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亞娟
摘要:目前,在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下,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使得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但是,許多語文老師在實施新課程時,也會碰到一些問題和困難。因此,文章著重探討了目前我國中小學語文教學與教學改革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期推動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從而為我國基礎教育的發(fā)展做出有益的貢獻。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教研;課改;問題;對策
引言: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隨著基礎教育的深化與發(fā)展,小學語文的課堂效率得到了進一步提高。但同時,在推動小學語文:教研、教學改革等方面,也遇到了許多困難和障礙。因此,文章著重從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剖析,并就其問題的處理方法和方法進行了探討,希望能為我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實際工作帶來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小學語文教研和課改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目前我國中小學在開展教學科研工作和推動新課程改革的進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教研教師的主動性低
“教研”在狹窄的意義上是指教研,在寬泛的意義上,“教研”可分為三個層次:探究、教研、改革三個層次。教學科研工作中的研究,恰恰就是“消極的否定”這一哲學領(lǐng)域,即教學與科研的終極結(jié)果。目前,新一輪的新課改提倡小學教學應該主動開展校本化教學,也就是把教學科研工作的中心向?qū)W校延伸,提倡以學生所面臨的特定問題為目標,以老師為研究的主體,以老師和專家學者為主體的校本教學科研活動。但是從目前的教學狀況來看,目前我國小學的教學科研活動并不活躍,大部分的小學都沒有建立起相關(guān)的教學科研組織。
(二)教師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
目前,由于受到我國傳統(tǒng)教育的制約,我國中小學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形式化”、“表面化”,不能真正實現(xiàn)對“優(yōu)質(zhì)”教育的關(guān)注。例如,有的老師在課堂上進行了部分的師生交往,但是在與學生的交往中忽視了感情的滲透,導致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只是一步一步地進行,并沒有真正地實現(xiàn)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
(三)不適當?shù)慕谭?/p>
目前,在新課程標準指導下,大部分的語文老師都在某種意義上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了重新思考和修正。但是,在新課程標準下,一些老師對新課程標準的認識與運用還不夠到位,因此,一些老師的新課程設置還不夠完善。例如,新課程改革提倡的是,在課堂上要主動地吸收國外的教育思想,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大部分的語文老師都覺得初中生的年紀還不大,自我控制的不足,導致他們在進行自主性和協(xié)作性的討論時,很可能把他們當作是閑談。由于這一觀念的作用,一些老師在課堂上依然堅持采用“以老師為本”的傳統(tǒng)觀念,忽視了與同學的有效交流。一些老師在教學中,盡管他們能很好地理解和應用這些思想,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他們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和應用這些思想。例如,一些老師在現(xiàn)實中,對于西方的教育觀念,往往是一概采納,拋棄了我們的“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等一些正確的教育觀念,使得我們的教育觀念與我們的基本情況相脫離,造成了語文教育的低效。另外,一些老師在課堂上過分依賴多媒體技術(shù)、輔助教材等,不能真正達到提升自己的學科素質(zhì)等方面的需求,也會對語文的教學和教學進行改進。
(四)教學評價工作不到位
優(yōu)秀的教學評價能夠使老師對學生有更多的認識,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的課堂參與程度。同時,對教師進行有效的評價,有助于提高對學生的認知與反省,促進其提高。但是,由于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條件的制約,目前我國小學語文課堂上還缺少一個教學評價的環(huán)節(jié),致使學生對自己的成績和問題無法及時、準確地認識,更談不上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改進方法,這是造成學生成績差的主要原因。
二、解決小學語文教研和課改問題的對策研究
有句老話說的好:有問題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無法解決問題。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在教學科研活動中發(fā)揮積極作用。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加強學生的學習和探索,改變學生的教育觀念,培養(yǎng)學生為本的新觀念,積極參加校本教研,做到愛崗敬業(yè)。
(二)對課程的編排進行了調(diào)整。要提高小學語文教育的改革成效,必須從注重教材的選用入手。在教育實踐中,不僅要注重形式,還要注重內(nèi)容。在教學中要加強與同學的交流,提高課堂氣氛。例如,在課堂上,老師可以通過設立問題來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在提出問題的過程中,老師還要用適當?shù)恼Z文來評價自己的成績,讓他們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而不是單純的發(fā)問。從而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作用。
(三)實行多元教育。今天是一個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各種資訊科技已被廣泛地運用于各個行業(yè),其中也包含著教育界。例如,目前廣泛應用的音頻、視頻、PPT、多媒體等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例子。通過多種形式的課堂授課,不僅可以讓小學的語文課變的豐富多彩,而且可以改變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單調(diào)乏味的局面,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辯論教學、任務教學、開放式教學、互動教學等方法,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果。
(四)在課堂上增加評價部分。通過對教師進行的課堂評價,可以看出,提高小學教師的語文課堂教學水平。在課堂上的評價,要注意科學和合理的評價,要做到全方位的評價,不能只看分數(shù)的高低,而是要從學習態(tài)度、課堂表現(xiàn)、作業(yè)完成情況、考試情況等多個角度來評價,這樣才能讓同學們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同時,教育評價也不能僅僅停留在表象上,而是要滲透到每天的學習生活中去。比如,在課堂上,老師要適時地給予學生良好的評價和獎勵,以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學習成績。
結(jié)語:總之,我國中小學語文教學與教學改革工作雖有成效,但仍有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探討。這些問題的根源在于:教師對教學科研活動的積極性不高,教學內(nèi)容單一,教學方法不合理,教學質(zhì)量不高,對教學質(zhì)量的評價不到位,影響了教學科研和教學改革。因此,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合理調(diào)整教學的內(nèi)容,實行多種教學手段,增加課堂教學評價,使其融入日常的教學活動,使其在日常的教學中得到切實的改善,達到使學校的語文教學質(zhì)量得到持續(xù)的改善,促進學生的自覺化,促進學校的語文教育向著更加科學化、全面化的方向發(fā)展等。
參考文獻:
[1]任學謙.農(nóng)村中小學校本教研實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淺析U1.甘肅科技,2011,(12).
[2]蔡寶來,晉銀峰.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現(xiàn)實境遇與未來抉擇U].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10,(1).
[3]孫秀娜.淺析農(nóng)村中小學教研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考試周刊,2011.49).
[4]董國艷.快樂與快樂的碰撞一 小學語文良好課堂氛圍的構(gòu)建0].讀與寫,2014.(3).
[5]黃春玲.淺析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活學生思維0].語文教學通訊,2014,(7).
[6]王光蕓.電子書包與小學語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融合思考0.中國教育技術(shù)裝備,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