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對人的研究與運算對電影《教父》的一次文學復寫

2022-11-07 11:41姬中憲
上海文化(新批評) 2022年2期
關(guān)鍵詞:卡洛弗雷教父

姬中憲

科波拉導演的電影《教父》三部曲被稱作美國黑幫史詩,對今天的觀眾來說,它在掃黑除惡、依法治國方面恐怕沒什么警示意義,因為黑幫只是它的外殼,人心、人性才是它的內(nèi)核?!督谈浮穼@個內(nèi)核給出了文學級別的描寫,與一般類型電影或通俗小說不同,《教父》并沒有讓每個人物簡單認領(lǐng)一個性格,然后兢兢業(yè)業(yè)地做這個性格的注腳,而是精心呈現(xiàn)了每一種人格的來龍去脈,人何以至此,最終又導向何種命運,電影都給出了令人信服的推演,加上人物眾多,關(guān)系復雜,最終交織出一幅宏大的人心人性運算圖。這一點足夠嚴肅,值得所謂“嚴肅文學”的作者們研究和學習。

作為一名小說寫作者,我對《教父》的研習采取了最笨拙的辦法:撇開理論、時代等一切外在因素,直奔人,緊貼著人,一刻不敢離開人,用近似轉(zhuǎn)述的方式將這些人的故事重講一遍,即使有所結(jié)論,也盡量建立在再次敘事與親自敘事的基礎(chǔ)上,先有敘事,而后有所悟;敘事充分了,有沒有明確成文的悟,甚至都不重要。

有關(guān)《教父》的文本當然汗牛充棟,其中專業(yè)人士多關(guān)注攝影、剪輯、表演等技術(shù)環(huán)節(jié),以及所謂美國夢、黑幫史、移民本土化、戰(zhàn)后西方社會的亂與治等較宏大的主旨,影迷則執(zhí)著于片中人物關(guān)系的梳理與經(jīng)典對白在家庭、商界的應用,總之,多從人物外部與局部入手。與之相對應,我試圖從內(nèi)部和整體上去理解片中幾個主要人物,為自己的文學與人生汲取營養(yǎng)。說到底,評價一部文藝作品的重要標準就在于:作品中的人能否穿越時空,與現(xiàn)代人、自己人心意相通。

我試圖從內(nèi)部和整體上去理解片中幾個主要人物,為自己的文學與人生汲取營養(yǎng)

教父勝在對人的研究

《教父》第一部有一個經(jīng)典橋段:斬馬事件,因畫面過于驚悚,常被影迷津津樂道。事情是這樣的:教父的教子、好萊塢演員強尼因為得罪了某著名導演,丟掉了一個志在必得的大好角色,教父于是派出另一位養(yǎng)子、同時也是他的軍師湯姆去搞定此事。湯姆是律師,西裝革履,講話文質(zhì)彬彬,不是那種動刀動槍的人,他到了好萊塢,與那導演擺事實講道理,拉關(guān)系套近乎,希望為強尼爭取到這個演出機會。導演知道湯姆的后臺是教父,面上不敢怠慢,邀請湯姆來家里共進晚餐,還帶他參觀豪宅,但是對湯姆的訴求,導演可是一點不買賬,晚飯飯桌上就把湯姆趕走了。鏡頭一轉(zhuǎn),天蒙蒙亮,影史上著名的那一幕上演了:導演夢中驚醒,發(fā)現(xiàn)滿身是血,連忙掀被子找傷口,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自己毫發(fā)無損,是他最心愛的一匹馬被斬首了,馬頭在他被窩里。

從教父聽完匯報,到下令斬馬,又隔了三四天時間,這三四天教父只做了一件事:研究導演這個人

后來的事情就簡單了:強尼得到了那個角色,重回事業(yè)巔峰。

年輕時看電影,對這段情節(jié)有兩個誤解,一是時間,因為轉(zhuǎn)場緊湊,晚餐接著黎明,我誤以為斬馬就發(fā)生在晚餐的第二天凌晨,感嘆黑幫辦事效率高,真可謂閻王叫你三更死,不敢留人到五更;二是主使人,因為從頭到尾都是湯姆在周旋,并且湯姆前腳剛走,馬就被殺,所以我一直認為這是湯姆的主意,感嘆這家伙真不可貌相,滿口法律正義,內(nèi)心如此陰狠,還虐殺小動物。然而我錯了。

馬里奧·普佐的小說原著披露了更多細節(jié):斬馬并不是湯姆想到的,湯姆被導演趕走后,馬不停蹄返回紐約家中,第一時間向教父匯報,因為教父有一個重要紀律叫“壞消息必須第一時間匯報”。從教父聽完匯報,到下令斬馬,又隔了三四天時間,這三四天教父只做了一件事:研究導演這個人。

研究素材來自湯姆帶回的一手資料。

教父不可能親自去找導演,他是黑幫大佬,導演是臺面上的光鮮人物,二人不能有公開交集,貿(mào)然去了,萬一談不攏,也沒有回旋余地,所以教父派出一個同樣有光鮮身份的心腹:律師湯姆。湯姆如果直接以光鮮手段搞定此事,當然更好,但大概率搞不定,搞不定也要去,因為湯姆可以在光鮮身份的保護下盡情地觀察導演,為教父帶回寶貴的一手資料。

教父詳細詢問了湯姆對導演的觀察,導演家中如何陳設(shè),導演如何說話做事,導演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導演以什么為榮以什么為恥,不厭其煩。接下來的幾天里,教父把自己關(guān)在小黑屋里,反復設(shè)計手段。按說黑幫是最不擇手段的,不然黑從何來?但教父不是一味的黑,而是從至黑到純白,為對方量身訂制一款最恰當?shù)幕摇獙Ψ绞呛萌R塢呼風喚雨的人物,這手段既要有足夠的威懾力,又不能太過火而捅了婁子,度最重要。他最后祭出斬馬的手段,基于這樣幾方面考慮:

首先當然是震懾,堂堂好萊塢大導演的豪宅,眾兵把守的私人馬廄,我的人可以隨便出入,隨便割下馬頭塞你被窩里,你怕不怕?我今天可以殺你的馬,明天就可以殺你的人,你能不怕?

其次,震懾的力度,要剛好達到讓導演敢怒而不敢言、心痛又說不出口的程度。有錢人都愛收藏點什么,教父從湯姆口中得知,這位導演專愛收藏馬,其中一匹汗血寶馬更是重金從俄國貴族手中買來,是導演心頭至愛——要殺就殺這匹馬,否則你刮他的豪車,他根本不在意,搞不好還會招來交警;同時,導演又是極好面子的人,愛馬被殺在被窩里這種事,他縱使再恨,也不好意思嚷嚷出去,太丟人。斬馬之后,教父特意叫人留意近期報刊電臺,有沒有報道這起事件——果然沒有,導演把這樁家丑捂得嚴嚴的,結(jié)結(jié)實實吃了一個啞巴虧。

最后當然還有法律上的考量,這一點教父可能咨詢了湯姆,在那個年代的美國,殺馬構(gòu)不成刑事案件,也沒有什么動物保護者協(xié)會一類的出面譴責,法律風險和道義成本幾乎為零。

教父和導演這番斗智斗勇,我讀得非常有同感,因為多年前我也曾扮演過導演這一角兒,那時我剛在上海買房,我和家人都沒經(jīng)驗,和中介起了沖突,中介要給我們點顏色看看,但是我一介書生,不打架斗毆,家里也沒養(yǎng)寵物馬,中介從何下手?答案很快揭曉,有一天我回到家,鑰匙插不進鎖孔了,仔細一看,鎖孔里插了三根牙簽。

撇開其中的法律和道德不講,單看技術(shù)層面,這三根牙簽讓我敬佩至今,它充滿想象力,又將度拿捏得恰到好處。首先這三根牙簽破壞力極大,我打電線桿子上的開鎖電話,找來一個專注開鎖三十年的師傅都沒辦法,最后是用大鐵錘把防盜門砸爛,才進了屋;其次,這個事不大不小,既震懾了我,又不至于招惹到警察,事實上我當晚就去轄區(qū)派出所報了案,但是連警察都笑我:你說中介堵你鎖眼,你有什么證據(jù)? 這么好的素材,我甚至連微博都沒發(fā)一條,因為太丟人。至于后來這件事被我改頭換面寫進小說里,已經(jīng)是很多年以后了。

所以說我們也不要盲目崇拜美國黑幫,本土黑幫對人,尤其對我這一類人的研究其實也非常專業(yè)了,搭眼一看,就知道我這種戴眼鏡的人的短板:臉面薄,膽子小,怕麻煩,遇事愛找警察,警察忙得很,不大會為了三根牙簽立案,何況無憑無據(jù)。塞三根牙簽與斬馬異曲同工,電影與人生相互印證。

有些人死于被人研究

反過來講,終生研究別人的人,最怕被別人研究。很不幸,這個反例發(fā)生在教父的大兒子桑尼身上。 桑尼在公路收費站被亂槍打成蜂窩的場景堪稱《教父》系列的名場面,也是黑幫電影史上的名場面,引得多少后作爭相模仿。表面上看,桑尼死于內(nèi)奸出賣,究其根本,則是他未得父親一生精髓,不小心被人研究透了。

“二戰(zhàn)”結(jié)束,百廢待興,黑幫也蠢蠢欲動,待要重整江湖,以索拉索為代表的新興勢力意欲染指販毒業(yè),拉攏教父一派入伙,雙方骨干約談,教父聽完索拉索的入伙方案后,禮貌地回絕了,這時候,坐在教父身后的桑尼坐不住了,隔著教父插話:索拉索,你剛才說的是不是分給我們?nèi)衫麧櫍?/p>

桑尼不聾,現(xiàn)場誰都不聾,桑尼多此一問,是要提醒父親:這么好的生意干嘛不做?

教父罕見地發(fā)作了,當著所有人面訓斥兒子:不好意思,我沒管好自己的兒子,讓他這樣亂講話。送走索拉索一伙,支走身邊人,教父把桑尼留下,拍打著他的臉提醒他:永遠不要讓別人知道你在想什么。

桑尼壞就壞在他讓對手知道了他在想什么,他想做這門生意,他對分成有興趣,他和他的父親在這件事上意見不盡相同,他們家族內(nèi)部有分歧。一句插話,桑尼之心路人皆知。

接下來,教父被刺,湯姆被拘,雙方大開殺戒,直到桑尼被亂槍打死,對方這一波狠毒操作,都建立在對桑尼的成功研究上。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以教父家族的實力,如果全家上下同心,堅決對毒品說不,索拉索未必真敢動手。桑尼看似忠勇,實則是整個家族的漏洞和不穩(wěn)定因素,因此成為僵局中對方的一子活棋,他只是不小心暴露了一次,一秒鐘,就被對方抓住,無限放大,終于不可收拾。柯里昂家族由盛轉(zhuǎn)衰,始于桑尼這一句插話。

桑尼不是唯一的反例,論“管不住嘴”,二哥弗雷多只能是大哥桑尼的加強版。都說老教父治家有術(shù),教子有方,堪稱黑幫界的傅雷,教父金句堪稱簡裝版的曾國藩家書,容我斗膽駁一句:老大老二真沒教好。也許那幾年正值老教父事業(yè)上升期,無暇家教吧。但是與索拉索談判前,教父這個“一輩子只學會了小心”的人,會前沒有統(tǒng)一自己人的口徑,明知桑尼脾性,沒在會前下死命令讓他閉嘴,有什么意見會后單獨說,這是教父的失職,更是一個父親的失職,他在會上當場表示“我沒管好自己的兒子”,不只是在外人面前的自謙和自保,更是肺腑之言。

然而一切都晚了,失職的后果是一場人間大悲:父親丟了長子,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

當然,每個人的性格都是先天后天多重因素綜合影響的結(jié)果,不能一出事就搬出“子不教,父之過”,但是不管怎樣,老大老二都在某種意義上長成了老教父的反義詞,尤其老二弗雷多,全方位的轉(zhuǎn)基因了。

弗雷多充當了下一輪黑幫大火并的那個漏洞,被對方死死捏住,反復使用,已經(jīng)不只是一枚活棋,而是對雙方都致命的決勝棋。這一點弗雷多甚至自己都不知道,他做小人物做慣了,不知道木桶的最短板也是木桶最關(guān)鍵的一塊板,不知不覺做起了雙面間諜,雙面露馬腳,外人、內(nèi)人面前都管不住嘴,這樣的人,真該遠離一切職場,專心釣魚就好了,偏偏生在黑手黨家里,真也不幸。逼得三弟邁克最后丟卒保帥,斷臂自救,則是人間至慘,不幸中的不幸。

同樣是死,桑尼喋血街頭,死得壯烈,死了也能上黑幫英雄榜;弗雷多死得卑微,丑陋,不明不白,連個工傷都算不上。(弗雷多包括妹妹康妮的人格嬗變之路另有一條線索,下文詳談) 。

邁克晚年領(lǐng)悟:敵人對你動手,總是從你最親近的人開始下手。這里的下手,不只是下殺手,也可能是收買、利用、和平演變、將性格悲劇推演到極致,但最終都難逃一死——多么痛的領(lǐng)悟!

沒有人知道邁克想什么

所以,等到邁克繼承大統(tǒng),成為二代教父,他永遠地記住了父親那句“不要讓別人知道你在想什么”,并將這句話貫徹得更極致。

我統(tǒng)計了一下,《教父》第二部,邁克前后五次暴怒,五次都是對自己人:一次對保鏢,一次對家族前輩弗蘭克,一次對二哥弗雷迪,一次對妻子凱,一次對湯姆。但是一旦面對敵人他從不失態(tài),從來都是不茍言笑,幾次和大 BOSS 海門·勞斯當面交鋒,邁克都極力按壓情緒,時刻管理好自己的表情和肢體,他第一次登門拜見海門·勞斯時,在門口緊張地翻動手指,翻動手指已經(jīng)成了他面見對手前的習慣性動作,我想他在努力松弛肌肉,將臉上身上殘留的一點內(nèi)心信息抹得干干凈凈。

《教父》第一部里,邁克面見拉斯維加斯大佬莫格林談收購,手上不停擺弄打火機和煙盒。那時他大權(quán)初握,局面混亂,他面上強硬,底氣還不足,手上動作出賣了他。要等到第二部面見海門·勞斯時,他才學會進門前先翻動手指,翻好了,心情平復了,再進門見人。

邁克對人的研究,也還比不上父親那樣精準和確信。第一部結(jié)尾,邁克先清剿五大幫派頭領(lǐng),再鋤內(nèi)奸,內(nèi)奸也有先后順序,先清理父親曾經(jīng)的左臂右膀泰西歐,再清理自己的妹夫卡洛,這一波操作稱得上邏輯清晰,但最后一步清理卡洛時,對于卡洛是內(nèi)奸這件事,他其實沒有十足的把握,放在最后清理,是要借前面的清理事實,先從心理上擊垮卡洛,再逼出真相。邁克對卡洛說“不要告訴我你是無辜的,這會羞辱我的智商”,不是宣判,而是詐他。當然卡洛不是什么狠角色,一嚇一詐,也就全招了。邁克拿到口實,這才下達殺令,這一瞬間的猶疑,是邁克和父親的區(qū)別。

飾演邁克的阿爾·帕西諾是我非常喜歡的演員,一舉手一投足都在為邁克這個人物服務(wù),完全將角色內(nèi)化成了自己。肢體語言最不會撒謊,單看邁克的走路姿勢就能看出,他是一個時刻隱藏自己的人。有一次和朋友聊起當前屏幕上流行的霸道總裁,個個昂首挺胸,氣宇軒昂,我說:霸總們應該好好學學邁克的走路姿勢,一個時時在計算、時不時還要躲子彈的人,腰不可能直。

《教父》第三部里有一位Joey Zasa,倒真是這樣一位氣宇軒昂的人物,此人天生一副老干部相,頭發(fā)梳得油亮,大衣穿得筆挺,據(jù)邁克說,他還曾被評為衣品最佳的黑幫頭目,照片登上時代周刊封面,妥妥的紐約靳東。然而這人過于外露,時時將“上位”二字寫在臉上,穿在衣服上,恰恰做不了霸總,開場沒多久他就被邁克的侄子文森特當眾咬了耳朵,又過了沒多久,直接被文森特一槍斃命。

沒有人知道邁克在想什么,邁克成也在此,敗也在此。第二部結(jié)尾,邁克糾結(jié)于要不要斷臂自救時,曾罕見地與母親交心——《教父》系列滿滿全是男人戲,女人似乎不重要,其實不然,男人的每一步選擇,其實都有女性的作用,只是電影刻意表現(xiàn)了硬幣的一面——那時母親垂垂欲老,黑暗的內(nèi)室,溫暖的火爐旁,與母親貼面相對,即使冷硬如邁克,此時一定也柔軟下來,試著放下一些戒備,他對母親說:媽媽,告訴我,爸爸那時的內(nèi)心是怎么想的……如果我想保護家人,最后卻害了家人,怎么辦?

很遺憾,一個封鎖自己太久的人,偶爾敞開心扉,別人未必反應得過來。邁克的心走得太遠太深了,即使在母親面前,他也早已變成一個陌生人。果然,母親誤解了他第二句話的意思,給出了錯誤的因此也是無效的安慰。邁克徹底無助,只有拼死一搏。

一個封鎖自己太久的人,偶爾敞開心扉,別人未必反應得過來

我也是一個兒子,人到中年,越來越變成母親的陌生人,這種體驗刻骨銘心。這個世界上,如果連母親都不再了解自己,便是徹底的孤獨。

物極必反,邁克最終是被海量秘密壓垮,成為一個完全閉鎖的人,這樣的人讓敵人畏懼,也讓家人遠離。遙想當年,年少的邁克擅自報名參軍,大哥氣得不睬他,一幫人在外間熱鬧慶生,將他一人丟在餐廳抽煙。邁克的孤獨終老,從一開始就埋下了伏筆。從第一部結(jié)尾處保鏢那個經(jīng)典的關(guān)門,到第二部后半段邁克親手對妻子凱關(guān)門,直到最后一部,那些通往至親者的門,都被他一扇一扇地關(guān)上了。

有一種平庸叫報復式平庸

還是回到邁克報名參戰(zhàn)的那一天。那一天日本偷襲珍珠港,老教父過生日,這一天父親仍然健康、強大,兒女也正年輕,兄弟姐妹濟濟一堂,歡聲笑語,妹妹康妮和帥哥卡洛第一次相見,一段姻緣初露端倪。正是在這樣一個難得的家族太平時光里,邁克冷不丁拋出重鎊消息,將眾人的喜悅澆滅:他私自報名參軍,即將和當時的眾多熱血青年一起奔赴太平洋戰(zhàn)場,與日本決戰(zhàn)。

邁克一腳站到了家族的另一面,成為一名光榮的叛徒;并且他成了一個地道的美國人,代表美國參戰(zhàn),交戰(zhàn)方有日本,也有他的母國意大利。

可想而知這個消息在兄弟間引起的強烈反應,火爆的大哥桑尼直接要動手打他,湯姆則照例對他擺事實講道理,至于康妮,先被桑尼勒令閉嘴,緊接著就和卡洛一起被支走,人群中,只有二哥弗雷多一直盯著邁克看,眼神復雜,然后,像是終于找到插話機會,也鼓足了勇氣,他的手伸向邁克,“太好了邁克,祝賀你”。兄弟二人隔著餐桌握手,被主座上的桑尼一手打開。隨后,弗雷多也被桑尼支走,房間里只剩下桑尼、湯姆和邁克。

這一幕極富象征性,每個人的性格及未來命運走向昭然若揭,弗雷多連同康妮,這兩個家庭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的末梢人物,好像只在生日、婚禮這類全家團聚的時刻出現(xiàn),一遇大事、正事,立刻被支走。這一天他倆先后被桑尼支走,一看就不是頭一次,所以他們兩人走得很熟練。桑尼支走他們的理由分別是“帶卡洛去看圣誕樹”和“去給我倒杯酒”,這理由樸素得近乎羞辱,而康妮全無抵抗,立刻乖乖帶著卡洛去看樹,卡洛是誰?第一次造訪他們家的一個外人,這意味著康妮和外人被歸入了一組。餐桌上不談工作、女人不問政事,這是柯里昂家族多年的規(guī)矩,康妮大概不覺得受辱,她的前半生甚至一直是這套規(guī)矩的極力維護者,幾次在餐桌上制止大哥談工作和戰(zhàn)爭便是明證,可是弗雷多呢?他可是家族響當當?shù)亩?,被大哥支去“倒酒”時,鏡頭沒有給到弗雷多,只聽到話外音,大哥又補了一句“快去”,可見他在接到大哥第一命令時多少反抗了,至少怠慢了一下下。

這稍稍怠慢和反抗的一下下,便是弗雷多全部的尷尬與悲劇所在,他是整個家族最不上不下的一個人,當眾人一致聲討邁克參軍時,他敢獨自與邁克握手,其中飽含著他對自身處境的考量:連那個看上去比自己還文弱的三弟都掌握了自己的命運,我呢?他送給邁克的那句祝福,有羨慕,有委屈,有嫉妒,有自嘆不如。

費雷多當然軟弱、沒腦子、不堪大用,這一點估計連柯里昂家族新入職的小嘍啰都看出來了,但弗雷多的平庸有多少是天生的,多少是后天環(huán)境一點點造就的?他成長的年代,正是父親事業(yè)上升期,一個近乎完美的教父形象正冉冉升起,無論血緣還是精神意義上,這個碾壓一切的父親都過于高大和遙不可及了;這還不夠,還有一個桑尼生在他前面,這位大哥孔武有力,自小喜歡打架,十幾歲就在街頭殺人,早早納了家族的頭名狀,在這樣強悍的大哥面前,弗雷多還能怎樣?邁克參軍、教父生日那一天,壽星還未到場,桑尼用手指抹蛋糕上的奶油吃,又順手從桌上拿起一樣吃的,被康妮和弗雷多制止,康妮說:“爸爸回來前不要偷吃”,弗雷多則伸手打掉桑尼手中的食物,兄弟二人立刻模擬了一場拳擊,雖是玩笑,但是強弱分明,桑尼拳拳有力,弗雷多的回擊軟塌塌的,近乎安撫與討好。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這樣的打鬧發(fā)生過無數(shù)次,其中有真有假,弗雷多是永遠的輸家。

邁克出生后,弗雷多處境更糟,邁克還在襁褓中,父親就公然宣稱最愛邁克,康妮婚禮上,父親在公事繁忙的間隙,幾次扒著百葉窗往外看——他在等邁克,邁克一來,他臉上表情立刻不同,邁克不來,他堅決不肯拍合影。父親對邁克的偏愛路人皆知,大哥大概不會嫉妒,畢竟年齡相差大,況且大哥自身強大,似乎不太需要父親的寵愛,只需要父親的敲打。弗雷多不同,他需要父親的愛與賞識,可他偏偏是掉在父愛夾縫中的那個人,既沒有得到足夠的愛,也沒有得到足夠的敲打,反而時刻活在殘酷的兄弟對比,以及由對比所引發(fā)的自卑中。

中國有句老話:老大傻,老二奸,調(diào)皮搗蛋數(shù)老三。雖說過于絕對了,多少也有一定代表性,其中既有先天生育的原因,更有后天家庭角色與家庭關(guān)系的塑造。老大的傻,其實是有勇無謀,忠勇有余,靈活不足;老二夾在中間,間于齊楚,從小會察言觀色,在強者中間求自保,自然顯得奸;老三最受寵,爹媽“最喜小兒無賴”,當然就助長了老三,調(diào)皮搗蛋其實是聰明伶俐的表現(xiàn),也暗含著對家族基因的叛逆??吕锇杭业娜值苷侨绱?,世界各民族的民間傳說與文學作品中都不乏這類三兄弟故事,《卡拉馬佐夫兄弟》也可看作俄國三兄弟的故事,三位卡拉馬佐夫的性格也基本沒逃出這句中國老話。

弗雷多的弱者角色在邁克掌權(quán)后達到了極致。邁克的成長跨度太驚人,他曾是家族的異類,大哥口中的大學生、書呆子、“愛因斯坦先生”,教父遇刺,家族元老克萊門扎教邁克燒菜,因為他覺得“有一天你可能要同時給二十個人燒菜”,雖是玩笑,但看得出那時家族對邁克的大體定位;桑尼排兵布陣,調(diào)集全體家族力量準備與敵人決斗時,邁克分到的任務(wù)是“在家接電話”。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比自己還不重要的人,一躍成為家族領(lǐng)袖,二代教父——沒有人比弗雷多更受傷。

弗雷多展開了報復,報復的辦法是讓自己加倍地平庸,以至沉淪。既然大事、正事都不找我,那我就更加沉迷于聲色,既然你們都娶了相夫教子的賢女子,我偏偏要娶風騷的敗家女,既然你們都不賞識我不重用我,那么誰賞識和重用我,我就跟誰親,哪怕這個人是家族的敵人。

差不多二十年以后,邁克與弗雷多最后一次長談,弗雷多癱倒在躺椅上,貢獻了最具爆發(fā)力的一場表演。兄弟二人徹底決裂,弗雷多由唯一支持邁克的人,變成邁克口中“不是我的兄弟,不是我的朋友,再也不想見到”的人。我們可以說他們都變了,也可以說他們其實都沒變,是手足間巨大的不平衡摧毀了他們。

我們可以說他們都變了,也可以說他們其實都沒變,是手足間巨大的不平衡摧毀了他們

手足間巨大的不平衡摧毀了他們

我父母是“五零后”,兄弟姐妹眾多,其中總有幾個“吃里扒外”者,最為家人所不齒,他們成年后怨懟父母,敵視姊妹,外人面前卻變得嘴巴很甜,哥哥姐姐張口就來,比親的還親,婚后更是嫁雞隨雞,我有個小姑,連口音都跟了夫家,別人家訓孩子“不學習,就知道玩兒!”她訓孩子“就知道玩!”把北方人的兒化音都丟了,被娘家人恥笑多年。我的觀察,這幾個所謂“吃里扒外”的人,都是原生家庭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中的邊緣人物,比如小姑,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又是女孩,她出生的時候,前面眾多哥哥姐姐早已站牢了各自的位置,她的到來完全是多余的,在那個饑餓的年代,家里需要的是男勞動力,而她只能把原本就不夠的口糧又分掉一些。并且她小時候最愛哭——“愛哭”很可能也是家人對她的歧視性概括,餓了困了不舒服了,哪個孩子不哭?哭是嬰兒表達訴求的唯一方式,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會哭的小姑卻只招來反感——在所有的報復行為中,報復家人成本最低,效果最好,小姑日后的種種“吃里扒外”便是對家人的下意識報復:我就要和外人好,我就要好給你們看。她與外人交好,其實也是對家人間接地示好,其中有撒嬌,也有威脅:你們再不對我好點,我就跟別人好去了!

想想《教父》系列那個華麗的開場,正是康妮和卡洛的婚禮,他們二人卻是婚禮中最不起眼的角色,好像他倆結(jié)婚只是為了給那些主角們提供一個輪番登場的舞臺

康妮的報復性平庸,乃至沉淪,也大體相似。她與卡洛一見鐘情,結(jié)婚生子,孩子認邁克作教父的當天,卡洛以家族內(nèi)奸身份被處決,從此教父取代親爹,接管了一切,這讓康妮怎么想?卡洛這個男人,來的時候是被家族帶來的(桑尼把卡洛介紹給康妮),走的時候也是被家族帶走的,來來回回都是家族決定的,我算什么?這可是我自己的愛情和婚姻啊,怎么就被你們這群男人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想想《教父》系列那個華麗的開場,正是康妮和卡洛的婚禮,他們二人卻是婚禮中最不起眼的角色,好像他倆結(jié)婚只是為了給那些主角們提供一個輪番登場的舞臺。丈夫死后,康妮開啟了她的報復之路:找一個與家族相反的男人,然后拋家棄子,和他私奔。邁克曾當著這個男人的面對康妮說:我不知道這個男人是干什么吃的,他根本不愛你,他只是貪圖你的錢——康妮當然知道這一點,可她偏要找這樣的男人,只因為這是她自己的選擇,并且只有這個選擇才能傷到邁克。

弗雷多和康妮,家族的難兄難妹,就這樣走上了同一條道路?!督谈浮返诙块_場,弗雷多帶著他的妻子、康妮帶著她的男友齊聚家族盛宴,兒媳婦和準女婿在眾人面前丑態(tài)百出,教母——整個《教父》系列幾乎都沒說幾句話的這位母親,突然貢獻了最刻薄的一句毒舌:我怎么總覺得他倆才是一對?

因此,康妮日后的回歸,只能也必須發(fā)生在母親去世后。那一天,母親的遺體尚在靈柩中,在那間裝滿陰謀和秘密的黑暗船屋里,康妮跪在邁克面前,吻著他的手,形同父女(康妮與情郎私奔那一天,同一個房間里,康妮曾大聲駁斥邁克:你又不是我的父親!)。康妮回歸家族,有對浪蕩薄情生活的厭倦與悔悟,有對已成孤家寡人的邁克的理解與同情,有母親去世給她留下的巨大的親情空缺,更有交換條件:保弗雷多。

人人都知道,邁克對二哥的暫時保全,只在母親生前,母親去世日,便是弗雷多的死期??的葳s在這個生死時刻撲倒在邁克面前,流著眼淚,宣布停止對邁克的報復,幫助邁克照管孩子和家族內(nèi)部事務(wù),將余生獻給家族。康妮知道,邁克對她仍有情面,她要試一試,能不能用自己臉上這點薄面,再給弗雷多爭取一條生路。

這是邁克最艱難的時刻,也是他與父親的最大不同:父親從小就死了哥哥,只身一人闖美國,終其一生,父親的所有敵人都在家族外部;而邁克一出生就有兩個哥哥,他接盤的時候,也順帶接下了“手足巨大不平衡”這個事實,并因為接盤而將這個事實進一步做大,卻無法從父親那里繼承到關(guān)于解決這個難題的任何一句遺言。沒有人能苛責他們中的哪一個,在這場巨大不平衡所導致的撕裂中,沒有誰是真正的贏家。

對電影的一次文學復寫

《教父》系列,我先看電影,后讀小說,讀小說時我發(fā)現(xiàn)電影中的所有精彩橋段基本都在小說中寫到了,小說內(nèi)容遠多于電影,電影中的諸多不解,也能從原著中找到解答。但是,與許多原著黨不同,我仍然覺得電影優(yōu)于小說,刨掉其中先入為主的成分,我覺得小說有些松松垮垮,拉拉雜雜,電影則用力擰緊了這個故事的發(fā)條,邊角料紛紛脫落,只剩下最精干勁道的那一部分。影像由于無法像文字那樣直接呈現(xiàn)內(nèi)心活動,只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對人物神情、肢體與語言的精心打磨上,反而逼出了對人心、人性更具文學性的描寫,可以說,《教父》的電影比小說更小說,至少更符合我心目中好小說的樣子。電影因為時長和影像語言限制而選擇忽略一些情節(jié),這不只是導演的無奈之舉,更是一種高級的留白,既給電影騰出了抒情的時間,也留下了巨大的解讀空間,網(wǎng)上有影迷宣稱把這個系列電影看了六十遍,或許夸張,但也從側(cè)面說明這個電影經(jīng)得起反復觀看與咂摸。相比之下,小說更像是為電影準備的一部素材與半成品,又像是電影成品的說明書,電影中一晃而過的,未及解釋的,盡可以到小說中找答案,但誰是作品,誰是作品的說明書,高下立判。

我對《教父》系列電影的解讀更像是一次文字的復寫。這電影過于豐富和精密,近乎無懈可擊,在這樣的作品面前,那些理論和概念的拐仗都顯得多余,技術(shù)或意義層面上的闡釋也早被人說盡,我能做的,只是用自己的文字,將電影中那些難忘的畫面一幀一幀復寫下來。電影原本就有小說原著,也有劇本,我的復寫近似于拿橙汁來想象橙子,用番茄醬來培育番茄,似乎更加多余,但是,作為一個文學寫作者尤其一個小說作者,這是我能想到的最負責任的做法——如果我們有幸拿到《蘭亭序》真跡,那么還有比一遍遍臨摹更好的做法嗎?

小時候看黃建新導演的電影《黑炮事件》,邊看邊嫉妒:這故事要是我寫的就好了,哪怕假裝是我寫的也好。這大概是我第一次有復寫電影的想法,然而還未實施,就發(fā)現(xiàn)人家原本就有小說原著:張賢亮的《浪漫的黑炮》。后來看了楊德昌的《一一》,表達欲爆棚,各種人生感悟不吐不快,然而真要落筆,發(fā)現(xiàn)怎么寫都是在重復電影,再高明的觀點都無法高出電影本身一厘米,于是復寫的念頭又起,并且真的動手寫了一些場景,同時深感文字的無力,復寫就是無底洞,窮盡筆墨,不及屏幕上一幀。

《教父》的電影比小說更小說,至少更符合我心目中好小說的樣子

如今,有了比較豐富的敘事寫作實踐后,我不再羞于這項工作。量子物理學家玻爾說過:誰不驚異于量子力學,誰就沒有真正理解它。我想,如果我不能順利地復寫一部電影,我就沒有真正地看懂它。這讓我想到功夫或是瑜珈,動作到位了,心意與精氣神也就有了。前幾年我迷戀安·比蒂的短篇小說,又每每困惑于她的無情裁剪與節(jié)制,我后來也用了類似復寫的方法來接近她:用我自己的語言和自己最舒服和信服的方式,將她的故事重寫一遍,能寫下去,就算是一次抵達,寫不下去,再讀再寫。為了更好地共情,我還把她故事中的湯姆吉米替換成中國的老張老王——能不能無縫替換人名,可能也是檢驗作品成色的一個好辦法。這樣的工作當然稱不上什么二次或三次創(chuàng)作,只是一場笨拙的閱讀理解,也是一次虔誠的寫作拉練,有時候,只有親自敘事才能理解另一場敘事。也曾追悔:如果我提早二十年開始這項練習,或許我的文學童子功會更扎實一些。

所幸有《教父》這樣的電影,有對人性的豐富研究與復雜運算,本質(zhì)上仍是夸張和直白的,內(nèi)外沖突都寫在臉上,鋪展在大起大落的情節(jié)中,是可視的。復寫這部電影就像是一次看圖說話,或者將一篇量子力學的論文用日常語言譯寫一遍,雖然不是自己的發(fā)明,但跟著那些神奇的公式演算一番,也足以受益,這是我能想到的,一個文學寫作者對一部經(jīng)典作品的最大敬意。

猜你喜歡
卡洛弗雷教父
半個世紀前,《教父》朝我們走來
顏值與實力并存 富德K510d卡洛琳娜無線藍牙雙模鍵盤
《教父》45年一直被致敬,從未被翻拍
西西里大主教禁黑手黨當“教父”
壞脾氣的稻草人
最美的“瑟巴比”
求求你們,別開玩笑(下)
教父
三毛,你什么時候回來
什么是觀念藝術(shù)?
内黄县| 社会| 黑龙江省| 兴山县| 惠安县| 手机| 桓台县| 屯留县| 民权县| 宁化县| 米林县| 阜新| 章丘市| 隆昌县| 通海县| 东乡| 阿荣旗| 于都县| 宜昌市| 隆回县| 得荣县| 周口市| 肥城市| 阳谷县| 无为县| 山西省| 翼城县| 麟游县| 南陵县| 宽甸| 福州市| 聂拉木县| 夏津县| 通渭县| 海安县| 通山县| 修文县| 江城| 交城县| 鄂温| 宜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