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豐 和江 云南省森林消防總隊普洱支隊
“在森林消防隊伍緊急馳援下,迅速投入戰(zhàn)斗,為有效控制火情,迅速撲滅大火,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是3月19日大理州州委常委、市委書記字德海在大理州(市)舉行森林火災參戰(zhàn)隊伍歡送儀式上的致辭,并向各參戰(zhàn)隊伍贈送了錦旗。幾天來,云南省森林消防總隊普洱支隊始終牢記訓詞精神,面對險峭的地形和迅猛的火勢,發(fā)揚了支隊“一心向黨、一切向戰(zhàn)、一致向前、一生向上”的隊魂,克服了地形復雜、坡陡谷深、通訊不便、風力強大和連續(xù)作戰(zhàn)的重重困難,安全高效地完成了聯(lián)指賦予的3 起滅火作戰(zhàn)任務。雖然汗水濕了衣背,煙灰黑了臉龐,但是大家知道這是森林消防員最美的“勛章”。
3月15日10 時許,大理市太和街道荷花村金甲山發(fā)生森林火情。3月16日9 時20 分,支隊長周東輝、政治委員劉東君帶應急、思茅、景谷、景東、寧洱五個中隊120 名消防救援人員,16 臺車,1030 件(套)裝備,奉命緊急增援大理火場?!翱欤?,再快一點……”18時整,全體參戰(zhàn)人員一路上馬不停蹄、翻越無量山,在大理祥云與云南總隊柳向雨副政委帶領的第三前指匯合后,繼續(xù)向大理太和街道金甲山火場開進,按照齊興彬總隊長、張曉慶政委的意圖安全順利抵達聯(lián)指,并成功受領任務。
3月17日凌晨5 時30 分,針對火場平均海拔2400米,平均坡度達60 度以上,西北線中段仍有懸崖火,高山陡坡、谷深林密,直升機無法實施空中增援的實際,支隊長周東輝、政委劉東君帶104 名消防救援人員,從大理太和街道金甲山火場聯(lián)指出發(fā),翻越大理市第一高峰,沿火場南線邊緣,穿插至火場西北線(大理支隊與昆明支隊結合部),與前兩個隊伍人員相互配合,撲救懸崖火和清理煙點。周東輝支隊長帶思茅、景谷中隊組成突擊分隊,采取邊打邊清的戰(zhàn)術,撲打懸崖火頭;劉東君政委帶景東、寧洱中隊采取拉網式,對火場煙點進行縱深清理,經過近5 個小時的奮戰(zhàn),成功撲滅了西北線火線?;饒錾现苤ш犻L沖在最前勘察火情,劉政委斷后確保隊伍的步調一致;清理每一個懸崖煙點他們都要親自督導,不知疲憊地來回穿梭在火場中,行走在復雜環(huán)境里,跌倒也成了他們的家常便飯,為全體消防救援人員樹立了榜樣,為提前撲滅金甲山森林火災奠定了基礎。
“灣橋鎮(zhèn)發(fā)生森林火災,命你部立即轉場撲救!”這是3月17日13 時15 分大理市太和街道金甲山火場撤到聯(lián)指,剛端起香噴噴飯菜的普洱支隊120 名消防救援人員在接到云南省森林消防總隊齊興彬總隊長的命令后,立即放下手中飯盒向灣橋鎮(zhèn)火場摩托化機動。
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戰(zhàn)機。17日12 時,大理市灣橋鎮(zhèn)突然發(fā)生森林火災。火場植被以云南松和密灌為主,風向西北風3 ~4 級,當前氣溫為23℃,地形為高原山林地,坡度60°~70°。金甲山火場與灣橋鎮(zhèn)火相距35 公里。13 時58 分,支隊長周東輝帶前突小組、政委劉東君帶快反分隊(思茅中隊)相繼抵達火場,比預定時間提前了40 分鐘。聯(lián)指利用無人機對火場進行勘查:火場為初發(fā)火,有多處煙點和零星火點,如果下午起風前不將火撲滅,后果不堪設想。決心采取地空配合、邊打邊清的戰(zhàn)術,對火線實施撲打,地方60名干部群眾配合行動。
15 時15 分,周東輝支隊長帶救援指揮部副部長陳鵬、快反分隊32 名消防救援人員攀爬陡坡接近火線,采取一點突破、兩翼推進戰(zhàn)術實施撲打,西南航空救援總站3 架直升機輪番吊桶作業(yè),地面和空中密切配合,正確引導直升作業(yè),精準打擊火頭。15 時30分,火場全線已無明火,火場內有零星煙點。16 時30 分,針對東南、西南線為斷崖,無法正常清理等實際,快反分隊利用繩索下降處理懸崖各處煙點,直升機空中繼續(xù)配合清理火場。16 時55 分,東北、西北線已實施合圍,景谷中隊20 名消防救援人員向火場實施增援,隊伍向火燒跡地內實施縱深清理,隊伍轉入清理看守。此時,全體消防救援人員在火場上邊看守火場邊吃午餐,看著火場邊盛開的花朵,大家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3月15日14 時50 分,大理鳳儀鎮(zhèn)富成村附近林區(qū)發(fā)生森林火災,經大理、昆明支隊202 名消防員10 余小時全力奮戰(zhàn)控制火勢,因火場風力增大和部分地段看守力量不力,火場東線、南線出現復燃且火勢較大。
3月18日凌晨5 時20 分,支隊長周東輝、政委劉東君帶領120 名消防救援人員,按照聯(lián)指意圖,轉場到大理市鳳儀鎮(zhèn)上和樂村,攜裝備徒步向火場開進。全體救援人員抵達火場北線,針對火場山高坡陡、灌木較密、火場內煙點較多等困難,采取一線推進、邊打邊清的戰(zhàn)術,由東向西撲打。行動中,周東輝支隊長帶寧洱、景谷中隊作為突擊分隊,負責撲打明火和開設撲火通道;劉東君政委帶思茅、景東中隊緊隨其后,負責清理煙點,防止二次復燃,連續(xù)奮戰(zhàn)6 個小時,成功控制火勢。支隊120 名消防救援人員就地轉入看守清理,運用滅火機、水槍、組合工具等多種消防裝備對火場火點、煙點實施縱深清理,嚴防火場復燃。
12 時14 分,火場突然出現5 級以上大風,加之氣溫增高,西線西段再次發(fā)生復燃,并形成樹冠火。危險時刻,支隊長周東輝、政委劉東君果斷決策,迅速調集在附近清理火線的救援指揮部副部長陳鵬、政治部副主任肖毅各帶一個小組趕赴起火點進行撲救;請求聯(lián)指協(xié)調南方航空救援總站兩架直升機,從空中實施增援;安排保障科科長謝文武協(xié)調解放軍、民兵、消防、專業(yè)撲火隊等數百名人員往山上送水,經過多方力量近40分鐘的地空聯(lián)合戰(zhàn)斗,成功避免了小火釀成大災。救援人員在蒼山洱海間,奏響了一曲共戰(zhàn)山火的時代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