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耀
(南京師范大學 社會發(fā)展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24)
太清二年(548)爆發(fā)的侯景之亂徹底打破了梁朝長期穩(wěn)定的政治局面。梁武帝蕭衍因此而歿,嗣位的蕭綱淪為傀儡,最后慘遭殺害。在這種情形下,梁朝的宗室勢力步入舞臺中央,成為政治角斗場的主角。湘東王蕭繹順勢崛起,并創(chuàng)建了江陵政權。然其立國至為短促,只不過兩年,便為西魏所滅。前輩時賢對該政權有過關注。呂思勉認為江陵政權滅亡的原因在于蕭繹不能堅守江陵[1]673-674。趙文潤將其敗亡歸結為蕭繹為政和對西魏戰(zhàn)爭過程中犯下的一系列錯誤[2]105-106。王光照從士族政治的視野對江陵政權興衰的意義進行了定位[3]。洪衛(wèi)中則指出蕭繹的諸多失敗外交對江陵政權的命運有著決定性影響[4]。趙直注意到蕭繹與西魏軍交戰(zhàn)前的反常表現(xiàn),并視其為江陵失守的重要因素。他進而試圖解明蕭繹何以不能堅守江陵這一問題[5]??偟膩碚f,先行研究的爭論焦點集中在蕭繹江陵政權滅亡的原因方面,有關蕭繹稱帝和江陵政權建立的過程還缺乏深入考察。而且即便是針對江陵政權覆滅的原因,既往從外交維度所進行的討論亦不無粗疏之嫌,存在進一步探索的空間。為此,本文擬從合法性和外交兩個維度對上述問題分別予以闡述。
承圣元年(552)十一月,蕭繹在江陵即位。他頒布的即位詔書中這樣表述道:
……高祖武皇帝明并日月,功格區(qū)宇,應天從民,惟睿作圣。太宗簡文皇帝地侔啟、誦,方符文、景。羯寇憑陵,時難孔棘。朕大拯橫流,克復宗社。群公卿士、百辟庶僚,咸以皇靈眷命,歸運斯及,天命不可以久淹,宸極不可以久曠?;浫羟拜d,憲章令范,畏天之威,算隆寶歷,用集神器于予一人……朕雖云撥亂,且非創(chuàng)業(yè),思得上系宗祧,下惠億兆。可改太清六年(552)為承圣元年。[6]148
蕭繹將“大拯橫流,克復宗社”作為他得天命的依據(jù)。蕭綱被其視為守成之主,但卻面臨“羯寇憑陵,時難孔棘”的狀況,亟需“撥亂”。蕭繹所謂“上系宗祧”和“承圣”之號的擬定無疑寓示著對蕭衍的繼承。他和蕭綱是兩支并行的帝統(tǒng),蕭繹的皇帝之位并不源自蕭綱。正因如此,平定河東王蕭譽后,蕭繹為梁武帝蕭衍發(fā)喪,“刻檀為高祖像,置于百福殿,事之甚謹”[7]5137,儼然暗含皇帝權力轉移之意。而先前蕭衍的指定繼承人蕭綱即位改元大寶時,蕭繹則是以“簡文制于賊臣,卒不遵用”為由沿用太清年號。詔書中亦反映了此點。此舉有否定簡文帝正統(tǒng)性的意圖。這意味著,在蕭繹看來,蕭綱難以承奉社稷宗廟。蕭繹即位后之所以又承認蕭綱的帝統(tǒng),原因在于若無簡文帝“制于賊臣”,也就無所謂蕭繹“克復宗社”的功業(yè)。不過,蕭繹特意強調“雖云撥亂,且非創(chuàng)業(yè)”,這實際上反映他繼位合法性不足的現(xiàn)實。
眾所周知,梁元帝的皇位繼承權并非來自于梁武帝的指定或制度性安排,而是源于平定歷時近四年的侯景之亂。在侯景最初包圍建康時,蕭衍與蕭綱均還在世。其時蕭繹的官銜為都督荊雍湘司郢寧梁南北秦九州諸軍事、鎮(zhèn)西將軍、荊州刺史,在宗王中權勢煊赫。然則蕭繹“不急莽、卓之誅,先行昆弟之戮”[6]170,矛頭首先對準的是其同宗。自從梁武帝為首的建康朝廷被圍后,赴援的宗王鮮有志在滅賊者,他們大都想趁此局面加強自身權威,甚至于懷有覬覦帝位之意。蕭繹則是其中最為明顯的一位。
當臺城不守的消息傳至江陵時,蕭繹軍府長史王沖建議他以太尉、都督中外諸軍事承制主盟。這可以極大提升蕭繹在諸侯王中的地位,但他并未應允,而是宣稱:“吾于天下不賤,寧俟都督之名;帝子之尊,何藉上臺之位。”[8]234其核心語詞圍繞“貴”“賤”展開,依蕭繹之意,冠上這些名號就意味著否定其身為皇子的尊貴身份。即便不這樣做,他也能號令天下。蕭繹作出如此激烈的舉動并非王沖的提議不合其心意,而在于此議牽涉到他“號令天下”資望不足的問題[9]93。太清三年(549)六月①蕭韶奉梁武帝密詔授予蕭繹的官銜“侍中、假黃鉞、大都督中外諸軍事、司徒、承制”[8]234正與王沖的倡議相一致。它直接促成了蕭繹的權力升格。所謂“大都督中外諸軍事”,“大”字起到加重其地位的作用[10],加此官銜者可以代表皇帝統(tǒng)率全國軍事力量[11]。蕭衍的詔書使蕭繹戲劇性地獲得了盟主之位,大大提高了后者威望。當然,其本意是督促蕭繹率眾勤王,最終卻被蕭繹用來滿足個人私欲。這是因為對于蕭繹而言,只要原朝廷中央垮臺,他就可輕易奪取最高軍權,之后的稱帝則是順理成章。在征討侯景的過程中,蕭繹逡巡不進當有這方面的考量。
除蕭繹以外,河東王蕭譽和岳陽王蕭詧亦蠢蠢欲動。他們皆為蕭統(tǒng)之子,是梁武帝廢嫡立庶一事中的利益受損者。蕭譽“失志之憤,當召專諸之客”[12]2362,蕭詧則看準蕭衍晚年“朝多秕政,有敗亡之漸”[13]855,招攬了不少兵馬,隨時準備謀圖霸王之功業(yè)。蕭繹欲行稱帝之事,蕭譽兄弟無疑就成了不穩(wěn)定因素。故蕭繹必欲除之而后快。值得一提的是,在蕭韶撰作的《太清紀》中,蕭譽兄弟被描繪為沒有匡復之志的潛圖構逆者,蕭繹則是一副心懷軍國之計的主持靖難者形象[7]5117。這使兩者的矛盾由叔侄相爭上升到了君臣大義的層面。蕭繹接下來的討伐之舉遂被合理化了。據(jù)《南史·蕭韶傳》記載,《太清紀》為蕭韶承蕭繹旨意撰著,“多非實錄”[8]1270。易知其中有為蕭繹辯白之意?!短寮o》中尊稱蕭繹為“上”,是此書完成于承圣年間。要之,這類書寫符合蕭繹為其創(chuàng)業(yè)史正名的需要。
梁武帝的眾多子孫中,除蕭譽兄弟被蕭繹視為心腹之患外,積極籌劃抗擊侯景的邵陵王蕭綸也在其討伐范圍內。蕭綸本人對其中關節(jié)有一定認識,他說:我本無他,志在滅賊,湘東常謂與之爭帝,遂爾見伐[7]5148。其原因在于:第一,剪滅侯景勢力是蕭繹爭奪帝位的最重要理據(jù)??梢宰⒁獾?,蕭紀兵發(fā)益鎮(zhèn)聲援討景時,蕭繹以書止之曰:“蜀中斗絕,易動難安。弟可鎮(zhèn)之,吾自當滅賊”[8]1329,明白表露出不愿其東下的心思。蕭繹對其他宗王染指此事頗為忌諱,必欲牢牢掌握征伐侯景的主動權。第二,蕭綸為梁武帝第六子,是蕭繹之兄。對于缺乏繼位合法性的蕭繹來說,蕭綸的存在本身就足以威脅到他權力的行使[14]424。但必須指出,蕭繹對蕭綸“與之爭帝”的猜疑也并非空穴來風。蕭繹被蕭衍欽定為義軍盟主后,大寶元年(550)正月,蕭恪推舉蕭綸為“假黃鉞,都督中外諸軍事”,蕭綸于是“置百官,改廳事為正陽殿”[6]477。這一行為易引起蕭繹的警覺。蕭綸而后為蕭繹部將王僧辯所敗,遣使請和于齊,遂被高洋冊封為梁王。據(jù)學者研究,文宣帝的封授有蕭綸主動的一面[15]。這就暴露了蕭綸此前積極進討侯景的真實動機。
又據(jù)《通鑒》記載,侯景部將任約襲擊蕭綸時,北齊以“時湘東王繹亦與齊連和”[7]5150為借口,對之持觀望態(tài)度,沒有派遣援軍??芍饼R更看重與蕭繹之間的關系,這當歸結于蕭繹在梁朝諸藩中實力最為強勁,并且他在與蕭綸的角逐中獲勝。而蕭綸雖與北齊建立了“和鄰”關系,但站在北齊的視角來看,此時他對北齊已無甚戰(zhàn)略價值。或許是覺察到北齊態(tài)度的微妙轉變,蕭繹在這之后頻繁遣使至齊。至天保二年(551)三月,高洋冊封蕭繹為“梁使持節(jié)、假黃鉞、相國,建梁臺,總百揆、承制梁王”[16]248。這表明北齊視蕭繹為梁朝的實際統(tǒng)治者。蕭繹既欲加強自身威望以在稱帝過程中占據(jù)優(yōu)勢,也就不能尊奉侯景擁立的蕭綱,其進位名號只得另尋出路。北齊由此成為賦予他對蕭梁境內統(tǒng)治權力正當性的重要來源。換言之,高洋對蕭繹的封授亦有后者主動的一面。
太清五年(551),蕭繹對侯景的作戰(zhàn)取得節(jié)節(jié)勝利。同年十月,蕭綱為侯景所殺。江陵上下充盈著樂觀情緒,以王僧辯為首的群臣紛紛上表勸進,蕭繹則以“巨寇尚存”為由統(tǒng)統(tǒng)拒絕。但涉及到皇位繼承權問題,蕭繹并不含糊。他將侯景擁立的嗣君蕭棟形容為商紂王[6]135,藉以否定其得位合法性。王僧辯問其收復建康后如何安置嗣君,蕭繹稱:“六門之內,自極兵威?!盵8]1314可見,蕭繹欲消除一切對其稱帝構成威脅的人物。當王僧辯攻入建康臺城再度勸進時,蕭繹仍然擺出一副拒絕的姿態(tài)。他說:淮海長鯨,雖云授首;襄陽短狐,未全革面。太平玉燭,爾乃議之[6]144。易知,蕭繹希望在消滅侯景勢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征服蕭詧,其著眼點在于王朝“太平”。建康城被蕭繹光復的消息也很快便傳至北齊。據(jù)《北齊書》記載,文宣帝高洋于天保三年(552)三月下詔進封蕭繹為梁主,其詔書起到承認蕭繹繼位合法性的作用[17]67-68。局勢對蕭繹一度十分有利。
然而,太清六年四月蕭紀的稱帝打亂了蕭繹本來的計劃,亦促使他進一步意識到自身繼位正當性不足的問題。對于蕭紀來說,平定侯景的功業(yè)并不足以斷絕其稱帝之心。雖然蕭繹“許其還蜀,專制一方”,得到的反饋卻是“不從,報書如家人禮”,這等同于直接否認蕭繹帝位的合法性。面對蕭紀的咄咄逼人,蕭繹選擇向西魏求援。在西魏的協(xié)助下,蕭紀勢力終被鏟除??梢哉f,蕭繹順利坐穩(wěn)皇位是在消滅其他藩王勢力與平定侯景之亂的雙重背景下實現(xiàn)的,此過程伴隨西魏和北齊或實質性、或象征性的支持。這同時也反映出蕭繹江陵政權建立之艱難。
平定建康前后,對江陵群臣而言,最值關切的一個問題就是國都的選址。這關系到政權的穩(wěn)定乃至其合法性構建。蕭繹曾在太清六年二月就遷都一事下令:
今若移還建業(yè),言及金陵,將恐糧運未周,國儲不實,舟輿尚少,樵蘇莫繼。若仍停荊服,即安渚宮,復恐制置豐屋,難為修理……通侯諸將,勿得有隱。[18]155
可知,此時無論遷都建康抑或是即都江陵,皆利弊共存。蕭繹對此頗難取舍,于是令群臣商議。王僧辯收復建康時,借勸進之際闡述建康是“九州之赤縣,六合之樞機”,極言其政治地位,希望蕭繹能“揚清駕而赴名都,具玉鑾而游正寢”[6]143。對于王僧辯的建議,并非沒有反對的聲音。徐陵以為“何必西瞻虎據(jù),乃建王宮;南望牛頭,方稱天闕”[6]146-147,顯然他是持“即都江陵”意見的一方。
承圣元年(552)十一月蕭繹在江陵稱帝,當日,“帝不升正殿,公卿陪列而已”[6]148?!吧睢笔腔实奂次坏囊豁椫匾獌x式流程[19],“未升正殿”一方面反映出江陵的宮殿建設尚未完備,另一方面也說明蕭繹選擇以江陵為都屬于權宜之計。蕭紀于承圣二年(553)七月被消滅,八月便有遷都建康之詔,當可提供佐證①。不過,蕭繹屬下如胡僧祐、黃羅漢、宗懔和劉瑴均對遷都一事表示反對,他們認為:建業(yè)王氣已盡,與虜正隔一江,若有不虞,悔無及也!又據(jù)傳言“荊州洲數(shù)滿百,當出天子”指出“今枝江生洲,百數(shù)已滿,陛下龍飛,是其應也”[7]5201。易發(fā)現(xiàn),主張即都江陵者的兩點理由一是質疑了遷都建康的合理性,一是塑造了建都江陵的正當性。意在遷都建康者如周弘正、王褒則對此回應道:百姓未見輿駕入建康,謂是列國諸王[7]5201。此語傳達出長期作為國都的建康所具有之正統(tǒng)性意蘊②。武昌太守朱買臣補充說:建康舊都,山陵所在,荊鎮(zhèn)邊疆,非王者之宅[7]5202。此說并未跳出周、王二氏以建都建康為正統(tǒng)天子所在的范疇,區(qū)別只是增加了對以江陵為都的方位合理性的辯駁,而這與胡、黃等人“建業(yè)王氣已盡,與虜正隔一江”的說法互有抵牾,并不存在說服對方的可能。如是看來,遷都之議中,兩方在論理方面可謂不相上下。
《南史·周弘正傳》:“元帝再臨荊陜,前后二十余年,情所安戀,不欲歸建業(yè)。兼故府臣僚皆楚人,并欲即都江陵?!盵8]899此則材料隱含的政治取向是將定都江陵視為蕭繹“戀舊”情結與其故府臣僚意志相結合的產物。這樣說有一定道理,但對于蕭繹之所以選擇以江陵為都,概括最為準確的當屬《通鑒》的“以建康凋殘,江陵全盛”。其中的分別在于,如果江陵殘破不堪,遷都建康則為必然之舉。換言之,“江陵全盛”是荊楚士人主張即都江陵的底氣所在,也是蕭繹“意好荊、楚”的前提。但無法否認的是,在蕭繹“遍試人情”的情況下,遷都之議的結果是有利于主遷派的“左袒者過半”。這表明周、王等人的言說在多數(shù)人看來是頗有道理的。綜合來看,蕭繹棄故都建康而定都江陵的舉動雖有其正當性,卻在一定程度上損傷了新生政權的合法性。
在政權合法性建構方面,《陳書·何之元傳》征引《梁典·序》的一則記錄頗值得重視,其載:
洎高祖晏駕之年,太宗幽辱之歲,謳歌獄訟,向西陜不向東都;不庭之民,流逸之士,征伐禮樂,歸世祖不歸太宗。撥亂反正,厥庸斯在,治定功成,其勛有屬。[20]467
何之元撰作《梁典》的目的是“垂鑒戒,定褒貶”,此時其身份已由梁臣轉變?yōu)殛惓迹读旱洹返淖霾o蕭梁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他對蕭繹的評價自代表了相當部分的南朝士人。所謂“謳歌獄訟,向西陜不向東都”,“謳歌獄訟”有象征天命轉移之意③。亦即,在梁武帝蕭衍去世、簡文帝蕭綱被幽執(zhí)的背景下,蕭繹的王位正統(tǒng)性已獲時人承認。這無疑有助于江陵政權的合法性建構?!皳軄y反正”“流逸之士”“禮樂”等語詞正可揭橥出其依據(jù)所在。所謂“撥亂反正”隱喻著蕭繹平定侯景之亂的功業(yè)。在時人看來,它意味著蕭繹“光啟中興”和“紹茲寶運”[6]153。進言之,剪除侯景不僅是其稱帝改元的重要推力,也是建構江陵政權合法性的依據(jù)。據(jù)《周書·蕭詧傳》載,西魏大寶元年六月冊命蕭詧為梁王,后者于是“置百官,承制封拜”[13]859。則西魏是把蕭詧當作實際意義上的梁朝正統(tǒng)繼承者。從國家建構的角度來看,相較西魏單純的冊命,顯然是蕭繹一方“殄殲元惡”的事功更具說服力。僅憑此點,淪為西魏附庸的蕭詧實無法構成對蕭繹政權合法性的沖擊。所謂“流逸之士”“禮樂”歸蕭繹不歸蕭綱則提示我們,文化在蕭繹政權合法性建構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北齊書》曾記載一則高歡對蕭衍的評論:
江東復有一吳兒老翁蕭衍者,專事衣冠禮樂,中原士大夫望之,以為正朔所在。[21]347
“專事”的概括雖嫌絕對,但這無疑闡明了蕭衍的文化事業(yè)有助于營造正統(tǒng)氣象。蕭繹在文化上則繼承了梁武帝的事業(yè)[22]。其一,早年以文士身份處世的蕭繹在侯景之亂伊始便“開鎮(zhèn)西府,辟天下士”[8]234,引納流亡文士不遺余力。其二,侯景亂平后,王僧辯“收圖書八萬卷歸江陵”,這很難說沒有蕭繹的指示。至江陵城陷時,蕭繹所收圖書已達十四萬卷之多。按《隋書·經籍志》所記,梁初國家藏書數(shù)量為二萬三千余卷[23]907?!笆娜f卷”這一數(shù)目遠遠超過梁朝初年,易見梁末藏書之盛況。其三,江陵政權建立后,蕭繹對待文士尤其禮遇、信用。遷都之議中,無論“西人”還是“東人”,其代表人物皆為中央高官,而這之中絕大多數(shù)是文士。又如江陵之役的最后關頭,蕭繹偏信身為文士的王褒而對武將謝答仁的建議棄之不顧。這些舉動均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蕭繹汲汲于重整梁朝的文化秩序??傊?,在最高統(tǒng)治者的大力支持下,江陵政權的文風日益興盛。蕭繹的文化事業(yè)建構了一條由蕭衍傳至他本人的“文化譜系”,這對于確證江陵政權的統(tǒng)緒源自蕭衍發(fā)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由此為江陵政權的合法性建構提供了支撐。
那么,蕭繹的文化事業(yè)是否可以如梁武帝時代一般向北朝宣示南朝的正統(tǒng)呢?答案是否定的。如前所論,在蕭繹的稱帝過程中,他主動請求北齊冊封其位號。這一方面確給其統(tǒng)治權力提供了正當性依據(jù)。另一方面,北齊通過詔書進封其位號的行為表示北齊是將梁政權當作藩屬對待④。北齊的冊封由此成為構建江陵政權合法性的根據(jù)。雖然罕有蕭梁一方的史料對蕭繹稱藩一事提供佐證,然從其后的歷史來看,梁朝的大臣對于向北齊稱藩是持接受態(tài)度的。齊文宣帝高洋想納蕭淵明作梁朝的嗣君,于是寫信給王僧辯,稱:
朕以天下為家,大道濟物。以梁國淪滅,有懷舊好,存亡拯墜,義在今辰……彼貞陽侯……故置為梁主,納于彼國。[6]700-701
高洋將梁政權置于北齊的天下秩序之中,彰顯了北齊宗主國的地位。此處的“置為梁主,納于彼國”更顯示出蕭淵明作為梁國嗣君的身份是由高洋來指認。這一非正式的書信內容最后又通過高洋頒布的詔書加以確定,從而使得蕭梁王朝的合法性得到北齊官方的承認。王僧辯在給貞陽侯蕭淵明的回信中所說“仰藉皇齊之威”[6]701“大齊仁義之風,曲被鄰國……江東冠冕,俱知憑賴”[6]702云云皆是把北齊視作宗主國。在納蕭淵明為梁主一事上,我們不否認王僧辯受到北齊的兵威脅迫,但從其后陳霸先多次擊退齊軍的進攻可知,王僧辯亦可決意御敵。他之所以選擇接受北齊的主張無疑有執(zhí)意不堅的緣故。而當陳霸先襲殺王僧辯后,迎立蕭方智登極,“仍請稱臣于齊,永為藩國”。易看出梁末最高統(tǒng)治集團對于向北齊稱藩一事并不抗拒。
據(jù)《梁書·陳慶之傳》記載:
魏北海王元顥以本朝大亂,自拔來降,求立為魏主。高祖納之,以慶之為假節(jié)、飚勇將軍,送元顥還北。[6]511
元顥主動請求梁朝立他為魏主,這當發(fā)生于南北皇統(tǒng)已具一定程度認同的背景下⑤。“高祖納之”一語則表示元顥的繼位合法性得到了蕭梁一方的承認,借助陳慶之兵力攻入洛陽短暫建立起來的元顥政權,合法性當本自蕭衍詔書⑥。又元顥尊稱蕭衍為“主上”[6]513,可知兩者之間實為君臣關系。在這種情況下,兩方也構成宗藩關系。元顥和蕭衍的一系列舉動創(chuàng)造了南北朝時期南北關系的全新范式。相較元顥求立為魏主,梁朝成為北齊藩國與之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南北所處的形勢發(fā)生了變化,這是自詡華夏正統(tǒng)的南朝向北朝稱藩的根本原因。
捎帶一提,李萬生所說梁朝成為藩國就寓示著南方人的正朔自尊心遭到極大的損傷[24]248這一觀點高估了此事的意義。梁敬帝褒獎陳霸先的詔書中有“五胡薦食,競謀諸夏”之語,這是在陳霸先意志下撰寫的詔書。其中顯然是將南朝當作“諸夏”,把北朝政權形容為“胡”。類似的用詞在陳霸先稱帝后亦偶或見之。從陳霸先的事跡來看,可知南朝的正統(tǒng)訴求此后并未衰減。
自天監(jiān)北伐開始,蕭衍始終有經略北方的戰(zhàn)略追求。他接納侯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希望“宇內一統(tǒng)”的心理。但侯景之亂的爆發(fā)使梁王朝的國力大為削弱。在三方對峙的格局下,蕭梁的弱勢地位極為明顯。蕭繹應對西魏、 北齊的政策與此存在相關性。
太清三年,與蕭繹為敵的蕭詧求援于西魏,請為附庸?!锻ㄨb》謂“繹使司州刺史柳仲禮鎮(zhèn)竟陵以圖詧”[7]5127??芍捓[亟欲吞并蕭詧。對蕭繹來說,被蕭詧控制的襄陽乃戰(zhàn)略要地,于江陵北部的安全局勢有決定性影響。所謂“襄陽既去,則江陵受敵既危”[25]255。然而,由于西魏攪局,蕭繹的目的非但沒有達到,還損兵折將,丟失了漢東之地。楊忠趁勝進逼江陵,蕭繹遣舍人庾恪告之曰:“詧來伐叔而魏助之,何以使天下歸心!”[7]5132楊忠遂停湕北。楊忠絕非是惑于該借口才有停兵之舉。從實際情況來看,他的主要目的是營救蕭詧,不愿在既定戰(zhàn)略目標達成后與蕭繹再生是非。據(jù)《周書·楊忠傳》記載,蕭繹“遣使送子方畧為質,并送載書,請魏以石城為限,梁以安陸為界”[13]316。則蕭繹迫于兵威主動提出了結盟請求,并承認漢東之地屬西魏所有,江陵危機是以解除。其時蕭繹醉心于內部權力斗爭,與西魏結盟并進行邊境約定亦是他用以紓解外部軍事壓力的戰(zhàn)略舉措?!锻ㄨb》敘此事增加了一條“請同附庸”的文字?!赌鲜贰穭t稱蕭繹“使少子方晷質于魏”,“魏不受質而結為兄弟”[8]235。這說明蕭繹為求外部環(huán)境安寧,能接受淪落到與蕭詧相等的境地。但談判的結果是蕭繹不可附庸于西魏,兩國關系處于平等地位。很明顯,相較蕭詧而言,西魏與蕭繹結盟時留有余地。既是平等關系,就難免會發(fā)生沖突。西魏通過盟約明確了漢東之地的控制權,卻并非真正愿同蕭繹通和。故而此約實是西魏占據(jù)優(yōu)勢的不平等條約[26]247。
當然,蕭繹不會不認識到這一點??紤]到現(xiàn)實情況,蕭繹與西魏結盟或非失策。比如,蕭繹憑兩國的同盟關系得以在江陵朝廷陷于危機時向西魏求援。但問題在于蕭繹求援所開出的條件實則又暴露了江陵政權的虛弱。大寶二年,面對侯景進逼江陵,蕭繹命蕭循以南鄭與魏,將之作為換取西魏出兵的條件[24]131。這表明為穩(wěn)固統(tǒng)治秩序蕭繹能夠接受失地的代價。那么在他因蕭紀討伐江陵一事再度冀求西魏出兵的情況下,我們便不無理由懷疑西魏能夠堂而皇之地并吞蜀地應有蕭繹的默許。亦即,蜀地的所有權實是西魏發(fā)兵助蕭繹平亂的政治籌碼。其結果是,蕭紀叛亂被平息后,江陵政權的上游屏障全為西魏占據(jù)。這一切使蕭梁王朝愈發(fā)受制于西魏[4]。江陵政權趨于惡劣的邊防形勢引發(fā)了有識之士的憂慮。《北史》謂法和“在江夏,大聚兵艦,欲襲襄陽而入武關”[16]2943-2944,陸法和試圖從江陵政權北部打開局面。但此舉終為蕭繹阻止。它反映出蕭繹對主動以武力解決同西魏的領土爭端持保守態(tài)度,這亦是出于對江陵政權國力的現(xiàn)實考慮。這種情況下,西魏牢牢掌握著通和與否的決定權。
宇文泰之所以出兵伐蜀更多是因應西魏自身的發(fā)展戰(zhàn)略。如前島佳孝所言,對于占據(jù)關中的西魏來說,南進四川是既定路線之一[26]315。據(jù)《周書·尉遲迥傳》記載,當宇文泰獲知蕭繹請兵攻蜀時,興奮地說,“取蜀制梁,在茲一舉”。蜀地為西魏攻占后,梁朝的安全局勢更為嚴峻。蕭繹當有所感。對此,他采取的策略是聯(lián)齊制魏?!吨軙び谥攤鳌返囊欢挝淖謧鬟_了西魏對梁齊關系的認識:
初,梁元帝平侯景之后,于江陵嗣位,密與齊氏通使,將謀侵軼。其兄子岳陽王詧時為雍州刺史,以梁元帝殺〔其〕兄譽,遂結仇隙。據(jù)襄陽來附,仍請王師。[13]247
必須說明的是,這段文字并非嚴格按照時間順序敘述。它能提供的信息在于:西魏一方認為,蕭繹與北齊的交結實是為了圖謀侵魏,所謂“外敦鄰睦,內懷異計”。那么,我們便不得不追問:真相是否如此?若不是,蕭繹與北齊開展外交的情形又是如何?
據(jù)《北齊書》記載,魏齊易代后,蕭繹與北齊的首次通使活動發(fā)生在大寶元年十一月。這之后直至梁元帝嗣位江陵,兩方基本維持著“和鄰”關系。如前所述,蕭繹與北齊建立的外交關系實是宗藩關系。但需要補充的是,這種性質的關系可能并不貫穿蕭繹與北齊外交關系的始終。蕭繹稱帝后,兩者關系發(fā)生了一些變化?!锻ㄨb》詳細記載了梁朝這一階段與北齊的兩次軍事沖突,可為我們理解變化之所在提供答案。
第一次軍事沖突的起因是北齊欲納湘潭侯蕭退入主建康另組政權[11]。結果齊師大敗,計劃擱淺?!锻ㄨb》系此事于承圣二年九月至閏十月。按《北齊書》,沖突甫一結束,蕭繹便向北齊遣使,這當有修復兩國關系的用意。則北齊的軍事挑釁并未使兩國陷入敵對狀態(tài)。值得注意的是,《北齊書·文宣帝紀》書此次蕭繹遣使至齊不再用“朝貢”一詞,這提示我們有可能其時雙方的外交關系已恢復為平等關系⑦。它的時間點也頗耐人尋味。自該年八月蕭紀叛亂被平定后,江陵政權的上游門戶洞開,來自西魏的威脅變得嚴重起來。蕭繹不計前嫌欲與北齊改善關系恐有防備西魏的考慮⑧。
第二次軍事沖突的導火索是“宿預民東方白額以城降(梁),江西州郡皆起兵應之”⑨?!锻ㄨb》系此事于承圣二年十二月至次年六月,可見持續(xù)時間之久。這次沖突的主動方為梁朝。以陳霸先為首的下游諸將欲趁北齊東方白額之亂收復侯景叛亂中丟失的江北之地。不過,除孤懸于淮北的宿預為東方白額投降所得以外,梁軍始終無法攻拔江北淮南的任一北齊據(jù)點,僅能對其形成包圍之勢,戰(zhàn)爭集中在一個比較狹長的區(qū)域。自承圣三年正月,梁軍似再無繼續(xù)北進之意。陳霸先諸將的首要目標是保證對江北之地的鯨吞,其實質是想將長江防線向北推進。但由于北齊對江北戰(zhàn)略要地廣陵、盱眙等郡的固守,梁軍推進的步伐受到嚴重牽制,俟北齊援軍一到,梁軍只好撤圍退兵。梁朝此次軍事行動的失敗意味著在北朝政權統(tǒng)治仍然堅固的情況下,江陵政權只能屈居守勢?!锻ㄨb》載承圣三年三月北齊遣使至江陵,梁元帝待之甚厚[7]5209。同一時期,在江淮一帶兩國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北齊的遣使與蕭繹面對北齊使節(jié)時顯露的政治姿態(tài)表示兩國均有意規(guī)避此次兵爭對兩國關系造成的破壞。則這場沖突并未傷及到兩國關系的根基。對于北齊來說,穩(wěn)固與梁王朝的關系有助于它在三方對峙的格局中集中力量對付西魏。
由上可知,蕭繹江陵政權建立之后,雖與北齊爆發(fā)過兩次軍事沖突,但雙方都注意將沖突事件造成的影響控制在對兩國來說可以承受的范圍內。它服務于兩國的戰(zhàn)略目標:合力制魏。不過對于蕭繹而言,他并非意在侵略西魏,與北齊維持關系主要是想在戰(zhàn)術心理層面對西魏進行威嚇,從而謀求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從承圣三年三月蕭繹向西魏“請據(jù)舊圖定疆境”一事可看出,蕭繹即便欲要回失地,亦是希望同西魏和平解決,這便有同年四月蕭繹遣庾信聘魏之舉。又比如在“武寧太守宗均告魏兵且至”的背景下,江陵群臣仍沉浸在“二國通好,未有嫌隙”[7]5215的迷夢中。故所謂“將謀侵軼”只能是西魏一方的誣辭[2]670。實際上,宇文泰“始定成都,即有江陵之志”[27]821-822,無論是蕭繹接待西魏使臣宇文仁恕有闕[8]241還是于謹《檄梁文》中“傲我王命,擾我邊人”[28]1398的指責皆是西魏討伐江陵的借口。
問題在于,蕭繹對西魏的防備實依托于風險極大的政治投機。正如于謹所言,在蕭繹看來,西魏既有“齊氏之患”,兵力受到牽制,滅亡他的可能性不大[13]247。進言之,即使江陵政權面臨威脅,也在可控范圍之內。實際情形則是,在蕭繹發(fā)給王僧辯的敕文中以“黑泰背盟,忽便舉斧”形容西魏的征伐之舉,“忽”字形象地傳達出江陵朝廷對此事應變不足的狀況。在兩方交戰(zhàn)之際,蕭繹甚至還想送質請和,這可以說完全誤判了西魏的戰(zhàn)略意圖。如果從蕭繹的外交策略著手,可以看出,他雖對江陵政權面臨的安全危機有所認識,但這種認識尚不充分。因此他并未認真地做好防備工作,結果只能令江陵政權走向崩潰。
在征討侯景的過程中,由于各路藩王普遍存在僭越野心,矛盾異常激烈。這一方面延宕了消滅侯景的進程,另一方面導致蕭繹建立江陵政權的過程頗為曲折。蕭繹在戰(zhàn)勝其他諸藩的基礎上主動向北齊尋求冊封以加強自身威望和統(tǒng)治權力的正當性。這些舉動連同他成功剪除侯景勢力的行為,使得梁祚得以再造。從現(xiàn)實情況來看,平定侯景之亂被視為蕭繹贏得皇位繼承權的最重要功業(yè),同時也是為其營造天命所歸之氛圍的依據(jù)。蕭繹藉此將自身塑造成了梁武帝的正統(tǒng)繼承者。
江陵政權肇建前后,荊楚士人對定都江陵的正當性進行了論證。但大部分人都贊成周、王等人對建康作為都城的正統(tǒng)地位進行維護。蕭繹選擇以江陵為都雖有其正當性,卻在一定程度上損傷了新生政權的合法性。剪除侯景的事功成為渲染政權獲得合法性的手段。蕭繹開展的文化事業(yè)則是為了重整文化秩序,它構建了一條由蕭衍傳至他本人的“文化譜系”。換言之,整頓文化秩序實可視為蕭繹江陵政權合法性建構的依據(jù)。然與梁武帝時代不同,梁朝已不能以文化與北朝進行正統(tǒng)之爭,這是因為江陵政權成為了北齊的藩國。當然,必須強調的一點是,蕭繹奉北齊為宗主國因應了南北皇統(tǒng)趨于認同的大勢,對蕭繹來說,北齊的封授亦有助于建構其政權的合法性。
尤需注意的是,重建的梁政權歷經侯景之亂國土已大量淪喪。在三方對峙的格局中,其弱勢地位愈加明顯。這使它在政治軍事方面整體處于防守態(tài)勢。這種背景下,蕭繹只得靈活應對來自西魏與北齊的軍事壓力。平定蕭紀后,江陵政權源于西魏的安全威脅日益嚴重,蕭繹采取了聯(lián)齊制魏的策略,這并非是“圖謀侵軼”,而是戰(zhàn)術心理層面上的威嚇之舉。蕭繹并未認真做好對西魏的防備,只是將其寄托在政治投機之上。這一行為最終被西魏識破,結果導致江陵政權走向覆滅。梁祚中興的局面自此不復存在。
注釋:
① 《南史·梁本紀第八》“尋上甲侯韶自建鄴至”未詳具體時間,此據(jù)《通鑒》。
② 《梁書·元帝紀》載“武陵之平,議者欲因其舟艦遷都建鄴”,則承圣二年八月下詔遷都亦有獲得大量船艦的因素左右。不過若蕭繹沒有遷都之意,所謂的詔書似也無從談起。
③ 相關研究請參牟發(fā)松:《陳朝建立之際的合法性訴求及其運作》,《中華文史論叢》2006年第3期。收入氏著:《漢唐歷史變遷中的社會與國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443-457頁。權家玉:《兩晉之交司馬氏正統(tǒng)南移的過程》,《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4期,后收入氏著:《魏晉政治與皇權傳遞》,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第184-185頁。
④ 中古時期的正史文獻中“謳歌”“獄訟”經常以組合詞的面貌出現(xiàn)于前朝末帝的禪位詔冊中。如《隋書》所收周帝禪位冊書中“自漢迄晉,有魏至周,天歷逐獄訟之歸,神鼎隨謳歌之去”一語。其以“獄訟”“謳歌”之所集為“天歷”“神鼎”之所至,適足明“謳歌獄訟”象征天命轉移之意。此處不贅。
⑤ 詳參蔡宗憲:《中古前期的交聘與南北互動》,臺北:稻鄉(xiāng)出版社,2008年,第67-68頁。李磊:《〈魏書·島夷蕭衍傳〉的敘事與魏齊易代之際的南北觀》,《史學月刊》2018年第11期。
⑥ 李萬生高度評價了侯景請求梁武帝立元貞為魏主一事,認為這只有在南北認同達致相當程度后才會出現(xiàn)。侯景之亂前的元顥北伐則被他視作梁朝對元氏皇統(tǒng)的利用行為。相關論述參見氏著:《侯景之亂與北朝政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第245-248頁。但元顥成為魏主并非被迫,而是其主動謀求梁朝冊立的結果。就此點而言,我們以為元顥北伐一事的發(fā)生便已標志南北皇統(tǒng)有一定程度的認同,侯景求立元貞為魏主一事是此種“認同”的延續(xù),并不具備特異性。
⑦ 需要說明的是,無論是《魏書》《北史》抑或《梁書》《南史》,都未曾寫明梁武帝是通過何種方式立元顥為魏主。對于蕭衍冊封元顥一事,司馬光的著眼點則在于冊封的位號是魏主還是魏王。然不論是封王還是立一國之君這般大事,筆者更傾向于相信需要皇帝頒發(fā)詔書。
⑧ 相較《北齊書》,《北史》對于蕭繹即位后與北齊的首次通使即書為“遣使來聘”,不詳是否有篡改嫌疑。今從《北齊書》。
⑨ 參見[日]吉川忠夫:《梁の元帝政権始末》,《侯景の亂始末記》,中公新書,1974年,第121頁。李磊:《<魏書·島夷蕭衍傳>的敘事與魏齊易代之際的南北觀》,《史學月刊》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