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芳 王炳南 王素娥趙國偉 劉彥芳 馬小貝
1.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83集團軍醫(yī)院呼吸科 (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0)
2.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83集團軍醫(yī)院影像科 (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0)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及健康質量關注度也日漸增加,從而導致對各類疾病預防以及遏止其發(fā)展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癌癥防治的重要內(nèi)容[1]。對于絕大部分肺癌患者而言,早期缺乏明顯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待出現(xiàn)明顯癥狀予以就診時往往已至中晚期,明顯加大了治療難度,也存在較差的預后效果,故找尋準確、科學且有效地診斷、監(jiān)測疾病進展和評估預后的手段成為目前的研究熱點[2]。影像學檢查中的CT檢查是目前臨床上診斷肺癌的主要手段,但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有研究顯示:多種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在肺癌的早期診斷中也有著重要臨床意義[3-4]。為進一步尋找早期診斷肺癌的較佳手段,本文旨在分析多層螺旋CT(MSCT)多期增強征象聯(lián)合糖鏈抗原199(CA199)、糖鏈抗原242(CA242)、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對肺癌的診斷價值,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48例肺癌患者的臨床及影像學資料。48例患者中男38例,女10例,年齡為40~82歲,平均年齡為(62.64±2.14)歲。臨床分期按照TNM分期標準[5]有Ⅰ期14例,Ⅱ期20例,Ⅲ期10例和Ⅳ期4例。其中根據(jù)病理分型[6]有26例為中央型肺癌,余22例為周圍型肺癌。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都經(jīng)過病理檢查、細胞學檢查或影像學檢查確診為肺癌[7];所有患者均完成相關實驗室檢查;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臨床及影像學資料不完整或缺乏準確性;除肺癌外存在其他惡性腫瘤者;對碘劑過敏未能配合完成檢查者。
1.2 方法
1.2.1 MSCT檢查 所有患者完善相關準備后均采用采用西門子雙源Sensation 64層螺旋CT機進行掃描檢查:掃描體位:仰臥于檢查床,手臂伸直,進行全身連續(xù)掃描。所有患者均首先進行常規(guī)平掃,參數(shù):管電0.5s/r,薄層螺距為4mm。平掃結束后采用高壓注射器經(jīng)患者肘靜脈注射造影劑碘海醇(揚子江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70322)進行增強掃描檢查,注射流速為3~5mL/s,采用對比劑示蹤掃描技術進行增強掃描,于造影劑注射延遲10s后開始執(zhí)行,分別進行動脈期(延遲20~30s)、門靜脈期(延遲45~50s)和延遲期(延遲120~180s)。所有患者掃描結束后均對上述掃描圖像選擇合適窗寬窗位、縱隔窗和(或)肺窗觀察,必要時行冠狀位、矢狀位重建,并對病灶多方位形態(tài)特征進行觀察記錄。
1.2.2 CA199、CA242和NSE檢測方法 所有患者在檢測當日均抽取靜脈血液3mL,高速離心(3000r/min,r=10cm)后分離上層血清貯存以待檢測。采用C12多腫瘤標記物對應的診斷用蛋白芯片試劑盒(上海數(shù)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對CA199、CA242和NSE進行定量檢測。
1.3 觀察指標 觀察MSCT及多期增強掃描檢查的影像學特征及血清CA199、CA242和NSE水平,比較不同檢查方法對肺癌的診斷價值及不同征象中相關指標水平表達。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描述;計數(shù)資料通過率或構成比表示;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不同檢查方式對肺癌的診斷價值比較 MSCT多期增強掃描檢查聯(lián)合CA199、CA242和NSE檢測對肺癌診斷的靈敏度和特異性均顯著高于MSCT或血清腫瘤標志物單獨檢查(P<0.05),見表1。
表1 不同檢查方式對肺癌的診斷價值比較
2.2 肺癌患者MSCT多期增強掃描不同征象間血清CA199、CA242和NSE水平比較 整理48例肺癌患者影像學資料可知,48例肺癌患者中表現(xiàn)有壞死空洞12例,有“毛刺”征14例及“深分葉”征16例,其中存在壞死空洞、“毛刺”征以及“深分葉”征肺癌患者其血清CA199、CA242和NSE水平均顯著高于無壞死空洞、無“毛刺”征及無“深分葉”征者(P<0.05),詳見表2。
表2 肺癌患者MSCT多期增強掃描不同征象間血清CA199、CA242和NSE水平比較
CT征象 例數(shù) CA199(KU/L) CA242(KU/L) NSE(μg/L)
2.3 病例分析 患者,女,55歲,反復發(fā)作性喘息伴咳嗽、咳痰5年余,加重伴右側胸部疼痛1月。檢查:MSCT示雙側胸廓基本對稱,右肺上葉后段見橫截面約2.28cm×1.5cm軟組織密度結節(jié)影,CT值約32HU,呈分葉狀,邊緣模糊,見“毛刺”征,增強后病灶不均勻輕度漸進性強化,動脈,靜脈期CT值分別為49.3HU、56HU,其內(nèi)見結節(jié)狀鈣化影及支氣管“截斷”征象,邊緣見空泡影,鄰近胸膜增厚、粘連,于右側肺野內(nèi)見多發(fā)斑片、條索影及小結節(jié)影,邊界不清(圖1~圖4)。影像診斷:周圍型肺癌肺門及縱隔多發(fā)淋巴結轉移。
圖1 ~圖4 典型病例分析影像圖
肺癌為目前臨床呼吸內(nèi)科常見腫瘤類型,且近年來,由于多種因素所致我國肺癌發(fā)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已成為腫瘤研究領域中一個比較重視的問題[8]。根據(jù)以往的調(diào)查資料可知,肺癌患者的生存率較低,而原發(fā)性病灶進展和發(fā)生遠處轉移是影響其預后生存的主要原因[9],尤其是骨轉移,一旦發(fā)現(xiàn)基本已至晚期,預后效果較差,故早期診斷肺癌,有效監(jiān)測其病情進展是改善肺癌患者預后的重點。
本研究結果顯示,MSCT多期增強掃描檢查以及腫瘤標志物血清CA199、CA242和NSE檢測對診斷肺癌均具有一定的靈敏度和特異性,但MSCT多期增強掃描聯(lián)合血清CA199、CA242和NSE檢測一起診斷肺癌的靈敏度和特異性顯著高于CT和腫瘤標志物單獨檢查,由此提示,將影像學CT增強檢查與實驗室相關特異性指標聯(lián)合檢測對診斷肺癌的臨床價值更高。MSCT檢查時目前臨床上診斷多種疾病的首選影像學手段之一,其在肺癌的檢查中主要反映的是腫瘤病灶的部位、大小、是否有壞死空洞、“毛刺”征及“深分葉”征等[10]。CT檢查具有較高的分辨率和特異性,其圖像可更好地顯示肺等軟組織器官,且CT檢查中連續(xù)薄層掃描顯示的三維立體圖像可避免與周圍組織影像的重疊,更進一步地提高的診斷的精準率[11]。另一方面,本研究結果也顯示,在48例肺癌患者中,有壞死空洞12例,“毛刺”征14例及“深分葉”征16例,而其中存在壞死空洞、“毛刺”征以及“深分葉”征肺癌患者其血清CA199、CA242和NSE水平均顯著高于無壞死空洞、無“毛刺”征及無“深分葉”征者,由此提示,血清CA199、CA242和NSE水平的表達與肺癌的病理進程及影像學特征也有著密切聯(lián)系,也進一步證實了影像CT檢查與實驗室特異性標志物檢測相結合對肺癌診斷具有更高的臨床價值。C12多腫瘤特異性標記物蛋白芯片檢測系統(tǒng)是一種囊括了多種腫瘤標記物的新型聯(lián)合檢測系統(tǒng),因其具有操作簡便、經(jīng)濟質優(yōu)等特點在目前在臨床上的應用也逐漸廣泛化[12]。腫瘤病灶在增殖生長過程中的各種生物學行為與細胞生物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從而導致腫瘤病灶大小、形態(tài)以及生長方式等都可能被影響,而這類特征也進一步影響了臨床影像學檢查中的征象表現(xiàn),故而也間接顯示了生物學變化與影像學征象的聯(lián)系,二者結合更有利于對疾病進行正確診斷和評估[13]。
綜上所述,MSCT檢查中的影像學征象與實驗室特異性標志物CA199、CA242和NSE的表達有著密切聯(lián)系,故將MSCT多期增強掃描檢查結合實驗室特異性標志物檢查相結合對肺癌診斷的臨床價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