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硫是典型的非金屬元素,硫元素的氧化還原性是中學化學重要知識,陌生情境下正確書寫硫元素價態(tài)變化的化學方程式是化學高考常見題形之一.簡單介紹了pH振蕩原理,運用該原理分析Na2S-H2SO4-H2O2溶液體系振蕩現(xiàn)象及所發(fā)生的氧化還原反應,考查學生四重表征化學思維能力,并給一線教師提出增進化學學科理解等建議.
關(guān)鍵詞:pH振蕩;高考試題;高中化學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2)13-0140-03
2021年6月浙江省高考化學選考試題第29題第4小題如下:
一定條件下,在Na2S-H2SO4-H2O2溶液體系中,檢測得到pH-時間振蕩曲線如圖1所示,同時觀察到體系由澄清→渾濁→澄清的周期性變化.
可用一組離子方程式表示每一個周期內(nèi)的反應進程,請補充其中的兩個離子方程式.
Ⅰ.S2-+H+HS-
Ⅱ.①;
Ⅲ.HS-+H2O2+H+S↓+2H2O
Ⅳ.②.
試題以
Na2S-H2SO4-H2O2
溶液體系的振蕩實驗現(xiàn)象為情境,考查學生應用已學化學知識,在陌生情境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已給信息寫出Ⅳ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并不困難,它是Ⅲ反應生成硫單質(zhì)的基礎(chǔ)上硫消失(即渾濁變澄清)的反應,H2O2具有強氧化性,硫氧化的最終產(chǎn)物便是SO2-4,離子方程式為
S+3H2O2SO2-4+2H2O+2H+
然而,學生寫Ⅱ反應感到困難,無從下手,許多學生分析了pH-時間圖像,產(chǎn)生一系列疑問,影響了Ⅱ反應離子方程式的書寫,能正確寫出
HS-+4H2O2SO2- 4+4H2O+H+
的考生極少.作為化學教師應能解釋學生的一系列困惑,不僅知其然,而要知其所以然.
1 pH振蕩及其機理
pH振蕩是一種化學振蕩,指溶液體系中H+濃度隨時間的變化而發(fā)生周期性變化的現(xiàn)象.與藍瓶子實驗、碘鐘實驗等反應可以在封閉體系中產(chǎn)生振蕩不同,pH振蕩必須在連續(xù)流動攪拌反應器(CSTR)中才能進行.
pH振蕩的機理因振蕩體系的組成差異而有所不同,但從本質(zhì)上講,皆可看作由兩個復雜的氧化還原反應組成.在單底物(初始時,加入的一種還原劑)體系中,按照體系的初始pH和氧化劑與還原劑(底物)的初始比例,底物可被氧化為兩種不同的程度,一條途徑是部分氧化,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中間體,該反應消耗H+,因此當該反應占主導時,體系pH升高.當H+濃度降低,部分氧化逐漸緩慢,當pH升高到一定值,部分氧化停止,此步為自抑制過程.而高pH有利于另外一條途徑,即:中間產(chǎn)物和底物的完全氧化伴隨著自催化產(chǎn)生H+的過程.此步完成,pH回復到初始的低值,如果有反應物以適當?shù)乃俾食掷m(xù)流入反應器,則循環(huán)重新開始.H+的消耗和產(chǎn)生過程如圖2
所示.
Ox,氧化劑;Red,還原劑;Int,中間體;P,最終產(chǎn)物;-和分別代表自抑制和自催化.
圖2H+在產(chǎn)生振蕩行為中起了至關(guān)重要的驅(qū)動作用,即H+既不是振蕩的結(jié)果,也不是指示劑,而是振蕩的驅(qū)動力.
2 Na2S-H2SO4-H2O2振蕩體系實例分析
實驗中,一定濃度一定比例的Na2S、H2O2和H2SO4三種反應物經(jīng)過三個獨立通道用蠕動泵送入反應器(CSTR),用磁力攪拌器高速攪拌使其混合均勻,混合液達到一定體積后,從反應器上部孔流出,同時檢測反應器內(nèi)溶液pH變化.實驗證實,該體系pH在6.0~8.5范圍內(nèi)振蕩,如圖1所示.
北京大學傅鷹先生曾說:“沒有理論,實驗就有可能變成盲動,勞而無功、進步遲緩,甚或根本不能進步”.可見理論指導實踐的重要性.
下面運用pH振蕩理論解釋Na2S-H2SO4-H2O2體系的振蕩現(xiàn)象.
反應體系中,首先S2-轉(zhuǎn)變成HS-形態(tài):
S2-+ H+HS-(1)
HS-按照下式發(fā)生2種氧化過程:
HS-+H2O2+H+S↓+ 2H2O(部分氧化)(2)
HS-+4H2O2SO2-4+4H2O+H+(完全氧化)(3)
在低pH條件下,反應以HS-部分氧化的(2)式為主,溶液出現(xiàn)淡黃色物質(zhì)而變渾濁,隨著H+的消耗,pH慢慢升高,(2)式反應開始變緩慢,當pH升高到一定值(pH約8.5),(2)式反應停止.然而(3)式有H+產(chǎn)生,按(1)式生成更多HS-,則加速了HS-完全氧化的反應(3).高pH條件下,反應以(3)式為主.堿性環(huán)境下,硫單質(zhì)被氧化成SO2- 4,反應混合液又變澄清,反應離子方程式如下:
S+3H2O2SO2-4+2H2O+2H+(4)
反應(4)生成了H+,pH回復到初始的低值狀態(tài),促進了反應(2)的進行,這樣一個新的循環(huán)又開始了.
從中可以看出反應(2)(3)是一組競爭反應,在低pH條件下反應(2)占主導,在高pH條件下反應(3)占主導.至于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必須根據(jù)化學熱力學計算,再結(jié)合化學動力學原理,探究這2個氧化還原反應的機理.簡單來說,低pH條件下HS- 被氧化成HOSH、HS-4、S2-4、S2-8等中間體,這些中間體最終生成S.隨著pH升高,HS-被氧化成HOSH、HSO-2、SO2-3、HSO-3等中間體,這些中間體最終生成SO2-4,機理相當復雜,所以離子方程式(2)(3)并非基元反應,僅具有化學計量意義.進一步了解反應機理,可參見Rabai、Orban和Epstein發(fā)表于1992年的相關(guān)文獻報道.本高考試題的背景及pH-時間振蕩曲線也來自于該文獻.試題求解中,學生在陌生情境下分析宏觀現(xiàn)象背后的微宏本質(zhì),基于證據(jù)推理得出結(jié)論,從而書寫氧化還原反應離子方程式,考查“宏觀-微觀-符號-圖象”四重表征化學學科思維能力.
許多考生及一些高中化學教師認為試題中有4個反應,pH-時間曲線的一條斜面對應一個反應,依試題中Ⅰ-Ⅱ-Ⅲ-Ⅳ順序向右進行反應,按這種思路,應在高pH區(qū)出現(xiàn)渾濁,振蕩周期要擴大1倍,這不符合實驗事實,根本原因是對pH振蕩本質(zhì)的不理解造成的.有實驗條件的學校,可把此實驗作為學生課外探究實驗,訓練學生科學思維和實踐能力.
由于pH變化具有普遍性且容易檢測,pH振蕩已成為國際上化學動力學研究的一個熱點,在化學、醫(yī)學、生命科學以及自動化等領(lǐng)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3 教學啟示
當今社會,化學科學與技術(shù)突飛猛進,化學新知識、新技術(shù)不斷涌現(xiàn),豐富了人們的學習與生活,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內(nèi)容要求中提到了許多化學前沿領(lǐng)域和當代社會的熱點問題,如合成化學、能源化學、生物大分子、超分子、電浮選凝聚法、膜分離工程等化學知識與技術(shù),作為高中化學教師必須緊跟時代步伐,除了學習課改、教改、考改政策和課程與教學論知識外,必須加強化學學科知識的學習與進修,提升自己的學科理解,并將化學前沿知識以適當?shù)姆绞饺谌胝n堂或以此為背景編制化學習題,體現(xiàn)化學教學的時代特色和化學學科價值,培養(yǎng)學生在陌生情境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楊珊.pH振蕩反應\[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29-30.
\[2\] 嚴宣申. 北大嚴宣申教授對實驗研究的建議\[J\].化學與教學,2014,(7):2-3.
\[3\] 楊珊,侯玉龍,胡道道.pH振蕩研究型化學實驗\[J\].大學化學,2015,30(05):45-51.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3-44,50-51,61-62.
[責任編輯:季春陽]
收稿日期:2022-02-05
作者簡介:沈坤華(1964.9-),男,浙江省桐鄉(xiāng)人,碩士,中小學正高級教師,從事高中化學教學研究.[F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