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輝
石達開是太平天國運動早期的主要領導者和將領,他為前期發(fā)展轟轟烈烈的席卷了半個多中國的太平天國運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他的軍事才能和個人英雄氣節(jié)是值得人們敬佩和肯定的。1856年之后,太平天國的形勢急轉直下,石達開的負氣出走是否是導致運動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當時的背景條件和農民運動的局限性下,石達開的結局其實是可以預料到的。文章將石達開一生的軌跡與太平天國運動的前后始末放在一條平行線上進行敘述,展現石達開悲壯的一生與太平天國之間的種種聯系。
初出茅廬 拜上帝教散盡家財
道光十一年,石達開出生于廣西貴縣一戶富裕的農民家庭。他的祖籍原在廣東和平縣,世世代代為客家人,到了他這一代周圍人也幾乎為客家人,這也是后來太平軍大部分起義群眾均為客家人的緣由之一。石達開的父親石昌輝在他年幼時就去世,留下了他們母子相依為命,因此家境后來大不如前。雖然自幼讀書,但后來只能以耕種為業(yè),他經營過各種商業(yè),從小浮沉于人情世故,一邊讀書一邊討生活,積累了一些財富和學識。他與周圍人交好,也培養(yǎng)了他義字當頭的情感基礎,對他的未來有著重大的影響。道光二十七年,洪秀全、馮云山一行人在貴縣傳教時,石達開被洪秀全的教義和說辭打動,便約同共謀革命大業(yè)。此時的石達開是一個滿懷抱負的有志青年,“滿懷遠大的抱負,認識天父天兄,不惜家產,恭膺革命,同扶真主”“不憚勞瘁,盡心竭慮,百計陶維”石達開為太平天國運動的開展可以說是付出了所有,他的命運從此與太平天國密不可分。石達開是近代農民起義中的翹楚,他的政治軍事理念誕生出的人生處世價值觀是人們認識晚清近代農民革命力量的一面鏡子。
年少有為 忠心翼王屢建奇功
每一個悲劇似乎都有一個綺麗美好的開始。石達開率眾4000余人參加了金田起義,幾乎占了起義軍初始人數的五分之一,成為了金田起義的領導核心之一,那一年他剛滿20歲。1851年秋永安建制后,石達開被洪秀全冊封為“翼王”,可見當時年少有為的石達開在太平天國中的威望和洪秀全等人對他的賞識和信任。全州之后,作為太平天國的主力先鋒部隊,“打桂林、攻長沙、圍武昌、戰(zhàn)采行直搗金陵,與清軍數百戰(zhàn),獨達開所部未嘗挫,清軍稱之日:‘石敢當’,所至爭避之?!薄笆耶敗钡拿栍纱说脕?,可以說太平天國前期從金田一路直搗金陵石達開立了不小的功勞。有人曾經質疑石達開只能算是將才,算不上是一個帥才,才導致了最后的大渡河被俘就義。前期的成功多屬于東王楊秀清的西進戰(zhàn)略之成功,石達開不過是照章辦事。這種觀點在筆者看來純屬斷章取義,暫且不論后來的失敗是由于種種因素造成的,就看清軍時刻威脅天京安危,此時天京的防御問題變得極為重要。石達開擔此重任,他利用自然優(yōu)勢,挖建壕溝,修建望樓,將整座城池及其周邊嚴密地掌控在他手中,如此周密的防御策略令眾人贊嘆不已。后李秀成也在談及翼王時說:“才能及各偽王優(yōu)劣,皆云中中,而獨服石王,言其‘謀略甚深’?!蓖瑫r清政府為了盡快剿滅太平軍,咸豐二年命令時任吏部左侍郎的曾國藩操辦團練,咸豐四年二月,曾國藩發(fā)表著名的《討粵匪檄》,痛斥太平軍種種“不肖不義”的反叛,站在了道德制高點,動員了廣大的老式知識分子(這也是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之一)。起初連戰(zhàn)連捷,收復了不少城池,逼近九江城。此時石達開完成了天京城的防御工作,九江告急,形勢急轉直下。洪秀全當即派石達開前去解九江之危,石達開由此奉命西征。面對“湘軍將士皆驕”的局面,石達開一面訓練水師,制造炮船,一面調兵遣將。采取誘敵深入,分割圍殲的戰(zhàn)術,使湘軍的輕便小船陷入內河包圍,而外河大船行動不便,被迫退兵九江。趁夜色敵人疲憊,火攻清軍船只,險些使得曾國藩斃命于此。后西征太平軍在石達開的指揮下乘勝追擊,再克武昌,幾個月時間內攻下八府五十余縣,由此太平天國控制了湖北東部,安徽,江西大部,此刻曾國藩的湘軍被困在南昌城。天京城被江南大營圍攻,陷入危局,石達開只得回援喪失了消滅湘軍的最佳時機。石達開回援后,將向榮的江南大營徹底擊潰,天京周圍徹底安定,由此進入了太平天國的鼎盛時期。不少人認為石達開不過與張翼德一般,逞匹夫之勇。但從1854年6月面對英國侵略者的挑釁,石達開義正辭嚴,不卑不亢,不承認清政府簽訂的那些不平等條約,對侵略者的行徑進行了斥責和質問,并表示天國愿意與外國政府平等友好往來,維護了國家的尊嚴,成為了近代外交史的典范。且他在攻城略地征討四方之時,并不是一味采取太平天國的絕對平均主義思想,而是視當地情況,建立合理的治理結構體系,賑濟貧民。這無疑展現了石達開卓越的政治才能。但好景不長,天京事變讓一切不可收拾了。
備預不虞 天國中堅負氣出走
有道是盛極必衰,就在太平天國不斷發(fā)展壯大,對清政府的威脅越來越大之時,內部發(fā)生了歷史上著名的天京之變,可以說這次內訌直接導致了太平天國由此走向衰敗,但是其實這次問題是可以預見的。太平天國1853年定都天京后,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已經有初步顯現,包括天王洪秀全、東王楊秀清等在內,滿足于初步取得的勝利果實,大興土木,貪圖享樂,唯有翼王石達開從不參與。1856年天京解圍之后,內部卻暗流涌動。楊秀清假托天父下凡,要求洪秀全加封他為“萬歲”,洪秀全假意答應,又召韋昌輝和石達開回京勤王,韋昌輝回京誅殺楊秀清,后又濫殺無辜,石達開回來后斥責韋昌輝的不人道行為,韋昌輝又要殺石達開,石達開被迫連夜逃走,但他的妻子兒女都留在城內,慘遭殺害。后韋昌輝的暴行為人們所聲討,石達開同時從安慶起兵靖難,最終洪秀全下令誅殺韋昌輝,太平天國初期諸王只剩洪秀全和石達開。石達開不可避免地成為了眾人所推舉的進天京輔政之人。此時,天京之變看似已經告一段落,紛亂已被平息。但太平天國運動實質是一場農民階級領導的起義,洪秀全作為農民領袖,并沒有擺脫古代封建濃厚的帝王思想,他自始至終反對的只是清政府這個朝廷,并沒有反對封建專制,所以一直想要獨攬大權。楊秀清、韋昌輝等人威脅到他的地位,必然只有身死的結局。經歷了種種,他就更加擔心別人覬覦他的權位,而此時唯一對他能造成威脅的只有石達開。二人之間難免漸生嫌隙,李秀成后來回憶曾說,石達開回到天京后,大家都十分高興且推舉石達開輔佐朝政事務,洪秀全擔心石達開會步楊秀清和韋昌輝的后塵,就用自己洪家人來牽制石達開,天國當時有許多人反對。因此洪秀全與石達開的矛盾日益加深。可見此時洪秀全對石達開可以說是欲除之而后快,忌憚無比。石達開對此心知肚明,為了不和楊秀清、韋昌輝落的一個結局,他曾說“予惟知效忠天王,守其臣節(jié)”,所以后世對其出走行為是反叛的說法絲毫沒有根據,石達開從來沒有想過背叛洪秀全的領導,只是他的性格不能容忍他被牽制利用。石達開知道自己留守天京遲早都是一死,如此,不如離開繼續(xù)擴大太平天國之勢力,后來他也確實這么做了。在此不否認石達開的離開客觀上確實削弱了太平天國的實力,但究其為何出走,洪秀全負首要責任。
舍生取義 一代將星殞命錦城
石達開率眾離開天京客觀上對于太平天國的實力的損耗是肉眼可見的,致使后期出現了無人可用的尷尬局面,洪秀全高度集權,致使奸佞橫行,加速了政權的垮臺。1857年6月,石達開離開天京,與太平天國主體分離,但仍然尊洪秀全為天王。石達開離開后,洪秀全由于局勢的惡化,曾經“請其回歸天京”,但石達開并未應允,因為他知道洪秀全只不過想利用他退卻清軍的進攻,而不是真心實意地請其回歸輔政。此時的石達開雖然仍舊高舉太平天國反抗?jié)M清政府的大旗,但遠離斗爭中心,沒有長遠的斗爭計劃,處處遭到清軍和地方團練部隊的絞殺,成為了一支四處流動,缺乏組織的孤軍。從1857年到1863年,部隊雖時有勝仗,堅持革命斗爭,但已經逐漸失去了既定目標,人心日益潰散。1863年,石達開最終決定率眾占領富饒的巴蜀之地,但這一次他自己也不會想到,他的人生就此走向終點。1863年夏,石達開率數萬之眾來到了大渡河,決意渡河東進直取成都周圍的大片平原地區(qū)。此時石達開的太平軍被清軍前后夾擊,到了最為危急的地步,只有快速過河攻下成都,才是唯一的解圍之策,由于彝族土司被清政府收買,已無后退之法。大渡河成為了石達開的“落鳳坡”之地,夏季雨水較多,本就湍急的大渡河河面又快速暴漲,由于缺乏足夠的船只和嫻熟的船夫,部隊錯失了渡河的最好時機,待到石達開決意渡河之時,河對岸已經被清軍圍困,渡河部隊被清軍炮火轟擊加上河流湍急,死傷慘重,石達開見此死局,與清軍時任四川總督駱秉章作君子協定,愿以一人之命保全眾人,駱秉章假意答應,最終還是處決了太平軍的大部。石達開心中的俠義之氣,不允許他舍棄眾人,獨自茍活,所以他才把自己最后的使命看為了以一人之命換眾將士性命?!案`思求榮而事二主,忠臣不為,舍命以安眾之舉,義士必作!大丈夫不能開疆報國,爰奚一生,死者可安將全軍,何惜一死!然達開舍生果能保全吾軍,捐軀稍可仰對我主,雖斧鋮之交加,死不為辱,任身首之分裂,義亦無傷?!瘪槺乱渤姓J“其梟桀之氣,見諸眉宇,絕非尋常賊目等論?!敝茕摹妒窈舱劇分杏涗洝白跃徒壷列虉觯駳庹咳?,無一毫畏縮態(tài),且系以凌遲極刑處死,至死亦均默然無聲, 真奇男子也?!?863年6月25日,石達開在成都清政府刑場受凌遲極刑而死,年僅32歲。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農民將領走完了悲壯的一生。
石達開從少年英雄成長為一名偉大的農民起義軍將領,他是近代農民運動的楷模之一,可以說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是誕生于古代農民轉變向近代農民的時間節(jié)點之上,終究沒有擺脫農民小資產階級的分散自私狹隘等特點,沒有明確的政治斗爭綱領和組織度,高層缺乏統(tǒng)一的革命意志和遠見卓識。當時的歷史局限和對國情基本認識不夠,沒有認識到國家弊病根源之所在注定了這次起義運動的失敗。
作者單位:重慶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