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莉
每個人在自己的讀書生涯中都會用到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字典詞典。當不知道一個詞是什么意思的時候,就會翻閱《新華字典》《現(xiàn)代漢語詞典》,如果遇到了生僻的詞語,還會尋找《辭海》《辭源》《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等,這些工具書的釋義給讀者打開一扇窗,幫助讀者認識這個詞所表示的自然與人文的方方面面。這樣釋義的工作并非現(xiàn)代文明的產(chǎn)物,遠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我們稱其為訓詁。
訓詁屬于一門古老的學問,指的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因時地相隔而難懂的語言。訓詁包括的內(nèi)容較多,諸如句讀、解句、說明語法和修辭現(xiàn)象、注音、??钡?,但釋義是其核心內(nèi)容。訓詁源遠流長,起于先秦,發(fā)展于漢唐,變革于兩宋,到清代達到鼎盛時期。人與動物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在語言符號的使用上。遠在先秦時,流傳下來的《詩經(jīng)》《論語》《孟子》等,顯示了先民運用宏富準確的詞匯表達對世界認知的高超的能力。隨著時地的變遷,后來的人不甚理解里面的詞語了,不同地域的人也不甚明白另一個地方的詞語了。所謂“蓋時有古今,猶地有東西,有南北,相隔遠則言語不通矣”。這就需要訓詁發(fā)揮語言橋梁的作用。晚清經(jīng)學家、史學家、地理學家陳澧潛心《孝經(jīng)》《論語》《孟子》等原典的詮釋,或作新注新疏,匯集心得而成名著《東塾讀書記》,書中言:
古今異言,通之使人知也。地遠則有翻譯,時遠則有訓詁。有翻譯則能使別國如鄉(xiāng)鄰,有訓詁則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謂通之也,訓詁之功大矣哉!
通過訓詁,反映出古人具有用豐富多彩的語言解釋世態(tài)萬象的能力。
訓詁釋義擁有一套完備的語言解釋系統(tǒng)。針對古代文獻,有時候只要解釋其中一兩個詞,全句的意思就清楚了;有時候卻要加以申說,人們才看得懂,曉得言外之意。這些均準確全面地記錄了中國古代的語言交際、社會活動、自然環(huán)境等,呈現(xiàn)出璀璨瑰麗的文化面貌。我們先看一則例子?!对娊?jīng)·邶風·終風》:“寤言不寐,愿言則嚏?!睗h鄭玄箋:
我愿思也,嚏讀當為不敢嚏咳之嚏。我其憂悼而不能寐,汝思我心如是,我則嚏也,今俗,人嚏云人道我,此古之遺語也。
鄭玄乃漢代經(jīng)學的集大成者,給《詩經(jīng)》的解釋稱作“箋”,就是古代的訓詁。“嚏”本來表示打噴嚏,可它在《詩經(jīng)》中描寫的不是一個簡單的生理反應(yīng),鄭玄解釋了“嚏”背后的一個民俗現(xiàn)象。原來東漢時有這樣的習俗,人一打噴嚏就說有人念叨我了,而這是《詩經(jīng)》時代之遺風。其實從《詩經(jīng)》所在的春秋到現(xiàn)在一直保留著這樣的風俗。今天的陜西、山西、內(nèi)蒙古民間仍廣泛流傳。如果我們尋繹其來源,那一定是鄭玄的釋義給后人提供了生動有趣的證據(jù)。通過這個例子看到,訓詁是一種語義闡釋現(xiàn)象,運用的語言及其系統(tǒng)本身就是中國語言文化的一顆名珠。
訓詁通過對詞語的解釋和申說,構(gòu)建了古代人類社會和自然社會的龐大的文化體系。儒家學說是我國封建社會占統(tǒng)治地位的學派,而訓詁是開啟儒家經(jīng)典及其先秦古義的鑰匙。歷史上所謂的四書五經(jīng),后來發(fā)展為“十三經(jīng)”,即《易》《詩》《書》《周禮》《禮記》《儀禮》《公羊傳》《谷梁傳》《左傳》《孝經(jīng)》《論語》《爾雅》《孟子》十三部儒家經(jīng)典。它們多成書于周代,部分成書于漢朝。有漢以來,經(jīng)儒對這些經(jīng)典作注釋。隨著時代推移、語言演變以及社會的變化,那些注釋還需要進一步注釋,就叫“疏”或“正義”。合起來就形成“注疏”?!妒?jīng)注疏》是中華文明的核心典籍。其“注疏”正是訓詁釋義。釋義的觸角伸向語言文字,還涉及哲學、文學、政治、歷史、經(jīng)濟、民俗、地理、科技、典章制度等,形成豐富而深邃的思想文化體系。
訓詁具有鮮明的時代色彩。不同時代人們具有不同的認知體驗、道德倫理、觀念感情,這些深刻影響著釋義者,釋義反映了不同時代的文化內(nèi)涵。東漢名臣,文學家、書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給班固《典引》“三足軒翥于茂樹”句作注:“烏,反哺之鳥,至孝之應(yīng)也?!薄盀酢奔礊貘f,羽毛通體或大部分黑色。烏鴉反哺,漢代的人們認為它是孝鳥,所以蔡邕釋以“至孝之應(yīng)”,表達了賦予在這個詞上的倫理觀念,具有贊美之情。這種情況到宋代發(fā)生了變化。朱熹注釋《詩經(jīng)·邶風·北風》“莫黑匪烏”說:“烏,鵶,黑色。皆不祥之物,人所惡見者也?!泵骼顣r珍在其《本草綱目·禽三·烏鴉》中也說:“烏鴉大觜而性貪鷙?!睘貘f生性貪婪兇猛,人們對烏鴉懷有厭惡之情,視為不祥之物。這類釋義現(xiàn)象非常普遍。古代先民習慣于在植物、動物、物件上賦予不同的審美取向,比如玉、忘憂草、梅、蘭、竹、菊、喜鵲、蜘蛛等,人們在解釋這些詞時,都會表述出那個時代內(nèi)含的思想感情。
訓詁釋義對現(xiàn)代辭書編纂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們手頭常用的詞典多吸收了古代的編纂傳統(tǒng)。中國古代專釋字義的訓詁著作,同時也是詞典字典。傳統(tǒng)的辭書編排法有音序、筆畫和類義三種,而中國辭書最早使用的是類義編排法。最早的訓詁學著作是《爾雅》,也即最早的詞典,起于戰(zhàn)國末、秦代初,到西漢初期,由諸儒全面修改而完成。該書針對文化詞語與名物詞語劃分出親、宮、器、樂、天、地、丘、山、水、草、木、蟲、魚、鳥、獸、畜等16類。中國古代第一部語源辭典是《釋名》,分形體、姿容、長幼、親屬、言語、飲食等27類。初版于1915年的《辭源》,是中國首部現(xiàn)代辭書。十年前,我曾有幸參加第三版《辭源》的修訂工作。在主編何九盈、王寧、董琨教授的帶領(lǐng)下,《辭源》遵照初版理念,不收外來詞,其“百科”的概念也不以現(xiàn)代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科學技術(shù)為分類標準,而是繼承并參考了《爾雅》《釋名》的名物分類法。我共修訂原書3355條植物詞,還增補了約710個植物詞新條目。植物詞全部的義類參考了《爾雅》《釋名》等書的分類法,在“植物”下分水生、陸生兩大類,下再分草本、木本、藤本、菌類,每類再依層次繼續(xù)細分,有“花部-觀賞、藥用”“谷部-莊稼、原料”“果部-果實、瓜瓠”等種種。完全秉承了古代辭書釋義的分類觀念,正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與弘揚。
近些年來,訓詁釋義作為中國古代文化知識、文化理念和文化系統(tǒng)的信息載體,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對其做了大量的清理與補充完善工作。我在20多年前有幸得到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黃金貴先生的指導,黃先生著有《古代文化詞義集類辨考》,在同義詞和文化史的系統(tǒng)中考釋詞義,是當代學者對名物詞釋義的一部高水平著作。還著有《古漢語同義詞辨釋論》,對古漢語同義詞辨釋有精審的研究。我對《爾雅》有濃厚的興趣,查考《爾雅》的同義詞條,考證其中的疑難詞語,其中有一條“貘,白豹”,有的說指大熊貓,有的說是傳說中的食鐵之獸,還有的說是豹。在黃先生的啟發(fā)指點下,我查閱了《爾雅》歷代的注本,像晉郭璞、唐代陸德明、清代郝懿行、邵晉涵等人的訓釋,辨別正誤,最后確認它是指大熊貓。我們不禁感嘆在2000多年前的《爾雅》之中就有大熊貓的記載了,而后歷代不斷的釋義正誤間雜,我們撥開重重迷霧見其端倪。后來我完成《爾雅新注》,是從同義角度對這部經(jīng)典的現(xiàn)代釋義的新實踐。
訓詁釋義還特別需要進行系統(tǒng)而深入的理論研究,總結(jié)規(guī)律,弘揚傳統(tǒng),形成具有中國氣派的話語體系、理論體系。我一直在這方面淺做耕耘。2005年我在北京師范大學作博士后,合作導師李國英先生從事《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等文字形義之研究,出版《小篆形聲字研究》《說文解字研究四題》等著作,也正在參與醞釀《辭源》第三版修訂工作,這些同樣是要在當代厘清與再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體現(xiàn)其當代價值。我想以“訓詁釋義”為題,從學理上加以闡述,作為博士后出站報告。李先生欣然同意并給予指導幫助,我順利完成了《訓詁釋義研究》。出站后又不斷修改,該著入選“中國社會科學博士后文庫”,榮獲全國“優(yōu)秀博士后學術(shù)成果”。展望未來,我們挖掘訓詁的文化寶藏任重道遠。訓詁釋義不僅是一個語言系統(tǒng),更是一個龐大的文化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承載著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tǒng)文化,這就使訓詁不僅有廣闊的實踐應(yīng)用和研究空間,而且有著輝煌的發(fā)展前景。
(作者系中國傳媒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漢語言文字學方向?qū)W科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