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敏
(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 北京 100024)
隨著中國軟實力的不斷提升,外部世界正發(fā)生著格局上的演變,中國國際形象的提升迫在眉睫。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旨在推動各國之間的相互聯系、有機統一與共同進步。而中國又不斷地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履新,構建對話話語體系,加強對外話語體系的建設,增強中國的國際話語權也成為新時代的新號召。能夠長久地立于民族之林,增強國與國之間在經濟、政治、文化層面上的融合與往來,因而對外宣傳成為國際傳播中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就其本質而言,可以歸總為跨語言跨文化的信息傳播。作為一種傳播方式,它務必要遵循傳播學的規(guī)律。同時在傳播學理論關照下的外宣翻譯,能夠跳出語言研究的局限,以一種更廣闊的視角看待外宣翻譯活動,同時著眼于外宣活動對于整個人類文化交流的重大意義,把翻譯活動提升到一個為國家服務的戰(zhàn)略高度。為外宣翻譯提供更加堅實的理論支撐,傳播學與翻譯學相結合,能夠讓外宣翻譯在其自身闡釋性與適用性上更具昭示意義。同時就此發(fā)掘外宣翻譯所含的翻譯方法研究,同時拓展外宣翻譯在傳播層面的外延,對深度拓寬和深入研究外宣翻譯具有深度指導意義。筆者結合《今日中國》英譯版來一探對外宣傳的必要途徑,也希望通過質化研究方法初探傳播方式與傳播效果。
本文研究的對象是中國外宣期刊中的翹楚《今日中國》,尤以其英譯版為重點研究領域,旨在通過梳理《今日中國》英譯版的外宣翻譯方法,來探究高效的對外傳播途徑,以期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
追溯到對外宣傳研究方法,信息是在一個封閉的空間內完成了被發(fā)出與被接受的,從二元論的視角來看,這個過程體現了一種非此即彼性。然而事實與假設相悖,現實情況中,信息的傳播周期是開放動態(tài)有機的嚴密系統。麥庫姆斯在傳播學中提出的議程設置理論,直指大眾媒介無法左右大眾對于某類事件的看法。然而媒介可以通過調整人們所關注、談論的事件或者事實出現的先后順序,進而引導改變大眾的反饋認知。
中國對外宣傳側重于通過議程設置,將相悖的意見在某一個議題上達成共識與相對的一致,實現對話。舊的研究方法趨向于研究如何設置議程來引導受眾的關注點與關注度,局限于對個別對外期刊的特征分析。
在傳播學視角下反觀外宣翻譯,可見傳播學將翻譯學的視域拓寬,將其從靜態(tài)的語言層面的研究轉變到了動態(tài)的演變過程。基于筆者對《今日中國》內容較為熟悉,將會從語言、認知、文化、交際、傳播等多維度來實現跨學科的探究。為最終探索構建一個合乎情理的理論結構。
鑒于所選主題與相關的研究方法,筆者將做的研究為應用研究,要在展開研究的過程中,運用傳播學的相關理論對外宣翻譯過程進行分析和論證。要綜合運用文獻綜述法,收集與所論述課題相關的文獻,并進行梳理與篩選,可以采取問卷調查或者深度訪談的方式甄選出答案,歸納出研究所需要的論點,歸納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筆者將采用的社會學質化研究方法如下:其一為文獻綜述法,筆者將搜集歷來中國對外宣傳期刊英譯版研究的相關文獻,從“國外”到“國內”,從傳播學關照下《今日中國》外宣翻譯的“過去”推演到“現在”,同時該研究側重于研究受眾,搜集受眾調查資料的歷史時間軸,因筆者側重于進行“傳播效果”研究,受眾是傳播渠道里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由此分析對外宣傳的實際效果。其二為深度訪談法,筆者將列出訪談提綱,并對新時代環(huán)境下《今日中國》現任主編以及該期刊的受眾進行深度訪談。
1.文獻綜述法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與他國交流交往激增,對翻譯的需求與日俱增。各行各業(yè)也肩負著對外宣傳的重要任務,對外宣傳語料庫的不斷充實也吸引了眾多學者駐足研究。對外宣傳的發(fā)展也呈現出了蒸蒸日上的趨勢。從微觀上來看,傳播活動最基本的要素是符號,信息是在渠道中流通并且流動著的符號。翻譯本體論與這種論斷有大程度的交疊之處,翻譯的本質是語言,而語言是符號的表現形式之一,兩種語言之間的轉換,換言之便是兩種符號的進入式流通。翻譯的過程要復雜于其他的傳播過程,將其置于傳播學的視角下,傳播學的理論仍舊能夠為其提供堅實的基礎與解釋。
1.1國外對翻譯傳播學的相關研究
奈達是翻譯理論領域的泰斗級人物,其對翻譯理論的闡釋影響深遠。奈達認為,語言翻譯過程是具有躍層性的,在翻譯過程中,語言學層面的符號流通進展到了交際層面,當它進行到了交際層面,自然具有了社會性,或者躍層轉變成了一種社會符號。奈達提出的交際理論,內涵為把現代通訊論與信息論的成果應用于翻譯研究。且奈達在總結翻譯實質時,以該理論為基礎提出了翻譯學的交際性。在語言翻譯的流程中,如果翻譯到目標語后的成果無法達到交際的目的,則可判斷這種翻譯是沒有受眾的,并沒有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抵達”,更遑論其文化上的溝通。譚載喜曾發(fā)表過相似言論,譯文如果試圖被接收者看懂,翻譯時務必將事關語言交際活動的一切有關因素都考慮在內,如奈達所指出的翻譯交際性八大要素,信息源頭、信息內容、信息受眾、信息背景、信碼、感覺信道、工具信道、噪音。然而真實情況往往與預想背道而馳,譯文讀者與原文讀者之間在信道上的懸殊之處,使得翻譯的信息符碼總是難以實質性抵達。如果譯者懂得是信道的問題,就會試圖增長信道,也就是信息的表達方式,把那些隱晦的、不言而喻的東西再次通過文字表達出來。
奈達理論中的翻譯交際功能,將翻譯看做一種連接兩種語言以及思想的方式,重點研究的區(qū)域有以下四點,第一,信息源點,即信源,原作者是這項傳播活動的源頭,而譯者是第二個源點,兩者雖然受到各種主觀因素的牽制,但兩者所承擔的責任有分別。原作者只肩負一個責任,就是將想法落實成文字,而譯者則承擔著雙重責任,其一,對于信源信息的準確摘取,其二,要準確將信息傳遞給讀者。第二,信息的內容勢必成為譯者最為關注的部分,內容包含三個因素,言語因素即言語表達,副語因素即非言語表達的語言相關因素,超語因素即非語言的文化和場合等方面的因素。第三,信息的受眾,信息在信道中流通,從信源走向受眾,譯者應該著重考慮受眾群體,為誰而譯,譯文具有針對性。第四,信息反饋,譯者要善于從聽眾或者讀者那里獲取信息,并根據他們的反應做出調整。信息噪音,包括影響信息有效傳遞的噪音要被減少或者排除。信息的傳遞環(huán)境,譯者熟知原文的時間、地點、背景、受眾。信息的傳播手段,譯者傳播信息的方式具有多樣性,口頭、書面、電臺等,需要根據途徑來采取不同的翻譯措施。
奈達的翻譯交際理論首開先河,其后呂俊先生在對奈達理論的概括中指出,奈達所一再宣稱的Translation is communication,即“翻譯是交際”,奈達仍局限于翻譯學的視角,而未將傳播學的概念引入其中。他已標志性地指出了信源、信宿等在傳播學中才有的概念,但沒有深入挖掘并牽引到更大的關于信息傳播的領域,又在理論層面缺乏統一性,之后引入了接受美學和接受理論、社會符號學等,而沒有按照翻譯即傳播的思路走下去。
德國翻譯理論家沃爾夫拉姆威爾斯曾在《翻譯學:問題與方法》一書中指出:“傳播過程中由發(fā)送者到接收者的模式在本體論上等同于翻譯理論中使用的‘從源語言到目標語言’模式”。語際翻譯是交際中的一個特例,它的特殊性在于這樣一個事實,即語言交流行為涉及兩種語言,即源語言和目標語。旨在指出翻譯活動與傳播活動的關聯性。拉姆威爾斯指出翻譯這門學科在功能上經歷了長期的求索過程,人們沒有正確的方式與視角來研究翻譯這門學科,“迫使翻譯學忽視本身的許多特點,特別是有關信息傳遞性質的那些特點”,所以威爾斯認為他的書旨在“認為翻譯乃是語言行為和抉擇密切相關的一種語際信息傳遞的特殊方式”。威爾斯認為,傳播過程中的傳遞者——受者模式實際上就是翻譯理論中的源語—目的語的模式,跨語言翻譯是一種特殊的傳播,其特別之處在于翻譯中涉及源語和目的語兩種語言。
翻譯人員在翻譯過程中處理目的語,同時也在分解目的語所折射的文化,國外在外宣翻譯上的研究較早就與傳播學融通,近年來我國一些學者也開始研究翻譯學中的傳播問題,誰在傳播,如何傳播,受眾是誰等問題備受關注,尋求更好的外宣方法中的翻譯策略成為了很多學者探究的對象。
1.2國內對翻譯傳播學的相關研究
呂俊教授于1997年在《外國語》上發(fā)表文章稱,在國內首次提出了翻譯學傳播理論,“翻譯學是傳播學的一個特殊領域”,他首先提出:“關于翻譯的性質之爭,由來已久,要消除這種爭執(zhí),必須放大范圍,尋找更大的理論框架。追溯到翻譯的本質,它是一種跨文化的信息交流與交換活動。其本質屬性是傳播?!睙o論何種性質的翻譯,他們的目的都是傳播。不能將翻譯活動看成是靜止不動的,相反,翻譯是動態(tài)的,可以多維度地與其他學科進行嫁接。呂俊認為我們應盡量打破原語與譯語的兩極局限,并引進新的學科維度,例如文化學符號學的滲透。傳播學足以將研究的視角打開,使我們能對翻譯過程中的每一個參與元素進行研究,此舉大有裨益。呂俊指出,以信息論、控制論和系統論作為學科來源之一的傳播學研究,有助于翻譯學的方法論體系的建立。在傳播學的關照下,之后的翻譯研究呈現以下五個特點:整體性、動態(tài)性、開放性、綜合性和實用性。除了要尊重翻譯學的客觀規(guī)律以及特殊矛盾,例如翻譯的跨語言跨文化性,看似是兩個學科的交叉演變,實則增添了很多研究的新體系與新支系,需要厘清的是,翻譯學的交際傳播屬性研究,不能完全生硬照搬傳播學的規(guī)律與已有模式。必須要指出的是,翻譯學是內含獨立發(fā)展規(guī)律的學科,它不屬于任何一個學科分支,這樣看來,呂俊教授指出的將翻譯學納入傳播學的框架之下,雖有不妥,但仍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學者賈玉新的觀點是,翻譯就是一種交際活動,在英語里都可以用communication 這個詞代表,這種活動具有交互性和包容性,是一種跨文化、跨語際的信息傳播和交際活動。學者陳敏認為,翻譯活動與傳播學的基本原理保持一致,但仍具有自己的特點,其目的都是為了傳遞信息,這項活動是傳播者、傳播渠道、收信者之間的關系,是一種社會活動,其關系反映了社會關系。
廖七一教授發(fā)表題為《翻譯與信息理論》一文,意在詮釋可以將翻譯過程同香農信息交流模式結合起來理解,將信息的一些基本理論應用在對翻譯過程的解構上。譯者兼具兩種屬性與角色,同時譯者像一個“中介”,他們既是信息的發(fā)送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翻譯活動自然是在兩級傳播下進行的。譯者必須對原文內容足夠知悉,在形式意義與語言意義上準確把握,盡最大可能消除或消弭翻譯過程中的噪音。以上這些聲音雖有不同,但有一點值得我們思考,就是如何達到最好的傳播效果,能夠讓譯文在受眾群眾中也好評如潮?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增強我們的外宣實力,我們“走出去”的步伐才更穩(wěn)健。對于外來的態(tài)度與方法,良莠不齊,我們要具體考慮到自身的國情,不可照搬。
其他的國外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雖然沒有明確聲明傳播學的理論在其翻譯中的滲透,卻在實際的翻譯操作中處處體現著傳播學的思想。其中最顯而易見的,是對中國特色詞匯翻譯,如加油(Jiayou)、鐵飯碗(Tiefanwan)、磕頭(Kowtow)等,這種特色詞匯往往是中文的拼音,或者用近似于拼音的對應英語拼寫法等。學者顧靜對此類翻譯的看法是在異化翻譯策略指導下的外宣翻譯較大程度地靠近目的語,為外國人所接受,同時也兼具在源語言當中所持的特色。然而學者馬可云則認為,異化指導下的外宣翻譯導致譯文真實意義“逃逸”,充斥著中式英語的味道,由此是否仍舊堅持異化翻譯的策略,學者馬可云所做調查研究顯示,絕大多數西方讀者并不認同對于中國特色詞匯的翻譯策略是有意迎合懂英語的中國讀者的觀點。由此可見,對于能夠收獲優(yōu)良傳播效果的對外宣傳翻譯,在以往的中國學者研究里難以有統一的答案。
1.3對《今日中國》英譯版的相關研究
縱觀對《今日中國》英譯版的相關研究,對翻譯技巧的研究占絕大多數,其中有從關聯理論視角下對英譯版《今日中國》做詮釋的《從關聯理論角度看〈今日中國〉中對外宣傳資料的英譯》(李利紅,華中師范大學,2008)和《對外傳播報刊〈今日中國〉中的漢譯英翻譯研究》(夏令,華中科技大學,2004)。站在新聞傳播報道視角的文章有《中國國家形象構建的時政研究-基于〈今日中國〉英文版》(吳秦島,南昌大學,2010),文章分析了《今日中國》為增強國家軟實力,塑造良好國際形象所采取的策略,以上這些論文都是2008年以前的著作,相距今年2018年已有10年之久,中國的發(fā)展與《今日中國》的更新迭代已不可同日而語,且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今日中國》采取了跟進時代先聲的外宣方式,以上文章都沒有囊括其中。
2.深度訪談法
筆者將近距離與《今日中國》以及其他對外宣傳期刊負責人、相關采編人員進行訪談,通過與他們的訪談,旨在了解策劃采集編輯對外新聞報道時的相關策略和這些策略企圖達到的目的,同時也將在國外訪談受眾,如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學生。訪談法與文獻法具有一定的互補性,能夠體現真實的對外新聞制作生產線上如何傳播好中國好聲音,講好當代中國的故事。
2.1訪談內容提綱
2.1.1訪談《今日中國》英文版總編以及采編人員
筆者將帶著下列問題訪談《今日中國》英文版總編以及采編人員
編號1 2 3 4 5 6 7 8問題《今日中國》在明確細分受眾定位方面是如何做的?在您看來,《今日中國》區(qū)別于其他英文刊物或者新聞報道的地方有哪些?《2013年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顯示《今日中國》在調查所針對的7 國受訪者的最為熟悉的中國媒體中排名第三,僅次于《環(huán)球時報》和中央電視臺,您覺得這種成功是不是得益于《今日中國》所堅持的民間姿態(tài)?據了解,《今日中國》的內容由中國采編人員與外籍采編人員共同合力完成,這其中的工作分配是怎樣的?是否能夠解釋《今日中國》試圖為外籍讀者所構建相應的“擬態(tài)環(huán)境”?如何把握國外受眾與國內受眾興趣點的差異?是否有意回避負面話題?融媒體環(huán)境下,《今日中國》將如何打造自己的期刊品牌?,
2.1.2訪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學生
編號1 2 3 4 5 6 7 8問題是否看過《今日中國》?對《今日中國》所刊載的哪些內容較為感興趣?如何看待《今日中國》中的負面報道?希望通過《今日中國》的報道,更加了解當下中國的哪些方面?《今日中國》英譯版,語言上是否地道?除了《今日中國》,還看過哪些中國對外期刊感受如何?是否覺得《今日中國》政治性過強?《今日中國》報道中有一些便利外籍人員的生活貼士,效果如何??
伴隨著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極速攀升,中國的國際影響力迅速提高,如何讓世界看到真實的中國,正確認識中國,是對外宣傳期刊不斷追尋的課題。中國軟實力的提升讓更多人想了解中國,對外宣傳期刊無疑是一扇傳播的窗。世界透過這扇窗看到發(fā)展著的中國。本文在質化研究方法的指導下,對China Today《今日中國》英譯版的傳播策略以及傳播效果進行了初步探析。以《今日中國》為代表的對外宣傳期刊,某種程度上打破了西方媒體所營造的傳播格局下的刻板印象,在深刻了解世界變化的前提下,認清國外受眾特點,發(fā)揮自身特色,最終達到講好中國故事的目標,為加速構建我國對外傳播體系貢獻一份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