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成喜
《記承天寺夜游》全文只用了85個字,這85個字卻將敘事、寫景、議論融為一體,以“閑”字為統(tǒng)領(lǐng),創(chuàng)造了一個唯美靜謐,安靜愜意的藝術(shù)和文化境界。也在這85個字中傳遞了蘇軾對現(xiàn)實的無奈與不滿,對人生感慨和嘆息。既有月下的閑適,又有人生的況味。各種滋味,百感交集,種種慨嘆,寄寓其中。文章以“閑”字串起全文,分三層寫出了“閑”字勾勒出的“閑人”“閑境”“閑情”的閑韻閑致。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p>
文章的第一層,交代了寫作的時間“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此時被貶謫已四年之多,起起落落的他,體會著人生的起伏跌宕。開篇 “月色入戶”寫出了月夜清幽美麗,月光如流水般傾瀉到他的房間,一個“入”字,形象地寫出了月色的動人形象,將寧靜夜色中的月光擬人化,形象地表達出蘇軾視月亮為自己的老朋友一樣。本想解衣欲睡的他,頓時睡意全無,這美麗的夜色怎能被辜負(fù),這寧靜夜晚也正是釋放心情的美妙時刻。欣然起行,一個“欣”字寫出了蘇軾對發(fā)現(xiàn)這份突如其來的美的喜悅之情。
真的是沒有能夠陪伴他看月色的人嗎?家人也好,仆人也罷,定然會有陪伴之人,然而他們都不是真正懂蘇軾的人,都不能體會到月色中深藏的心情。蘇軾第一個想到的人是誰呢?是住在不遠處的張懷民。果然,在匆匆趕到承天寺之后,張懷民同樣沒有入睡。在靜謐迷人月色中,兩個志趣相同的人,兩個有著同樣遭遇的人,相與步于中庭,一幅閑人閑事、安靜愜意的景象,出現(xiàn)在讀者的眼前!
這48個字,沒有華美的辭藻,沒有冗長的鋪陳,有的只是真實質(zhì)樸的娓娓道來,一月,一夜,一尋,一友,猶如一幅清新簡約的水墨畫一樣,讓人在樸實、真切的文字中感受到了蘇軾的閑人雅韻,就如同他的人一樣淡泊、質(zhì)樸,天然去雕飾。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p>
文章的第二層,從敘事轉(zhuǎn)入寫景,只有18個字,卻勾勒出一幅天地之景。自古以來,寫月色的妙筆佳篇,數(shù)不勝數(shù),但這18個字卻字字力透紙背。是寫景更是寫情,是想象更是抒情。頭上是空明如水的月亮,傾瀉下來的是溫婉細(xì)膩的月光,月光如流水一樣傾瀉到庭院中的地面之上,好像是一面晶瑩剔透的月光寶鏡,靜影沉璧,心曠神怡。文至此處,如果真的只是寫月光如流水,如果真的只是寫流水如平鏡,那也就不是蘇軾了。水中還有游動的水草,搖曳的青荇??v橫交錯,如夢如幻的景象展現(xiàn)在讀者的眼前。浩瀚蒼茫的天空,邈無天際的宇宙,皎潔明亮的月亮,柔和清新的月光,清清如許的“水”面,縹緲浮動的水草。一幅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畫面映入眼簾。這就是蘇軾,一個任由思緒自由馳騁的人,一個富有奇特想象的人。
清幽閑雅的意境就這樣在兩個閑人的眼前出現(xiàn)了,閑人與閑境,真是悠閑自在的絕妙搭配。而一句“蓋竹柏影也”,將文風(fēng)一轉(zhuǎn),既體現(xiàn)了蘇軾的奇特想象,又把讀者帶到了一個新的境界,只有5個字,展現(xiàn)的是想象,是答案,是活潑,是靈動,月光下的庭院多了一絲動態(tài)的美。
似真似幻的美好境界只用了18個字,還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言為心聲,景為心境,什么樣的心境,眼中就會有什么樣的景象。一幅寧靜悠遠、清涼如水的月光圖景恰如其分地映襯出作者閑適的心情。
大道至簡,寫景部分與敘事部分巧妙地承接,景色唯美,卻不依靠瑰麗的語言,簡單的勾勒,清新的線條,富有詩意的畫面盡收眼底。月光、明鏡、水藻、青荇、竹柏之影,哪一樣不是清新高雅之物,哪一樣不是簡單質(zhì)樸之物。此時無聲勝有聲,在景物中讀者能夠感受到閑人閑趣,閑景閑境。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p>
文章的第三層,從描寫景物轉(zhuǎn)入議論。山川之大,哪里都能看到月色,哪里都有竹柏,可是看竹柏的人、賞月色的人中,能如同蘇軾與張懷民的恐怕是再尋不出了吧。只有他們能懂得這寧靜夜色中,別樣的閑情逸致。作者是在賞月,更是在釋放自己的心境。蘇軾一生仕途之路沉沉浮浮,可無論面對怎樣的境遇,他從來沒有消極沉淪過,不會自暴自棄,自怨自艾,將日子過成一首詩、一幅畫。這樣唯美的景色、至美的月色無人能懂,無人能品,也是一種遺憾。表面看作者寫出了閑情逸致,實際上在這份悠閑的背后,表達了自己被貶謫之后的苦悶。
可是,不能因為苦悶就失去對生活的熱愛,懂得欣賞自然至美,從另一個側(cè)面表達出了蘇軾的曠達胸懷,正所謂風(fēng)淡云輕,寵辱不驚,進退自如。此時的蘇軾身為閑人,在閑景閑境中,慨嘆世人忙于名利,無暇賞月色、賞美景之閑適的心境。也在閑的背后,寫出了作者在閑中的自得自樂。
何夜,何處,閑人,如吾兩人。無須語言,無須表述,就讓讀者看到了兩個月下之人的惺惺相惜和與眾不同。
閑是全文的點睛之筆,是全文的暗線,怎一個閑字了得,閑是蘇軾物外游心,閑是空明曠達。閑中既有不安于現(xiàn)狀的苦悶,也有安于現(xiàn)狀的淡泊豁達。閑人閑心閑景,成就了蘇軾的流芳千古,成就了《記承天寺夜游》的經(jīng)典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