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敦
鐘二毛的短篇小說《晚安》,發(fā)表于《當代》2022 年第2 期。說是短篇,其篇幅挺長的,將近一萬七千字。而這篇小說所講的故事,卻非常簡單——患癌的母親痛不欲生,兒子助其安樂死。主要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只有短短幾天。作者為什么會把一個簡單的事情寫得這么長呢?原因在于作者充當了時間的魔術(shù)師,用敘事手段讓時間交織重疊,增加了單線時間上的承載力。鐘二毛的具體做法是:把幾天的時間分成幾個節(jié)點,分別在每個節(jié)點嵌入過去的故事,一個接著一個,一共嵌了六七個。這過去的故事,猶如一個一個散發(fā)光彩的時光之珠,小說最后又做到了首尾相連,巧妙結(jié)成一條優(yōu)美的項鏈。
這篇小說寫親人的離世,題材可能來自現(xiàn)實生活,寫得深情而且沉郁,可見作者的情感投入非常之多。我的分析偏重于結(jié)構(gòu),語句之間有可能會冒犯作者,敬請諒解。
小說開頭部分,有一句話極其扎眼,“那天清晨,母親說,我想死了,你幫我吧”。我非常喜歡這句話,簡短有力,充滿意外,尤其會讓人想起《局外人》的開頭。讓我深感可惜的是,這句話并非小說的頭一句,而是第三句,前面還有兩句話,“有一個秘密,這輩子只能爛在肚子里了。不是不能說,是沒法說?!比绻俏覍?,這兩句話肯定不會要的。但作者的思路跟我不一樣,他想的是,要表現(xiàn)主人公情感的郁結(jié),就必須加上這兩句。而且,這篇小說的故事與《局外人》幾乎完全相反,主人公要全程參與媽媽離世的過程,要與母親完成這次漫長的告別,所以他要全身心投入故事,他的語氣必然不能是冷漠的,而是一種故作堅強。這樣的語氣貫穿全篇。
我真正要說的是,小說開頭部分,母親讓兒子幫助她離世,這是全篇最關(guān)鍵的情節(jié),接下來的故事,就應(yīng)該是兒子如何完成這件事了。誰也不能否認,這是一件非常難辦的事,不但有違法理,而且在情理上也說不過去,自然這也是主人公不愿面對的。好的故事,總會讓我們看到人性的痛苦。如果設(shè)置一個“局”,讓人物左右為難,又難以掙脫,是我們編故事時應(yīng)該考慮的重要問題。為什么有的小說讀著沒勁?主要的原因是,他們筆下的人物所遇到的事都不叫事,犯不著承受煎熬,抖抖肩膀就過去了。在《晚安》中,主人公面臨的問題,我們每個做兒女的,都有可能遇到,如果換了你,你會如何處理?讀者有了參與感,自然會往下讀,你要看個究竟,他到底是如何做的。
那個答案直到小說的最后才揭曉。作者知道,這點非常重要,不可輕易露底,所以一定要拖延,想盡辦法迂回,變換各種方式,勾連起散落在母親記憶中的時間,讓故事變得豐富,而且沉重,能與親人故去這么大的事相匹配。
在通往答案的路上,作者要描繪母親最后日子的點點滴滴,比如喂貓、吃粥,以及如何忍受病痛的折磨。那個母親跪著的畫面給我留下很深印象。每當寫到這些痛苦的事,作者的句子就變得很短,一句一段,像是拉鋸,有種很強的痛感。與此同時,作者還會從敘述者的角度出發(fā),追憶從前的時光,這是一種插敘。除此之外,作者還運用了另一種插敘的手段,通過母親之口,講述了六個小故事。這些故事因為敘事者的轉(zhuǎn)換而呈現(xiàn)出另一種味道,同時增加了小說的時間維度,連在一起,相當于構(gòu)成了母親的一生。我說《晚安》的敘事結(jié)構(gòu)是項鏈式的,正是因為有這幾個小故事的存在。這些敘事中凸起的部分,讓整篇小說有了光彩,變得復雜而神秘。
再來看小說最后的部分。當作者寫到必須要對母親實施安樂死的時候,他的敘事時間又來了一次跳躍,掠過那個關(guān)鍵性的情節(jié),直接寫三個月之后的事。當時母親早就躺在墓園里了,一切都已塵埃落定。在我看來,這也是一種迂回的方式,目的還是把重要的事情往后推,一直推到不能再推。終于,作者又把時間拉回三個月之前,寫起了母親離世的過程。那真是個震撼人心的場面。最后,小說敘事形成一個閉環(huán),定格于一場具有儀式感的告別。由此可見,在敘事中,小說作者有權(quán)利和能力操控時間,可從敘事效果考慮來對時間進行拉伸、壓縮或者調(diào)配。在現(xiàn)實中,人類早已憑借飛行器等工具突破了空間的限制,讓地球越來越小,卻始終對時間無能為力。這一點,在小說中是不存在的,作家們可以實現(xiàn)關(guān)于時間的一切想象。所以,現(xiàn)在我們寫小說,要想在敘事方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是件非常艱難的事,卻不是沒有可能,只要在敘事時考慮到時間和空間的問題,將其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排列組合,新意就產(chǎn)生了。我相信鐘二毛在寫《晚安》時是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