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季兵 王習明
(1.海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海南???571158;2.溫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浙江溫州 325035)
中國精神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概念[1]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對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和發(fā)展的指引作用日益凸顯,已引發(fā)研究者們的廣泛關注。但中國精神指引作用的發(fā)揮,離不開它的有效傳播。為了更好地促進中國精神的傳播,有必要從傳播學的角度對新時代中國精神研究文獻進行系統(tǒng)梳理,探尋已有研究在促進中國精神傳播方面的得失,嘗試探索未來的中國精神研究在促進中國精神傳播方面的改進之道。
進入新時代,中國精神已成為學界關注熱點,相關研究成果不斷涌現(xiàn)。為了盡可能全面地反映最新研究成果,本研究以中國知網(CNKI)為文獻資源平臺,而不考慮專著等書籍形式的文獻(相對于CNKI,書籍出版周期長、更新慢)。文獻檢索條件設定為篇名或題名為“中國精神”、檢索時間段為2012年1月1日—2020年8月13日,共檢索到1 017篇文獻。限于時間與精力的關系,將文獻檢索范圍限定于CSSCI期刊和《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兩種類型文獻,其他檢索條件不變,檢索的結果如表1:
表1 文獻數(shù)量
本研究擬以上述211篇文獻為研究對象。之所以將文獻檢索范圍限定于C刊和兩報,還有一個原因是它們所刊發(fā)的文獻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代表國內“中國精神”研究的深度與廣度。
新時代研究者對中國精神的研究,涉及面較廣,從傳播學的角度概括,主要有傳播內容和傳播方式兩方面的研究。傳播內容的研究是指對所要傳播的信息內容進行研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信息的建構研究,即所要傳播的信息以何種結構、順序呈現(xiàn)等內容的研究;二是信息意義與價值研究,即從誰的角度表述信息的意義與價值傳播效果會更好,它關涉到受眾對所傳播信息的理解與接受。傳播方式研究主要是指中國精神采用何種方式、運用什么媒介進行傳播等方面的研究。
2013年3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提出中國精神,并將其界定為“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2]。自此之后,研究者主要從信息的建構和信息的意義、價值兩方面研究傳播內容,即中國精神的建構和中國精神的意義與價值的研究。
(1)傳播信息的建構研究
傳播信息的建構研究,即中國精神的建構研究,它主要從系統(tǒng)化與哲學兩大維度開展中國精神的建構研究,以尋求中國精神的最佳傳播結構,達到最佳的傳播效果。
系統(tǒng)化維度的中國精神建構研究。所謂系統(tǒng)化維度的中國精神建構研究,就是運用系統(tǒng)化的思維方法研究中國精神的建構,如有研究者認為系統(tǒng)思維是新時代中國精神的基本構成,中國精神建構要將與文化傳統(tǒng)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建設與改革相結合[3]。具體而言,就是統(tǒng)籌考慮歷史與現(xiàn)實、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構建系統(tǒng)化的中國精神。又因研究者關注點的不同,中國精神建構研究的側重也有所不同,主要有三種類型:歷史維度、現(xiàn)實維度、整體與部分相結合的維度,但是這三種維度之間的劃分界限并非截然分明,它們之間也存在交叉現(xiàn)象,只是為了行文方便而做出這樣的劃分。
其一,歷史維度的中國精神建構研究。這一維度主要是充分挖掘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文化中所蘊含的優(yōu)秀精神文化資源,以豐富、涵養(yǎng)當代中國精神。對如何發(fā)揮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中國精神建構中的作用,研究者有不同的見解,有研究者提出“在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語境中闡釋中國精神的現(xiàn)代性境界”[4];也有研究者提出要充分挖掘中華民族精神文化中的“民本精神、奮斗精神、利他精神、自律精神、勤儉精神”[5]以充實當代中國精神內涵。盡管研究者們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但他們的努力說明了中國精神與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一脈相承的。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的中國共產黨奮斗歷程中的革命文化研究,側重于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抗戰(zhàn)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方面的研究,如有研究者指出“偉大的抗戰(zhàn)精神來源于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6],這些研究既厘清了這些革命文化精神與中國精神之間的關系,又為中國精神的當代建構提供了新的歷史方位。
其二,現(xiàn)實維度的中國精神建構研究。該維度側重于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建設實踐活動、重大事件中所蘊含的先進的精神文化資源,以豐富、發(fā)展中國精神,使得中國精神富有時代氣息,主要集中于中國夢、重大事件以及全球化三種維度。從中國夢的維度研究中國精神建構側重各異,有的側重從中國夢的實現(xiàn)過程來建構中國精神,實現(xiàn)中國夢的過程就是中國精神建構的過程[7];有的側重于實現(xiàn)中國夢的主體——中國人來建構中國精神,認為追夢的中國人,需要從價值追求、自律規(guī)范、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團結戰(zhàn)斗、公仆精神[8]等方面建構中國精神;有的側重于中國夢實現(xiàn)的結果來建構中國精神,認為中國夢的實現(xiàn)意味著中國精神的崛起,所以中國精神建構要做到“精神自覺、精神自信和精神自省的辯證統(tǒng)一”[9],才能真正實現(xiàn)中國精神崛起。從重大事件維度研究中國精神建構,主要是挖掘當代重大事件中所彰顯的先進精神,以充實、提高中國精神。如有研究者針對2008年的汶川地震、全球金融危機的中國積極作為,提出將“高瞻遠矚、豁達開放、擔當責任”[10]等內容納入中國精神之列;有研究者主張,將2020年中國人民在抗疫中的表現(xiàn),如“不怕犧牲,顧全大局;勇當先鋒,敢打頭陣;主動擔當,拼搏奉獻;同舟共濟,守望相助”[11]納入中國精神建構內容。也有研究者從全球化維度研究中國精神建構,認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精神建構應是“世界觀與價值觀兩個層面的有機統(tǒng)一,有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全球精神(或人類精神)三個維度”[12]。
其三,整體與部分關系維度的中國精神建構研究。它是指將中國精神視為一個整體,而將某種地方文化或某個群體所具有的精神文化視為部分,并從部分中汲取優(yōu)秀的精神文化以充實中國精神內容。群體的精神文化研究,側重于對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早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群體所彰顯的文化、精神等方面的研究,如有研究者主張“把毛澤東精神和中國精神滲透融合為一個有機整體,使中國精神得到豐富、完善和發(fā)展”[13],有研究主張采用毛澤東的人民立場、務實完備的工具理性來建構中國精神[14],有研究者主張“毛澤東精神不僅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重要源泉,亦是構成當代中國精神的主要內容”[15]。以地方文化精神充實中國精神的研究并不多,如有研究者提出上海改革開放所具有的“國家使命的擔當精神、海納百川的開放精神、穩(wěn)健精細的實干精神”[3]等特質有利于中國精神充實。
哲學維度的中國精神建構研究。相對于系統(tǒng)化維度的中國精神建構研究而言,哲學維度的中國精神建構研究的文獻要少得多,且這兩大維度有較大的差異,前者更多地側重于研究中國精神建構的獨特性,正如有研究者所言:“中國精神表現(xiàn)的是中國獨有的東西?!盵16]而后者則偏重于從形而上的角度構建中國精神,但即使都是從哲學維度研究中國精神建構,也存在差異,如有研究者提出“建構中國精神,要重建中國哲學”[17],有研究者則主張“在哲學對話中建構當代中國精神,在反思‘現(xiàn)代性’中重建中國精神”[18]。從倫理學維度出發(fā)的研究者則認為,中國精神應從“理想信念、價值信念、道德觀念”[19]三重維度進行建構。
(2)傳播信息的意義與價值研究
傳播信息的意義與價值研究,即中國精神的意義與價值研究。所傳播信息的意義與價值,都是針對某一特定主體而言的。這就意味著對不同的主體而言,中國精神的意義與價值有所不同;這也意味著立足不同主體立場的研究者,對中國精神的意義與價值的研究與闡發(fā)也是不一樣的。從現(xiàn)有研究文獻看,對中國精神的意義與價值研究,主要有兩種不同的主體立場,一種是中國立場,一種是國際立場。其中,根據(jù)中國立場研究中國精神的意義與價值的文獻占絕大多數(shù),即中國精神對中國自身發(fā)展的意義與價值研究是主體,而根據(jù)國際立場研究中國精神的意義與價值的文獻較少。
中國精神的意義與價值研究的中國立場。立足于中國立場,闡發(fā)中國精神的意義與價值,主要有宏觀和微觀兩種類型。宏觀方面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從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的角度肯定了中國精神的意義與價值。但由于關注點的不同,使得中國精神的意義和價值具體化的研究也有所不同,多數(shù)研究聚焦于中國精神對于實現(xiàn)中國夢、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與價值,如“中國精神是筑牢中國夢的思想根基”[20]“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21]“弘揚中國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2]“中國精神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強大動力”[23],等等;也有不少文獻研究中國精神對中國道路的意義與價值,如有研究者指出中國精神為“構筑中國道路”[24]提供精神支撐,有研究者認為中國精神具有“形塑中國模式,助推中國崛起”[25]的價值,有研究者認為“民族復興需要中國精神”[26]。也有研究者認為中國精神在凝心聚力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直接提出“用中國精神凝心聚力”[27]。微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闡發(fā)中國精神對于國內某個具體對象的意義和價值,如有研究者研究了中國精神對社會心態(tài)建設的意義與價值,認為中國精神是一種正能量的社會心理資源,在建設良好社會心態(tài)的過程中,應該發(fā)揮其應有的積極作用[28];還有研究者研究了中國精神對學生成長的作用,認為中國精神能“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準”[29];有研究者研究中國精神對中國文藝發(fā)展的意義與價值,提出了各種不同的觀點,如“中國精神是推進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藝發(fā)展的關鍵詞”[30]“讓中國精神成為社會主義文藝的靈魂”[31]“用中國精神為文藝筑脊鑄魂”[32]“弘揚中國精神,凸顯文藝靈魂”[33]等,這些觀點的共同核心就是:中國文藝只有在中國精神統(tǒng)領下,才能得到健康發(fā)展。
中國精神的意義與價值研究的國際立場,是指立足國際或世界其他國家的立場,研究中國精神對國家社會或世界其他國家的發(fā)展所具有的意義與價值。由于CNKI的自身局限性,外國研究者關于中國精神的世界意義與價值的研究文獻,幾乎沒有。不過,國內已有研究者從全球化的角度,探討中國精神的世界意義與價值,認為中國精神是人類精神的中國化[34]。
傳播方式研究,主要是指研究新時代中國精神采用何種方式、運用什么媒介才能取得比較好的傳播效果。從現(xiàn)有文獻看,中國精神傳播方式的研究,多數(shù)是傳播媒介的研究,具體而言,就是運用文藝與教育傳播中國精神。運用文藝作品傳播中國精神,是研究者著力最多的,但由于研究者關注點的差異,所以側重點有所不同:有的研究關注環(huán)境,有的關注結果,有的關注某個具體的形式。關注環(huán)境的研究,主要是指如何運用環(huán)境氛圍傳播中國精神,如有研究強調“營造健康文藝氛圍,在發(fā)展創(chuàng)新中弘揚文藝的中國精神”[35]。關注結果的研究,是指中國精神的結果或產品如何開展境外輸出,從而達到傳播中國精神的作用,如有研究指出,中國精神附著于中國特色的文化產品之中,中國文化產品的輸出實質是中國精神傳播[36]。在文化產品或文化作品中,文字類作品是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對外的文化交流中,所以文字類編輯質量高低,對文化產品質量將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最終會影響到中國精神的境外傳播,但要注意“保持中華文化的主體性,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話語傳播體系”[37]。關注某個具體形式,主要是指對中國精神的某一個具體傳播載體的運用研究,如有研究關注軍旅小說如何傳播中國精神,認為軍旅小說有助于中國精神傳播,但要堅持英雄敘事的方式,通過軍旅英雄人物的塑造與敘事研究,“在家國情懷與歷史擔當中弘揚中國精神”[38]。
從傳播學的角度看,教育是傳播中國精神的重要媒介,對于在年輕人中間的傳播而言,是一個主渠道。但現(xiàn)有的文獻,對于如何發(fā)揮教育傳播中國精神的功能與作用的研究,多數(shù)是集中于高校,即多數(shù)研究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大學生中間如何傳播中國精神。如有研究認為:“中國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開展教學的重要資源”[39],也有研究認為:“在大學生中分層次、分階段地系統(tǒng)加強中國精神教育,將其轉化為大學生群體的自覺行為指向和精神追求?!盵40]
盡管中國精神傳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藝和教育的研究,但也有一些其他視角的研究,對于進一步健全中國精神傳播體系的構建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其實,中國精神是根基于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合理吸收優(yōu)秀地方文化,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文化和建設文化中得到發(fā)展與提升。所以中國精神的傳播,在國內不同地方,可以選擇與當?shù)氐牡胤轿幕Y合,即通過地方文化傳播中國精神,如有研究者提出“湘學與中國精神的弘揚”[41]。同時,還要“重視中華傳統(tǒng)文化研究,繼承和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42]。但中國精神也是具象的,既要“建構表征當代中國精神的范疇體系和話語方式”[43],又需要具體的人物形象來代表,即“需要榜樣引領”[42];在境外傳播時,“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42]。中國精神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華,同資本主義文化相比較,有著特殊的優(yōu)越性與先進性,所以在傳播過程中要彰顯出來,于是有研究嘗試從資本主義文化矛盾的產生及其解決中,找到中國精神傳播途徑[44]。中國精神的傳播,在國內能起到凝神聚力作用,在境外有助于提升國家形象與國際競爭力,但在傳播過程中,要“始終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黨對弘揚中國精神的領導,始終堅持和鞏固人民群眾在弘揚中國精神中的主體地位”[45]。
縱觀新時代中國精神研究,在眾多學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大量的積極成果,使得人們對中國精神的構建思路更加清晰、對中國精神的意義與價值的認識更加深刻、意識到中國精神傳播應更為立體,為中國精神的后續(xù)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從傳播學的角度看,這些研究成果仍有一些有待改進之處。
首先,研究者傳播中國精神的意識不強。促進中國精神傳播,是國內中國精神研究應有目的之一,否則就難以真正發(fā)揮中國精神內起指引、外樹形象之功用。但從現(xiàn)有的研究成果看,研究者的傳播中國精神的意識不強,在研究內容構成上體現(xiàn)最為明顯。就信息傳播過程而言,主要涉及五個基本要素:傳播主體、信息、傳播媒介、受眾以及傳播效果,但新時代中國精神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傳播的信息和信息的傳播兩個方面,而對于中國精神的傳播主體、受眾以及傳播效果等方面的研究涉及較少,研究內容的這種格局分布,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研究者傳播中國精神的意識不強。
其次,未能從傳播的角度研究中國精神。促進中國精神傳播是中國精神研究的應有之義,但現(xiàn)有的主要研究成果——中國精神建構以及中國精神的意義和價值(即所要傳播的信息內容)的表述與呈現(xiàn),并未能真正發(fā)揮其促進中國精神傳播的作用。第一,角色定位與信息表述的角度不一致,不利于中國精神的傳播。中國精神,作為所要傳播的信息內容,對于傳播主體、受眾而言,不一定完全相同,即傳播主體所認為的中國精神與受眾所接收到的中國精神,并不一定完全相同。所以,傳播過程中的中國精神的表述有傳播主體和受眾兩種維度,可能存在差異,也可能不存在差異。從促進傳播的角度看,傳播過程中的信息必須從傳播主體和受眾兩個維度分別表述。就現(xiàn)有文獻總體而言,研究者都自覺地擔負起傳播中國精神的主體之責,理應從傳播主體的角度表述中國精神的內容,但在實際研究過程中,卻又從受眾的角度進行表述,即研究者把自己所理解的中國精神視作受眾所理解的中國精神。這一現(xiàn)象既忽略了真實的傳播過程,又有越俎代庖之嫌,盡管用心良苦,但違背了信息傳播的規(guī)律,并不利于中國精神的傳播。第二,信息表述與呈現(xiàn)形式針對性不強,不利于中國精神傳播。信息的傳播,必須根據(jù)受眾的特點,運用適當?shù)谋硎龊统尸F(xiàn)方式,有針對性地傳播,才能取得較好的傳播效果。現(xiàn)有文獻也是傳播中國精神的一種方式,其預設的受眾是大眾;但其表述方式以及所選擇的傳播媒介,使得其真正的受眾是從事中國精神研究的相關人員,而非大眾。換而言之,現(xiàn)有文獻的中國精神的表述與呈現(xiàn)方式,對于將大眾作為受眾而言,針對性不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精神的大眾傳播。如果要做到中國精神的大眾傳播,就必須研究大眾的特點,根據(jù)其特點采用相應的表述和呈現(xiàn)方式,方能取得較好的傳播效果。第三,信息意義與價值泛化,不利于中國精神傳播。中國精神,作為所要傳播的信息,其意義和價值,對于傳播主體和受眾而言,可能有所不同。如果受眾是中國人、中國的建設事業(yè),那么現(xiàn)有文獻中的中國精神的意義與價值研究是合適的;但如果受眾是國外人士,那么現(xiàn)有的關于中國精神的意義和價值研究及表述,只是作為傳播主體的研究者的看法和觀點,不一定為國外受眾所接受,可能會阻礙中國精神的境外傳播。進而言之,現(xiàn)有文獻中的中國精神意義與價值有泛化之嫌,不利于中國精神的境外傳播。
最后,中國精神傳播的研究系統(tǒng)性不強。盡管現(xiàn)有文獻中有關中國精神建構研究、中國精神的意義和價值研究未從傳播學角度考慮,但仍有不少文獻專門研究中國精神的傳播,只不過其中的有些文獻沒有專門使用“傳播”一詞而已,其實質仍舊是探討中國精神的傳播問題。就這些研究中國精神傳播的文獻而言,也反映出中國精神傳播研究的系統(tǒng)性不強。表現(xiàn)之一,傳播主體不明確。不同的傳播主體對于信息傳播的影響是不同的,尤其是對信息的權威性、可信性的影響比較大。很多文獻并未明確指出中國精神的傳播主體,盡管所要傳播的信息內容都是中國精神,但是由于傳播主體不明確,使得文獻中所闡述的傳播效果難以保證。表現(xiàn)之二,受眾特點受忽視。無論中國精神的傳播主體是個人,還是機構、組織,都必須根據(jù)受眾的特點,采用適切的方式、媒介,才能取得較好的傳播效果。但現(xiàn)有文獻中鮮有探討受眾特點、并根據(jù)其特點來研究中國精神傳播,多數(shù)是泛泛而談,使得中國精神傳播缺乏針對性,其傳播效果估計也好不到哪里去。表現(xiàn)之三,傳播層次不清晰。信息傳播主要有“人際、群體、組織與大眾”[46]27四個傳播層次,每一種傳播層次的關注點是不同的,“關心為人際傳播的核心,決策為群體傳播的中心,網絡可使組織傳播更為密切,而媒體是大眾傳播的主要構成部分”[46]451。這就意味著,如果從事中國精神的傳播研究,那么首先要確定從事的是哪種層次的研究,因為每種層次的關注點是不同的。而現(xiàn)有的中國精神傳播研究的文獻,很多都未能考慮自己的研究應屬于哪種層次研究,使得研究重心確立不夠精確,易導致中國精神傳播研究出現(xiàn)內卷化傾向,從長期角度看,并不利于中國精神的傳播。
中國的發(fā)展需要中國精神引領,所以中國精神的研究必將隨著中國建設與發(fā)展而持續(xù)深入下去。針對當前的研究現(xiàn)狀以及國內外的發(fā)展形勢,從傳播學的角度看,中國精神的未來研究需在以下幾個方面深入開展。
首先,中國精神的研究者要增強傳播意識。從傳播學的角度看,中國精神的研究者有雙重角色,既可以是傳播主體又可以是受眾,其研究行為以及相關研究成果的刊發(fā),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中國精神的傳播。但這種傳播是一種無意識的傳播,缺乏目的性、計劃性和針對性,難以取得穩(wěn)定的、較好的傳播效果,并不能真正地促進中國精神傳播。所以,未來的中國精神研究應當將提高研究者的傳播中國精神的意識納入其中。通過研究,幫助中國精神的研究者準確定位自己的身份角色。就信息傳播而言,中國精神研究,可以從傳播主體和受眾兩個不同的角度切入。如果研究者將自己定位為傳播主體,那他就要充分考慮受眾的特點,從而決定采用相適切的語言、媒介等呈現(xiàn)中國精神,達到提高傳播效果的目的。如果研究者將自己定位為受眾,那他可以就自己接收到的有關中國精神的信息,與其他傳播主體所傳播的信息進行比較,并將結果反饋給相關傳播主體,從而幫助其進一步完善傳播策略,達到提高中國精神傳播效果的目的。上述兩個不同的切入角度的研究,其研究內容、研究方法與路徑都不相同,但都能提高中國精神的傳播效果,也都需要研究者具備較強的傳播中國精神的意識,這意味著提高中國精神研究者的傳播意識的研究是必要、迫切的。
其次,加強中國精神的受眾視角研究?,F(xiàn)有研究之所以不能真正發(fā)揮促進中國精神傳播的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忽視受眾的特點,致使傳播缺乏針對性,降低了傳播效果,改變這一狀況的根本策略就是加強中國精神的受眾視角研究,即從受眾的視角研究中國精神內涵與意義的表述、呈現(xiàn),以增強中國精神的傳播效果,有兩個關鍵步驟。其一,受眾研究。作為中國精神傳播主體的研究者,事先必須確定好預傳播的受眾是誰,接著研究受眾的文化傳統(tǒng)、現(xiàn)實境況與認知特點。例如,對于國內受眾而言,要充分考慮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文化、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同時還要充分考慮不同年齡段受眾的認知特點。其二,中國精神的受眾視角表述與呈現(xiàn)研究。就是研究便于受眾接受的中國精神內涵與意義的表述與呈現(xiàn)方式。人們對事物的理解,總是基于自己的前理解,具體而言,就是人們基于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現(xiàn)實境況以及認知能力來理解事物。所以,受眾對中國精神的理解,也是基于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生活環(huán)境以及認知能力。對于國內受眾而言,對于中國精神的理解與接受,相對于與國外受眾而言,總體上要容易得多;但不同年齡段以及不同群體的受眾,結果也有差異。例如,中小學生與大學生對于中國精神的理解,有差異,那么在中國精神內涵與意義表述、呈現(xiàn)方式也應有不同?,F(xiàn)有研究中有研究者探索了如何運用高校思政課來傳播中國精神,但對于中小學階段如何運用教育來傳播中國精神的研究比較少,應當是未來中國精神研究的重點。對于國外受眾而言,他也是立足于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生活環(huán)境以及認知能力來理解中國精神內涵與意義,所以在境外傳播中國精神時,必須事先了解當?shù)氐奈幕瘋鹘y(tǒng),采用適合當?shù)匚幕瘋鹘y(tǒng)習慣的方式表述、呈現(xiàn)中國精神,是中國精神境外成功傳播的關鍵。以西方受眾為例,對于中國精神的意義與價值闡述,立足于人類精神的視角來闡述,效果會更好,雖有研究者已經嘗試,但總體而言,在研究比重與質量上未來的中國精神研究中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傊芯空呷绻獡撈饌鞑ブ袊竦闹黧w職責,就必須事先確定傳播的受眾;再根據(jù)受眾的特點,選擇適切的表述、呈現(xiàn)方式和傳播層次,增強中國精神傳播的針對性,提高中國精神的傳播效果。
最后,加強中國精神傳播的多層次、立體化研究?,F(xiàn)有的中國精神研究文獻中,雖有中國精神傳播方面的研究,但總體而言,比較單薄,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中國精神的傳播。為進一步促進中國精神傳播,未來的中國精神研究必須加強中國精神傳播的多層次、立體化研究。一要研究根據(jù)受眾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運用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網絡傳播、大眾傳播四種不同的傳播層次中的一種或幾種,精準地傳播中國精神,切實提高傳播效果。二要立足于傳播要素來研究中國精神。既要進行中國精神的譜系化研究(即中國精神變化發(fā)展成相應系統(tǒng)的過程或趨勢),又要進行中國精神傳播效果的研究,還要對傳播主體、受眾進行研究。三要研究如何正確選擇并充分利用合適的傳播媒介。就國內而言,既要重視文藝的傳播作用,更要重視研究如何發(fā)揮學校教育的傳播作用,還要適時地注意發(fā)揮突發(fā)的重大事件的傳播作用。就國外而言,既要研究非人的傳播媒介,也要研究作為傳播媒介——人的作用,中國人的行為表現(xiàn)與方式是中國精神最為直接、最為形象的表現(xiàn)。在中國精神的傳播方式與傳播話語研究方面,既要研究顯性傳播方式,也要研究隱性傳播方式;既要研究運用理論論證,又要研究感性體驗。同時要注意區(qū)分國內外中國精神傳播話語體系的差異,如中國故事講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