,還需要我們打開視野,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英美文學和我國文學的研究中去。
由于時代的發(fā)展與進步,語言是不同國家之間的交流障礙,真正影響各國之間交流的則是思想觀念的差異。不同的國家之間最主要的差別在于思想觀念的差異,不同國家的人在思維方式上呈現(xiàn)著不同的特點。英美文學作品更突出表現(xiàn)了人們思維能力的提升特征,注重對于事物的獨特判斷與主觀分析,而在我國的文學作品體現(xiàn)之中,則更加注重“中庸之道”的傳播,不斷強調實踐與真理的辯證關系。思想觀念與價值取向的差異是直接影響文化交流的主要因素,時代的發(fā)展也會使這一差異越來越明顯,我們能夠做的就是不斷加強文化的交流,不斷發(fā)展文學作品,從文學著作的交流中提升思想觀念與思維方式的轉換,充分地理解這一觀念不同帶來的影響,在做到尊重以及理解英美國家與我國思想觀念深刻內涵差異的同時,不斷增強英美文學的傳播。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就是通過大量的傳播與學習達到認知的共通性。
讀者在閱讀和理解文學作品的時候一定是基于作品本身的語言,在理解語言的基礎上才能進行深層次的解讀[2]。解讀英美文學,就要了解英美文學的語言特點,然后將語言特點與文學作品本身相結合,繼續(xù)更深更進一步地理解文學作品的內涵,品味英美文學作品的精髓。英美文學作品的語言特征雖然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但是其具備的語言特征是簡潔明了的,作者通過簡潔的表達方式展現(xiàn)了濃厚的藝術色彩,形成強烈藝術氛圍的同時也引發(fā)了讀者強烈的共情,通過簡單的語言直觀地表達了人物的心境與作品主旨,這種運用語言能力的創(chuàng)作方式在英美文學作品中較為常見,也切實地反映出了作者深度的文化積淀與文學底蘊。相比較我國的文學作品而言,除了表達方式的直接與含蓄外,我國文學作品還有一大顯著特征就是作者大都傾向于刻畫人物曲折的人生過程,但最終多以美好而結局,通過人物的刻畫表達了作者對于美好愿望的期待,然而英美文學作品大多卻是以人物的內心情感表達為主,通過人物內心情感的刻畫抒發(fā)對于理想的追求等,呈現(xiàn)了相對更加戲劇化的藝術效果。這一點上,就暗示我們在閱讀英美文學作品的同時,不僅要立足于結合時代背景的前提,還必須了解作者在創(chuàng)作該文學作品時對于生活的思考以及生命的感悟,只有深度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情感,才能夠真正理解文學作品的思想內涵,也只有真正了解了作者通過怎樣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進行的創(chuàng)作,才能夠更加有利于英美文學在多方面的傳播,以及在跨文化視角下與他國的交流與融合。
相較于其他文學作品而言,英美文學作品的優(yōu)勢在于其植根于古希臘羅馬神話,不斷地從經(jīng)典神話故事中汲取寫作素材,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文學作品的文化底蘊。因此,對英美文學作品的理解首先要立足于對古希臘神話的了解,同時也要結合創(chuàng)作者的生存時代,在知曉時代背景的基礎上,探究文學作品的時代烙印,感受不同時代的英美文學的語言特性[3]。
英美文學作品是豐富多樣的,在藝術形式的表現(xiàn)上也是多種多樣,這些都來自于現(xiàn)實生活的影響,作者不同的生活背景以及生活的時代特征給予了相應時代的寫作特征。閱讀英美文學,必須要追溯當時的社會背景,將時代特性嵌入文學作品當中進行深度理解,潛移默化地感受作者的情感,體味作者的精神[4]。
英美文學作品的誕生承載著古希臘神話故事以及經(jīng)典故事的特征,所以在文學藝術的表現(xiàn)手法上相對其他文學作品顯得更加戲劇化。英美文學作品不同于其他文學作品的最為顯著的一大語言特征,就是戲劇獨白的形式也為讀者形成了與作者獨特的連接,不僅使讀者直觀地感受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使讀者在這一過程中能夠不斷發(fā)揮自身的想象,沉浸于文學作品之中。
翻譯要在繼承傳統(tǒng)優(yōu)秀的翻譯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推動翻譯理論實現(xiàn)新的進步[5]。在全球范圍內,英美文學作品的翻譯已經(jīng)成為國家與國家交流的重要聯(lián)系方式。其中,英語作為重要的工具,承載著國家之間的溝通媒介,通過翻譯文學作品來加深文化交流,這是最基本的一個文化傳播形式,由于國家之間的往來頻繁以及貿(mào)易合作等各方面交流的不斷加強,通過翻譯優(yōu)秀文學作品,不僅可以使我國人民更加了解西方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文學作品的發(fā)展,使得我國文學作品發(fā)展模式不斷完善,通過翻譯文學作品這一途徑實現(xiàn)跨文化視角下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隨著全球化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流日漸頻繁,無論是經(jīng)濟、政治抑或文化,都不同程度地加深了聯(lián)系。我國在與其他國家的文化交流中,不斷產(chǎn)生著不同的碰撞與融合,除了要了解文化之間的差異之外,還應該尊崇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尊重這一差異,從而實現(xiàn)文化之間的深度融合。基于這一基本原則,翻譯人員首先在確保文學作品的準確翻譯下,還應該了解該文學作品的人文背景以及社會現(xiàn)實,明確作者的寫作思路以及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除此之外,要求翻譯人員尊重作者的思路與表達,從讀者的視角理解文學作品、翻譯文學作品,保證文化的融合與交流。這一能力對于翻譯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要求很高,不僅考察了翻譯人員的專業(yè)水平,還更強調了翻譯人員的文學積累。尤其是作品相對應的現(xiàn)實與譯者和譯文所處的現(xiàn) 實差別較大,而翻譯本身就是一種創(chuàng)作,譯者雖然無法做到完全還原原作創(chuàng)作思路,但是可以圍繞保留本土文化獨特性的思路,將部分不對應的文化載體進行合理轉移或者保留,最大限度地明確原作所要表達的文化內涵[6]。翻譯人員要通過不斷地學習西方文化,不斷加深對西方文化的理解,并通過多種方式涉獵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內涵,使得翻譯質量不斷提高,才能夠準確地表達作者的人文思想感情,從而傳達給讀者最為準確的信息。同時,翻譯人員還要注重尊重各國之間的切身利益,尊重人民的基本權益,在翻譯的過程中以高標準要求自己,避免出現(xiàn)差錯誤導讀者以及誤解作者,保證讀者能夠真實深刻地了解到原作者的原始作品意義。
時代的不斷發(fā)展,科技的飛速進步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各國之間的交流也正是順應了這一潮流趨勢,英美文學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也減輕了傳播障礙,大量的文學翻譯作品也應運而生,翻譯人員要了解當代社會現(xiàn)實的背景,明確自身的服務對象,了解讀者的文化需求以及當下社會要求,緊跟時代潮流,與時俱進。翻譯人員可以通過對讀者進行社會調研,切實了解讀者的真實需求,選擇相應合適的翻譯方式,在充分翻譯作者作品的同時,實現(xiàn)最大程度的讀者接受力。從跨文化視角的角度充分了解文學傳播的差異性與共同性,就作者和讀者的角度翻譯文學作品,以各個國家不同的語言特點深度理解文學作品,在遇到無法表達的情景時也能夠采取其他相對應的修辭手法合理地表達出來。這就要求翻譯人員要具有靈活性,也是順應時代潮流的表現(xiàn),這樣一來,即使英美文化與其他各國文化之間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也能夠很好地化解這一難題,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橋梁。
文學作品的翻譯是一項要求嚴格的工作,對于翻譯人員的專業(yè)要求度很高,跨文化視角下英美文學作品的翻譯一大重要策略就是加強培養(yǎng)翻譯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以及專業(yè)能力,不斷挖掘高水平的人才,突出建設專業(yè)人才團隊的建設。翻譯人員在翻譯的過程中要考慮文學作品的具體類型,并且根據(jù)作品中所呈現(xiàn)的意境,在翻譯的同時充分地表達作者的意圖,以及體現(xiàn)作品的特點,這是提高翻譯質量的基本路徑,也是對翻譯人員的基本要求。翻譯人員要善于轉化思路,帶入多種文化邏輯,從跨文化的視角分析與理解英美文學作品,充分考慮英美文學作品的語言特點以及文化背景,這是基于翻譯基本要求而言。從語言結構要求來說,翻譯人員要充分了解英美語言的結構特征,對于語法的學習要深刻,再提高翻譯的效率與速度同時做到翻譯的準確性。轉換翻譯方式也是翻譯人員的專業(yè)要求,翻譯人員可以采用復合式翻譯方式,簡而言之,就是將英美文學原作品的原本思想深刻理解后,通過本土化的思維注入,重新調整與構思翻譯組合方式,最后以本土化的表達方式準確翻譯出來。在跨文化視角下,翻譯人員要融合英美文學與他國文學的思維,進一步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意識,從而提高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以及專業(yè)能力的提高。
綜上所述,在跨文化視角下的英美文學發(fā)展的影響因素不僅對英美文學本身產(chǎn)生強大的推動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國的翻譯事業(yè)與我國文學作品的發(fā)展。對影響因素的研究直接表明了差異研究的重要性,我們要不斷認識英美文化給我國帶來的文化碰撞所激發(fā)的發(fā)展?jié)摿Α6鴮τ谟⒚牢膶W的發(fā)展方向研究主要是側重研究文學翻譯的策略,要提升翻譯人員的專業(yè)能力。翻譯人員在進行翻譯的過程中,首先應該明確翻譯原則,本著對各國文化以及讀者負責的態(tài)度,尊重差異,掌握合理的翻譯策略,將原作品的涵義準確地傳達給讀者,為英美文學與我國文學的交流搭建橋梁,也為文學傳播的路徑提供更便捷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