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媛 侯麗萍
摘 要:侗族童謠也被稱作侗族兒歌,它有著豐富的內容和淳樸的語言表達形式,其旋律簡潔、優(yōu)美、生動有趣,能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起到積極影響,所以在幼兒園中開展侗族童謠教學是非常有意義的。但幼兒園侗族童謠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教學內容選擇不合理、教具準備不充分、教學方法單一、教師示范不準確等。文章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以下對策:加強對教師的專業(yè)培訓;提高教師業(yè)務水平;定期邀請侗歌傳承人到幼兒園指導;建設侗族童謠教學資源庫。希望這些策略能提高幼兒園侗族童謠教學的水平,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幼兒園;侗族童謠;教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桂北地區(qū)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研究”(項目編號:2019KY1162)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周 媛(1983—),女,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
侯麗萍(1990—),女,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縣直機關幼兒園。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人們對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關注也越來越多。許多幼兒園開始將本地區(qū)的少數民族音樂文化融入教學活動中,豐富幼兒園教學活動形式,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這對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起著重要的作用。侗族童謠作為侗族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被引入一些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侗族童謠的概念
所謂童謠,亦稱兒歌,是一種古老的韻話體口頭短歌,由大人擬作或兒童創(chuàng)編,在社會中長期流傳,廣泛傳誦[1]。侗族童謠指用侗語演唱的兒歌,其流傳于侗族地區(qū),有著豐富的內容和淳樸的語言形式。侗族童謠句式簡單,朗朗上口,旋律簡潔、優(yōu)美、生動有趣,易被幼兒接受。侗族童謠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侗家兒童成長,是侗族人民實施幼兒教育的有效載體。
二、幼兒園侗族童謠教學的意義
(一)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品德習慣
幼兒時期是培養(yǎng)個人良好品德習慣的關鍵時期,幼兒園常常開展各類活動來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品德習慣。侗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童謠來對幼兒實施品德教育。比如,侗族童謠《探外婆》唱道:“撐船上灘探外婆,臉笑微微像朵花?!北磉_了孩子探望外婆時開心的情緒和對外婆濃濃的愛[2]。讓幼兒學習這首童謠可以教育他們尊敬長輩,培養(yǎng)幼兒對親人的情感。侗族童謠《從小愛干凈》則教育幼兒要早起洗臉、勤刷牙,從小注意衛(wèi)生,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侗族童謠教學可以將品德習慣教育融入幼兒的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品德修養(yǎng)和生活習慣。
(二)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3至6歲是幼兒交往能力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侗族童謠教學可以促進幼兒交往能力的發(fā)展。在開展侗族童謠教學時,教師可以用形式多樣的活動來加強幼兒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從而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如將幼兒分為兩個組,接龍演唱侗族童謠。幼兒既要演唱自己的聲部,也要學會與另一組配合,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可以學會如何與他人交流合作,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三)有助于幼兒的智力開發(fā)
童謠啟蒙教育關系到幼兒的智力發(fā)展。教師在侗族童謠教學中開展聽唱活動,可以鍛煉幼兒的觀察能力,還能讓幼兒通過學習旋律來增強記憶力;同時,還可以提高幼兒的分析理解能力。如侗族童謠《青蛙歌》中,開頭歌詞是“三月三,青蛙叫”,這能勾起幼兒的好奇心,從而引導幼兒思考和分析青蛙的叫聲、形態(tài)、動作和青蛙活動的季節(jié)性特點,通過拓寬幼兒知識面開發(fā)其智力。
(四)有助于激發(fā)幼兒學習侗歌的興趣,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在幼兒園中開展侗族童謠教學活動可以激發(fā)幼兒學習侗歌的興趣。如侗族童謠《喵喵喵》生動地刻畫了小貓活潑可愛的形象,“喵喵喵”的開頭句更是形象地表現了貓的叫聲。幼兒在初學這首童謠時便會被有趣的歌詞吸引,能夠充滿興趣地探索并學習如何在演唱中表現小貓的形象。基于此,侗族童謠教學還可以培養(yǎng)侗族文化傳承人。侗族童謠作為侗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得到傳承和發(fā)展。幼兒是將來傳承文化的主力軍,侗族童謠教學能夠為培養(yǎng)侗族文化傳承人打好基礎。
三、幼兒園侗族童謠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選擇不合理
教學內容的選擇對整個教學活動至關重要。在幼兒園活動設計中,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特點選擇活動內容,所以在進行侗族童謠教學時也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但是,筆者調查發(fā)現,部分幼兒園侗族童謠教學存在教學內容選擇不合理的情況。例如,有的教師選擇侗族童謠《筑魚塘》進行小班教學,這首歌曲描述了侗族孩子做游戲時用泥巴搭建魚塘的情境。它雖然歌詞比較簡短,但是在節(jié)奏中運用了比較多的十六分音符,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同時,它的歌詞內容與小班幼兒的生活不夠貼近,不利于小班幼兒的理解和記憶,導致幼兒學習興趣不高。
(二)教具準備不夠充分
在幼兒教學活動中,教具對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促進幼兒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教師借助教具來介紹歌曲旋律以及歌詞,能使幼兒更好地感知歌曲的內涵。因此,在侗族童謠教學中,教師應該事先充分準備好教具;但仍有不少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忽略了這一點。比如,侗族童謠《喵喵喵》中寫道,“小花貓,屋頂跳,媽媽去哪兒不知道;不知天,不知地,不知伙伴哪里去”,表現了小貓無憂無慮、愉快生活的情境。有的教師在教學這首童謠時只準備了小貓的圖片,而靜態(tài)圖片無法充分展現歌曲所刻畫的小貓的生動形象和動作特點,導致幼兒在演唱這首童謠時無法深入理解歌詞含義,其情感表達也就不夠到位。
(三)教學方法單一
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運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展開教學,以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學內容,提高幼兒課堂參與積極性。但是,部分教師在開展侗族童謠教學時仍存在教學方法單一的問題。有的教師在教學時依舊采用“教師范唱,幼兒學唱”的教學方法,教師唱一句,幼兒跟著學一句,重復練習直至幼兒完全掌握。這樣的教學方法過于枯燥,無法有效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也不利于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侗族童謠教學不僅要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知識和技能,更要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素養(yǎng)與審美情操,使其感悟音樂的旋律美和節(jié)奏美,并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
(四)教師示范不夠準確
在開展教學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示范指導能力,這樣才能使幼兒獲得準確認知。特別是在音樂類教學活動中,對歌詞發(fā)音、歌曲旋律等內容教師都要準確示范才能全面展現歌曲的魅力,使幼兒準確地感受到音樂之美。但是,在侗族童謠教學中,有的教師的教學示范不夠準確,主要體現在歌詞發(fā)音上。比如,有的教師在教唱侗族童謠時,相同的一個字在兩遍示范演唱中會出現兩種不同的發(fā)音,幼兒在學習時容易混淆,導致其演唱也不夠準確。
四、幼兒園侗族童謠教學問題的成因分析
(一)教師對幼兒歌唱能力的認知不夠準確
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歌唱能力不同,教師一定要根據幼兒的歌唱能力發(fā)展特點來組織歌唱活動。小班幼兒的語言水平已有很大進步,但由于其認知方面的局限,他們在理解歌詞時存在一定困難。教師在為小班幼兒選擇教學歌曲時,應選擇簡明易懂、符合該年齡段幼兒的理解能力,同時旋律適合幼兒演唱的歌曲。若教師對幼兒歌唱能力的認識不夠準確,其教學內容選擇就會存在不合理的情況,影響侗族童謠教學效果。一些教師在選擇侗族童謠教學內容時沒有仔細分析童謠歌詞和旋律是否符合對應年齡段幼兒的歌唱能力,導致幼兒在演唱時難以理解歌詞含義或把握不好歌曲旋律,對歌曲不感興趣,學習失去積極性,甚至會出現唱歌跑調的情況,使得教學效果較差。
(二)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不夠深入
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來選擇合適的教具以豐富教學活動形式。在侗族兒歌教學中,教師如果對童謠的理解不夠深入,也就無法選擇合適的教具。如有的教師在教唱《喵喵喵》這首童謠時,對這首歌曲的理解僅停留在歌曲中最常出現的“貓”這一主要形象上,沒有深入感悟歌曲描繪的其他內容,因此搞不清楚這首童謠的教學重點,也就無法選擇合適的教具進行教學。
(三)教師教學理念陳舊
教師的教學理念與其教學效果聯系緊密,教師只有具備先進的教學理念,才能有效組織好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隨著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幼兒音樂教學理念也在推陳出新,幼兒教師要跟上時代發(fā)展步伐,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而筆者在調查中發(fā)現,有的教師雖然學習的是學前教育專業(yè),但進入幼兒園任教后參加的相關教學培訓較少,特別是音樂教學類培訓,所以他們的音樂教學理念比較滯后,導致其開展音樂教學時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師教,幼兒跟唱”形式,教學活動形式單一。
(四)教師參與侗族童謠培訓少,侗語掌握不夠好
有的教師在教學侗族童謠時示范不夠準確,主要是由于這些教師參與侗族童謠培訓的次數較少,沒有太多機會學習侗族童謠。有的幼兒園雖然會邀請侗歌老師來培訓教師,但是培訓次數較少,培訓時間有限,教師在培訓中無法全面掌握相關內容。此外,有部分教師本身并不會講侗話,對侗語的掌握不夠扎實,就會出現因為對某些侗語發(fā)音不熟悉,在進行教學示范時出現字詞發(fā)音不準確的情況。
五、幼兒園侗族童謠教學問題的對策
(一)加強教師的專業(yè)培訓
侗族童謠教學需要教師具備先進的教學理念,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有效開展教學活動。幼兒園可以定期開展專業(yè)培訓,通過專業(yè)培訓使教師掌握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加強他們對幼兒歌唱能力的認知,使其科學地選擇教學內容,有效組織教學活動。同時,專業(yè)培訓可以提升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使教學形式多樣化,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可以通過各種信息技術手段展示侗族童謠內容,以此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提升教學效果。
(二)教師要主動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
教師作為教學的主要實施者,必須具備良好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豐富的知識。除了幼兒園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外,作為教學主體,教師也要主動提升自身業(yè)務水平。自學的途徑有很多,教師既可以購買專業(yè)書籍自學,也可以報名參加一些園外專業(yè)培訓;現在有很多網絡教學平臺,教師可以利用空閑時間在網絡上學習,既便捷又實用。教師還要注意分析自身所欠缺的是哪方面的專業(yè)能力,要有針對性地學習。在這樣的努力下,教師的業(yè)務水平便能快速提升,從而更好地開展侗族童謠教學。
(三)定期邀請侗歌傳承人進園指導
演唱侗歌童謠必須要把握侗語的特點和旋律韻味,而侗歌傳承人具有豐富的侗歌演唱經驗,掌握著大量的侗族童謠演唱技巧,邀請他們入園指導對教師開展侗族童謠教學來說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幼兒園應該定期邀請侗歌傳承人為教師開展專業(yè)指導,使教師有更多機會學習專業(yè)的侗族童謠演唱方法。同時,侗歌傳承人還能為教師講解侗語發(fā)音,使教師能夠準確演唱以及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侗族童謠,提高侗族歌謠教學成效。
(四)大力搜集侗族童謠,建設教學資源庫
想要順利開展幼兒演唱教學活動,首先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這樣才能夠為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提供適宜的歌曲。侗族童謠教學需要豐富的童謠資源作為教學活動的基本素材,所以幼兒園要加大力度搜集童謠,鼓勵幼兒教師通過各種途徑搜集侗族童謠。同時,整理和歸納適合幼兒學習的童謠,建設教學資源庫,將侗族童謠分門別類,既可以按侗族童謠的內容分類,也可以按照幼兒的年齡段分類,這樣教師便可有效選擇合適幼兒年齡特點的童謠開展教學。
[參考文獻]
李生柱.侗族童謠文化遺產亟需拯救和保護[N].貴州民族報,2015-02-06(4).
石彥輝,覃曉寧,潘江寧,等.侗族音樂[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1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