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霞,林淑媛,范蔚芳,董紀秀
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的生殖器官良性腫瘤,好發(fā)于30~50 歲女性,據(jù)報道,育齡期女性子宮肌瘤發(fā)病率為25%,而在尸檢結果中子宮肌瘤發(fā)病率高達50%[1]。目前臨床針對子宮肌瘤的治療多以經(jīng)腹子宮肌瘤剝除術及腹腔鏡剔除術等手術為主,雖然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但術后有部分患者易出現(xiàn)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等相關并發(fā)癥[2]。其中下肢DVT 是該類患者術后的常見并發(fā)癥,其主要原因為下肢深靜脈系統(tǒng)中血液異常凝結后堵塞管腔而形成的靜脈回流障礙。下肢DVT 具有病情進展迅速、起病隱匿等特點,輕者可表現(xiàn)為患肢疼痛、腫脹等,重者可引發(fā)DVT 后綜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且患者一旦出現(xiàn)急性肺栓塞,可直接危及生命。據(jù)統(tǒng)計,全球靜脈血栓栓塞癥(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年新發(fā)病例約百萬人次,其中DVT 約占VTE 患者的2/3,其余1/3 患者為肺動脈栓塞合并和(或)不合并DVT[3]。因此,早期明確影響子宮肌瘤患者術后并發(fā)VTE 的危險因素對臨床防治具有重要作用?,F(xiàn)階段關于子宮肌瘤患者術后合并下肢DVT 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發(fā)病原因和影響因素等,而關于構建風險預測模型的報道相對較少。基于此,本研究擬建立子宮肌瘤經(jīng)腹腔鏡剔除術后并發(fā)下肢DVT 的風險預測模型,以期為其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理論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選擇2017 年1 月—2021 年1 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一〇醫(yī)院行腹腔鏡剔除術的子宮肌瘤患者493 例,以子宮肌瘤患者經(jīng)腹腔鏡剔除術后并發(fā)下肢DVT 為隨訪結局事件,末次隨訪時間為2021 年2 月,根據(jù)子宮肌瘤患者經(jīng)腹腔鏡剔除術后是否并發(fā)下肢DVT,將其分為DVT 組(41 例)和非DVT 組(452 例)。納入標準:①保守治療無效,具有典型臨床癥狀及手術指征者;②通過陰道、盆腔內診及病理檢測確診為子宮肌瘤者;③近期無下肢部位手術史者;④年齡>18 歲者。排除標準:①妊娠或哺育期女性;②盆腔惡性腫瘤者;③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ASA)分級>Ⅲ級者;④輸卵管堵塞或多囊卵巢綜合征者;⑤臟器功能衰竭者;⑥隨訪期間失訪者。本研究已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1.2.1 一般資料收集 參考既往文獻關于合并下肢DVT 的危險因素[4],并結合我院普通婦科專家意見進行資料收集,包括①一般資料:年齡、體質量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BMI)、是否吸煙、是否飲酒和術后臥床時間;②基礎疾病:術前合并癥(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心血管疾病和下肢水腫;③實驗室檢查:血漿D-二聚體;④手術情況:手術史、麻醉方式、ASA分級、手術時間、術中氣腹壓、術中出血量和術后物理抗凝。
1.2.2 標本采集與檢測 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 加入枸櫞酸鈉抗凝管用于D-二聚體檢測,5 mL 加入凝膠干燥管檢測腫瘤標志物,離心半徑10 cm,以3 500 r/min 離心10 min,將分離出的血清置于-20 ℃的冰箱內備用待測;采用免疫比濁法對患者D-二聚體水平進行檢測,CA7000 型血凝分析儀購自日本Sysmex 公司,配套試劑盒,操作步驟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
1.3 相關定義①子宮肌瘤診斷標準參照《臨床診療指南·婦產(chǎn)科分冊》[5]中的相關標準;下肢DVT 診斷標準參照《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診斷和治療指南》[6]中的相關標準,并結合多普勒超聲檢查(管腔內無彩色血流或僅探及少量血流信號;對探頭進行加壓后,靜脈管腔不能壓閉;靜脈管腔內伴有實質性回聲表現(xiàn));②BMI:采用《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7]中的相關標準,BMI>28 kg/m2為肥胖,BMI 在25~28 kg/m2為超重;③吸煙:吸煙≥1 支/d,且持續(xù)>6 個月為吸煙;④飲酒:飲酒≥1 次/周,且持續(xù)>1 個月為飲酒;⑤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PG)>7.0 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2 h 血糖>11.1 mmol/L,或者隨機血糖>11.1 mmol/L;⑥高血壓:舒張壓≥90 mmHg(1 mmHg=0.133 kPa),收縮壓≥140 mmHg;⑦高血脂:三酰甘油(TG)≥1.7 mmol/L;總膽固醇(TC)≥5.2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3.4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1.0 mmol/L,患者空腹狀態(tài)下進行血漿檢測如符合其中任意一條則表示為血脂異常。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定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用t 檢驗;定性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篩選影響因素,采用R(R3.5.3)軟件包和rms 程序包制作Nomogram,采用rms 程序包計算一致性指數(shù)(C-index),并繪制校正曲線和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曲線)評估模型的預測效能。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子宮肌瘤患者術后下肢DVT 發(fā)生情況 493 例行腹腔鏡剔除術的子宮肌瘤患者中,經(jīng)多普勒超聲檢查發(fā)現(xiàn)子宮肌瘤患者術后并發(fā)下肢DVT 者41例,發(fā)生率為8.32%(41/493)。其中左側20 例,右側14 例,雙側7 例,此外,16 例血管完全堵塞,25 例血管部分堵塞。
2.2 子宮肌瘤術后是否并發(fā)下肢DVT 患者資料比較2 組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手術史、ASA 分級、吸煙、飲酒、術中出血量、術后物理抗凝以及下肢水腫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而2 組年齡、BMI、術前合并癥、麻醉方式、手術時間、術中氣腹壓力、血漿D-二聚體以及術后臥床時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子宮肌瘤患者術后并發(fā)下肢DVT 的單因素分析
2.3 子宮肌瘤患者術后并發(fā)下肢DVT 的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以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因素(賦值方法如下,年齡:<60 歲=0,≥60歲=1;BMI:<25 kg/m2=0,≥25 kg/m2=1;術前合并癥:否=0,是=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0,全身麻醉=1;手術時間:<2 h=0,≥2 h=1;術中氣腹壓力:<15 mmHg=0,≥15 mmHg=1;血漿D-二聚體:<500 ng/mL=0,≥500 ng/mL=1;術后臥床時間:<5 d=0,≥5 d=1)作為自變量,以子宮肌瘤患者術后是否并發(fā)下肢DVT 為因變量(賦值:合并=1,未合并=0),行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除BMI 外,年齡≥60 歲、術前合并癥、全身麻醉、手術時間≥2 h、術中氣腹壓力≥15 mmHg、血漿D-二聚體≥500 ng/mL以及術后臥床時間≥5 d 均為子宮肌瘤患者術后并發(fā)下肢DVT 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2。
表2 子宮肌瘤患者術后并發(fā)下肢DVT 的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2.4 子宮肌瘤經(jīng)腹腔鏡剔除術后并發(fā)DTV 的列線圖預警模型的建立與驗證
2.4.1 模型的建立 基于7 項獨立危險因素建立子宮肌瘤患者腹腔鏡剔除術后并發(fā)DTV 的列線圖預警模型,見圖1。模型使用方法:各條評分線左側端點均對應為0 分,右側端點自年齡指標起依次為93分、85 分、93 分、74 分、83 分、100 分和91 分,總分619 分。使用方法:例如,1 例子宮肌瘤手術患者若年齡≥60 歲,麻醉方式為全身麻醉,血漿D-二聚體水平≥500 ng/mL,同時術后臥床時間≥5 d,那么該患者并發(fā)下肢DVT 風險是93+93+100+91=377 分,與之對應的下肢DVT 風險約在17%左右。
圖1 子宮肌瘤經(jīng)腹腔鏡剔除術后并發(fā)下肢DVT 的風險列線圖預警模型
2.4.2 模型的驗證 模型驗證結果顯示:C-index 為0.853(95%CI:0.822~0.884),表明該模型的辨別力較好;校正曲線趨近于理想曲線,表明預測值與實測值基本一致,表明預測準確性良好,見圖2。內部驗證婦科腹部手術患者并發(fā)DVT 的風險列線圖預警模型的ROC 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curve,AUC)為0.832(95%CI:0.804~0.860),表明該模型的區(qū)分度良好,見圖3。以上均表明本模型具有良好的預測精準度。
圖2 子宮肌瘤經(jīng)腹腔鏡剔除術后并發(fā)下肢DVT 的列線圖模型的校正曲線驗證
圖3 列線圖模型的ROC 曲線驗證
下肢DVT 是外科術后常見的血管疾病,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fā)展與進步,經(jīng)腹腔鏡剔除術因其創(chuàng)傷小、術時短等優(yōu)勢已在臨床廣泛應用,現(xiàn)已成為諸多外科手術患者的首選方式。研究表明,婦科盆腔術后并發(fā)下肢DVT 發(fā)生率為8.53%~10.72%。而下肢DVT 會進一步增加治療難度,提高致死率[8]。因此,分析其危險因素尤為重要。本研究493 例患者中有41 例子宮肌瘤術后發(fā)生了下肢DVT,發(fā)生率為8.32%,稍低于Tian 等[9]報道的11.55%,其差異可能與樣本量選取及患者生活方式的改變有關。提示子宮肌瘤術后并發(fā)下肢DVT 的發(fā)生率較高,需得到臨床醫(yī)生的重點關注。
本研究采用Logistic 回歸結果顯示,年齡≥60歲、術前合并癥、全身麻醉、手術時間≥2 h、術中氣腹壓力≥15 mmHg、血漿D-二聚體≥500 ng/mL 以及術后臥床時間≥5 d 是子宮肌瘤患者術后并發(fā)下肢DVT 的獨立危險因素。①高齡患者術后更易并發(fā)下肢DVT,老年患者機體血流緩慢,靜脈內膜粗糙,加之活性氧及自由基可進一步損害內膜,進而導致血栓形成的風險增加,與Peng 等[10]研究相符。②術前合并癥也是導致下肢DVT 發(fā)生的原因,本研究發(fā)現(xiàn),并發(fā)下肢DVT 患者的術前合并癥占比相對較高,與周淑宣等[11]報道一致。糖尿病可損害血管內皮細胞,高糖狀態(tài)可增加活性氧簇,使一氧化氮生物利用度下降;高血壓和高血脂也會使機體血流速下降,有利于DVT 形成。③全身麻醉也會增加術后下肢DVT 發(fā)生風險,麻醉后機體肌肉完全松弛,肌肉泵作用消失,靜脈回流減緩,雖然麻醉一般不會影響血流分布,但正壓通氣可使胸腔壓力升高,降低靜脈回流,促使下肢DVT 形成的可能性增加,與秦翠英等[12]報道一致。④有研究表明,手術時間越長越容易發(fā)生下肢DVT[13]。本研究同樣得出此結論。手術本身就是一種有創(chuàng)操作,而血管內膜是機體預防的生理屏障,術中損傷靜脈亦可促使血小板聚集、黏附;此外,隨著術時延長可加劇血小板聚集,損傷內膜誘發(fā)外源性凝血,導致下肢DVT 發(fā)生。⑤術中氣腹壓是導致下肢DVT 發(fā)生的影響因素,與邱炳云[14]報道一致。靜脈壓一般為2~5 mmHg,術中需將氣腹壓維持于12~15 mmHg,氣腹壓升高會影響下腔靜脈血液流速,促使靜脈血液瘀滯,損傷血管內皮細胞,誘發(fā)血小板聚集,激活凝血反應,進而加速血栓形成。⑥研究表明,D-二聚體是下肢DVT 發(fā)生的危險因素[15],本研究結果與其相符。血栓發(fā)生后,凝血酶分解纖維蛋白原并將其轉變?yōu)槔w維蛋白單體,纖維蛋白單體在凝血酶Ⅷ的影響下可形成交聯(lián)狀纖維蛋白,匯集血細胞,繼而產(chǎn)生血栓。⑦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術后臥床時間長的患者更易發(fā)生下肢DVT,分析原因可能為術中血管壁損傷后,血流狀態(tài)異常,而臥床患者血流速相對較慢,有利于血栓形成。
本研究基于篩選出的危險因素建立了子宮肌瘤經(jīng)腹腔鏡剔除術后并發(fā)下肢DVT 的風險列線圖模型,其中每項危險因素均對應一條帶有刻度的線段,線段長度表示該項危險因素對下肢DVT 的貢獻度,線段端點表示指標分類情況。其具有操作方便快捷、可視可讀的優(yōu)點,同時醫(yī)務人員在理解及使用期間也相對較為容易。醫(yī)護人員可以通過患者的各項得分情況預測子宮肌瘤經(jīng)腹腔鏡剔除術后并發(fā)下肢DVT 的發(fā)生概率,盡早識別高風險患者并將其列為重點監(jiān)護人群,有利于減少下肢DVT 的發(fā)生。此外,本研究模型驗證的C-index 為0.853,內部驗證AUC為0.832,表明本研究的列線圖模型具有良好的辨別度和預測效能。
綜上所述,年齡、術前合并癥、全身麻醉、手術時間、術中氣腹壓力、血漿D-二聚體以及術后臥床時間均為子宮肌瘤經(jīng)腹腔鏡剔除術后并發(fā)下肢DVT的危險因素,本研究列線圖模型的準確度較高,有助于篩查出高風險患者及臨床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另外,本研究為回顧性分析,納入的樣本量及影響因素較為有限,結果可能存在偏倚。因此,相關結論還需今后加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