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芬
摘 ?要:目的 ?研究在異位妊娠(宮外孕)保守治療中聯合應用甲氨蝶呤與米非司酮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德州市陵城區(qū)婦幼保健院收治的宮外孕患者78例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各39例。對照組給予肌內注射甲氨蝶呤治療,觀察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加用米非司酮口服治療。對比兩組臨床療效、治療情況、檢驗指標,同時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生育結局以及生活質量等情況。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腹痛消失時間、陰道止血時間和包塊消失時間均更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血清孕酮、血清β-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均低于照組,生活質量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訪1年,觀察組宮內妊娠率、再次宮外孕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甲氨蝶呤肌內注射與米非司酮口服聯合應用,能夠有效提升宮外孕保守治療效果,縮短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改善患者預后和生育結局,且具有較高安全性,值得應用。
關鍵詞:保守治療;米非司酮;宮外孕;甲氨蝶呤;陰道出血
中圖分類號:R714.2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9-0043-04
異位妊娠(宮外孕)是臨床常見疾病之一,是指孕卵于宮腔之外著床和發(fā)育,以輸卵管妊娠最為常見。患者多表現為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劇烈腹痛等癥狀,對患者生育能力造成一定影響,若無法得到及時治療,隨著疾病進展,可引起休克、腹腔大出血等,進而危及患者生命[1]。近年來,宮外孕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對于該疾病臨床通常予以手術或保守治療,雖然手術治療時間短,但是手術給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性較大,且易引起嚴重并發(fā)癥,具有一定局限性[2]。而保守治療只需要服用藥物即可,能夠較好地保護患者生理結構與生育功能。所以,對于具有生育需求的患者來說更愿意接受保守治療。藥物方案是保守治療常用方式,但不同藥物療效不一,需慎重選擇。甲氨蝶呤可影響細胞RNA和DNA的合成,進而抑制和降低絨毛膜滋養(yǎng)細胞活性,加速病灶萎縮[3]。但單純應用該藥物治療,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須考慮聯合其他藥物治療。米非司酮能夠拮抗孕激素,加速絨毛膜滋養(yǎng)細胞凋亡,增強宮外孕治療的有效性。有研究報道,將其與甲氨蝶呤結合,可顯著緩解患者病情,提升臨床治療效果[4]。本次研究選取78例德州市陵城區(qū)婦幼保健院診治的宮外孕患者,比較不同方案治療的效果,現報道見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在德州市陵城區(qū)婦幼保健院接受診治的78例宮外孕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各39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0~35歲,平均年齡(25.39±1.16)歲;孕次1次23例,孕次超過1次16例;停經時間38~56 d,平均時間(40.26±3.58) d。觀察組年齡21~36歲,平均年齡(25.44±1.08)歲;孕次1次22例,孕次超過1次17例;停經時間38~55 d,平均時間(40.35±3.29)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德州市陵城區(qū)婦幼保健院醫(yī)學倫理委會員會,審批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臨床診療指南:婦產科學分冊》[5]中相關診斷標準;②B超檢查顯示附件包塊,包塊直徑<3.6 cm;③未見破裂、腹腔出血等,生命體征穩(wěn)定;④具有完整的臨床資料。
排除標準:①對本研究所用藥物有禁忌證者;②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③有精神疾病者;④過敏體質;⑤不配合者。
1.3 ?方法
對照組給予甲氨蝶呤(生產企業(yè):廣東嶺南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4692;規(guī)格:0.1 g)治療,劑量為0.4 mg/kg,采用肌肉注射方式給藥,1次/d。連續(xù)治療10 d后觀察其效果。
在對照組基礎上,觀察組加用米非司酮(生產企業(yè):武漢九瓏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33551;規(guī)格:25 mg/片)治療,使用劑量為50 mg/次,采用口服方式給藥,12 h/次,服藥前后2 h需禁食。所有患者均連續(xù)治療10 d。
1.4 ?觀察指標
①兩組治療效果對比。治療后,患者的腹痛、陰道出血等癥狀完全消失,B超檢查結果顯示腹部包塊明顯縮小或消失為顯效;治療后,腹痛、陰道出血癥狀基本消失,B超檢查結果顯示腹部包塊縮小為有效;治療后,腹痛、陰道出血癥狀未見改善甚至加重,B超檢查結果顯示腹部包塊未見縮小甚至增大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對比。記錄兩組患者腹痛消失時間、陰道止血時間、包塊消失時間。③兩組患者的血清β-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與孕酮水平對比。治療后14 d清晨,采集5 mL患者空腹狀態(tài)靜脈血,離心處理后取上清液待檢。采用免疫發(fā)光法測定血β-HCG水平所使用儀器為美國Bio-Bad全自動酶標儀,配套試劑由羅氏檢測公司提供。血清孕酮采用全自動生化法檢測,配套試劑由南京碧云天生物檢測公司提供。④兩組不良反應對比。統(tǒng)計兩組治療期間的白細胞下降、惡心嘔吐、皮疹及脫發(fā)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其總發(fā)生率=[白細胞下降+惡心和(或)嘔吐+皮疹+脫發(fā)]例數/總例數×100%。⑤兩組患者的生育結局對比。隨訪1年,觀察兩組患者1年內的宮內妊娠與再次宮外孕發(fā)生情況。⑥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比。采用生活質量評分量表(QOL)評定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包括軀體、認知、社會情緒、自覺的維度,各總分均為100分,分值越高越好。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以[n(%)]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以(x±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對比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腹痛消失時間、陰道止血時間和包塊消失時間均更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血清孕酮與血β-HCG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清β-HCG、孕酮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兩組患者的上述兩個指標水平均下降,且觀察組各指標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對比
不良反應方面,對照組中4例出現不同程度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10.26%,與觀察組的15.38%比較,兩組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兩組患者的生育結局對比
隨訪1年,觀察組患者的宮內妊娠率略高于對照組,但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再次宮外孕率、未孕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2.6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QOL各項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QOL各項評分均顯著提升,且觀察組各維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6。
3 ?討論
宮外孕的病因較為復雜,其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目前普遍認為,盆腔炎等是該病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藥物或人工流產也可引起該疾病[6]。宮外孕起病較急,患者病情較重,且進展迅速,若孕卵發(fā)育至一定程度,可引起大出血,急性腹腔內大量出血以及劇烈腹痛可引起患者暈厥甚至休克。近年來,宮外孕早期診斷率不斷提高,使得多數患者無需實施手術治療而只接受藥物保守治療,如此以來可避免手術對其造成的損傷,同時可降低治療費用,以減輕患者對于治療的經濟負擔。此外,保守治療手段不會損傷患者生育功能,并增加再次妊娠機會[7]。據有關流行病學顯示,在宮外孕患者中有15%以上可采用保守性治療,且能夠獲得較好療效[8]。因此,臨床應選擇合適的保守治療藥物,以確保患者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甲氨蝶呤經肌肉注射給藥后,可促進滋養(yǎng)細胞凋亡,加速病灶萎縮,同時還具有殺胚作用,可促使胎盤絨毛壞死或變性,以達到促進胚胎死亡的目的,且該種藥物不會影響輸卵管管壁組織,進而避免對人體生育功能造成損傷[9]。但需要注意的是,該藥物單一用藥的不良反應較多且較為明顯,臨床應用具有一定局限性[10]。米非司酮能夠與孕激素受體結合,拮抗絨毛膜滋養(yǎng)細胞增殖,加速滋養(yǎng)細胞凋亡,促進胚胎壞死,具有較好的輸卵管結構和功能保護作用[11]。另外,應用該藥物后可使機體釋放出大量的內源性前列腺素,以加速子宮收縮、使胎盤胎膜能夠盡快與宮壁剝離,并從宮內組織排出。有研究顯示,米非司酮可對黃體功能產生抑制作用,并阻斷卵細胞發(fā)育,以終止妊娠,但是單藥治療的不良反應較多[12]。有研究報道,在甲氨蝶呤治療基礎上聯用米非司酮可顯著提升患者治療效果[13]。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腹痛消失時間、陰道止血時間和包塊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與廖婧文等[14]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米非司酮可抑制滋養(yǎng)細胞增殖,可加速異位妊娠病灶的萎縮,與甲氨蝶呤聯合治療可促使絨毛組織發(fā)生退行性,促使蛻膜發(fā)生壞死和萎縮情況,進而導致胚胎死亡。比較兩組患者的血清β-HCG、孕酮水平發(fā)現,兩組治療后兩者水平均低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血清β-HCG、孕酮水平低于對照組,與有關研究報道相符[15]。這提示聯合治療更有助于下調患者血清β-HCG和孕酮水平,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米非司酮可延緩絨毛膜滋養(yǎng)細胞增殖,使其活性下降,從而抑制血清孕酮等指標升高。此外,兩組間不良反應差異不明顯,說明采用聯合治療可確保臨床治療安全性。究其原因,兩種藥物的作用機制不同,將其聯用可發(fā)揮出協同作用,在發(fā)揮各自藥效基礎上,可避免單獨治療情況下使用過量問題,以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可確保臨床治療安全[16]。對兩組患者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結果顯示兩組宮內妊娠和再次宮外孕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不論是單一用藥治療,還是聯合用藥治療,均能夠獲得較為理想的效果,生育結局無明顯差異。
綜上所述,甲氨蝶呤與米非司酮聯用可有效增強臨床療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且能夠較好地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袁淑貞,李華梅,林芳.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在宮外孕保守治療中的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9,14(13):109-111.
[2]郝志峰,杜淑靜,李霞.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療宮外孕的臨床應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8,18(10):1812-1813.
[3]郭東霞,黃風雷,席琳琳,等.芻議聯合甲氨蝶呤與小劑量米非司酮應用在宮外孕治療的臨床意義[J].中外醫(yī)療,2020,39(3):3.
[4]林珊,羅義妹.單劑量甲氨蝶呤合并米非司酮治療輸卵管異位妊娠的臨床療效觀察[J].黑龍江中醫(yī)藥,2020,49(5):2.
[5]中華醫(yī)學會.臨床診療指南:婦產科學分冊[M].第1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211.
[6]楊慶彪,張婷,陸燕,等.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及宮外孕2號方加味治療剖宮產子宮切口瘢痕妊娠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8,27(2):160-162.
[7]袁社霞.宮外孕Ⅱ號方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宮外孕療效及對患者血清激素、β-HCG水平的影響[J].陜西中醫(yī),2019,40(4):421-423.
[8]李常虹,黃贊怡,王瓊.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宮外孕對患者血清孕酮 β-HCG水平影響分析[J].河北醫(yī)學,2019,25(4):563-567.
[9]呂瓊瓊,肖慧,王婷,等.米非司酮、甲氨蝶呤用于宮外孕保守治療中的療效及對患者β-HCG、CA125的影響[J].中國性科學,2018,27(7):70-73.
[10]馬媛媛,霍軍.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聯合中藥保守治療宮外孕并發(fā)癥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20,18(20):43-44.
[11]林冰.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對宮外孕保守治療的療效與血清CA125、β-hCG、孕酮水平的影響[J].華夏醫(yī)學,2020,33(1):115-118.
[12]趙紅艷,許彩云.宮外孕患者通過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對血β-HCG情況的應用效果探討[J].系統(tǒng)醫(yī)學,2020,5(22):103-105.
[13]應麗英,崔雪娜,丁洪瓊.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療效及對血清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癌抗原125,子宮內膜厚度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yī)藥,2021,28(3):415-420.
[14]廖婧文,林少敏,陳芳敏.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療宮外孕臨床療效及對β-HCG、CA125表達的影響[J].北方藥學,2020,17(3): 21-22.
[15]龍彬宜.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宮外孕的效果及對血清孕酮,β-hCG水平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0,13(29):87-88.
[16]武紅,郁銀霞.甲氨蝶呤(單劑量)肌內注射聯合米非司酮(口服)在宮外孕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7, 2(24):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