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敏,寧 寧,賓曉蕓,黃秀峰,銀聯(lián)飛
(1.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廣西 百色 533000;2.瑪莎大學,馬來西亞 雪蘭莪州 4261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變,肥胖導致的健康損害成為公眾關注的健康問題,因此,脂肪及脂肪組織含量的測定對于研究人體能量儲備、生長發(fā)育以及肥胖發(fā)生機制與治療、與脂肪變化有關的病理生理變化,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1].
仫佬族人口約21萬(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多數(shù)聚居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少數(shù)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數(shù)的73%,仫佬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數(shù)的33%,該地區(qū)經濟水平相對落后,衛(wèi)生條件和醫(yī)療衛(wèi)生水平落后,開展的慢性病普查和調查活動相對較少.文獻[2]研究顯示,羅城仫佬族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較高,但是肥胖率和身體鍛煉水平低于廣西其他地區(qū),吸煙率和飲酒率高于廣西其他地區(qū).由于受遺傳、環(huán)境、飲食習慣和宗教文化的影響,廣西仫佬族的脂肪量及其分布可能有自己的規(guī)律和特點.本研究使用生物電阻抗法,檢測仫佬族中老年人的身體脂肪含量及相關體成分,探討其隨年齡變化的趨勢和特點,以期為仫佬族中老年人的健康指導和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2019年2月至3月,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在羅城縣測量了499名仫佬族(男性209例,女性290例)中老年人(45歲及以上)的身體脂肪含量等體成分指標.測量遵循知情同意原則,被測者均為世居當?shù)?代以上的身體健康仫佬族中老年人.被測者以5歲為一個年齡組,分為45歲組、50歲組、55歲組、60歲組、65歲組、70歲組和75歲以上組,共7個組.
使用人體成分分析儀(TANITA,MC-180,日本)進行體成分測量,獲得總脂肪量、內臟脂肪量、皮下脂肪量、軀干脂肪量、左上肢脂肪量、左下肢脂肪量、右上肢脂肪量、右下肢脂肪量和腰臀比等9項指標.采用SPSS20.0對數(shù)據進行處理,組間比較采用u檢驗或t檢驗,采用相關性分析研究各指標隨年齡增長的變化情況.
仫佬族中老年人各項身體脂肪量均值見表1.由表1可見,中老年人的總脂肪量、皮下脂肪量、軀干和上肢脂肪量的性別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均為女性高于男性,內臟脂肪量和下肢脂肪量的性別間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仫佬族中老年人脂肪量測量結果Tab.1 Results of fat mass of elderly of Mulam ethnic group kg
仫佬族中老年人各年齡組的各項脂肪量和腰臀比測量結果見表2.由表2可見,同年齡組中,男性和女性的總脂肪量、皮下脂肪量、軀干脂肪量和四肢脂肪量的多數(sh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均表現(xiàn)為女性高于男性.同年齡組男性和女性內臟脂肪量的比較中,65歲組和75歲以上組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為男性高于女性,其余年齡組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同年齡組男性和女性腰臀比的比較中,45歲組和50歲組為男性高于女性,70歲組和75歲以上組為女性高于男性.
表2 仫佬族中老年人各年齡組的脂肪量和腰臀比Tab.2 Fat mass and waist-to-hip ratio in each age group of elderly of Mulam ethnic group
仫佬族男性和女性的各項脂肪量隨年齡變化的曲線如圖1所示.由圖1可見,仫佬族中老年女性的總脂肪量、皮下脂肪量、內臟脂肪量、軀干脂肪量、上肢脂肪量和下肢脂肪量隨年齡增長總體呈下降趨勢.男性的總脂肪量有2個高峰,在45~50歲和55~65歲呈上升趨勢,增長最快的時期為45~50歲,男性其他部位的脂肪量與總脂肪量的變化趨勢大致相同.
圖1 仫佬族中老年人各項脂肪量隨年齡的變化Fig.1 Changes in each index of fat mass of elderly of Mulam ethnic group with age
仫佬族中老年人各測量指標與年齡的相關性分析見表3.
表3 脂肪量和腰臀比與年齡的相關系數(shù)Tab.3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fat mass and waist-to-hip ratio with age
由表3可見,女性的總脂肪量、皮下脂肪量、四肢脂肪量與年齡呈顯著負相關(P<0.01),腰臀比與年齡呈顯著正相關(P<0.01),內臟脂肪量和軀干脂肪量與年齡不相關.男性的內臟脂肪量和軀干脂肪量與年齡呈正相關(P<0.05),其余指標與年齡不相關.
人體體成分與許多健康問題和疾病之間有密切的關聯(lián),如糖尿病、肥胖、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等[3-5].肥胖通常表現(xiàn)為過量或異常的脂肪積累.BMI指數(shù)是常用的衡量人體肥胖程度和是否健康的標準,但BMI指數(shù)單純考慮體質量和身高的因素,可能會錯誤地估計脂肪的含量.本研究采取應用廣泛,且較為安全便捷的生物電阻抗法測量了仫佬族中老年人的脂肪量,發(fā)現(xiàn)其分布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
性別是影響人體體成分的一個重要因素,兩性在基因及其表達上不同,性別間的生物學差異造成體成分的不同特征[6].總體上看,仫佬族中老年人的總脂肪量、皮下脂肪量、軀干和上肢脂肪量均存在性別差異(P<0.05),均為女性高于男性,與鄧瓊英等[7]的研究結果一致.仫佬族中老年男性各部位脂肪量由高到低的順序為皮下脂肪量>軀干脂肪量>內臟脂肪量>左下肢脂肪量>右下肢脂肪量>左上肢脂肪量>右上肢脂肪量,女性為皮下脂肪量>軀干脂肪量>內臟脂肪量>右下肢脂肪量>左下肢脂肪量>左上肢脂肪量>右上肢脂肪量.同年齡組中,總脂肪量、皮下脂肪量、軀干脂肪量和四肢脂肪量的多數(shù)性別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現(xiàn)為女性高于男性.
除基因和激素的影響外,仫佬族的家庭分工存在性別差異,為“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男性長期從事耕作等體力活動,肌肉鍛煉較多,故身體大部分脂肪量都低于女性.仫佬族中老年人脂肪量的分布和性別間差異與百色市壯族中老年人[8-9]的研究結果一致,但仫佬族中老年人總脂肪量及身體各部位脂肪量略高于百色市壯族中老年人.羅城縣地處桂西北部,石山眾多,屬于喀斯特地貌,當?shù)厝酥饕N植水稻,仫佬族日常以水稻、糯米為主食,輔以腌制酸菜、辣椒等,攝入碳水化合物較多,對魚蛋肉奶、水果等維生素和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攝入較少,飲食習慣較為單一.壯族的飲食較為豐富,以水稻為主食,輔以玉米、紅薯、各種蔬菜、水果和肉類,飲食較為均衡.2個族群間的差異可能與其飲食、生活環(huán)境及遺傳信息有關.
有研究顯示,我國城鎮(zhèn)居民身體脂肪含量隨年齡增長呈上升趨勢[10],但本研究結果顯示,仫佬族中老年女性的脂肪量隨年齡增長總體呈下降趨勢,與周璇等[11]的研究結果一致.男性的總脂肪量在45~50歲和55~65歲呈上升趨勢.相關性分析顯示,仫佬族中老年女性的總脂肪量、皮下脂肪量、四肢脂肪量與年齡呈負相關,腰臀比與年齡呈正相關,男性的內臟脂肪量、軀干脂肪量與年齡呈正相關.相關研究[12]發(fā)現(xiàn),女性體內的脂肪含量高于男性,脂肪組織的分布模式也不同于男性,呈現(xiàn)以股臀部脂肪沉積為主的“梨形體型”.隨著年齡增長,仫佬族中老年女性的脂肪量呈下降趨勢,腰臀比卻逐漸上升,呈現(xiàn)腹型脂肪堆積,這可能與體力活動的減少有關.據調查,腰臀比與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發(fā)病率關系密切,腰臀比升高、BMI升高且伴有腹型脂肪堆積的人群為發(fā)病的高危人群[13].仫佬族中老年男性的內臟脂肪量隨著年齡增長呈上升趨勢,可能與仫佬族男性喜飲酒有一定關系.適量的內臟脂肪對內臟器官起支撐、穩(wěn)定、保護的作用,但內臟脂肪量過高會增加內臟器官的壓力,擾亂機體的新陳代謝,引發(fā)高血脂、脂肪肝、心臟病、糖尿病等疾病.男性和女性在脂肪量及分布上存在差異,男性脂肪主要分布在腹腔和腰部,女性脂肪較男性多,且多分布于下腹部、臀部和下肢等處,這些差異也提示可能是性激素影響了脂肪的分布和堆積[14].文獻[2]的研究顯示,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居民的高血壓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和血脂異常率均高于全國水平,也高于廣西其他地區(qū),但患者對自身疾病的知曉率僅有8.72%,大多數(shù)患者未及時治療.因此,仫佬族中老年人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保持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豐富食物種類,預防肥胖及代謝性疾病的發(fā)生,定期參加慢性病篩查,多了解相關健康知識,以降低慢性病的發(fā)病率,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