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靄 王震
“黃昏”大約是夕陽西下時分。這一時段的特殊性,使得它為古今詩人所青睞,乃至在中國悠久的詩歌史上形成了寫作傳統(tǒng)。自《詩經(jīng)》而下,凡詩中所見“黃昏”均有豐富蘊涵,唐詩更不例外。無論是“窮年憂黎元”的杜甫,還是“向晚意不適”的李商隱,均為“黃昏”賦予了深重的家國憂患,而刻意效仿杜甫的李商隱,其“黃昏”意象中,總有杜詩的脈緒。這兩位生活在同一王朝不同時期的詩人,均借“黃昏”營造氛圍,抒寫悲愁,都能做到怨而不怒,哀而不傷。身處晚唐的李商隱,盡管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抒寫,但并未走向人們習常理解的悲涼哀嘆,而是和杜甫一樣,寫景敘事,借古諷今,充分體現(xiàn)了大唐知識分子的社會擔當與家國情懷。
一、 “黃昏”生于憂患
“黃昏”,在杜甫詩中首見于肅宗至德二年(757)創(chuàng)作的《哀江頭》。這時的杜甫46歲,度過了“七齡詠鳳凰”的童年,“裘馬頗清狂”的青年,經(jīng)歷了屢試不第的沮喪、旅食京華的十年困守。就在他剛剛步入“致君堯舜上”的“正軌”,即面對了“國破山河在”的慘破。自己身陷叛軍成了俘虜,連想要效忠的皇帝都逃離了京都。也許從未在意過的“黃昏”,這時卻成了一個“痛點”:“黃昏胡騎塵滿城,欲往城南望城北。”(《杜甫全集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版)曾經(jīng)縱情游樂的曲江,卻只能“潛行”“吞聲”,到了“歸家”的時刻,卻只有滿城胡騎揚起的塵灰。國已破,家何在?詩人滿目昏黃,心事浩茫,憂端齊山,洞難掇。
在李商隱詩中,“黃昏”首見于《行次西郊作一百韻》。此詩作于開成二年(837)臘月。李商隱當年26歲,進士登第,春風得意,懷揣對功名、愛情的熱望,東歸濟源省母。這對童年就“四海無可歸之地,九族無可倚之親”的義山來說,終于有了歸宿感、成就感。不幸的是,進入冬季,恩師令狐楚病重,他從長安馳赴興元,代恩師草撰遺表,十二月奉師喪回長安。短短一年間的突變,對一個青年來說,可謂天上人間。途中有詩《自南山北歸經(jīng)分水嶺》:“水急愁無地,山深故有云。那通極目望,又作斷腸分。鄭驛來雖及,燕臺哭不聞。猶余遺意在,許刻鎮(zhèn)南勛。”劉學鍇、余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按曰:“首句突而生動,令人宛見經(jīng)分水嶺時中心惶惶,不知所適情狀?!保ㄖ腥A書局2004年版)恐懼不安,無所適從的李義山,行次長安西郊,卻把目光投向了國家百姓,創(chuàng)作了一百韻長詩,追溯唐王朝百余年間治亂興衰的歷史,敘述“甘露之變以來西郊農(nóng)村所遭天災人禍及民迫為‘盜’情況”:“爾來又三歲,甘澤不及春。盜賊亭午起,問誰多窮民。節(jié)使殺亭吏,捕之恐無因。咫尺不相見,旱久多黃塵。官健腰佩弓,自言為官巡。??种祷腻?,此輩還射人。愧客問本末,愿客無因循。郿塢抵陳倉,此地忌黃昏?!崩糁螖?,民不聊生?!案F民”淪為“盜賊”。天旱人饑,節(jié)使殺人,亭吏喪命?!巴の绐q起,況黃昏乎?”“黃昏”成為忌憚的時分。義山所“忌”,何嘗沒有杜詩之“哀”?杜甫身臨“國破”之境,形神俱亂,身心俱哀。而民淪為盜,官逼民反,更是令人不寒而栗。李商隱終年47歲,杜甫終年59歲。在他們短暫的生命歷程中,杜甫46歲遭受的衰敗亂離苦痛,李商隱26歲時就要經(jīng)歷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他們都為國為民用盡了氣力,卻挽救不了衰頹零落。
二、 “黃昏”寄于愁苦
杜甫詩中,共有五首詩寫到了“黃昏”。除《哀江頭》寫在戰(zhàn)亂陷賊的長安,其他均寫于漂泊西南時期,時間在唐代宗廣德二年(764)秋至大歷二年(767)之間,有《奉漢中王手札》、《詠懷古跡五首》其三、《返照》、《獨坐》。在創(chuàng)作了《哀江頭》十年后,杜甫于大歷二年(767)在夔州吟成《獨坐》:“悲秋回白首,倚杖背孤城。江斂洲渚出,天虛風物清。滄溟服衰謝,朱紱負平生。仰羨黃昏鳥,投林羽翮輕?!卑资锥嗖?,終日倚仗,身體孱弱,獨坐愁慘。背對孤城,面向暮秋。高遠幽深的天空,隱藏著國家的衰落,隱寓著生命的衰邁。身著朱紱,算是官吏,不但不能為國盡力,辜負了一生追求,竟然連歸根故鄉(xiāng)都辦不到了。黃昏之際,羽翼輕盈投林的歸鳥,讓已屆晚年的杜甫羨慕不已,也讓他“悲”“愁”相加,以至于“心苦悲”:“江水長流地,山云薄暮時。寒花隱亂草,宿鳥擇深枝。舊國見何日,高秋心苦悲。人生不再好,鬢發(fā)白成絲。”(《薄暮》)歸巢棲息的鳥兒,還能選擇茂林大枝,而人連鳥都不如了,這又是怎樣的境況?“黃昏”“薄暮”“返照”成了他遣悶書愁的特殊時空。
對細膩敏感的李商隱來說,“黃昏”更是寄于愁緒。李商隱詩中有13首寫了“黃昏”,依劉學鍇、余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可編年者為:
開成二年(837)《行次西郊作一百韻》,時年26歲;
開成四年(839)《任弘農(nóng)尉獻州刺史乞假歸京》,時年28歲;
會昌四年(844)《小桃園》,時年33歲;
大中二年(848)《楚吟》,時年37歲;
大中四年(850)春《偶成轉(zhuǎn)韻七十二句贈四同舍》,時年39歲;
大中四年(850)夏《汴上送李郢之蘇州》,時年39歲;
大中四年六月《魏侯第東北樓堂郢叔言別聊用書所見成篇》,時年39歲;
大中十一年(857)《哀箏》,時年46歲。
如果粗略地算,可以說,“黃昏”陪伴了李義山的一生。26歲寫“黃昏”,借村民之口,極形危懼,為民發(fā)聲,替國擔擾。26歲中進士第,算有治國資格,28歲任弘農(nóng)尉,沉淪下僚。從早到晚,只不過“黃昏封印點刑徒”例行公事而已。直到39歲,仍然“封牢”“鎖印”,做個參軍。十年光陰,碌碌無為,不再是弘農(nóng)尉的牢騷,而是“黃昏愁”了。“楚天長短黃昏雨,宋玉無愁亦自愁?!薄笆址忉瓮椭魄?,直廳印鎖黃昏愁。”46歲任鹽鐵推官,算是能辦點實事,可惜時日不長,即被罷去,而他的生命也走向了終結(jié)。他反復地在追問“誰伴過黃昏”:“人高詩苦滯夷門,萬里梁王有舊園。煙幌自應憐白纻,月樓誰伴詠黃昏。露桃涂頰依苔井,風柳夸腰住水村。蘇小小墳今在否,紫蘭香徑與招魂?!保ā躲晟纤屠钲K州》)“上國昔相值,亭亭如欲言。異鄉(xiāng)今暫賞,脈脈豈無恩。援少風多力,墻高月有痕。為含無限意,遂對不勝繁。仙子玉京路,主人金谷園。幾時辭碧落,誰伴過黃昏。鏡拂鉛華膩,爐藏桂燼溫。終應催竹葉,先擬詠桃根。莫學啼成血,從教夢寄魂。吳王采香徑,失路入煙村?!保ā缎踊ā罚o論露桃、風柳、紫蘭、杏花,都逃不脫孤獨走入黃昏的命運。“暗樓連夜閣,不擬為黃昏。未必斷別淚,何曾妨夢魂。”(《魏侯第東北樓堂郢叔言別聊用書所見成篇》)“暗樓”“夜閣”“黃昏”并置,意料不到“黃昏”時分,竟然如此“暗淡”“深黑”,但也未必能阻斷離別的淚水,何況黑夜從來都妨礙不了托夢的靈魂。如果說“誰伴詠黃昏”還充滿期待,那么“不擬為黃昏”的突然,便滲透了失去光輝的依戀。盡管有“未必”“何曾”的逆挽,但讀來難免令人心生孤獨,神情暗淡。身心的孤獨凝聚在大中十一年(857)所作的《哀箏》里:“延頸全同鶴,柔腸素怯猿。湘波無限淚,蜀魄有余冤。輕幰長無道,哀箏不出門。何由問香炷,翠幕自黃昏?!甭犞殴~的哀泣,留下一片翠色的帷幕在黃昏中飄浮。“月樓誰伴詠黃昏”“樓上黃昏欲望休”“幾時辭碧落,誰伴過黃昏”,從這些詠嘆中,同樣能看到杜甫“獨坐”的身影和無可奈何的苦悲。
三、 “黃昏”濃于色彩
“黃昏”時分,在詩文中又往往被寫作曛、暝、晡、暮、日夕、日暮、日晚、薄暮、暮暉、云暮、暮景、暮霞、夕陽西下、日腳下平地等,但只有“黃昏”這個詞語,讓讀者一眼看上去,便能產(chǎn)生視覺沖擊。這個“黃色”是可以直視的,是明亮的,是一個金黃的、橘紅的、溫暖的、拖著長長射線不忍離去的太陽模樣。日腳踩著大地,依戀著大地,用力放射著光。這個由“無限好”走向幻滅的過程,與歷史的發(fā)展太相像了。杜甫漂泊夔州,楚王宮、白帝城、明妃村,這些“古跡”更加喚起了他的歷史感喟,而漸漸要淡去的一抹金色夕陽,灑落在這些歷史遺跡上,更是顯出世事的滄桑、宇宙的蒼茫、人心的落寞、生命的衰歇?!叭荷饺f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保ā对亼压袍E五首》其三)昭君出塞的凄美故事,交織著沉魚落雁之貌美與凄楚悲愴之怨情。昭君之怨,是對命運的無奈?;蜴i在深宮人不識,連尋常人家女子的生活都不能過;或替皇家骨肉遠嫁異邦,只能讓故土之思咬嚙心扉。“楚王宮北正黃昏,白帝城西過雨痕。返照入江翻石壁,歸云擁樹失山村。衰年肺病惟高枕,絕塞愁時早閉門。不可久留豺虎亂,南方實有未招魂?!保ā斗嫡铡罚┏鯇m,相傳為楚頃襄王所游之地。楚頃襄王所代表的就是那個讓屈原絕望的時代。劉希夷《春女行》云:“憶昔楚王宮,玉樓妝粉紅。纖腰弄明月,長袖舞春風?!卑椎鄢菛|依夔門,西傍八陣圖,三面環(huán)水,雄踞水陸要津,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三國蜀漢劉備討伐東吳,兵敗白帝城,憂傷成疾,只能托孤諸葛。從“向黃昏”至“正黃昏”,其間埋藏了多少才子佳人,扼殺了多少志士仁人?這許許多多難以名狀的惆悵,縈繞在“百年多病獨登臺”的杜甫心頭,是永遠難以排遣的“艱難苦恨”。
在審美形態(tài)中,色彩居于首位。“色是光之子,光是色之母?!痹诔唷⒊?、黃、綠、青、紫通用的六標準色中,黃色最明,屬于“明調(diào)”?!吧实母杏X是一般美感中最大眾化的形式?!保ā恶R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這種感覺,首先訴諸視覺,繼而引起心理反應,引出某種情緒,抒發(fā)于詩歌,便成為意象——有意味的形式。在李商隱的詩中,這一意象擔負了更為痛苦的生命期待。著名的《樂游原》便是為品味那無限好的夕陽而作?!盁o限”是達到了頂點的、最好的、最最好的:“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睂⒉贿m之意融化進無限好的金色光芒里,此時此刻的情境猶如梵高的畫,是藍色與黃色的組合。在純凈的碧藍天空中,映現(xiàn)著赤金色、黃銅色、米黃色……藍色是海水,黃色是火焰。這是生命燃燒得最熾熱的時刻?!盁o限好”的結(jié)局一定是再走向下一個開始。于是“黃色”由明亮變得昏暗,牽動著人心,走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李商隱去世時才47歲,是強仕之年,是生命處于輝煌的年齡??墒敲\卻讓他如暮年的杜甫一樣,把目光投向“古跡”,只能借“登古原”“向后看”的“回顧”來化解不愜意、不愉快,從而安慰壯志雄心,也許還會有駿馬奔騰的華清別館,也許還會有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曲江游園?!叭A清別館閉黃昏,碧草悠悠內(nèi)廄門。自是明時不巡幸,至今青海有龍孫?!保ā哆^華清內(nèi)廄門》)“日下繁香不自持,月中流艷與誰期?迎憂急鼓疏鐘斷,分隔休燈滅燭時。張蓋欲判江滟滟,回頭更望柳絲絲。從來此地黃昏散,未信河梁是別離?!保ā肚亍罚╇m然《過華清內(nèi)廄門》《樂游園》寫作時間難以確定,但從“自是”“未信”的婉曲中,還能感受到他尚未寫出如《錦瑟》般“枉然”的傷感,也沒有像杜甫《曲江》詩中“人生七十古來稀”的生命悲惋,色彩是意境創(chuàng)造的靈魂。杜甫的“黃昏”,景為情生,景中入神;李商隱的“黃昏”,寓情于景,情景相生。均能創(chuàng)造生命精神,合情合理地把自己的命運與社會、國家融為一體,把深重的憂患用色彩暈染在詩里。
“黃昏”從自然現(xiàn)象與現(xiàn)實生活兩方面看,正是鳥歸巢、人投宿的時刻?!霸稽S昏以為期”(屈原《離騷》)“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薄跋﹃枱o限好,只是近黃昏?!薄霸律狭翌^,人約黃昏后?!薄跋﹃栁飨聨讜r回?”“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边@些十分熟悉的詩句,總會給人帶來無盡的遐思,也構(gòu)建了悠久的中國詩歌史的“黃昏”傳統(tǒng)。唐王朝近三百年,詩歌的發(fā)展,因初盛中晚的習慣定勢,只要說到杜甫,眼前必然呈現(xiàn)一片麗日中天;一旦提起李商隱,自然是“夕陽無限好”的滿目頹唐。其實,就人的一生而言,身臨其境的時代,總有幸福與輝煌。杜甫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是玄宗成為明皇的發(fā)端,是大唐王朝將要走向巔峰的歷史節(jié)點;李商隱生于唐憲宗元和七年(812),是“元和中興”上升的初級階段。杜甫充分享受了富足開放的“開元全盛日”,李商隱則深刻體會了揮灑才華的盡情快意。恩師臨終擬撰遺表要他代撰,一方諸侯王茂元擇他為賢婿,這難道不是一個人的輝煌時刻?當然“黃昏”總歸要來臨,盛極而衰是規(guī)律,沒有哪一個人能不面對??少F的是,當他們經(jīng)歷著國家禍亂、遭受著生活磨難時,他們勇敢地面對自然的黃昏、人生的黃昏、時代的黃昏,獨坐靜觀,像欣賞一幅美麗的圖畫。色彩由明亮逐漸變得昏暗了,強烈的“意不適”情緒也逐漸化進朦朧的意境中。“無限好”的時刻太短暫了,它出現(xiàn)在黃昏前,“只不過”(孫玉文《李商隱〈樂游原〉“只是近黃昏”的“只是”》,《語言研究》2021年第1期)是近黃昏時的一段輝煌??!即使是近黃昏的一段“無限好”,充分享受了,就令人滿足,令人艷羨。而夕陽西下,必將迎來的是明日噴勃躍起的朝陽。正因如此,在杜甫、李商隱的“黃昏”里,沒有“一曲新詞酒一杯”里“夕陽西下幾時回”的疑慮,更沒有“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枯藤老樹昏鴉”。
(作者單位:蘭州理工大學文學院)
嚴正聲明
近期多有熱心讀者和作者反映,網(wǎng)上有冒充《古典文學知識》編輯部的在線投稿系統(tǒng),并向投稿人收取不菲的版面費。對此,編輯部嚴正聲明:本刊沒有委托任何組織和個人接受投稿,不設任何在線投稿系統(tǒng),本刊只接受紙質(zhì)稿和gdwxzs1986@163.com的電子郵箱投稿;本刊不收取任何版面費用,不論以何種形式收取版面費、審稿費者,皆為假冒。對侵犯本刊合法權(quán)益的網(wǎng)站和個人,編輯部將保留相關(guān)證據(jù),并采取法律手段。同時提醒廣大投稿作者,擦亮眼睛,不要上當受騙。
《古典文學知識》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