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瑤 王東林
武漢體育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00
有一項統(tǒng)計數據顯示,在美國,一年中大約有6%的在讀四年制本科生和4%的研究生有自殺的想法,而且其中有一半的人不會把這些想法告訴其他人,而是藏在心里。這種“藏在心里”的“自秘”現象,是大學生產生心理障礙后的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征,也正因如此,大學生一旦出現心理障礙往往不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干預和治療,從而導致悲劇的發(fā)生。
作為一個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如何認識和有效化解大學生心理障礙中的“自秘”現象,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
調查顯示,大學生一旦出現心理健康障礙問題,幾乎每個人都會本能地認為這是不光彩的、會遭人恥笑的。這種自我心理認知與判斷在一定程度上與造成大學生心理健康障礙的外部環(huán)境密切相關。
1.溝通缺失
家庭作為青少年成長過程的第二課堂,有培養(yǎng)孩子表達和溝通能力的義務。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部分父母往往因為工作壓力過大或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他們在交流和溝通方面的需求。對上海市徐匯區(qū)644 戶核心家庭的調查顯示,只有38.56%的父親和45.54%的母親每周與孩子的溝通時間在4~7 個小時,而能抓住契機與孩子交流的父母所占比例均不足40%。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并非所有的父母都明白應該如何正確地引導孩子去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長此以往,就容易導致孩子性格內向、不善言辭。因此,這些孩子在進入大學時,由于自身表達和溝通能力的缺失,他們在面對從未接觸過的陌生領域時會選擇沉默。
2.家庭關愛缺失
心理學家埃里克森在他的代表作《兒童期與社會》中提出“人生歷程八階段”理論,分別是嬰兒初期、嬰兒后期、幼兒期、兒童期、青年期、成人前期、成人中期、成人后期。該理論較早地闡述了人格發(fā)展的八個階段中的主要沖突以及相對獲得的品質。在這八個階段中的嬰兒期、幼兒期和青年期,父母對孩子的性格培養(yǎng)有著較大的影響。埃里克森認為,如果父母能夠在這些階段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和陪伴,并對孩子的心理和行為塑造進行正確的引導,妥善解決這些階段出現的問題,那么孩子在成年后的性格就會傾向于樂觀、信任等積極的特性;反之,成年后的性格就會傾向于悲觀、多疑、沉悶等消極的特性。因此,原生家庭就顯得尤為重要。許多研究表明,單親家庭和留守家庭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少父母完整的陪伴,常常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在與他人接觸和交流的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程度的社交障礙和防范心理。中華單親家庭教育協(xié)會調查統(tǒng)計顯示,我國目前的單親家庭有1600 多萬個,因離異的占80%,而在單親孩子中近六成的單親子女均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
一份基于大學生在家庭環(huán)境下的成長狀況調查表明,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大學生社交焦慮的產生具有直接的影響作用,自我和諧也會影響大學生的社交焦慮水平,自我和諧在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社交焦慮之間具有中介作用,調查結果詳見表1。
1.含蓄心理
含蓄,是指人在表達一種情緒或傳達一個想法時,并不直接把情緒或想法傳達出來,而是通過另外一種更加委婉和耐人尋味的方式,迂回地表達自己的真實含義。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內斂就是不善于表達自我感情、內向、喜怒哀樂都善于隱忍、心里話不輕易向別人說。國內的大部分文學作品在描寫主人公之間的愛情時,在表白陳情的部分都很少直截了當地說“我愛你”或者“我想你”,而是采用其他更含蓄的語言進行表達,比如“今晚的月色真美”等。
在這種氛圍的熏陶下,大學生對于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是有所挑選和抉擇的,這也是導致大學生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一個因素。有的大學生在意識到自己有心理健康問題時,會出現輕微的自卑心理,認為這是一件極為不妥的事情,再加上受一些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他們對自己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避而不談。
2.溝通障礙
傳播學理論認為,信息在轉達過程中,經過的層級越多,有效信息就會過濾得越多,溝通中出現的失真情況也就會越多,這就為我們的溝通和理解制造了障礙。而《孟子》中提到,人之相識,貴在相知。意思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識,貴在能夠相互了解和熟知。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人際溝通受生活環(huán)境、階級差距、思想認知或理解偏差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會存在一定的溝通障礙。
網絡和新媒體視野下,部分大學生的人際交往令人擔憂,他們要么沉浸于網絡媒介,要么對于直接和面對面的人際交流表現出冷淡。從主觀上看,出現這一現象主要是受個人的心理因素影響以及由個人語言系統(tǒng)的組織、表達存在缺陷造成的;從客觀上看,主要是由于人際交往過程中存在著較多的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可以造成溝通障礙。就像一個剛踏入社會的少年很難明白另一位閱盡千帆的人的憂心,這也是大學生“自秘”的原因之一。
3.社會偏見
不可否認的是,許多人會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心理健康問題。在他們眼里,心理健康問題通常與矯情、做作畫上等號,他們認為這并不是一件多么嚴重的事情,根本沒有必要去找心理咨詢師。更有甚者,在公眾社交平臺上對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群體進行嘲諷和挖苦。久而久之,大眾對心理健康問題的看法就出現了偏差,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只要自己能夠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就可以自行痊愈,不需要外力的介入。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在日常的生活中都會或多或少地出現一些心理問題,而在這些心理問題當中,有些我們自己能夠感受到并且可以自行解決,但是有一些我們自己是感受不到的,其存在于我們的潛意識當中,需要專業(yè)的人來進行引導。早在2001 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就曾指出,心理和行為障礙患者康復的最大阻礙就是社會對他們的污名和與之相連的歧視?;谏鐣蟊妼τ谛睦斫】祮栴}的偏見,即便有大學生懷疑自己有心理健康問題,為了不引來他人異樣的眼光,也會選擇沉默。但實際上,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健康問題都可以自行解決,當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如果不進行良性疏導,會越來越嚴重。
1.傾訴對象成因
傾訴是指把內心的秘密告訴別人以取得幫助和維持心理平衡的行為,強調人們把心中所有事情全部訴說,比一般說話要更徹底。傾訴可以有效緩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在童年和少年階段的孩子由于與父母的接觸較多,且思想稚嫩,交友范圍及與朋友交談的內容有限,并未完全建立隱私的概念,孩子與父母的信任感和親密感更高,父母往往是這個階段孩子的第一傾訴對象。而在之后成長的過程當中,隨著孩子對于隱私這個概念認知的逐步加深以及對周圍各類事物好奇心的不斷加強,開始有了不便于對父母吐露的小秘密,這個時候孩子的第一傾訴對象就變成了思想更加貼近的同齡人。但是相對于父母而言,同齡人之間又存在著一定程度的防范心理,當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的第一傾訴對象發(fā)生改變而又恰好觸及更深層次的、無法自己調解的心理問題時,只好選擇將自己封閉起來,“自秘”現象由此產生。
2.保護意識的反應
當代大學生的年齡普遍處于17 歲~22 歲,這個階段他們往往思維活躍、好奇心重、情緒敏感,而且由于沒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和社會閱歷,特別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從而引起較大的情緒波動。青春期本身就是一個格外要強的時期,處這個時期的大學生會較為注重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在面對可能會影響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的問題時,他們也會保持沉默。與此同時,當代大學生為獨生子女的居多,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父母對子女幾乎是有求必應,這導致孩子遇到問題時不主動解決,而是習慣性地選擇依賴。同時,由于傾訴對象的轉移,要想讓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大學生主動吐露自己的心聲,就需要相互之間有足夠的信任,在沒有找到值得信賴的傾訴對象之前,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也會使他們緘默不言。
3.專業(yè)干預缺失
上海師范大學心理咨詢與發(fā)展中心的心理專家坦言,學校有2萬多名學生,每年來咨詢的學生只有200多名,咨詢的學生比例每年僅占學生總人數的1%左右。
在大學階段的課程安排中,心理健康知識科普的課程少,導致許多學生在進入大學后不清楚如何進行心理咨詢。他們只是憑感覺將心理咨詢師與兒時“強迫”自己打針而留下并不算和善形象的醫(yī)生群體畫上等號,因而他們對這個群體有了心理排斥,再加上不清楚心理咨詢的流程,擔心自己的心事外泄或被他人當作談資,更加不會袒露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他們?yōu)榱吮Wo自己而選擇自我封閉和沉默。
有效化解和應對大學生心理障礙中的“自秘”問題迫切而有意義。變易理論指出,要正確認識某事物就應該分離出該事物的關鍵屬性。大學生群體出現心理健康障礙的成因多且繁雜,“自秘”這一成因的外向表現有著鮮明的特點,其中最為突出同時也是解決問題最關鍵的一個特點,就是它的隱蔽性和不易察覺性。明確了這一點后,就可以有針對地采取措施了。
“內治”,即從“實”的層面對出現心理健康障礙問題的大學生采取必要的醫(yī)學手段,有針對性地進行干預治療,比如服用藥物、專業(yè)的心理疏導等;“外撫”則是從“虛”的層面對出現心理健康障礙問題的大學生進行安撫、關心,使他們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和幫助。
1.學生社團大有可為
學校作為大學生群體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應當肩負起對大學生群體學習和生活兩個方面的教育,不但要培養(yǎng)學生適應社會的生存技能,還應當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由于學校對學生而言溝通感較弱而距離感較強,開設心理講座和知識科普的效果往往不明顯。
研究發(fā)現,大學生所在的學生社團對此可以發(fā)揮積極作用。學生間不再是以自我為中心,而是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在交往中發(fā)揮“朋輩優(yōu)勢”,能達到心理健康教育事半功倍的效果。鼓勵學生社團舉辦相關的趣味活動,利用同齡人之間更為有效的溝通和交往,通過更加豐富、有趣的形式從側面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讓大學生明白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并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相反,隱瞞才會導致心理健康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從而減輕他們的自卑感,讓他們敢于開口,愿意開口。這樣,才能幫助大學生適應從高中跨越至大學所帶來的學習和生活方面的轉變,為社會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進步輸送鮮活的新生力量。
2.互聯(lián)網平臺的無限可能
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媒體社交也變得十分流行。大學生群體是互聯(lián)網的活躍分子,對網絡比較熟悉。我們可以利用這一現象,依托“互聯(lián)網+”的優(yōu)勢建立心理健康咨詢平臺,整合國內優(yōu)秀的心理咨詢師資源,在線為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咨詢。
大學生群體“自秘”的主要原因是對自身隱私的保護,而網絡的“不見面”心理咨詢和治療能夠從根本上減輕窺伺感,讓咨詢者更有安全感,使他們的隱私得到保護,讓他們容易放下戒備、敞開心扉。例如,近年來比較流行的社交軟件Soul、SUGAR(蘇格)等,用戶可以采取匿名的方式記錄自己的心事和煩惱,網絡的隱秘性和匿名的雙重保護為傾訴者提供了一個秘密“樹洞”。
1.家庭的幫助與慰藉
最親近的人莫過于自己的親人,家庭所給予的情感慰藉對預防和緩解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是十分有效的,父母與孩子之間天然的戰(zhàn)線一致,當他們碰到心理問題這個“外敵”時,一致對外的力量會更加強大。需要強調的是,大學生一旦出現心理健康障礙問題,家長在對他們進行感情慰藉和試圖幫助的時候,溝通方式特別重要。家庭教育的重點就是尊重和理解,溝通是建立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的。只有當溝通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時,才能達到一個平等的狀態(tài),營造出一個和諧友愛的家庭環(huán)境,從而成為化解心理問題的利器。
而在情況相對特殊的單親家庭或留守家庭中,父母尤其要注意關愛孩子,彌補由于家庭因素導致的情感慰藉缺失,要讓孩子明白,他并不是被拋棄的孩子,他與別的孩子并沒有什么不同,以此來減輕孩子因為家庭因素而導致的自卑和自閉心理。
2.自我心理素養(yǎng)提升
有道是“解鈴還須系鈴人”。大學生群體只有學會調節(jié)自我情緒,多接觸積極向上的事物,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參加社團活動,結識志同道合的伙伴,對周圍的事物保持好奇心,才能提升自己的心理抗壓能力。當一個人能正確感知自己對于社會上的其他人或對社會有著怎樣的作用和貢獻時,自我價值感便就此形成。而自我價值感能夠有效降低心理健康問題出現的概率。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當代大學生要學會尋找自己的價值感,在學會讓自己變得陽光、樂觀、積極向上的同時,也要學會勇敢地承擔屬于自己的那一份責任,磨煉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壓能力。大學生更要學會用辯證的角度看待心理健康問題,既不盲目從眾,也不盲目悲觀。
3.主動適應環(huán)境
壓力的來源主要是我們對于事物的不能掌控性。離開家庭,進入全新的大學生活,大學生在面對相對陌生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時,難免會有些慌張和無措,對此,大學生應該學會主動面對一切和適應一切。
大學生群體是國家的希望和未來,他們的心理健康事關家庭的幸福與社會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他們獨自離開家庭,來到陌生的大學校園,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往往難以適應,特別是在面對學業(yè)壓力、感情受挫、家庭變故等境況時,一些人會感到迷茫和無措,從而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這其中,大學生心理疾病中的“自秘”現象,較為典型而且突出,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對此,一方面我們不能等閑視之,需要采取切實有效的辦法和措施,探索更好、更先進的救助方法,竭盡全力地將他們從心理陰影地帶離至陽光之下;另一方面,我們還應該意識到,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比較突出,如何有效化解,最大限度地減少由此帶來的消極后果和負面影響,是擺在家庭、學校和全社會面前的一項重大課題,需要各方集思廣益、積極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