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十八洞村是見證精準扶貧首倡發(fā)軔、標注脫貧攻堅歷史成就的新時代紅色地標。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的重要思想,十八洞村新時代紅色地標鐫刻著人民領袖心系群眾脫貧大計、牽掛民生福祉的情懷與足跡。在這一思想的指引下,十八洞村實現了從深度貧困苗鄉(xiāng)到全面小康示范村寨的歷史跨越,是我國新時代脫貧攻堅偉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的生動寫照,展示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和感召力,為人類減貧事業(yè)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關鍵詞] 中國共產黨;? 精準扶貧;? 十八洞村;? 脫貧攻堅;? 歷史性成就
[中圖分類號] D619?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0529-1445(2022)06-0009-04
消除貧困,自古以來就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黨的十八大之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展開了一場人類歷史上覆蓋范圍最廣、治理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脫貧攻堅戰(zhàn)。在這場聲勢浩大的攻堅戰(zhàn)打響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在此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的重要思想,引領全國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十八洞村植根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紅色沃土,歷經脫貧攻堅淬煉洗禮,在中華大地上樹起了一座見證精準扶貧首倡發(fā)軔、標注脫貧攻堅歷史成就的新時代紅色地標。十八洞村集中體現的新時代黨帶領人民共同奮斗的偉大實踐及重大成就,在中國共產黨的奮斗史、社會主義建設史、中華民族發(fā)展史及人類反貧困斗爭史上都具有重要意義。
鐫刻人民領袖情懷足跡,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治國理政的核心理念和鮮明品格
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中國共產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堅持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治國理政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價值取向,也是貫穿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實踐全過程的鮮明品格。黨的十八大召開后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就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鮮明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qū)。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qū)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1反復強調脫貧攻堅“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qū)、一個貧困群眾”。在治國理政歷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傾注精力最多的是扶貧工作,心中牽掛最深的是貧困群眾,考察調研最多的是貧困地區(qū)。在脫貧攻堅即將開啟的重要時刻,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湘西十八洞村,上門看望苗鄉(xiāng)貧困群眾,入戶了解鄉(xiāng)親們的生產生活情況,并在農家屋前召開座談會,同村干部和村民一起商量脫貧致富奔小康之策。在村走訪調研中,習近平總書記既細心過問苗族農家的種植、養(yǎng)殖、加工等收入情況,又關心察看老百姓家中的伙食、飲水、如廁等生活狀況,并在與苗族農家大姐交談中發(fā)出了“我是人民的勤務員”的深情回復。此后,習近平總書記對十八洞村脫貧攻堅及民生問題多次關心關注:2016年3月8日,在參加全國兩會湖南代表團審議時專門過問十八洞村脫貧進展及大齡青年“脫單”問題;2017年6月23日和2018年3月30日,在脫貧攻堅專題會上分別提到十八洞村扶貧脫貧工作并給予肯定;2020年9月18日,在湖南考察結束時又關心十八洞村脫貧摘帽情況。
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在新時代治國理政的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親自督戰(zhàn)在脫貧攻堅第一線,憂心察訪在父老鄉(xiāng)親間,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披荊斬棘、櫛風沐雨與貧困作斗爭。從牽掛貧困地區(qū)腹地的十八洞之行,到精準扶貧的十八洞之策,再到惦念苗族同胞脫貧及大齡青年“脫單”問題的十八洞之問,其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造福人民群眾。人民領袖對人民愛得最深沉、最無我,人民對人民領袖也愛得最自覺、最執(zhí)著。近年來,許多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前往十八洞村,實地感悟習近平總書記的赤子情懷,現場感受湘西苗寨的歷史變遷,這是人民忠誠擁護核心、衷心愛戴領袖的真摯表達。習近平總書記心系群眾脫貧大計、牽掛民生福祉的情懷與足跡,已深深鐫刻在人民心中,必將熔鑄成中國共產黨人的紅色血脈和紅色基因。
見證精準扶貧首倡發(fā)軔,展示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和感召力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新時代中國社會發(fā)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tǒng)一,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的重要思想,深刻闡述“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十六字方針。在此基礎上相繼提出了“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的精準內涵,全面闡述了“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如何穩(wěn)”的扶貧方略核心要義。這一思想立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踐,準確把握新時代條件下貧困問題衍生及貧困問題治理新趨勢新特征,貫穿著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實事求是精神,形成了思想深邃、內涵豐富、邏輯嚴密的扶貧思想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又一重大理論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精準扶貧方略著眼不同貧困區(qū)域環(huán)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推動扶貧開發(fā)路徑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引導扶貧開發(fā)資源由多頭分散向統(tǒng)籌集中轉化,促進扶貧開發(fā)模式由偏重“輸血”向注重“造血”轉型,不斷增強脫貧攻堅的目標針對性,全面提升脫貧攻堅的整體效能。習近平總書記用樸實的語言把道理講透徹、講鮮活,囑咐鄉(xiāng)親們“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把種什么、養(yǎng)什么、從哪里增收想明白”,明確要求“不栽盆景,不搭風景”,幫助貧困群眾明確方向、統(tǒng)一思想、凝聚意志。這一思想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新時代脫貧攻堅斗爭中得到了充分驗證,其人民性和實踐性在新時代黨團結帶領人民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中得到了充分印證,其開放性和時代性在新時代中國全面落實聯(lián)合國千年發(fā)展目標、積極參與全球貧困治理中得到了充分彰顯。這一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性和實踐性的有機統(tǒng)一,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根本價值取向,用一系列具有原創(chuàng)性的新理念新論斷豐富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涵,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精準扶貧方略的成功實踐,進一步增強了全體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以蓬勃生機和實踐偉力展現在世界上,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世界范圍內煥發(fā)出更具認同、更富感召的思想光芒。
記載新時代脫貧攻堅偉大成就,標注了中華民族復興偉業(yè)的歷史進程和光明前景
作為精準扶貧首倡地,十八洞村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探索精準、特色、可持續(xù)的發(fā)展之路。歷經8年持續(xù)奮戰(zhàn),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實現了從深度貧困苗鄉(xiāng)到全面小康示范村寨的歷史巨變。昔日貧困苗寨“行路難、上學難、就醫(yī)難、發(fā)家難、娶妻難”的無奈窘況,已蛻變成“兩不愁三保障”的和美畫卷?!耙徊娇缜辍?,十八洞村在脫貧攻堅中實現的歷史巨變,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推進反貧困事業(yè)的生動寫照。
10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實現了從積貧積弱到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黨的十八大之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脫貧攻堅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匯聚全黨全國全社會之力打響脫貧攻堅戰(zhàn)。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領導謀劃、組織實施,引領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各級黨委政府加強組織領導,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期間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經過8年持續(xù)奮斗,到2020年底,全國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廣大干部群眾的精神世界進一步得到充實和升華,黨團結帶領人民在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實現了新的歷史跨越。
脫貧攻堅戰(zhàn)的全面勝利,一方面,補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突出的短板,打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后一公里”,推動了中國農村整體發(fā)展,實現了黨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推動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yè)進入新的歷史階段;另一方面,深刻改變了農村社會整體面貌,進一步激發(fā)了全社會創(chuàng)造發(fā)展活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更好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注入強大動力,展現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記錄新時代脫貧攻堅實踐經驗,展現了人類減貧的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作為精準扶貧首倡地,十八洞村堅定貫徹精準扶貧的重要思想,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不僅要自身實現脫貧,還要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脫貧經驗”重要指示,探索創(chuàng)造了“五個堅持”“五個結合”“五力驅動”等扶貧經驗,成為全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鮮活樣板。時任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本揚還專程到十八洞村考察,實地學習貧困治理經驗。
擺脫貧困是各國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權利和共同理想,是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的共同使命,也是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社會治理面臨的艱巨任務。十八洞村新時代紅色地標就是中國多樣多元貧困問題治理成效的示范樣本。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視我國“貧困規(guī)模之大、貧困分布之廣、貧困程度之深世所罕見”的嚴峻形勢,深刻把握新時代貧困特點和貧困治理規(guī)律,“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堅持發(fā)揮中國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yōu)勢,堅持精準扶貧方略,堅持調動廣大貧困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堅持弘揚和衷共濟、團結互助美德,堅持求真務實、較真碰硬,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1以精準方略為核心內容的中國特色反貧實踐及理論,從內容、手段到制度、理念諸多方面深化了對人類減貧規(guī)律的認識,為發(fā)展中國家選擇適合自己的減貧發(fā)展道路提供了參考和借鑒,為破解現代國家治理難題、開辟人類社會發(fā)展光明前景提供了中國方案。
全國各地脫貧攻堅實踐既有指導思想方略上的普遍性統(tǒng)一性,又有具體實施方法路徑上的差異性多樣性。十八洞村立足邊遠少數民族地區(qū)實際,在精準脫貧攻堅中創(chuàng)造形成的減貧治理經驗,是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及歷史成就在革命老區(qū)的生動縮影。作為記錄苗族同胞擺脫貧困的奮斗創(chuàng)造、反映中國反貧困事業(yè)發(fā)展歷史進程的新時代紅色地標,十八洞村脫貧攻堅實踐及經驗具有中國貧困問題治理的普遍歷史意義和特殊歷史價值。
書寫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yè)歷史性變革,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邏輯和歷史必然
以十八洞村為代表的過去貧窮落后地區(qū)的巨變,是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和發(fā)生歷史性變革的生動寫照,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顯著優(yōu)勢的生動闡釋,是科學社會主義在當代中國成功實踐的又一鮮活標本,由此寫就了一部“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行、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好”的新時代教科書。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必須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敝袊厣鐣髁x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必然選擇。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其中,以超常舉措組織開展的脫貧攻堅戰(zhàn),徹底消除了存在數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使中國農村社會整體面貌發(fā)生歷史性巨變,使人民團結奮斗力量充分煥發(fā)、全社會公平正義更加凸顯。這種全方位、開創(chuàng)性、深層次的成就與變革,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了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起了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充分彰顯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優(yōu)勢,充分顯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yōu)越性。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fā)展的潮流中發(fā)展?!痹谥袊厣鐣髁x新時代,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脫貧攻堅偉大斗爭、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昭示了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通過解決前進中的問題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與歷史邏輯,“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行、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好”,也正是這一歷史進程與歷史邏輯發(fā)展的必然結論。從這種意義上說,十八洞村新時代紅色地標,是書寫在中華大地上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宣言書,是矗立在老百姓家門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指示牌,是熔鑄在黨和國家發(fā)展史上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里程碑。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劉文典,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辦公室主任)
責任編輯 / 王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