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凡
習主席在視察中國人民大學時強調,教師應該以模范行為影響和帶動學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對于部隊政治教員而言,也只有下苦功、下真功、下深功,切實用豐富學識滋養(yǎng)官兵、用實際舉措溫暖官兵、用人格魅力感染官兵,努力成為善于撥動官兵心弦的“大先生”,才能讓教育內容深入人心,更好發(fā)揮教育實效。
習主席指出,教育者在課堂上展現(xiàn)的情懷最能打動人,甚至會影響受眾的一生。因此,政治教員要成為模范引領官兵、觸動官兵心靈的“大先生”,首先需要厚植三種情懷。
一是家國情懷。家國情懷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也是中華兒女的優(yōu)秀基因。國而忘家,公而忘私,把個人價值寄托在對國家和人民的大愛與奮斗中,以家國情懷托舉復興使命,應是每名軍人應有的使命自覺。政治教員則更需擁有大格局、大胸懷,心里裝著國家和民族,關注時代、關注社會,汲取養(yǎng)分、豐富思想,把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深厚情感滲透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之中,以深厚的愛國情懷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影響、感染官兵,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才能于無形中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力、感染力、說服力。
二是傳道情懷。唐代文學家韓愈有言:“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提出了為師者的傳道責任,而且把它作為第一項職責,可見傳道對于為師者的重要價值。政治教員不僅需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事業(yè)投入真情實感、對思政課教育教學有執(zhí)著追求,更要明確在軍隊這個特殊集體應該對自身有更高的要求。只有樹立高度自覺的傳道意識,懷著真摯的傳道情懷,自覺擔當起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兢兢業(yè)業(yè)、忠于職守、甘于奉獻、全情投入,真正做到愛道、悟道、信道、傳道,才可能成為在潛移默化中激發(fā)官兵共鳴的“大先生”。
三是仁愛情懷。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yè),愛是教育的靈魂,是教育永恒的主題。政治教員只有飽含仁愛情懷,把對家國的愛、對教育的愛、對官兵的愛融為一體,心中始終裝著官兵,才能讓政治教育課變得有溫度。盡管教育對象的出身、學歷、性格、愛好、想法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只要心懷仁愛之心,用信任、欣賞、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他們,平等交流、傾聽意見、疏解情緒、維護利益,就會同樣獲得真誠回應;只要滿懷對真理的忠誠信仰、對教育的真摯熱愛、對官兵的深厚感情,講自己信的、信自己講的,用樸實的語言、自身的感受去搞教育,就同樣會在無形中觸動官兵的心靈。
當前,官兵學歷高、思維活、視野寬,對政治教育質量要求高。然而,部分政治教員因理論功底不扎實、解讀灌輸有差距,常常是“照本宣科”“原文傳達”,導致上面講得“口干舌燥”下面聽得“心煩氣躁”,把“高大上”講得“假大空”,官兵聽不懂、不愿聽、聽不進,對于很多問題雖然嘴上無雜音,但心里始終有問號。長此以往,必然會影響到官兵對政治教育作用意義的認知,甚至影響官兵對政治工作價值的判斷。因此,政治教員要撥動官兵的心弦,必然要多方面、多角度提升自身能力,成為素質全面的“大先生”。
一是夯實理論根基。扎實學識是當好老師的看家本領。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潭水。學養(yǎng)不深、根底不厚,教不了學生;能力不強、方法不當,教不好學生。要做一名能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切實讓教育內容入腦入心的“大先生”,首要的就是加強理論學習,提升理論素養(yǎng)。緊緊扭住學懂弄通做實這一根本要求,自覺做到先學一步、學深一步,既深刻學習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涵要義,也要原原本本學習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既通過主流媒體及時跟進學習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也通過微信薦讀、軍職在線、學習強國等優(yōu)質的新媒體平臺加深理解認知,在持之以恒地汲取理論營養(yǎng)中不斷夯實理論根基。
二是錘煉授課技能。同一份教案不同的人講授,之所以效果差別很大甚至迥異,和政治教員的授課技能高低息息相關。一堂思想政治教育課能不能抓住受眾眼球、觸動官兵心靈、拉直官兵問號,要看政治教員能否通過高超的授課技能,讓其呈現(xiàn)給官兵的內容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這需要不斷磨練授課基本功,既要吐字清晰、表達流暢、生動活潑,又要舉止得體、精神飽滿、落落大方;既要用好用活網絡現(xiàn)成的圖片、視頻資源,又要練好信息采集、圖像處理、視頻剪輯、課件制作等技能,將身邊事身邊人的照片和視頻做進多媒體課件中,通過魅力四射的講授和有視覺沖擊力的多媒體畫面配合吸引、感染官兵,讓授課內容在無形中入腦入心。
三是提升釋惑本領。拉直官兵心中問號,要求政治教員既要善于借鑒,從權威專家學者的深刻解讀中提升思維層次,形成有見地的個人觀點;又要善于思考,對眾說紛紜的觀點能明辨是非,形成正確見解;還要善于總結,通過不同角度的闡述、分析和講解,讓官兵感到既解渴又管用。此外,需廣泛涉獵,不斷拓展知識結構,豐富軍事、歷史、人文、經濟等不同領域的知識,掌握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等相關學科基礎理論。在遇到官兵關心關注的熱點、堵點、疑點時,能夠利用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從理論上幫助官兵解答,從而讓他們撥開迷霧、拉直問號。
教育不“走心”,官兵心就走。撬動心靈,關鍵在走進心靈。習主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往深里想、深里做,不能停留在表面,不能雁過不留聲、雨過地皮濕。這就要求政治教員放下身段、俯下身子,走進官兵、融入官兵,切實搞清官兵在想什么、干什么、關心什么、需要什么,瞄著現(xiàn)實問題和活思想搞教育,有什么問題解決什么問題,誰有問題解決誰的問題,才能成為官兵信任、尊重、佩服的“大先生”,在心交心、心連心的過程中逐漸解開心里疙瘩。
一是面對面把準思想脈搏。掌握思想情況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只有把官兵的活思想摸清楚,才能有的放矢開展教育,保證教育找準穴位、敲上鼓點,說到官兵心坎里。這就需要通過定期或隨機的談心交心,切實全面掌握所屬人員的個人經歷、政治態(tài)度、思想品德、生活習慣、性格氣質、愛好特長、身心狀況、內外關系、婚戀現(xiàn)狀和家庭實際等。當遇到面臨入黨立功、婚戀受挫、患病傷殘、家庭糾紛等情況時,及時主動靠上去溝通交流,看看官兵在想什么、干什么、關心什么、需要什么,切實掌握現(xiàn)實問題和官兵的活思想。
二是心貼心找準醫(yī)治良方。在準確把握官兵思想脈搏的基礎上,政治教員需進一步梳理總結,將掌握的情況進行科學分類、系統(tǒng)分析,將豐富的第一手信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改造加工,通過梳理判斷官兵重視的利益點、關注的敏感點、反映的困惑點等,切實分清哪些是認識性問題、哪些是實際性問題,哪些是傾向性問題、哪些是特殊性問題。根據(jù)官兵思想的個性和共性問題,找準內因與外因、主觀與客觀多種因素。在此過程中,要始終傾注真情實意、以心換心,多換位思考看問題、找原因,為下步及時找準醫(yī)治良方,真正讓教育能夠言其所盼、答其所問、解其所惑提供基礎保證。
三是實打實解開難題心結。解決心事,先得辦好實事。官兵的許多思想疙瘩源于實際需求、矛盾困難、利益得失等,現(xiàn)實問題不解決,思想問題就難以消除,工作就難見成效;現(xiàn)實問題解決了,開展教育效果便事半功倍。因此,要帶著真摯的情、柔軟的心去雪中送炭、解困救急,讓官兵多感受組織的溫暖、戰(zhàn)友的關懷。同時保持高度的敏銳感和警惕心,對于一些問題需做到出現(xiàn)即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即解決、解決即徹底,切實在真心誠意為官兵辦實事、做好事、解難題中解開官兵心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