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源源 劉 昕 王 萌 黃劍波 許 鳳 張學銘,*
(1.北京林業(yè)大學林木生物質資源與化學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100083;2.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北京,100084;3.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102)
隨著工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工業(yè)廢水的排放對環(huán)境造成了嚴重污染。目前,水污染已被列為全球最亟需解決的環(huán)境問題之一。在各類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機染料的廢水引起了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1-3]。在諸多染料中,堿性染料亞甲基藍(MB)由于其著色能力極強,被廣泛應用于紡織工業(yè)和造紙工業(yè)。然而,該染料即使在較低濃度下顯色度也極高,且容易在水溶液中形成一價有機季銨鹽陽離子基團,已成為一種主要的水體污染物。因此,如何快速、高效地凈化MB染料污染廢水是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難題[4-6]。
生物質基衍生碳材料具有制備工藝簡單、原料來源廣泛,比表面積大、穩(wěn)定性良好和綠色環(huán)保等優(yōu)點,被廣泛用作水處理吸附劑[7-8]。在眾多生物質原料中,殼聚糖基及葡萄糖基微球的制備和應用較為廣泛。Xing等[9]利用均苯四甲酸二酐對殼聚糖微球進行羧基化,由于微球表面含有大量羧基,其對亞甲基藍最大吸附量達到935 mg/g;吸附動力學研究表明,該吸附過程受化學吸附控制。潘媛媛等[10]采用乳化交聯(lián)法制得檸檬酸改性的磁性殼聚糖微球,與空白樣相比,該材料的吸附率提高了16%,其吸附過程可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進行描述,且符合準二級吸附動力學方程。Xu等[11]利用自由基聚合法成功制備了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接枝的磁性殼聚糖微球并進行MB的吸附研究;結果表明,其吸附容量隨著溶液初始pH值及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吸附過程符合二級吸附動力學模型和Langmuir等溫模型,證實其對MB為單層吸附。此外,潘翔等[12]以葡萄糖為碳源,采用KOH和H3PO4二次活化法制備得到微納米級葡萄糖/膨脹石墨(AC/EG)復合材料,在pH值=7、吸附溫度25℃、吸附時間30 min的條件下,其對MB的去除率可達97%。在前人的研究中,雖已制備出多種生物質糖基吸附材料,但實驗中多需對原料進行化學改性,制備工藝相對復雜,同時所用化學藥品較多,因此環(huán)境友好性還有待提高。
基于以上研究所存在的不足,本課題以廉價無毒、可持續(xù)獲得的富碳生物質果糖為碳前驅體,表面活性劑聚環(huán)氧乙烷-聚環(huán)氧丙烷-聚環(huán)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Pluronic P123)為模板,采用簡單高效的軟模板水熱碳化法制備果糖基碳微球,并以MB為模型污染物考察其吸附性能,獲得生產工藝簡單、吸附率較高、綠色環(huán)保的新型生物質糖基碳吸附材料,為生物質的高值化利用及廢水污染的處理提供新思路和借鑒。
1.1 試劑及儀器
果糖,分析純,購自北京化工廠;Pluronic P123(平均分子質量約5800),分析純,購自西格瑪奧德里奇(上海)貿易有限公司;MB,分析純,購自天津化工廠。
KQ5200DE數控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Modulyod-230冷凍干燥器、Nicolet iN10傅里葉紅外光譜儀(FT-IR)、K-Alpha X射線光電子(XPS)儀,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SU8010掃描電子顯微鏡(SEM)、HT7700透射電鏡(TEM),日本日立公司;UV2300Ⅱ紫外分光光度計,上海天美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1.2 實驗方法
1.2.1 果糖基碳微球的制備
稱取3 g果糖和0.0435 g Pluronic P123,分別溶解于40 mL和20 mL去離子水中。將果糖溶液少量多次加入到Pluronic P123水溶液中,隨后將此混合溶液在70℃條件下攪拌1 h。然后,將混合溶液轉移至高壓反應釜中,在160℃條件下反應數小時。反應結束后,待溶液冷卻至室溫,倒入離心管中靜置48 h,靜置分層后的液體,倒出上層清液,下層沉淀物在轉數為9500 r/min的條件下離心15 min,洗滌3次后置于70℃烘箱中烘干,即得果糖基碳微球。
1.2.2 MB吸附實驗
配制不同濃度的MB溶液,調節(jié)溶液pH值=6,在裝有100 mL MB溶液的燒杯中投入一定量果糖基碳微球,在溫度30℃、攪拌速度300 r/min的條件下進行吸附實驗。待吸附達到平衡后,取上層清液進行吸光度測定。利用標準曲線和下列公式進行平衡吸附量及吸附率的計算。
式中,Qe為達到吸附平衡時果糖基碳微球對MB的吸附量,mg/g;E為果糖基碳微球對MB的吸附率,%;C0為MB的初始濃度,mg/L;Ce為達到吸附平衡時MB的濃度,mg/L;V為溶液體積,L;m為果糖基碳微球的質量,g。
2.1 果糖基碳微球表觀形貌及形成過程表征
2.1.1 表觀形貌表征
圖1為果糖基碳微球的TEM圖和SEM圖。從圖1可以看出,在水熱條件下,果糖自組裝形成實心球狀物體,表面較為光滑,且該碳微球尺寸分布較均勻,平均粒徑約為350 nm。
圖1 果糖基碳微球的TEM圖和SEM圖Fig.1 TEMand SEM images of fructose-based carbon microspheres
為探究果糖基碳微球的組裝過程及機理,采用SEM對不同水熱反應時間(2、2.5、3、3.5、4和6 h)下產物的形貌進行了表征,結果如圖2所示。由圖2可知,反應時間為2 h(見圖2(a))時,產物呈薄片狀,未有球體出現;當反應時間增至2.5 h(見圖2(b)),部分產物以球狀形式存在,但仍有部分產物呈半碗狀。隨著反應時間延長至3和3.5 h(見圖2(c)和圖2(d))時,產物逐漸形成球狀形貌,但生成的球狀物表面不平滑,褶皺狀明顯。當反應時間逐漸增至6 h(見圖2(f)),可以觀察到產物表面越來越光滑。因此,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產物從最初的薄片狀結構逐漸變成球狀結構,最終制備出表面光滑且尺寸較為均勻的果糖基碳微球。結合有關學者對葡萄糖水熱碳化所進行的研究[13],推測果糖成球機理主要為:在水熱處理過程中,果糖首先發(fā)生脫水反應,生成呋喃類化合物和有機酸。在酸性條件下,呋喃類化合物發(fā)生分子間脫水及羥醛縮合等反應,生成聚合物。同時,隨著水熱反應時間的不斷延長,Pluronic P123膠束大量聚集成團簇,為果糖在其上的組裝提供了生長位點,從而使果糖基碳微球發(fā)生了從片狀結構到球狀結構的轉變。
圖2 不同反應時間下產物的SEM圖Fig.2 SEMimagesof products synthesized under different reaction time
2.1.2 元素分析
對果糖基碳微球進行XPS分析,以表征其元素分布,結果如圖3所示。由圖3可知,285.1和533.1 eV處的波峰分別代表C1s和O1s,經計算,果糖基碳微球的C/O比為3.62,而未經處理的果糖C/O比為1,可知果糖基碳微球的含氧量相比果糖明顯減少;推測這是由于經過水熱處理,果糖發(fā)生了脫水反應,導致大量H原子和O原子脫除,從而使C/O升高。C含量的明顯增加說明果糖在實驗過程中已完成較大程度的碳化。
圖3 果糖基碳微球的XPS譜圖Fig.3 XPSspectrumof fructose-based carbon microsphere
2.2 果糖基碳微球吸附行為研究
2.2.1 FT-IR表征
果糖及果糖基碳微球吸附MB前后的FT-IR譜圖如圖4所示。由圖4可知,相較于果糖,水熱碳化后的果糖基碳微球在3400~3500 cm-1處的—OH吸收峰明顯減弱,且在1610 cm-1處出現新的特征吸收峰,這可能是因為果糖水熱碳化后發(fā)生了脫水、縮合、芳構化,導致—OH伸縮振動的弱化與新骨架呋喃環(huán)/苯環(huán)的形成。但2900 cm-1處的—CH特征吸收峰、1700 cm-1處的C=O特征吸收峰以及1115 cm-1處的C—O—C振動特征吸收峰,說明果糖雖發(fā)生脫水反應,但水熱碳化后產物的骨架沒有發(fā)生改變,仍保留果糖的基本結構。對比吸附MB前后果糖基碳微球的FT-IR譜圖,發(fā)現二者的紅外吸收峰峰形相近,吸收峰峰位沒有出現較大偏移,吸附MB后,果糖基碳微球的FT-IR譜圖僅在1015 cm-1處出現新的C—S特征吸收峰,此峰為MB的特征吸收峰。
圖4 果糖及果糖基碳微球吸附MB前后的FT-IR譜圖Fig.4 FT-IRspectra of fructose,fructose-based carbon microspheresbeforeand after adsorption of MB
2.2.2 果糖基碳微球用量對其吸附性能的影響
通過改變果糖基碳微球的用量,探究其對MB吸附性能的影響,結果如圖5所示。由圖5可知,當果糖基碳微球的用量從5 mg增至50 mg,其對MB的吸附量由188.72 mg/g降至36.41 mg/g,而吸附率則從47.2%提高至91.4%。隨著果糖基碳微球用量的增加,其中的吸附位點數量不斷增加,因此,其對MB的吸附率有所提高,然而單位質量的吸附量有所下降。當果糖基碳微球用量大于20 mg,吸附率曲線逐漸趨于平緩,平衡時吸附率為91.5%。綜合考慮吸附率和吸附量,后續(xù)實驗中選定果糖基碳微球的用量為20 mg。
圖5 果糖基碳微球用量對吸附量和吸附率的影響Fig.5 Effect of dosageof fructose-based carbon microspheres on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adsorption rate
2.2.3 吸附時間對吸附性能的影響及吸附動力學分析
圖6為吸附時間對果糖基碳微球吸附MB的影響,其中MB初始濃度C0=20 mg/L。由圖6可知,隨著吸附時間的延長,果糖基碳微球對MB的吸附量呈先快速增加后逐漸趨于平緩的趨勢,吸附時間為100 min時,達到吸附平衡。隨著MB將果糖基碳微球表面的吸附位點占滿而進入碳微球內部,吸附隨之較難進行,導致吸附速率下降,吸附逐漸達到平衡。
圖6 吸附時間對吸附量的影響Fig.6 Effect of adsorption timeon theadsorption capacity
為探究果糖基碳微球的吸附機理,采用準一級、準二級動力學方程對吸附數據(公式(3)和公式(4))進行線性擬合,擬合結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準二級動力學方程擬合的相關系數R2為0.9946,高于準一級動力學方程擬合系數(0.9931),準二級動力學方程計算的理論平衡吸附量與實測值(91.67 mg/g)也較為接近,結合相關系數R2及理論平衡吸附量可知,果糖基碳微球吸附MB更符合準二級動力學模型所描述的規(guī)律,其吸附過程主要以化學吸附為主[14-16]。
表1 果糖基碳微球吸附MB的準一級和準二級動力模型參數Table 1 Pseudo-first-order and pseudo-second-order model parameters for MB adsorption by fructosebased carbon microspheres
式中,Qt表示時間為t時的吸附量,mg/g;k1為準一級動力學平衡常數,min-1;k2為準二級動力學平衡常數,g·mg/min。
2.2.4 MB初始濃度對吸附性能的影響及吸附等溫曲線分析
圖7為不同初始濃度的MB(0~25 mg/L)在不同實驗溫度(293~313 K)下對果糖基碳微球吸附MB的影響。由圖7可知,在不同溫度下,隨著MB初始濃度的增加,果糖基碳微球對MB的吸附量均呈升高趨勢。此外,隨著溫度的升高,分子運動速率加快,吸附劑更加活潑。因此,在同一初始濃度下,升高溫度有利于果糖基碳微球對MB吸附量的提高。
圖7 不同溫度下MB初始濃度對吸附量的影響Fig.7 Effect of initial MBconcentration on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分別采用Langmuir吸附方程和Freundlich吸附方程擬合果糖碳微球對MB的等溫吸附模型(公式(5)和公式(6)),結果如表2所示。從表2可以看出,各溫度下Langmuir等溫吸附模型的相關系數R2均大于0.99且大于采用Freundlich等溫吸附模型擬合的R2,說明MB以單分子層方式吸附于果糖基碳微球表面,MB各分子間無相互作用[17-19]。本課題中,果糖基碳微球對MB的吸附更適合以Langmuir等溫吸附模型描述。
表2 不同溫度下果糖基碳微球吸附MB的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溫吸附模型參數Table 2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isotherm adsorption model parameters for MB adsorption by fructose-based carbon microsphere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式中,KL為Langmuir等溫吸附模型的平衡吸附常數,L/mg;KF為Freundlich等溫吸附模型的單位容量常數,L/mg;n為Freundlich等溫吸附模型的常數,mg/g;Qmax為吸附過程的理論飽和吸附量,mg/g;Ce為達到吸附平衡時MB的濃度,mg/L。
2.2.5 重復回用性能
吸附劑的重復利用對吸附成本的降低,以及減少吸附劑所產生的二次環(huán)境污染均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課題對所制備的果糖基碳微球循環(huán)使用性能進行了研究,結果如圖8所示。由圖8可知,隨著吸附循環(huán)次數的增加,果糖基碳微球對MB的吸附量逐漸下降,從初始的91.43 mg/g降至5次循環(huán)使用后的70.27 mg/g,為初始吸附量的76.9%。這是因為,果糖基碳微球經反復吸附-解吸后,一部分吸附位點未能完全解吸,吸附位點的減少使得其吸附量下降。雖然經過多次吸附-解吸后果糖基碳微球的吸附能力有所下降,但仍具有較高的吸附量,表明果糖基碳微球是一種穩(wěn)定的吸附材料,可被循環(huán)利用。
圖8 果糖基碳微球的循環(huán)使用性能Fig.8 Reusability of fructose-based carbon microspheres
3.1 利用水熱碳化法成功制備新型果糖基碳微球吸附材料,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和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對其進行形貌結構表征;結果表明,經反應6 h后,可制得表面光滑且尺寸分布均勻的果糖基碳微球,其平均粒徑為350 nm。果糖主要經歷脫水、聚合和芳構化過程,最終制得果糖基碳微球。
3.2 利用果糖基碳微球對亞甲基藍(MB)進行吸附實驗,結果表明,在pH值=6、MB初始濃度20 mg/L、果糖基碳微球用量20 mg的條件下,經100 min后可達到吸附平衡;經計算,果糖基碳微球對MB的平衡吸附量為91.43 mg/g。經過擬合,表明果糖基碳微球對MB的吸附過程符合準二級吸附動力學,可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溫吸附模型描述其吸附過程,但Langmuir等溫吸附模型相對更準確。經5次吸附循環(huán)后,果糖基碳微球對MB的吸附量為70.27 mg/g,為其初始吸附量的76.9%,表明本課題制備的果糖基碳微球具有良好的循環(huán)使用性能。
3.3 本課題以果糖為原料所制備的碳微球吸附材料是一種綠色環(huán)保的生物質基材料,進行廢水吸附后可被回收重復利用,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二次污染,是一種環(huán)境友好型吸附材料,在水處理方面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