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生
欣賞照片,人們都喜歡高像素的,因為高像素能呈現(xiàn)更逼真的人物和場景;讀敘事類文學作品,人們往往喜歡細膩的細節(jié)描寫,因為它更能展現(xiàn)人物的風貌和生活環(huán)境。
所謂細節(jié)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細微又具體的典型情節(jié),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成功的細節(jié)描寫會讓讀者印象深刻,提高文章的可讀性。所以,細節(jié)描寫成功與否,決定了一篇記敘文的優(yōu)劣。
下面,我結合近年的學生習作中精彩、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介紹一下記敘文中細節(jié)描寫的幾種類型和常用方法:
一、以特征鮮明的外貌描寫,展現(xiàn)人物風貌
俗話說:“千人千面?!蔽覀兡苡涀∶恳粋€熟悉的人的長相,是因為我們記住了人物外貌中的某些特征。敘事類文章描寫人物肖像,不僅要體現(xiàn)人物的外貌特征,還要借此突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就像我們從孔乙己的長衫、別里科夫的雨傘,能讀出他們身上很多社會屬性的東西。舉個例子:
我本以為,鄉(xiāng)間出嫁后的女子,就是將一輩子浸泡進了一壇酸水之中,隨著時光靜靜流逝,逐漸膨脹、發(fā)福??墒俏业谝谎劭吹剿龝r,我慚愧了——身著喜慶的紅色衣服的她,有的只是初涉婚姻的羞澀與甜蜜。她的眸,平靜得如一潭春水;她柔和的目光,似一粒石子投進一汪清潭而泛起的漣漪。她淺淺地笑著,眉眼似月牙微微彎曲,美麗而不招搖,溫婉卻不失熱情。她的裝扮,優(yōu)雅而精致,全身上下,透著一股淡淡的馨香。
這是學生習作《那景·那情·那人》中的一段人物肖像描寫。小作者抓住女主人公紅色的衣著、帶著喜氣的眉眼、蘊含著溫柔的神情,描摹出一位美麗、溫柔、正沉浸于幸福之中的農家少婦的形象,文筆優(yōu)美細膩,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二、以富有個性的動作描寫,折射人物性格
具有個性特征的細節(jié)性動作,往往是人物描寫中最富有表現(xiàn)力的內容,對揭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就像水生嫂聽丈夫說要奔赴前線打鬼子時編葦子的手指突然“震動”、康大叔從華老栓手中一把“抓”過洋錢還要“捏一捏”、奧楚蔑洛夫隨狗主人的變化而“穿”“脫”大衣……都表現(xiàn)了人物微妙的心理變化,體現(xiàn)了人物性格。下面我們來看一篇習作《澡堂滋味》中對跑堂的一段描寫:
光顧澡堂洗浴的大老板,手腕上戴了塊金表,沉甸甸的。褪下來,交跑堂手里,暫時存于跑堂的手腕上——放進抽屜或箱子,不穩(wěn)妥;跑堂戴上,人在手表在,幾十萬的表就飛不走。跑堂也曾對戴金表的成功人士有一點酸溜溜的羨嫉,此刻卻是甜滋滋的享受。短暫的戴表時光里,跑堂神采奕奕,精神煥發(fā),雖然一個小時后便會物歸原主,但是此刻表是跑堂的表,跑堂是戴金表的跑堂。跑堂拎著茶壺替客人添茶,一路金表閃亮晃眼。他時不時抬起手腕看看時間,最默契的應該是有人問幾點,于是他看表名正言順,凝視片刻,略帶遲疑,又斬釘截鐵,告訴你幾點幾分,容不得你有半點懷疑。
文章以“一路金表閃亮晃眼”和“時不時抬起手腕看看時間”的細節(jié),將跑堂從羨慕嫉妒到無限享受的心理變化刻畫得惟妙惟肖,于是一個社會底層小人物的形象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于讀者面前。
三、以獨一無二的語言描寫,傳遞人物心聲
古人云:“言為心聲?!辈还苁钦嬖挕⒓僭?、敷衍之話,都能從正面或側面揭示人物性格的某一個方面的特點。阿Q近乎口頭禪的“兒子打老子”已成為其精神勝利法的獨特標簽,祥林嫂的“我真傻,真的”已成為其內心孤獨郁悶的唯一宣泄,人物個性化的語言有時不過是只言片語,但卻是其內心最真實、最自然的流露,頗耐咀嚼。請看這個作文片段:
“外婆,您這個卷發(fā)不太好看。等我有空,帶您去燙最時尚的小卷發(fā)?!?/p>
“外婆,今天天氣特好,天可藍了,等我有錢了,帶您坐飛機,看藍天白云,行不行?”
“外婆,您這身衣服顏色也太老氣了,等我放假以后,帶您去逛街,買件顏色亮一點的衣服,好不好?”
外婆總是應承著:“好,好,好?!蹦┝顺3_€會加上一句:“那我等你??!”
可是外婆又“等”到我什么了呢?——每次一轉身,忙碌的我早就記不起曾說過的話。
這是學生習作《那些年,我們說過的“以后”》中的外婆和外孫女的對話片段。外孫女語言中一個最具特征的句式便是“等我……了,帶您……”,表現(xiàn)了外孫女對老人的一種有意無意的敷衍,而每次都令外婆希望落空。這恰恰是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的一種語言習慣,只是對滿懷期待的老人而言這或許是一張遙遙無期甚至無法兌現(xiàn)的“空頭支票”。所以在明白這一點之后,外孫女立刻改變了這一語言習慣(實際上也是性格的改變)。請看:
“外婆,走,我?guī)I衣服去,我看中了一件,很適合您?!?/p>
“外婆,門口新開了一家小吃店挺不錯的,我們吃一頓去!”
“外婆,對面公園里的菊花開了,我?guī)p菊去!”
她依舊是“好,好,好”,臉色卻是前所未有的燦爛,眼中星星點點的,是幸福的淚。
從文中可以看出,現(xiàn)在外孫女對外婆說話不再用“將來時”了,不僅換得了老人的好心情,也換得了關系的親密升級。
四、以意味深長的心理活動,豐富人物內心
心理活動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尤其是中國傳統(tǒng)小說,正面描寫人物心理的內容少見,多是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等折射人物的心理活動。但是在現(xiàn)代文學和外國文學中,人物的心理描寫在敘事類文學作品中占有不小的篇幅,這對于塑造人物形象起到很大的作用?!蹲詈笠徽n》中,小弗朗士在遇上德國侵略者禁止法國人講法語而要學德語的時候,有這樣一句心理描寫:“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表現(xiàn)出小弗朗士對德國法西斯禁教法語的卑劣行徑的輕蔑、憎恨和對祖國語言的深厚感情?!侗秤啊方Y尾處的描寫:“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淚光中的父親的背影、渴望見到父親的執(zhí)念,這些心理描寫表現(xiàn)了作者對父親的思念之情?!渡鐟颉方Y局有兩句心理描寫:“真的,一直到現(xiàn)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弊髡咭浴霸贈]有吃到”“不再看到”強調童年生活給人留下的美好的印記。雖然三言兩語,但極為傳神,表現(xiàn)力強。
那一刻我終于明白,歲月能讓許多我們看不見的東西褪色,而失去的東西就很難再找到它的替身。這是我在一件心愛的物件被毀,辛辛苦苦找到了它的替代品之后品咂出的一種難以言說的遺憾。許多東西一旦遺失,就只能在記憶里找尋。我們常常以為經過努力之后會得到某些補救,其實這種補救,除了自欺欺人之外,很多時候根本就于事無補。
這是學生習作《那一抹紅》中的一段心理活動描寫,寫一柄伴隨母親半生的心愛的紙傘損壞之后想重買一柄替代而始終未得時,“我”的瞬間感悟?!皻q月能讓許多我們看不見的東西褪色,而失去的東西就很難再找到它的替身。”一句極富哲理的話,滿含失落與遺憾。
五、以細膩入微的表情描寫,展現(xiàn)人物心理
即使是再冷漠的人,其內心變化也會形之于色。就像閏土“一直搖頭”和滿臉悲戚,透出的是生活之艱難;胡屠戶在范進中舉后對“范老爺”一改往日兇橫,“千恩萬謝,低著頭,笑迷迷的去了”,謝恩、低頭、諂笑勾畫出的是勢利者的靈魂;祥林嫂從悲哀到失神再到漠然,展現(xiàn)出她遭受一連串打擊之后精神的頹廢與麻木。我們再來看一段學生習作:
轉眼間,年意漸濃,我們領著祖母去商場購置衣物。她對外面的世界孩童般好奇,走著走著,在文化用品柜臺前停住了腳?!斑@,這是剪紙嗎?”她摩挲著貨架上陳列著的光滑厚實的電腦刻制的銅版紙質的“剪紙”,訝異得合不上嘴?!斑@一色的圖案,這呆板的刀工,這厚重的紙張……這還是剪紙嗎?”祖母的嘴唇輕輕地顫動著,那痛苦的神情就像誰將她精心收藏的一箱珍珠偷換成了一堆魚目。為了讓她眼不見心不煩,也為了不影響人家的生意,我們生拉硬拽地將她拖離。可人拖離了,那顆傷痛的心卻永遠落在了那兒。
這是習作《祖母的剪紙》中祖母在商場看到機械化批量生產的剪紙商品后的一段描寫。其中對老人家先是“好奇”,再是“訝異”,最后“痛苦”的表情變化描寫得很傳神,深刻、細膩地表現(xiàn)了一位剪紙老藝人對傳統(tǒng)藝術被“機械化”“商品化”的不解與痛惜。
六、以富有特征的環(huán)境描寫,設置活動場所
人物活動是需要一個環(huán)境的——自然環(huán)境或社會環(huán)境,而且這些環(huán)境中都要有一些典型細節(jié),來揭示社會風貌。例如《祝?!烽_篇的環(huán)境描寫,抓住一些典型細節(jié),社會風貌與自然特征兼顧,為祥林嫂的悲劇故事設置了一個合理的背景;《變色龍》開頭的環(huán)境描寫,重在呈現(xiàn)社會背景,烘托了人情冷漠而勢利的社會氛圍,為奧楚蔑洛夫的出場做鋪墊;《我的叔叔于勒》接近結尾處有一句景物描寫:“在我們面前,天邊遠處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鉆出來。那就是哲爾賽島了?!边@句話折射出菲利普夫婦的發(fā)財夢破滅后,內心的絕望與悲涼。下面我們來看習作《那一抹紅》中的一段環(huán)境描寫:
江南的石板路上覆滿青苔,雨一落便吸足了歲月的滄桑古韻。走在這古意猶存的石板路上,背景是灰蒙蒙的天色,那一抹紅,宛若明黃和深紅精心調和出的陽光,明麗耀眼。
作者抓住“石板路”“青苔”“雨”等細節(jié),寥寥數(shù)筆勾畫出一幅江南小鎮(zhèn)特有的石板小徑圖畫,以其暗綠的底色為“那一抹紅”作背景襯托,極富美感。
細節(jié)描寫,是一種技術,更是一門藝術,會為你筆下的人物、環(huán)境增色,使文章內容充實、人物形象豐滿,從而在讀者眼前呈現(xiàn)出一幀幀高像素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