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佳歡,趙彥超,梁亞鋒
(許昌市人民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河南 許昌461000)
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THR)是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IFF)的有效方式,通過將人工假體代替病變關節(jié),并使用骨水泥及螺絲釘固定,以幫助患者恢復運動能力[1]。但患者術后恢復周期較長,易誘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影響術后恢復。因此,采取有效治療措施促進患者術后康復是治療的重點。祖國醫(yī)學認為,腎主骨、腎生骨髓,IFF的病機在于本虛標實,肝腎虧虛為本,氣滯血瘀為標,因此,IFF主要治療原則為補腎活血、祛瘀通經[2]。補腎活血湯由熟地黃、山藥、當歸等11味中草藥組成,可起到補益肝腎、益氣養(yǎng)血的功效。本文著重分析加味補腎活血湯內服外敷在IFF患者接受THR后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本研究經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選擇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行THR的IFF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52~67歲,平均(59.60±2.37)歲;發(fā)病至入院時間7~21h,平均(13.60±2.37)h;骨折分型:A1型19例,A2型14例,A3型7例。對照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51~68歲,平均(60.10±2.54)歲;發(fā)病至入院時間8~23h,平均(14.30±2.62)h;骨折分型:A1型21例,A2型14例,A3型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診斷標準:西醫(yī):THR符合《外科學(第九版)》[3]中相關診斷標準,并經X線片檢查確診;中醫(yī):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中肝腎虧虛證的診斷標準,主證:骨連未堅,腰膝酸痛;次證:神疲乏力;舌脈:舌淡紅、苔薄、脈細。(2)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中、西醫(yī)診斷標準;②均接受THR治療;③新鮮骨折;④無精神疾病,治療依從性良好;⑤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3)排除標準:①病理性骨折;②對研究藥物過敏;③既往有髖關節(jié)手術史;④骨折前存在肢體偏癱或全癱;⑤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
對照組患者參照《外科學(第九版)》[3]標準,術后進行止痛、抗凝、抗感染等治療,服用維D2磷酸氫鈣片(山東京御堂制藥有限公司,復方,國藥準字H37024028)1片/次,1次/d,皮下注射鮭魚降鈣素注射液(Laboratorio Italiano Biochimico Farmaceutico Lisapharma S.p.A.,1mL∶50IU,國藥準字HJ20150407)50IU/次,1次/d。連續(xù)治療兩個月。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加味補腎活血湯內服外敷治療,組方:山藥、山萸肉各12g,雞血藤、丹參、當歸各15g,熟地黃24g,牛膝、黨參、骨碎補、杜仲各10g。1劑/d,2000mL清水煎制,去渣留汁500mL,其中300mL分早晚兩次服用,將無菌紗布放入剩余200mL藥液中浸泡,浸透紗布后敷于患處,早晚各1次。連續(xù)治療兩個月。
(1)臨床療效:治療兩個月,根據《中藥新藥臨床指導原則》[4]評估臨床療效,顯效:骨折臨床愈合時間縮短≥1/3;有效:骨折臨床愈合時間縮短≥1/5,<1/3;無效:未達上述標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2)骨代謝指標:治療前、治療兩個月,取患者清晨空腹外周肘靜脈血5mL,離心(轉速3000r/min,離心15min)取血清,采用化學發(fā)光法(國械注進20172400030,Beckman Coulter,Inc.)檢測患者骨堿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甲狀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
(3)髖關節(jié)功能及疼痛評分:治療前、治療兩個月,使用髖關節(jié)功能量表(Harris)[5]評估患者髖功能,包括疼痛(1個條目,44分)、功能(6個條目,47分)、畸形(1個條目,4分)、活動度(1個條目,5分)4個維度,共計100分,分數越高,髖關節(jié)功能越好;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6]總分0~10分,分數越高,疼痛越明顯。
治療兩個月,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治療兩個月后,兩組BALP低于治療前,PTH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BALP低于對照組,PTH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骨代謝指標比較
治療兩個月后,兩組Harris評分高于治療前,VAS評分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髖關節(jié)Harris評分高于對照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髖關節(jié)Harris及VAS評分比較分)
目前,對于THR術后IFF患者多采取西藥治療,其中維生素D2磷酸氫鈣片可補充患者體內維生素D2,維生素D2參與鈣、磷代謝,對骨質形成有重要作用,利于骨折愈合[7]。鮭魚降鈣素可抑制破骨細胞活性,阻止骨內鈣釋出,改善骨密度[8]。但常規(guī)西藥治療效果一般,且長期治療可導致不良反應,影響患者長期治療。因此臨床仍需尋找更有效的治療方式。
中醫(yī)認為,腎主藏精,而精能生髓,髓可填充骨骼,若腎精不足,導致骨髓生化無源,骨骼有所失養(yǎng),不利于患者骨折恢復。據《辨證錄》中記載;“內治之法,需以活血化瘀為先,血不活則瘀不能去,瘀不去則骨不能接”,因此,對于IFF患者術后治療主要以補腎活血、填精益髓為主。補腎活血湯出自趙竹泉《傷科大成》,全方由山萸肉、丹參、牛膝等中草藥組成,方中以熟地黃、山萸肉為君藥,其中熟地黃入肝、腎經,可益精填髓、補血滋陰;山萸肉入肝、腎經,主治腰膝酸痛,可補益肝腎、固腎澀精;杜仲、骨碎補為臣藥,其中杜仲入肝、腎經,可補肝腎、強筋骨;骨碎補入肝、腎經,可療傷止痛、補腎強骨;雞血藤、丹參、當歸為佐藥,其中當歸可補血活血、鎮(zhèn)痛通經;雞血藤可活血補血、舒筋活絡;丹參可通經止痛、活血祛瘀;牛膝、黨參、山藥為使藥,其中牛膝歸肝、腎經,可逐瘀通經、強筋骨;黨參歸脾、肺經,可健脾益肺、養(yǎng)血生津;山藥入脾、腎經,補脾養(yǎng)胃、補腎澀精;諸藥為伍,可發(fā)揮補益肝腎、活血祛瘀的功效,使靜脈骨髓得以濡養(yǎng),利于筋骨恢復。
BALP可反映成骨細胞活性與功能,當骨中鈣鹽沉淀不足時,其水平可迅速升高;PTH可調節(jié)機體內鈣磷代謝,可促進血鈣升高,利于骨形成。本文結果顯示,治療兩個月,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BALP低于對照組,PTH高于對照組,表明加味補腎活血湯內服外敷可改善IFF患者THR術后骨代謝,提高治療效果。分析其原因在于,補腎活血湯中骨碎補中主含骨碎補酸、柚皮苷等物質,可促進骨鈣吸收,提高血鈣、血磷水平,利于骨鈣化及鈣質形成,改善患者骨代謝[9]。皮膚是人體最大器官,具有分泌吸收作用,采取內服外敷的方式,可提高患者對藥物的吸收效果,患處外敷可直接作用于病灶,利于藥效發(fā)揮,進而提高治療效果。本文結果還顯示,治療兩個月后,觀察組Harris評分高于對照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提示加味補腎活血湯內服外敷可提高IFF患者THR術后髖關節(jié)功能,減輕疼痛。其原因在于,補腎活血湯中杜仲可起到促進皮膚、骨骼、肌肉蛋白膠原蛋白的合成及分解的作用,利于促進代謝、防止衰退,可促進患者術后恢復,利于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10]。同時牛膝主含三萜皂苷、牛膝甾酮等成分,具有鎮(zhèn)痛、抗凝血的功效[11]。因此加味補腎活血湯內服外敷利于IFF患者THR術后康復。
綜上所述,加味補腎活血湯內服外敷能夠有效改善行THR治療的IFF患者骨代謝,提高患者髖關節(jié)功能,減輕疼痛水平,促進患者術后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