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桂華
在學科教學當中激發(fā)學生的疑問,是很多教師在課堂上的選擇,教學中之所以如此重視激疑的作用,是因為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如果遇到疑問,那就可以形成更強的學習動力。所以有經驗的教師都知道教學當中有這么一個說法——學貴有疑。從學習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在教學中對學生激疑是有依據的,通常認為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一個認知發(fā)展的過程,對于學生而言,認知要想發(fā)展,最重要的一個前提就是打破學生原有的認知平衡,在學生的認知平衡被打破之后,學生更容易形成學習動機,以讓自己的認知達到新的平衡。很顯然,打破學生認知平衡最好的工具就是疑問。在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之下,初中語文教學的任務之一,就是通過文本的解讀、寫作的實施等等,來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自信以及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chuàng)造,這些目標的實現,也離不開應有的疑問。本文就在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背景之下,談談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激疑。
有效的行動都是講究策略的,在追求有效教學的時候,當然也是應當講究策略的。就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激疑而言,真正行之有效的策略應當表現在教師自身的激疑意識培養(yǎng)上,表現在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把握以尋找激疑的契機上,也表現在激疑實施之后對教學效果的判斷與把握上。
具體來說,教師自身的激疑意識是成功實施激疑的前提。有一些教師在教學當中喜歡“滿堂灌”,這種教學理念與行為已經受到持續(xù)的批評,于是在那些課堂上又看到了教師開始“滿堂問”,這種漫無目的的、毫無指向性的提問,實際上也沒有任何教學價值。說到底這都是激疑意識缺乏的結果。一個真正具有激疑意識的教師,應當知道面對哪些教學內容去設置疑問。其實根據上面的分析,一個很好的判斷依據就是:如果一個疑問能夠打破學生的認知平衡,那這里就是設置疑問的環(huán)節(jié)……多對具有這種特征的教學案例進行研究,往往就可以對教師的激疑意識產生培養(yǎng)與鞏固作用。
對于激疑契機的把握,關鍵在于觀察并判斷學生的學習過程。這里需要強調的是,不能只看學生學習過程的表面,也就是說不要以為學生聽得順利,在課堂上對教師所講的內容頻頻點頭,就以為學生處處聽懂了。實際上很多問題可能隱藏在平靜的水面之下,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難與障礙,然后結合相對應內容去設計問題并提出問題,尤其是能夠激發(fā)學生自己形成問題,這就是課堂激疑的契機把握能力的體現。
對于課堂激疑的評價,最根本的一點是帶著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視角,去看待學生產生的疑問,是否具有促進學生自身建構語文知識的價值,是否具有促進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落地的價值。無論答案是“是”還是“否”,都值得教師去認真研究:如果是“是”,那就要判斷其中存在的邏輯是什么;如果是“否”,那就要判斷其中存在的問題在哪里。
事實證明,只要在實施課堂激疑的時候,能夠緊緊抓住上述環(huán)節(jié),那就能夠確保激疑的過程遵循有效策略的需要,從而保證后續(xù)的教學是有效的。
當教學研究的目光投到課堂教學上來,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教學目的,思考初中語文課堂上的激疑,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課堂激疑與核心素養(yǎng)落地之間,尋找到一條符合邏輯的教學關系。很顯然對于一線教師來說,尋找這樣的關系,離不開對課堂教學過程的關注,是對教學案例的研究。教學案例對于教師而言,是最豐富的研究資源,也是最常見的研究載體。任何一個認真設計并且有所期待的課堂教學,都可以成為這樣的教學案例。比如說這里來看一個例子。
在《時間的腳印》(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去深度閱讀,且形成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在教學當中有一個細節(jié)讓筆者印象深刻,那就是在研讀課文后,有一個學生將目光放到了課文一開始所引用的,高士其《時間伯伯》的“時間伯伯,你是最偉大的旅行家,你從不猶豫你的腳步……”這樣一段文字。從形式的角度來看,學生對這樣的形式還是有疑問的,因為在其他的絕大多數課文當中,很少在課文一開始的時候有這樣一段引用。于是學生自然而然地形成第一個問題:為什么在課文一開始要引用這樣一段文字呢?就是因為其說的也是“時間”嗎?
對于這個問題,可喜的是絕大多數學生都認為盡管這段文字當中也提到了時間,但是引用的價值卻不在于這個詞語,而在于后面三句話的內容。于是學生又有了新的問題:為什么說時間是最偉大的旅行家?為什么說時間從不猶豫自己的腳步?為什么說時間走過了歷史的每一個時代?學生通過對這三個問題的分析,并且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認識。學生認為:在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其他任何因素都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而發(fā)生變化,唯獨時間不受其他因素的影響,時間總是最公正的,它總是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在前進著,每一個歷史時代都是在具體的時間當中發(fā)生的……通過這些分析,學生就會得出一個結論:高士其作為一個科普作家,用這種很具有人文性的文字來描述時間,既寫出了時間所具有的客觀特征,又飽含著滿滿的人文深情。
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可以發(fā)現,當學生開始深度閱讀課文的時候,就是他們產生問題的時候。教師要做的是珍視學生的這種問題意識,并且給出時間讓學生將自己的問題提出來,然后引導學生去解決這些問題,那么學生對文本的解讀就會越來越深刻,很多語文學科的知識以及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組成要素,就可以在這一過程當中得到體現。實際上從上面學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學生對高士其的判斷,就是工具性與人文性并存的,學生在表現出很高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同時,很好地涵養(yǎng)了自己的文化理解,這也就培養(yǎng)了學生的文化自信,表現出來的也是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而這些不正是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表現嗎?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發(fā)現,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疑問,要善于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疑問。哪怕是最樸實的問題,所表現出來的也是學生的問題,當教師用自己的激疑意識去呵護學生的問題意識時,那語文教學就一定是一個很好的狀態(tài),激疑也就能夠成為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落地的驅動力。
帶著教學研究的視角去研究這一現象,可以發(fā)現激疑之所以能夠促進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落地,其中是存在著一些內在的機制的。筆者在研究的時候發(fā)現: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一旦出現了疑問,那么憑著初中學生的認知需要(實際上也就是獲得認知平衡的需要),他們一定會下意識地問一個為什么,也一定會有解決問題的動機。這個時候只要教師抓住這一契機,讓學生有一個空間去面對自己的疑問,去分析自己的問題,然后再去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那么這樣的過程就會促使學生去對學習的內容進行深度研究,而只要深入研究發(fā)生了,那么無論是語文知識的學習還是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落地,也就有了很大的可能性。
所以說語文教師一定要在課堂上努力激疑,要用激疑去打開學生學習的空間,去幫助學生贏得一個自主性更強、效率更高的知識建構與核心素養(yǎng)培育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