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卉
(華中師范大學 文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文人聚首集會,自《詩經(jīng)·小雅》中就有記載,至魏晉南北朝發(fā)展到極盛,出現(xiàn)了竹林集會、金谷游宴及蘭亭之會等宴游集會活動,構(gòu)成了士族社會獨特的交往方式,也是士大夫文人之間加強聯(lián)系、增進友誼的有效途徑。在歷代集會上,文士們選擇或以詩、或以詞、或以文進行往來唱和,暢敘幽情,大大促進了文學的發(fā)展。自北宋開始,士大夫群體的文人集會愈加頻繁,諸多集會被后世傳為佳談,因此而命名的作品集、古跡勝地以及文人群體也爭相為后人所追摹。其中,發(fā)生于浙江湖州碧瀾堂的六客之會就是一場如火如荼、影響文壇達數(shù)百年的文士集會,并留下了記錄此場集會內(nèi)容的“六客詞”。
仕途的跌宕和相投的志趣讓以蘇軾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們跨越地域和年齡的鴻溝,在機緣巧合中先后于湖州相遇相知,以他們獨有的方式記錄下了這兩場流傳久遠的六客集會。在前后兩次集會中,蘇軾從被動接觸以詞唱和到自發(fā)作詞酬唱,完成了從詞“客”到詞“主”的身份轉(zhuǎn)變,以此將詞體的唱和功能推廣開來。
神宗熙寧七年(1074)九月,蘇軾被調(diào)任到密州為官,在他離開杭州途徑湖州之時,曾和赴京任翰林學士的楊繪、陳舜俞、張先、湖州知州李常及劉述六人夜半置酒垂虹亭上。關(guān)于其事,蘇軾在《書游垂虹亭》中有詳細記載:
吾昔自杭移高密,與楊元素同舟,而陳令舉、張子野皆從吾過李公擇于湖,遂與劉孝叔俱至松江。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子野年八十五,以歌詞聞于天下,作《定風波令》,其略云:“見說閑人聚吳分,試問,也應傍有老人星?!弊蜌g甚,有醉倒者。此樂未嘗忘也。今七年爾。子野、孝叔、令舉皆為異物,而松江橋亭,今歲七月九日,海風駕潮,平地丈余,蕩盡無復孑遺矣。追思曩時,真一夢也。元豐四年十月二十日,黃州臨皐亭夜坐書。[1]2254
其中,張先的《定風波令·霅溪席上,同會者六人:楊元素侍讀,劉孝叔吏部,蘇子瞻、李公擇二學士、陳令舉賢良》被稱為前六客詞。
西閣名臣奉詔行。南床吏部錦衣榮。中有瀛仙賓與主。相遇。平津選首更神清。溪上玉樓同宴喜。歡醉。對堤杯葉惜秋英。盡道賢人聚吳分。試問。也應旁有老人星。[2]78-79上闋寫出了此次集會的參會成員,下闋寫酒席之間歡醉一堂的場面。全篇詞作清新而流利,傳達了張先以詩為詞的創(chuàng)作形態(tài)。后人評此曰:“詞貴得本地風光。張子野游垂虹亭,作《定風波》有云:‘見說賢人聚吳分,試問,也應傍有老人星。’是時子野年八十五,而坐客皆一時名人,意確切而語自然,洵非易到。”[3]
除上述作品外,張先還作有《木蘭花·席上贈周、邵二生》一詞。[2]84蘇軾所作之《菩薩蠻·席上和陳令舉》(天憐豪俊腰金晚)亦應是此次集會的作品。[4]109小序“席上和陳令舉”中還暗示了陳舜俞也有作品,但并未流存下來??梢?,前六客在張先的帶動下都開始了以詞體酬唱的創(chuàng)作嘗試,蘇軾亦位列其中,并將此帶到了多年以后的后六客集會上。不過,此時的蘇軾是作為一個被動唱和者——詞“客”的身份參與這場集會的。
前六客會后兩年,陳舜俞卒。會后四年,張先卒。哲宗元祐六年(1091)三月,蘇軾知杭州三年任滿,再過湖州,當時知州為張詢,與曹輔、劉季孫、蘇堅、張弼雅集,繼作《定風波》,張詢?yōu)槠渥餍?。詞序云:“余昔與張子野、劉孝叔、李公擇、陳令舉、楊公素會于吳興。時子野作《六客詞》,其卒章‘盡道賢人聚吳分。試問。也應旁有老人星’。凡十五年,再過吳興,而五人者皆已亡矣。時張仲謀與曹子方、劉景文、蘇伯固、張秉道為坐客,仲謀請作《后六客詞》?!盵4]677-678
月滿苕溪照夜堂。五星一老斗光芒。十五年間真夢里。何事?長庚對月獨凄涼。綠鬢蒼顏同一醉。還是。六人吟笑水云鄉(xiāng)。賓主談鋒誰得似?看取。曹劉今對兩蘇張。[4]678
此時六客除蘇軾外,有:張詢,字仲謀,蘇州吳縣人,嘉祐四年(1059)進士;曹輔(1034—?),字子方,號靜常,海陵人,嘉祐八年(1063)進士;劉季孫(1033—1092),字景文,開封祥符人。蘇堅,字伯固,泉州人,與蘇軾唱和較多;張弼,字秉道,杭州昌化人,元祐三年(1088)進士。[5]585韋居安評此詞說:“‘十五年來真一夢,何是長庚對月獨凄涼’之句,蓋惜之也。坡祭令舉文云:‘一奮而不顧,遂至于斥。一斥而不復返,遂至于死?!浒ЦF悼屈,又可想見?!盵6]時過境遷,前六客在十五年后只剩蘇軾一人在世,這時他作為一個主動唱和者,即詞“主”的身份進行自發(fā)創(chuàng)作。他在詞中追憶往事,還看今昔,既有對逝者的痛惜之情,又有對此時宴集的珍重之感。此次集會也留下了不少附詞,大多都是酬唱之作,以表達送別離情。
宋代莊綽的《雞肋編》對六客集會之事有較為完整的記載,曰:“蘇子瞻與劉孝叔、李公擇、陳令舉、楊公素會于吳興,時張子野在坐,作《定風波》詞以詠六客……后十五年,蘇公再至吳興,則五人者皆已亡矣。時張仲謀、張秉道、蘇伯固、曹子方、劉景文為坐客,仲謀請作《后六客詞》……”[7]六客詞的佳話亦成就了湖州勝跡——六客堂,后人將六客集會之地的碧瀾堂更名為六客堂?!都翁﹨桥d志》記載:“六客堂在湖州府郡圃中。熙寧中,知州事李常作《六客詞》。元祐中,知州事張詢復為六客之集,作《六客詞序》曰:‘昔李公擇為此郡,張先、劉孝叔在焉,而楊元素、蘇子瞻、陳令舉過之,會于碧瀾堂,子野作《六客詞》,傳于四方。今仆守此郡,子瞻與曹子方、劉景文、蘇伯固、張秉道過,與仆為六。向之六客,獨子瞻在,復繼前作,子野為《前六客詞》,子瞻為《后六客詞》,與賡和篇,并刻墨妙亭。’后人韻艷,遂以名堂?!盵8]
張先的《定風波令》是原唱“前六客詞”,蘇軾的《定風波令》是和詞“后六客詞”。前者記載了賓客宴酣之盛景,表達了朋友之情系一處的深情厚誼,使蘇軾萌生了以詞唱和的創(chuàng)作意識;后者則追憶昔日相聚之歡樂,傳達了時過境遷的凄婉之感,是蘇軾自發(fā)以詞唱和的創(chuàng)作嘗試??偠灾?,前六客會與后六客會,是北宋時期由蘇軾所串聯(lián)起來的一場文人雅集,在張先以詞唱和的開創(chuàng)和蘇軾的廣泛嘗試中,它將詞體的唱和之風吹向整個宋代詞壇。
六客之會蘇軾而言當是其詞體創(chuàng)作的新起點,與張先成為“忘年交”后,與其詞作往來最多的就集中在六客會之時。在張先的影響下,蘇軾不僅開始著力于詞體創(chuàng)作,以詞唱和,為“蘇門”詞的興盛奠定了基礎(chǔ),而且他從觀念上改變了以往詩尊詞卑的傳統(tǒng),認為詩詞并重,詞“自是一家”。
張先雖未留下專門的詞論,但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都彰顯了“以詩為詞”的詞學觀。其小令同晏歐一樣,繼承了唐五代以來的七絕之韻。《木蘭花·晏觀文畫堂席上》:“檀槽碎響金絲撥。露濕潯陽江上月。不知商婦為誰愁,一曲行人留晚發(fā)。畫堂花入新聲別。紅蕊調(diào)高彈未徹。暗將深意語膠弦,長愿弦絲無斷絕。”[2]14其詞以七字句為主,語言含蓄曲折,用字典正雅致,深諳詩筆。其慢詞也與齊名的柳永寫法大異,不同于柳詞的鋪敘展衍,張先是以小令之法而為慢詞,保留了詩法和詩意。又如《破陣樂·錢塘》:“四堂互映,雙門并麗,龍閣開府。郡美東南第一,望故苑、樓臺霏霧。垂柳池塘,流泉巷陌,吳歌處處。近黃昏,見更宜良夜,簇簇繁星燈燭,長衢如晝,暝色韶光,幾許粉面,飛甍朱戶。和煦。雁齒橋紅,裙腰草綠。云際寺、林下路。酒熟梨花賓客醉,但覺滿山簫鼓。盡朋游、同民樂。芳菲有主。自此歸從泥詔,去指沙堤,南屏水石,西湖風月,好作千騎行春,畫圖寫取?!盵2]39-40此詞上下兩闕似兩首小令拼接而成,語句音節(jié)精短,非大張鋪排之風,而是在點景之中傳達風情韻致,與柳詞《望海潮》的實景鋪衍具有寫法上的區(qū)別。
在詞體所承擔的功能上,張先以為詞題作序和以詞記游唱酬的方式,不斷將詞體所承載的娛情之用擴大到同詩一樣的社交之用上,開創(chuàng)了詞體創(chuàng)作的新局面。經(jīng)統(tǒng)計,張先現(xiàn)存165 首詞,66 首有題序,如《南鄉(xiāng)子·中秋不見月》記錄了節(jié)日時的感懷,《宴春臺慢·東都春日李閣使席上》記錄了宴席上的歡樂,《定風波令·次子瞻韻送元素內(nèi)翰》《定風波令·再次韻送子瞻》記錄了送別時的不舍,《感皇恩·安車少師訪閱道大資同游湖山》記錄了游玩時的興盡……在這些詞中,從事記游、唱和與送別功能的居多,這表明張先開始將詞作為與詩同樣表情寄興和唱酬贈答的一種文體。
張先的這種詞作實踐,在與蘇軾的交往中或明或暗地影響了蘇軾對于詞體創(chuàng)作的觀念。關(guān)于二人交往的記載,最早見于熙寧四年(1071),蘇軾所作《和張子野見寄三絕句》中《竹閣見憶》敘蘇軾嘗與張先游杭之竹閣。熙寧五年,蘇軾有作《元日次韻張先子野見和七夕寄莘老之作》。從熙寧六年始,蘇軾和張先的交往記載逐漸增多,至熙寧七年的六客會達到一個高峰。[9]在此之前,蘇軾的創(chuàng)作多集中于詩,將詞視為一種娛樂性情的文體,“詩尊詞卑”的觀念仍隱藏在他創(chuàng)作的潛意識中。與張先交好后,蘇軾一方面為其精妙的詞作嘆服,轉(zhuǎn)而開始進行大量的詞體創(chuàng)作,另一方面也開始正視詞這種文體,開始扭轉(zhuǎn)重詩輕詞的觀念。蘇軾在《祭張子野文》中說“微詞婉轉(zhuǎn),蓋詩之裔”[1]1943,這一方面是說張先的詞淵源于他的詩,也同時言明了蘇軾對詞的一己之見——詞為“詩之裔”,這和后來蘇軾的詞學觀念是極其一致的。吳熊和也認為:“蘇軾這種詞為‘詩裔’說,比之后起的‘詩余’說,顯有推尊詞體之意。這與后人稱張先之詞為‘詩人之詞,與三變不同’,用意是完全一致的?!盵10]165蘇軾自己也承認在詞學造詣上是承子野之恩:“我官于杭,始獲擁篲。歡欣忘年,脫略苛細。送我北歸,屈指默記。死生一訣,流涕挽袂?!盵1]1943“淺斟杯酒紅生頰,細琢歌詞穩(wěn)稱聲……跪履數(shù)從玘下老,逸書閑問濟南生?!盵11]正是由于蘇軾在湖、杭時候受到了張先的影響,才讓他其后的詞作能“一洗綺羅香澤之態(tài),擺脫綢繆婉轉(zhuǎn)之度”[12]。
張先是學界公認的開“以詞唱和”風氣之先的領(lǐng)軍人物,以他為“前六客”座主之一的六客詞在蘇軾筆耕不輟的創(chuàng)作實踐下,將詞的唱和功能推向了整個詞壇。正如王水照所言:“這是詞打破‘詩莊詞媚’的界限,脫離從屬于音樂的附庸地位,日益詩歌化的一個標志,也是詞人們創(chuàng)作觀念變化的結(jié)果?!晚嵵L卻使詞具有和詩一樣的文人社交功能,把娛賓助歡導向個人抒情,加強了詞的個性化,促進了詞體的新變?!盵13]
前六客之間往來唱酬甚多,且多集中于熙寧七年,形成了一個以張先、蘇軾為核心的唱和詞的高潮。為了更清楚地展現(xiàn)六客之間的唱酬情況,參照朱孝臧《東坡樂府》[14]和夏承燾《唐宋詞人年譜·張子野年譜》[15]等資料,整理出表1:
表1 北宋時期前六客唱酬情況統(tǒng)計
從表1 中可以看出,六客往來唱酬之中,尤以蘇軾、張先和楊繪三人交往最多。張先有《勸金船·流杯堂唱和翰林主人元素自撰腔》:
流泉宛轉(zhuǎn)雙開竇。帶染輕紗皺。何人暗得金船酒。擁羅綺前后。綠定見花影,并照與、艷妝爭秀。行盡曲名,休更再歌楊柳。光生飛動搖瓊甃。隔障笙簫奏。須知短景歡無足,又還過清晝。翰閣遲歸來,傳騎恨、留住難久。異日鳳凰池上,為誰思舊。[2]73
蘇軾有和詞《勸金船·和楊元素韻。自撰腔命名》:
無情流水多情客。勸我如曾識。杯行到手休辭卻。這公道難得。曲水池上,小字更書年月。如對茂林修竹,似永和節(jié)。纖纖素手如霜雪。笑把秋花插。尊前莫怪歌聲咽。又還是輕別。此去翱翔,遍賞玉堂金闕。欲問再來何歲?應有華發(fā)。[4]87
二詞均是為蘇軾知密州踐行時而作,“留住難久”“為誰思舊”“又還是輕別”等都表現(xiàn)了友人相別時的不舍與惆悵,將送別的情感以詞體的形式表達出來,一定程度上擴大了詞體的情感表達范圍。這兩首和詞都在題目中表明了《勸金船》是楊元素的自撰腔,雖楊繪原唱已不存,但還是能夠看出此時的唱和已經(jīng)呈現(xiàn)出大膽的創(chuàng)新意識,詞人們不僅自創(chuàng)新的詞牌,而且以新的詞牌進行交游唱和。
再如張先和蘇軾詞,來送別友人楊元素。蘇軾原詞為《定風波·送元素》:
千古風流阮步兵。平生游宦愛東平。千里遠來還不住。歸去??樟麸L韻照人清。紅粉尊前深懊惱。休道。怎生留得許多情。記得明年花絮亂。須看。泛西湖是斷腸聲。[4]101
張先作和詞《定風波令·次韻子瞻送元素內(nèi)翰》:
浴殿詞臣亦議兵。禁中頗牧黨羌平。詔卷促歸難自緩。溪館。彩花千數(shù)酒泉清。春草未青秋葉暮?!跞?。一家行色萬家情??珊撄S鶯相識晚。望斷。湖邊亭下不聞聲。[2]75
張先又再次韻送別蘇軾,作《定風波令·再次韻送子瞻》:
談辨才疏堂上兵。畫船齊岸暗潮平。萬乘靴袍曾好問。須信。文章傳口齒牙清。三百寺應游未遍?!跛?。湖山風物豈無情。不獨渠丘歌叔度。行路。吳謠終日有馀聲。[2]76-77
張先、蘇軾和楊繪之間往來唱和頻繁,既表明了三人之間深厚真摯的友誼,又表明了三人在詞作上的同聲相求、同音相和。在湖州杭州地區(qū),“是以張子野為中心,由愛好詞的文人形成了社交圈。所以我們猜想,東坡之所以成為詞人,是從加入其中之后才開始的?!盵16]可見,前六客對蘇軾走上詞體創(chuàng)作道路奠定了深厚的基礎(chǔ)。
蘇軾和后六客之間的唱酬也非常頻繁,見表2[14]:
表2 蘇軾和后六客唱酬情況
后六客中,蘇軾和蘇堅的來往最為密切,和詞高達9 首,內(nèi)容主要涉及節(jié)日、送別和記游。如蘇軾《鵲橋仙·七夕和蘇堅韻》:
乘槎歸去,成都何在?萬里江沱漢漾。與君各賦一篇詩,留織女、鴛鴦機上。還將舊曲,重賡新韻,須信吾儕天放。人生何處不兒嬉,看乞巧、朱樓彩舫。[4]618
蘇軾還有《點絳唇·己巳重九和蘇堅》:
我輩情鐘,古來誰似龍山宴。而今楚甸。戲馬余飛觀。顧謂佳人,不覺秋強半。箏聲遠。鬢云吹亂。愁入?yún)⒉钛?。[4]609
又有《點絳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韻》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還高宴。江村海甸??傋骺栈ㄓ^。尚想橫汾,蘭菊紛相半。樓船遠。白云飛亂??沼心昴暄?。[4]825
《鵲橋仙》從神話傳說出發(fā),描寫了七夕節(jié)繁華的街頭與歡樂的氣氛,語調(diào)輕松。而兩首《點絳唇》則記錄了重陽節(jié)詞人與眾不同的豁達。重陽登高,乃是寄托相思之時,但蘇軾言“不用悲秋”“總作空花觀”則弱化了節(jié)日的悲情,表現(xiàn)了詞人內(nèi)心的自信與樂觀。從訴離別到述節(jié)情,詞體的表達內(nèi)容進一步被生活化,這種詞體唱和的形式已經(jīng)成為了宋人溝通加深友誼的重要方式。
從前六客到后六客,蘇軾在此之間詞作數(shù)量大為增多,且與友人之間的唱和詞成為了蘇詞中尤為閃耀的一大成就。在與友人交游唱和的過程中,蘇軾對詞的境界不斷拓展,詞的創(chuàng)作技巧漸漸成熟,其詞學觀念也不斷得到修正,意識到詞體承擔的社交功能之重。不僅如此,在他的帶動下,詞人集會活動在整個宋代都屢盛不衰,唱和詞也成為了文人社交集會上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
于后世而言,六客之會是具有典范意義的一次文人社交活動,其留下的文人雅集和名賢勝跡都是值得他們紀念的經(jīng)典。因此,宋代以降的文士追慕先賢,在吳興大地上留下了諸多追摹感懷六客會的作品,其形式有詩有詞,有新作、擬作和續(xù)作。
南宋時期,對六客追和的作品最多。王十朋的《梅溪集》中就存有多首追懷六客會的詩歌。在移知湖州期間,王十朋曾多次與好友會于六客堂,有三客、十客、十二客之會,并作《十一月十日會于六客堂者十人宋子飛、徐致云、章茂卿、鄧叔厚、莫子登、俞仲明、許子齊、沈虞卿、鄭壽淑酒三行予得詩》,詩云:“六客高風不可追,吾儕生恨百年遲。星光月滿舊游處,簮盍蓂開盈數(shù)時。訪古已仙圖上鶴,得朋今遇易中龜。吾夫子道欲墜地,不是四科誰與持?!盵17]“六客高風”“吾儕生恨”很明顯表現(xiàn)了后輩對先賢的崇敬與追慕。除此之外,他還作有《晦日會于六客堂者十二人》《十月晦日會凌季文沈徳和二尚書劉汝一大諫于六客堂》。其《梅溪后集》卷十六專門記錄了與六客會相關(guān)的詩,并命名為《六客堂》。王炎也作《六客堂》詩:“一樽相屬更何人,六客當年事己陳。扁榜特書名尚在,篇章深刻字猶新。關(guān)心吏事方窮日,企踵前賢分絕塵。涉筆符移憂百謫,偷閑來此一嚬呻?!盵18]29800袁說友作《六客堂》詩:“山水吳興窟,風流一代雄。滿城溪月里,六客笑談中。玉骨埋黃陌,云書掛碧空。聲名百年舊,無復二三公?!盵18]29918這些詩作皆是南宋士大夫在基于六客之會的經(jīng)典意義上,重登六客堂時所發(fā)之感觸。
金元時期也是追慕六客的一個高峰,出現(xiàn)了仿擬東坡的擬作。元好問作《定風波·三鄉(xiāng)光武廟,懷故人劉公景玄》:
熊耳東原漢故宮。登臨猶記往年同。底事愛君詩句好。解道。河山浮動酒杯中。存沒悠悠三十載。誰會。白頭孤客坐書空。黃土英雄何處在。須待。醉尋蕭寺哭春風。
又作《定風波·永寧范便君同亭,會汝南周車器汾》:
離合悲歡酒一壺。白頭紅頰醉相扶。見說德星今又聚。何處。范家亭上會周吳。造物有情留此老。人道。洛西清燕百年無。六客不爭前與后。好□。龍眠老筆畫新圖。[19]113-114
詞后,元好對詞作背景記錄道:“永寧范使君園亭,會汝南周國器,汾陽任亨甫、北燕吳子英、趙郡蘇君顯、淄川李德之、用東坡體,擬六客詞。”[19]114可見,元詞并不寫于六客堂,但由于此次文人集會與六客會的相似性,詞人對蘇軾所作后六客詞時的悲情感同身受,雖異地異時而處,仍使得詞人回憶起先賢的經(jīng)典之會以及經(jīng)典之作,故而在跨越時空的共情中仿擬東坡原作,以記此情此景。不過,元代亦不乏再訪湖州六客勝跡,在此處題詩題詞以送別友人的作品。楊維楨曾作《六客亭分題送趙季文知事湖州》,詩曰:“秋水城下碧,秋山城上青。水晶出宮闕,云氣到車軿。風流五馬貴,六客聯(lián)華星。美酒來東林,朱果取洞庭。奇畫掃寒蕩,妍辭約浮萍。焉知后不繼,高堂葺殘扃。送子河風道,賓鴻集修翎。官奴重秉燭,泚筆懷蘇亭?!盵20]239黃玠作《碧瀾堂》:“碧瀾堂下水,浪波何沄沄。遠愧六客詞,有感在斯文?;刂鄢枞?,弄影前溪云?!盵20]164
迄至明清,六客會的余波依舊蕩漾在文人們的創(chuàng)作靈感中。明末清初的余懷繼前六客詞、后六客詞之后,又作三六客詞——《定風波》,其序曰:“李公擇知湖州,集蘇子瞻、劉孝叔、張子野、陳令舉、楊元素為六客,子野作六客詞;后二十五年,子瞻知湖州,集張仲謀、曹子方、劉景文、蘇伯固、張秉道為六客,子瞻作后六客詞。今吳園次來守湖州,又為六客之會,作三六客詞?!盵21]直接言明了此詞是繼承前人的傳統(tǒng)。詞曰:
春到江南花半開。官衙疑是小蓬萊。風月湖山誰作配,相對千年,六客共銜杯。雪似苕花霜似竹,何處玉人吹笛愛山臺。卻悟此身原是客,看取蘇張,今日又重來。[21]
詞中表現(xiàn)了詞人對蘇張等六客懷有極為深厚的仰慕之情,并幻想自己穿過千年時光,古今六客一同銜杯的景象。在前六客詞和后六客詞的影響下,清人吉夢熊又仿照六客集會作詞的形式作前后六客詩,這代表著文人以詩詞創(chuàng)作來記錄集會的社交活動得到了較為廣泛的認可。前后六客詩的詩序中就提到其創(chuàng)作是深受前后六客詞的啟發(fā):
癸卯歲……張?zhí)费麜跔栄盘茫昂罅?,惟錢、盧兩不相值,因憶張詢六客堂詩序云……仆意碧瀾堂惟東坡兩次與會,今仆與舍人等共有五人,合之錢、盧,則前后皆六客,又皆同年,豈易得也?往時同年都門聚處最盛,率數(shù)十人,閱三十余年,風流云散,今惟翁覃溪宮洗暨告假之張晴溪學使在京耳。而錢、盧近多議論齟齬,覃溪以抱經(jīng)為是,余無作調(diào)人解之者。昔人言正叔、子瞻一生樹敵,然使章、蔡之徒欲分一人以去,必不從也。今世無章、蔡而吾同年意見偶殊,其志致固可信矣。抱經(jīng)臨別,曾約作詩,并限詩第一句云“六人三百七三歲”,仆效其語而效宋人前、后六客詞,作詩二首,以紀一時聚會之幸。[22]5476
其詩則仿效六客詞的內(nèi)容,記錄了以吉夢熊為中心的六客歡聚之景?!肚傲驮姟吩疲骸傲巳倨呷龤q,盧植傳經(jīng)暫駐驂。廚膳宴談秦宓盛,莼鱸風味步兵躭。彈棋季重年差少,開徑元卿跡可探。最是頹唐唐衛(wèi)尉,香山高會興偏酣?!盵22]5476《后六客詩》云:“大歷錢盧總擅名,云何垂老互相輕?文章別作山陵議,蘀石曾有堯陵之奏,抱經(jīng)作堯陵前后二議。齋祀何庸洛蜀爭。同學少年俱白發(fā),一時交態(tài)各青睛。后先三日韓江路,稍喜朋儕共舉觥。”[22]5476可見,蘇軾所參與的兩場六客之會已經(jīng)美名遠揚,在文人那里口傳相頌,以至于他們只要參與類似的聚會,便會聯(lián)想到歷史上那場著名的名賢集會唱和之宴。繼前后六客詩之后,由于“昔張子野、蘇子瞻各有六客詞。予同年吉渭厓學士主講席于揚州,為前后六客詩,寄來京師,俾同人和之”[22]5462,因此又作《續(xù)六客詩》,詩中有“斯堂合繼碧瀾名,六扇屏山聚不輕。唐代逸人難例比,蘇門君子更誰爭”[22]5462的慨嘆,進一步點出六客之會的典范性,將以詞唱和的形式又以詩歌唱和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使得這場聚會的歷史意義再一次得到深化。
“文人集會是溝通哲學思想、政治理念和編織人際網(wǎng)絡的方式,也是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游戲娛樂與交流情感的手段?!盵23]歷代文人,無論是親歷湖州,抑或是身處他地,凡集會唱和,總能以六客自比或是表達追慕之情。歷史上諸如此類的文人集會數(shù)不勝數(shù),但正因為此次集會開創(chuàng)了詞體唱和的先風,鑄就了一代文豪蘇東坡,而后又發(fā)展為蘇門一大詞學脈系,使得此次集會成為了文學歷史上經(jīng)久唱而不衰的經(jīng)典。六客與蘇詞,已在歷代文人心中印刻下了不可磨滅的經(jīng)典印象,文人們也將追憶六客堂、仿擬六客詞視為一 種獨屬于士大夫的高雅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