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榆
摘要:從孩子呱呱墜地牙牙學語,就已經(jīng)用語言表達他的所見和所感了,到了敘事作文的指導就是教師幫助學生將真實的所見所感書面化、具體化、詳細化。 敘事作文在所有作文類型中,是最基礎(chǔ)最重要的作文類型之一,讓學生寫敘事作文也是小學階段鍛煉學生習作能力的最有效的訓練。通過以下個別學生習作學習情況為例,探索如何提高學生敘事作文說清楚、有條理的能力。
關(guān)鍵詞:小學;教學;育人;敘事作文
讓真情自然流露
楊遠芬
你有沒有干過一件事讓你忐忑不安呢?是因為沒考好怕被媽媽批評?或者是在學校打架被老師叫家長?又或者……(點評:開頭提出問題,懂得使用反問句式,引發(fā)讀者的思考,舉了兩個例子,但是題目跟首段銜接不夠自然,過渡到下個自然段有點突兀。)
有一天,我剛吃完早餐,我的媽媽就去上班了,吃完早餐后,不禁感嘆道:呆在家里真無聊!我躺在床上躺著躺著就睡著了。
不知過了多久,我被我的同學小李叫醒了,小李說:“跟我去打羽毛球吧!你看你,整天呆在家,像只豬一樣。心想反正呆在家也是無聊,就出去把羽毛球吧?。c評:敘事比較真實,作文題材就是源于生活,點點滴滴地積累,孩子的話語活潑生動才能打動人。但是標點符號使用不夠規(guī)范,在人物直接說話時,前面懂得使用引號,后面說話結(jié)束時卻忘記使用了引號了。另外,有錯別字,在“就出去把羽毛球把!”中的“把”應該改為“打”,所以正確的句子為:“就出去打羽毛球把!”這里提示了我們應該指導學生寫完作文后要再次檢查。)
到了中午,回家吃午飯了,我回到家,氣喘吁吁的,就跑去桌子上倒水喝,倒好水了,手一轉(zhuǎn),只聽見“呯”的一聲響,我有種不祥的感覺,轉(zhuǎn)頭一看,“啊”完了,我把媽媽昨天剛買的花瓶給打碎了。這可是媽媽花了幾百塊錢買的,媽媽不會批評我的,怎么辦,只要有一切補救的辦法,我都會去做,突然我發(fā)現(xiàn)了角落里的一支膠水,我就把膠水拿了出來,開始了我的縫補之路。(點評:很好地運用積累的詞語,比如“氣喘吁吁”“縫補”,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指導學生多積累AABB,ABCC等詞語,豐富學生詞匯量。在這里還可以把花瓶的貴重體現(xiàn)得更詳細,襯托出我的慌張不安,比如:平時花瓶幾十塊錢一個,這個花瓶很漂亮是陶瓷的,所以花了幾百塊才買回來。)
大約過了一個小時,我終于把那個花瓶補好了,但是還能看到裂痕,該怎么辦呀!我懷著忐忑的心情在家呆下去…(點評:用了具體的時間描述,一個小時體現(xiàn)了粘好花瓶所花費的時間長,工作量大,懂得使用“忐忑”一詞,體現(xiàn)“我”內(nèi)心的害怕,如果在省略號前面添加一些“我”想象媽媽回家后的場景,比如生氣、憤怒、悲傷等,文章會更加生動自然,過渡到下個自然段有點突兀。)
到了下午六點,媽媽下班回家了,我拿著花瓶向媽媽認錯,沒想到那么嚴厲的媽媽竟然那么慈祥,媽媽對我說:“犯錯沒關(guān)系,最重要勇于承認,我說:“我再也不敢了。(點評:這里到了故事的高潮和結(jié)尾,如果能展開描寫,把兩個人的對話敘述出來,用語言描寫體現(xiàn)人物個性效果會更好,這里敘述得太簡單,而且再次發(fā)現(xiàn)標點符號使用不夠規(guī)范,在人物直接說話時,前面懂得使用引號,后面說話結(jié)束時卻忘記使用了引號了。這說明該生這個符號使用錯誤不是偶爾一次,必須予以糾正)
哎!這人世間的情呀!就是這么復雜,且這么溫暖。(點評:懂得結(jié)尾點題,但沒有升華主題。這世間什么情?為什么說這種情復雜有溫暖呢?)
教師評語:看了你的文章,老師仿佛也回到了小時候做錯事情怕被父母責罵的回憶里。你是一個懂事的孩子,打破花瓶懂得補救和認錯。更不容易的是你能理解哪怕你做錯了事情父母也是愛你的。首先在你的文章中一些詞語運用的恰到好處。如:氣喘吁吁、縫補、忐忑等詞語。其次,語句比較通順,還偶爾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事情敘述得明明白白,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都有。結(jié)尾也懂得點題,與題目遙相呼應。
文章還有一些值得改進的地方,希望你能整改。第一,內(nèi)容“骨架”有了,但不夠“有血有肉”,可以更加詳細一些,特別在敘事作文中,可以使用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還有修辭手法和好詞好句,讓文章更加生動形象。第二,文章中一些標點符號使用不夠規(guī)范,特別是引號的使用需要多注意。還有文章中出現(xiàn)個別錯字,導致語句不通順,希望你寫完作文后養(yǎng)成檢查的習慣。
這是一名六年級的學生,在班級的寫作水平處于中等水平。她的作文中優(yōu)缺點和大部分學生都有類似,有一定的代表性。以此學生為代表,學生們都很抵觸寫作文,使作文教學陷入困境。之前的敘事作文教學注重題材的新穎。 而一開始我看學生敘事作文時,確實發(fā)現(xiàn)她寫的作文很多時候連一件事情都講不明白,三要素: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往往有其二,缺了其一。更有甚者,題目和內(nèi)容不符合,文不對題。如果僅僅只是課堂上或者口頭批評學生,讓其改正,但修改后的習作效果并不明顯,因為她無法一兩次就能理解敘事作文如何寫。是需要反復訓練下來的。很多學生認為作文寫起來都很費勁,也浪費了不少時間,就是誤以為平常生活中沒有什么事情可寫,非要編造出一些驚天動地的事情才行。結(jié)果因為是編造,不是真實的事情,反而牛頭不對馬嘴,內(nèi)容奇怪,感情干癟,讀者沒有感情共鳴。
老師一旦給了學生提綱和例文,就容易產(chǎn)生惰性思維,困在提綱里出不來。學生按提綱和例文的意思照葫蘆畫瓢,要么無話可說,要么就東拼西湊。教師對學生寫作要求沒有符合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時,學生極易產(chǎn)生畏難情緒和抵觸心理。這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寫作文的積極性,以致學生不懂如何寫作文,害怕寫作文。學生的閱讀量和字詞積累量普遍地偏少,大多時間都浪費在看電視玩游戲上,而電子產(chǎn)品只能讓學生覺得熱鬧,在娛樂中消磨時光,并不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反而由于大量在電子產(chǎn)品上消耗時間,減少了和家人溝通情感的時間,更加在寫作上表達不出自己的情感。
因此,我認為在小學敘事作文的教學中,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一)寫出誠實的自己內(nèi)心和經(jīng)歷,平平淡淡才是真。
“寫誠實的自己的話”是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的。小學生的經(jīng)歷不會有那么多冒險奇特,無非就是學習生活中平常的事情,打碎花瓶這種平常的事雖然平淡,但是真實。難得是如何在平常的事情中如何把一件事情說清楚。
(二)積累字詞,使用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當時自己真實感受。
平時在語文課堂中接觸到的字詞要學以致用,很好地運用積累的詞語能讓作文“活”起來,首先,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寫周記的習慣,每星期寫一篇發(fā)生在自己身的真實事件,把它寫具體,題材可以自選。其次,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可以準備一個積累本,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指導學生多積累AABB,ABCC等詞語,豐富學生詞匯量。描寫心理的詞語比如:得意揚揚、開開心心、忐忑不安、著急等??梢允褂谜Z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還有修辭手法,這些可以讓我們的真實感受最大化的讓讀者感受出來。而這,也離不開平時語文課堂上的認真聽講和生活中的積累。而且學生在寫作文時,老師不要講得太多,提出很多要求,鼓勵孩子表達真實感受,家長與孩子約定好,減少和限制玩電子產(chǎn)品的時間,寫作的積極性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三)重視批改作文的每一次旁批和評語
回想我們自己的學生年代,每次語文老師是如何批改作文的?是直接打個分數(shù)?還是有一些點評話語?老師寫的點評話語我們當時能否明白?當然,我們現(xiàn)在成為老師后也要思考:老師們辛苦為學生修改的作文,學生會認真看嗎?學生想知道自己的作文老師如何評價?學生自己認可老師幫修改后的作文嗎?思考這些問題,我做出了大膽的嘗試,將學生的作文本發(fā)到學生手中,再進行交換,先個人認真對別人的作文進行修改(包括錯別字、病句、內(nèi)容是否完整、好詞佳句的圈畫)然后教師在講臺上詳細拿一篇作文范例點評,詳細講解其優(yōu)缺點,對作文進行再修改。我發(fā)現(xiàn)學生們對這種教學方式很感興趣,多數(shù)學生不但認真的將作文進行修改,還有的討論起如何將作文描寫的更生動,更具體,甚至開始動筆改了起來。課后,我征求學生這樣講解作文的是否聽得明白,從反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這樣的形式是接受的。
無論是寫得好還是寫得不好的作文,老師的評價同樣很重要學。學生拿到批改后的作文本第一件事是看老師的評語,而不是看修改的內(nèi)容。學生是有感情的,而不是簡單干澀的“內(nèi)容不具體、感情不豐富、邏輯不清晰”,他們同樣希望得到肯定,得到看的懂,具體的建議和評價,比如:“看到花瓶打碎了,你應該很害怕吧,特別是平時嚴厲的媽媽知道會有什么反應呀?老師猜你媽媽可能會火冒三丈吧!”等等。
總之,在敘事作文的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當學生情感中的傾聽者,使學生產(chǎn)生寫作文要真情實感的心理,用心觀察生活,這樣素材才會從生活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同時要引導學生在學會表達感情,積累字詞好句,養(yǎng)成勤寫的習慣,再通過教師的點評由要寫變愛寫,由愛寫變會寫,不斷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永霞,應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輔助小學德育工作的探索[J].周刊,2019(0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