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娟
摘要:數學作為貫穿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的重點學科,不僅在小學階段具有重要意義,還與未來學生初中和高中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課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閱讀審題能力是小學階段的教學重點環(huán)節(jié),夯實學生的基礎能力才能為今后的學習鋪平道路,并有效提升數學教學的效率與質量。我們要注重學生的思維活躍度,不是為了考試而學習,要更多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閱讀審題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閱讀與審題能力;提升策略
數學是一門強調邏輯思維和審讀能力的學科,教師要加強學生對于數學概念的理解,提升閱讀審題能力。小學作為義務教育的起始階段,首先要注重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其次開展數學閱讀審題教學。本文通過對小學生閱讀審題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探求核心素養(yǎng)下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措施。
一、準確地理解題目,抓住題目中的關鍵詞
學生在遇到數學題后,可以通過讀題的方式獲取信息,在具體訓練時,前期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認真讀題,并對題目中涉及的幾大知識點進行篩選,對比題目之間的差異,從而找到基本的解題思路。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認真對待題目信息,針對學生只是簡單地看一眼就開始做題導致的出錯問題,可以采用認真讀題的方法,讓學生更加深入、準確地理解題目,抓住題目中的關鍵詞,準確理解其中的含義,這樣更利于學生理解問題的核心。例如,在解決實際問題的練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讀題,邊讀邊想,逐句提取關鍵信息,再結合題目中的提問,排除無關的信息,完成信息的提煉,找出數量關系,并做到歸納綜合,明確出題動機,從而正確列式計算。在讀題時,教師要讓學生多關注哪些信息是有價值的,并通過總結學生的學習反饋,了解學生對題目內容的掌握情況,從而幫助學生進行推理,建立解題思路。
二、細心觀察,找出題目等量關系
教師在引導學生解題時,要遵循一定的審題順序。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題目中的內容,有順序地理解題目含義,對此,教師要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告訴學生要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從而達到有效觀察的目的。其次,教師要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來理解題目。訓練前期,教師可以給予學生必要的提示,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對比題目中的相關內容,獲得觀察的啟迪。在最后一步,教師要讓學生通過審題,找到題目中所蘊含的等量關系,理清這些關系之間的聯(lián)系,形成有效的觀察和認知。例如,在教學認識毫升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拿出幾個量杯,向學生提問:如果要盛兩升水,使用哪種量杯最合適?教師要給學生提示:量杯上的刻度是觀察的重點,由于沒有一個量杯可以直接盛兩升的水,所以需要對量杯進行科學搭配,讓學生在觀察量杯之后給出自己的方案。學生在此類直觀的信息展示下,運用觀察、分析和總結,找到等量關系和解題方案,只有學生清楚題目中的等量關系后,后續(xù)的分析歸納才能科學合理。
三、構建數學閱讀審題現代教育體系
小學生由于年齡關系,在理解很多抽象性數學問題的時候具有一定難度,而數學的概念性問題是將抽象的定義與概括性的表達融為一體,對于學生來說很難掌握,因此小學數學的概念教學一直以來都備受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比如,小數作為分數的另一種表達形式,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意義重大,需要教師在構建小數概念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并學會對比分析,以加強學生的直觀感受,同時要將小數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貼合,讓學生加深印象,并能夠解決實際問題。
四、教師指引學生讀題審題
“審題權利”教材中情景再現圖很容易讓師生陷入“看圖說話”的“滔滔不絕”中。教學中,我們常見的方法就是“讀給學生”,這在無意中剝奪了學生審題的權利?!奥牎倍坏扔凇白x”懂,題目編排的初衷———識圖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師的“急于求成”中被忽略。獨立審題,看圖識圖,需要老師指引,而不是強行介入、直接干預!教師必須警惕以教師為主導、“斬釘截鐵”挑選出“有效信息”寫在黑板上的做法。比如有一題植樹問題:在路的一邊有間隔地種了5棵樹,平均每兩棵樹之間的距離是3米,求這條路的長。教師不可以急躁地“很輕易”解決如何來做,而應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機會。別小看學生,學生的思維是教師難以想象的。課堂上,我發(fā)現學生開始動筆畫圖了。無論最終解答結果如何,教師都有必要給學生一個大大的“贊”!之后,學生站直了充當樹,形象化思考這個問題。1.兩端都植,則路長:3×(5-1)=12(米);2.一端植一端不植,則路長:3×5=15(米);3.兩端都不植,則路長:3×(5+1)=18(米)。引導就在于如何選出有效信息,這些問題解決了,學生就不會時常犯錯。雖然這道題的處理可能需要一節(jié)課時間,但對于信息處理,教師首先要做到“穩(wěn)”,而不是“急”,讓學生能迅速從一些信息中篩選出有效信息,從而全面調動學生審題的積極性。
五、巧妙標記,掌握題目中的內置聯(lián)系
為了讓學生在審題的過程中對題目信息形成正確感知,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讀題時畫出關鍵或重要的字詞,這類字詞不僅可以給自己提示,也是排除其他無用信息干擾的有效方法。教師要讓學生在劃重點的過程中,理解數學語言的表述方法,從而整理出數學的內置聯(lián)系。數學審題方法眾多,教師要讓學生多探索,找到自己最擅長的方法。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分類”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展示出三角形的幾個分類的標準,讓學生標出判斷不同三角形特征的關鍵詞是什么,學生會總結出直角、鈍角、銳角這些關鍵詞,教師再引導學生運用這些判斷標準,針對圖形做出具體選擇,經過這樣長期的訓練,學生就會掌握此類題的解題思路。
綜上所述,小學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階段,閱讀審題能力是一項重要的內容,我們要根據學生的成長特點和心理特征逐步引導,注重對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僅要注重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還要加強學生的閱讀審題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從而達到教學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汪洪偉.小學數學教學有效閱讀審題的途徑[J].數學大世界(下旬版),2020(11).
[2]胡克星.小學數學教學有效閱讀審題的研究[J].魅力中國,20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