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樂
馬克思認為,哲學不應該沉溺于論證的精致和邏輯的自洽,它的使命是為“現(xiàn)實生活的任務”提供觀照。馬克思交往理論正是產生于馬克思面向現(xiàn)實生活的哲學思考,它科學闡釋了交往作為一種社會現(xiàn)象的現(xiàn)實作用與歷史生成:人類在最初的交往中實現(xiàn)物質的交往與精神的互動,并由此發(fā)展出各類生產關系。隨著交往程度的加深和范圍的拓展,交往中的各類主體結為存在的共同體并逐漸產生與之匹配的共同體意識。馬克思交往理論為理解作為共同體的中華民族的歷史生成提供了一個獨特而有力的視角?;仡櫲A夏五千載文明史,正是多元民族長期、頻繁的民族交往催生出“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梢?,以馬克思交往理論為鏡考察華夏各民族交往的動態(tài)歷史進程,有助于探究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生成的歷史源流。
馬克思交往理論立足歷史唯物主義。受蘇聯(lián)影響,曾有部分學者認為馬克思交往理論中的“交往”概念不具有獨立性,可以被視為“生產關系”的附屬概念,而“交往”本身在馬克思整個思想體系中也并不占據(jù)重要位置。隨著交往哲學的興起,交往理論成為學界研究熱點。有學者重新審視“交往”概念,并指出“交往”作為一個對現(xiàn)代社會影響深遠的概念,其重要性被嚴重低估。有研究者指出,交往是社會演進的內在動力,是人社會性的本質體現(xiàn)。就本質而言,歷史的演進就是人類交往方式的演進。交往理論深刻洞見了社會發(fā)展的科學規(guī)律,持續(xù)為東西方社會的發(fā)展提供有力解釋,是歷史唯物主義理論中的重要概念。對“交往”的思考貫穿了馬克思的一生,從《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到《歷史學筆記》,馬克思提出了“分工”“市民社會”等與“交往”相關的概念,辨析了“交往”的內涵,深入探究了戰(zhàn)爭、貿易等交往形式對歷史發(fā)展的深層影響。
交往理論的核心思想觀點來自于馬克思對黑格爾與費爾巴哈哲學的深入研究與批判性繼承。人類對“交往”的探究起源于對“人的本質”的思考,自古希臘時代起,人類對“人之本質”的追問便不曾停止,普羅泰戈拉的“尺度之在”、蘇格拉底的“德性之在”都是西方先賢對這一問題的回應。到了近代,黑格爾等哲學家從意識出發(fā)探究人的本質,為這一問題開辟了新的思考路徑。不同于傳統(tǒng)交往觀,黑格爾將交往還原為抽象的人的意識,以此理解人的本質,提出人的本質存在于“自我意識”之中。黑格爾認為“世界歷史”并非抽象的概念表達,它是現(xiàn)實發(fā)生的“交往”和建立在這種交往之上的關系。不同于黑格爾對“交往”的思考,費爾巴哈立足“類存在”之視角探究人的交往,認為交往中的“類意識”即為人的本性,“類存在”是人與“他物”的本質區(qū)別,人需要在社會性的交往中確證自我的存在。費爾巴哈的哲學觀點呈現(xiàn)出鮮明的歷史唯物主義立場,與馬克思對“交往”的思考不謀而合,從思想上啟發(fā)了馬克思交往理論的產生。
在深入思考黑格爾與費爾巴哈哲學理論的基礎上,馬克思從人的異化來審視人的交往、辨析人的交往性存在及其價值,交往理論的提出源自于馬克思對人的社會屬性更深的思考和更進一步的探索。社會并非固有的抽象概念,它是人類借助交往活動結成的共同體,而高度發(fā)達的社會共同體能夠去除人的異化、實現(xiàn)人類的自由與解放。馬克思以交往來解釋個人、群體、民族及國家間的多維互動,他明確指出交往是生產的前提,個體生存的客觀需要使得人類的生產活動不可能脫離交往而存在。交往是社會共同體存在的根基,它與生產共同構成了社會演進的兩條平行線索,對人類的共同體及共同體意識的生成影響深遠。隨著人類生產活動范圍的擴大和復雜程度的加深,包括個體、民族、國家在內的不同主體之間產生了復雜多樣的社會交往,各種形式的共同體隨不同主體的現(xiàn)實需要而逐漸生成。社會交往推進了社會的分工與合作,將個體力量集聚為整體力量。如馬克思所指出的,人是作為處在生產力和需要的一定發(fā)展階段上的個人而發(fā)生交往的。
由此可見,交往在馬克思思想體系中并非無足輕重的概念,它有著豐富的思想內涵和價值意蘊。馬克思指出,各類社會交往讓各民族在交流中譜寫出世界歷史,民族內外部交往的發(fā)展程度與民族生產一樣,都有著深刻影響著民族內部結構以及這個民族與其他民族關系的力量。從這個意義上看,社會歷史亦可以理解為民族內外部間的往來互動史?!安煌褡彘g的分工消滅得越徹底,歷史就越是成為世界歷史?!本C上,以馬克思的交往理論考察華夏各民族的歷史交往進程,有助于世界與國人深刻地理解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源起、發(fā)展與勃興。
馬克思認為,正如生產活動促成生產關系的構建,人的交往關系也來自于以物質為基礎的交往活動。同時,社會交往天然帶有群體性,個人交往的外溢會導致交往主體的升級與擴大,并一步步延伸出團體交往、民族交往甚至國家交往。正是在個人、群體、民族、國家的多元交往中,世界歷史脫胎生成?;仡櫸迩耆A夏文明史,交往促進了各民族的融合互滲,也決定了中華民族的必然生成。
交往是民族發(fā)展必經的社會過程,也是民族交流與關系整合的動態(tài)過程。換言之,交往意味著由封閉到開放,民族內部的整合與民族間關系的創(chuàng)建在雙向互動中漸進生成。民族交往以物質交往為根基,隨著交往的深入,不同民族融為一體,形成穩(wěn)定的、廣泛被接受的認同意識與文化形態(tài),產生鮮明的共同體意識。這種共同體意識的源頭是人類建構在物質生活基礎上的交往關系。馬克思認為,雖然人的交往關系有豐富的樣態(tài),但“人最基本的需要是物質生活的需要……最基本的交往是物質交往……”。民族交往亦是如此,民族與民族間的交往皆由物質生存需要而起。也正是在物質交往的深化中,華夏各民族開啟了波瀾壯闊的歷史交融進程。
回顧華夏文明史,民族交往多基于地緣展開,受民族性、歷史性等因素影響而展現(xiàn)出不同的形態(tài)。交往形式包括經濟交往、政治交往和文化交往等多種方式,各民族在貿易、戰(zhàn)爭、文化藝術等具象交往中逐漸趨向內在之“同一”。最早出現(xiàn)的于史有載的民族交往是“互市”,即中原民族與周邊民族間的貿易活動,它的存在反映出華夏文明早期各民族物質生產與交換的現(xiàn)實訴求。“互市”作為經濟交往形式促進了各民族的生產互補、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
在經濟往來之外,中國古代各民族之間還不乏政治交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則是中原王朝與周邊民族的政治結盟,也稱“會盟”?!皶恕笔歉髅褡鍨橹瓜?zhàn)亂而締結的政治同盟,它的出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戰(zhàn)爭的發(fā)生。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會盟發(fā)生在唐代,唐王朝與吐蕃的會盟終止了雙方持續(xù)數(shù)十載的武力爭端,深化了漢、藏民族間的政治往來,也拉近了兩個民族間的經濟、文化關系。在“會盟”之外,“朝貢”與“和親”也是民族間較常見的交往形式,這些交往活動不但從長遠上強化了民族團結,也為穩(wěn)定當時的政治局勢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各種交往形式中,文化交往是各族人民參與度最高也最喜聞樂見的交往方式。文化是感情紐帶,各族人民在繪畫、詩詞、歌舞等文化藝術交流中,沉淀出共同的文化基因。古典詩詞中不乏反映民族文化交往情味的佳作與名句,唐代著名詩人溫庭筠的“疆理雖重海,車書本一家”,詩仙李白的“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等,全都生動傳達出當時民族文化交往的和諧景象。
長期、頻繁而形式多樣的民族交往夯實了中華民族的生成基礎。隨著民族交往方式的革新和交往范疇的擴大,各民族在交往中愈加互利互賴。共同的“社會存在”讓各民族產生了共同的“社會意識”。正如馬克思指出的,社會是人交互作用的產物,各種交往形式的關聯(lián)在于,舊的交往會被不斷適應生產力發(fā)展的新交往形式所替代。各民族在交往中推動著生產力發(fā)展,也在交往中生發(fā)出共同的民族意識。
馬克思交往理論指出,交往是歷史演進的內在動力,歷史的形態(tài)隨著民族交往方式的變革不斷變化。作為共同體的中華民族以及與之相匹配的共同體意識在華夏各民族的交往中生根、發(fā)展、壯大。馬克思認為意識是存在的映現(xiàn),是物質行動的產物,它的產生與人的物質交往緊密關聯(lián)。在中華民族的歷史生成過程中,頻繁、多元的民族交往推動華夏各民族不斷擦出思維與意識的火花,并由此激發(fā)出牢固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盡管單個民族會產生自我保存的需要,但充分的民族交往會推動單一民族意識向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融入。
在中國,“中華民族”概念的產生與廣泛接受始于梁啟超先生對瑞士學者布倫奇里民族觀的借鑒。實際上,作為實體的中華民族早就活躍于歷史舞臺,華夏各民族在數(shù)千年的交往中逐漸形成了今日“一體多元”的民族格局?!耙惑w”指代的是作為共同體的中華民族,“多元”則指的是中華民族范疇所涵蓋的各個單一民族。起先各民族散居各地,以族群的原始共同體形式活動于不同歷史場景。族群內部交往以維系生命為目的,群體意識只是不同個體自保意識匯聚后的集中映現(xiàn)。要等到生產力進一步發(fā)展,民族交往方式在與生產力的矛盾互動中翻開新篇章,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才能在更高層級的民族交往的涵養(yǎng)下獲得更為寬廣的發(fā)展空間。中華民族的交融生成始于各族先民以物質交往為根基的部落交往。在華夏文明早期,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等民族與中原民族的交往互動促使各民族突破地理空間的限制生發(fā)出地域認同,促成了華夏族與“華夏”意識的產生;到秦漢時期,經濟發(fā)達、文化昌明的漢民族成為華夏各民族交往中的核心主體,周邊各少數(shù)民族在與漢民族交往的過程中自然生成“華夷共祖”的心理認同;隋唐時期,“華夷一家”的民族心理認同進一步強化,在頻繁的民族交往、融洽的民族關系中民族心理認同升華成更為強烈的政治認同。此外,中華民族的內部交往繼續(xù)深化,到清朝以“滿漢一體”和“滿蒙一家”為代表的文化認同已經成為普遍共識。
到了近代,隨著外族勢力的入侵,中華民族被迫融入到民族歷史向世界歷史轉化的大進程中,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也隨著歷史環(huán)境的變化而蛻變,由以往的政治、文化認同升華為更大格局、更高視野的民族國家認同。面對西方資本——帝國主義的外來入侵,華夏各民族團結一心保衛(wèi)家園,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受到空前的激發(fā),而這種強烈的精神意識又反過來進一步鼓舞了各民族的愛國主義情懷和反帝反封建熱情。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后,面對外敵的入侵,各族人民自發(fā)形成反帝國主義同盟。北至內蒙古南到臺灣,再到最西邊的西藏、新疆,反帝斗爭在華夏大地轟轟烈烈地展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對外,共同的抗爭經歷深化了各民族間的交往,從深厚的民族情誼中迸發(fā)出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逐步發(fā)展成為全國各族人民反帝運動的精神動力與行動指南。在反對帝國主義的抗爭中,各族人民團結一致以中華兒女的身份共同反抗侵略,一次又一次取得反帝斗爭的勝利。內蒙古各民族對沙俄入侵的勝利抗爭,云南、西藏各民族對英帝國入侵的勝利抗爭,都是這一時期中華民族抵抗帝國主義侵略的典型代表。長期的民族交往是各民族自發(fā)結成反帝共同體、自覺生成共同體意識的基礎,而這種共同體意識又反過來進一步深化了各民族間的交往。
進入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浴火奮戰(zhàn)抗擊侵略,中華民族作為休戚與共、生死相依的共同體的意識至此被徹底激發(fā),“華夏一家”的意識認同成為全國各民族各階層人民的基本共識。即便是地處偏遠的寧夏,類似“中華民族萬歲”“民族團結、抗日衛(wèi)國”的宣傳標語在街頭巷尾亦隨處可見,從側面反映出各族人民對“中華一體”的自覺體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人心。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華夏各族兒女迎來了真正的民族大團結,以鮮血淬煉解除外來民族壓迫的中華民族有了更確定的實體指向,同生死共命運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深扎根于中華大地。
回溯歷史,中國各民族之所以能夠團結一心共同鑄就今日“多元一體”的和諧民族格局,與華夏民族間的社會交往以及在交往中不斷深化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密不可分的。正如馬克思所反復強調的,歷史是人的自覺創(chuàng)造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講,華夏各民族求同存異、取長補短、互利互助自覺創(chuàng)造的交往史,其實就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成史。
在信息化、全球化勢不可擋的當今世界,下至個人交往、團體交往,上至民族交往、國家交往都發(fā)生了巨大、深刻的變化,日益多樣的交往方式和日漸深化的交往關系讓各主體間的交往愈加錯綜復雜。面對多變的世界交往進程,華夏各民族對內要團結一心,積極推進域內民族交往;對外要開放包容,深化域外國家交往,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根基上攜手世界各族人民共創(chuàng)人類命運共同體。
同時,身處現(xiàn)代社會,面對日益復雜的人類交往現(xiàn)象,要堅定歷史唯物主義立場,以對馬克思交往理論的創(chuàng)造性闡釋來審視民族交往的實踐本質與現(xiàn)代價值,在尊重當前“多元一體”民族格局的基礎上牢固構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馬克思交往理論深刻批判了以資本邏輯為中心的交往觀,明確闡釋了交往對推動社會發(fā)展、促進人類解放的重大意義。借鑒馬克思交往理論,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要尊重不同民族間自由往來、平等共處、共同進步的交往愿望,同時滿足各族人民在物質交往中攜手共創(chuàng)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唯其如此,才能在和諧的民族交往、共同的民族進步中凝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