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耀洪
【摘要】為了更好地強化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意識,在學校德育管理過程中積極推進“以禮儀教育為主線,以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班級文化建設為兩翼”的活動形式,構建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特色德育管理模式,為促進學生人格健全發(fā)展不斷努力。
【關鍵詞】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德育
所謂“自我教育”的本質實際上是學生從德育范疇出發(fā),從道德標準上對自身行為進行評價和調控,從個體與集體的綜合利益著手,通過促進個體行為的規(guī)范化使得全班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升,為構建高質量的班級教育體系奠定良好基礎。
而自我管理,實際上指的是初中生需要對自身的行為進行管理、調控和約束,進而達到不斷優(yōu)化自身身心發(fā)展的目的。在管理的過程中主要包括對自身行為的規(guī)范以及心理、思想上的規(guī)范,通過這兩方面的管理使得個體行為得到約束。
自我服務則是學生在心中構建一些具有價值意義的想法,并為之不斷努力,實現(xiàn)自我思考和設計,促使其更好地提升能力進而實現(xiàn)服務自我發(fā)展的目的。
一、中學生“三自教育”是時代發(fā)展的客觀需要
自我管理模式中學生成為了管理自己的“主角”,學生可自己發(fā)現(xiàn)自身行為出現(xiàn)的問題,自己制定班級管理方案,自主、自覺、自動地糾正自身不良行為,真正構建一個學生自己感覺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具體措施有:教師在處理班級事務時,應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一些重要的決策當中,以便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這些工作的目標以及流程,對班級事務管理的具體步驟等進行查漏補缺,讓學生更具使命感以及責任感,激勵學生勇于為班級做貢獻,成為班級不可或缺的一分子;針對班規(guī)、班風的制定,教師可以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設計。為有效保證效果,則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模式讓不同能力水平、性格的學生組成小組,每一個學習小組經(jīng)充分討論、深入調查之后最終提出自己的設想方案。不同學習小組匯總成果,并在全班范圍內進行廣泛討論。經(jīng)過廣泛動員、自主設計、集體討論三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都能充分地發(fā)揮個人主觀能動作用。
在學生心理所能承受以及能夠自我調節(jié)的范圍內,教師應該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處理;在其偏離初衷或遇到困惑時,教師要及時予以幫助和引導,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實現(xiàn)真正的“三自教育”。在學生入學的第一天,教師就應該引導其樹立自覺自律的意識,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三自教育”的技巧;同時教師還應該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形成“三自教育”的意識,培養(yǎng)其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使得班級的事務能夠順利地進行。
二、“三自教育”應遵循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學生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主體。學生也應該成為班級管理的主體,在“三自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將外在的需求轉變?yōu)樽陨韮仍诘男枰5掠ぷ髡咝枰浞纸o予學生“三自教育”的權力,促進其主人翁意識的生成,引導其在提升班級建設水平、提升綜合德育水平中發(fā)揮主體性,進而為推動班級優(yōu)化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同時主體性原則也充分推動了學生自我獨立、自主自覺意識的形成,有利于促進學生成長為人格高尚、思想獨立、行為負責的人。
2.活動性原則。道德觀念的形成不僅具有社會性還具有實踐性,在開展“三自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將學生個體行為和道德聯(lián)系起來,在學生集體活動實踐的過程中做好相應的檢驗、評價和完善工作,進而使得中學德育的質量得到提升。實踐是最能檢驗認識水平的途徑。學生的思想道德認識到底處于哪個水準,光靠試卷和老師的評判是無法準確衡量的,最終要體現(xiàn)于實踐中。因此需要學校積極推動集體實踐活動的組織開展。
3.激勵性原則。激勵實際上是激發(fā)人內在動機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每一個人都需要被肯定,存在著需要他人認可的強烈心理需求。通過激勵能夠使得學生在“三自教育”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進而為推動其管理個體行為以及班集體提供良好動力,同時也將使其成為不斷推進班級建設的有效助力。
三、“三自教育”優(yōu)化路徑
1.加強自我禮儀形態(tài)引導教育。在自主教育中需要理解初中生自尊、自信的心理,充分調動其自主意識,對個體身心以及思想行為進行調控,進而幫助其更好地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尤其是在身心發(fā)展迅速的中學階段,初中生的意識依然處于從幼稚到成熟過渡的重要時期,因此在“三自教育”過程中需要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推進,進而為塑造學生良好的禮儀形態(tài)奠定扎實基礎。
例如在教學八年級上冊“以禮待人”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組建學習小組的模式促使學生在交際的過程中培養(yǎng)尊重他人以及以禮待人的良好道德品質,同時也能夠促使學生在具體的實踐中深化對教材內容的感知。對中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為中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道德活動中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從而使學生對道德活動的意義有更深刻的理解,使學生在道德學習活動中產(chǎn)生更深的情感共鳴,從而提高道德課程教學質量。教學中可將學生的真實生活情景與道德、法治等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其對道德、法治的理解。比如,在我國的傳統(tǒng)禮儀中有著上下尊卑、倫理有序等道德倫理,可以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長幼有序意識,將良好的禮貌風氣融入到為人處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梢酝ㄟ^強化學生的日常服裝與行為舉止管理來促進學生生成良好著裝習慣與禮貌用語。如教師可以在班級中設立監(jiān)察小組,小組人員由學生輪流擔任。監(jiān)察小組每日對其他學生的著裝和行為進行評分與管理。在這樣的自我管理模式下,學生會更容易體會到課堂所講的“合適的著裝、優(yōu)雅的語言、正確的行為”,進而將正確意識外化為自己的行為。
2.加強和改進班級核心隊伍的建設。在進行“三自教育”的過程中,選取合適的管理骨干進行班級管理是前提條件,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品行以及學生的推選進行班干部的選取,以便于“三自教育”工作有效開展。讓班干部能夠在“三自教育”過程中敢管、會管、善管,使其增強自我管理能力,推動班級工作的順利開展。比如通過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在“‘我和‘我們”一課的教學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注重集體之間的關系,通過不斷地融入和融洽相處使得個人力量能夠凝聚成為集體力量,為構建和諧的班級風氣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班干部會議、班會等形式來強化班級核心領導力量,通過發(fā)揮部分優(yōu)秀學生的模范作用帶動整個班級學生向好發(fā)展。
3.狠抓班風建設,凝聚自我服務合力。良好班風是提升班級凝聚力的重要基礎,因而在進行班級“三自教育”的過程中,就需要狠抓班風建設,引入競爭機制,以此更廣泛地調動學生參與班級創(chuàng)建活動的積極性。良好的班級氛圍能夠讓學生自覺地學會自控、自管以及自我服務,增強全體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如教師可以借助《道德與法治》中的“美好集體有我在”一課展開教育,引導學生充分意識到自身在集體中的重要地位,進而促使其形成內心認知以及行動動力,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自我心中理想而不斷努力,為其強化自我服務效果奠定良好基礎。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積極豐富學生的課余活動,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我們的公共利益”一課中,可采用漫畫朗讀的形式將道德品質的內涵進行簡明扼要的闡釋,比如企業(yè)肆意排放污水而導致河湖中的水生生物死亡的漫畫就十分非常貼近初中生的現(xiàn)實生活,能夠很好地引起他們對社會道德的關注與思考,進而加強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又如德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成立若干德育研究小組,對校外展開“噪音污染大調查”“廚房中的德育變化”“節(jié)能行動”等調研,引導學生將調研結果進行整合,為培養(yǎng)學生勤儉節(jié)約的美德奠定良好基礎,加深學生對維護公共利益的認知,深化德育效果。
總而言之,為了更好地將“用武溪精神培育現(xiàn)代風采人”辦學理念融入到工作中,就需要借助《道德與法治》教材積極地推進“以禮儀教育為主線,以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班級文化建設為兩翼”的教育形式,由此更好地構建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特色德育管理模式,在切實確立學生管理和教育主體性原則的基礎上,促進學生人格健全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文華.初中道德與法治關鍵能力的內涵和培養(yǎng)策略[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1(15).
[2]王有勤,劉成福.初中班級德育管理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5).
[3]楊頂剛.談如何借助多元化手段開展初中德育活動[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