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紐約西奈山醫(yī)療中心,一位名叫羅伯特·杰克的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患者正在接受一場手術:一位神經(jīng)介入外科醫(yī)生將一塊1.5英寸(3.81厘米)的設備——Strentrode通過頸靜脈導管緩慢地送入杰克位于運動皮層內的血管中。隨后,當導管被移除時,一個圓柱形的空心金屬絲網(wǎng)將會打開,并逐漸與血管的外緣融合……
這場手術發(fā)生在2022年7月6日,兩天后,杰克就回到了自己家中。手術將使得已經(jīng)喪失行動和說話能力的杰克可以通過意識操控電子設備,實現(xiàn)發(fā)送短信、在線購物等目的。
而實施這場手術的是一家叫作Synchron的美國腦機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簡稱BCI)技術公司。就在一年前,該公司研發(fā)的植入式BCI產品Stentrode的臨床研究性器械豁免(IDE)申請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DA)的批準。在此之前,Synchron已經(jīng)在澳大利亞的4位病人身上實施了這個手術。
“腦機接口”雖然已經(jīng)被提出幾十年,但依然是一個充滿科幻感的概念。不少讀者對腦機接口的直接印象來自科幻電影,《阿凡達》里,人類可以通過腦機接口控制“替身”(Avatar)的活動。
20余年過去了,腦機接口從實驗階段逐步走向落地,正在肢體運動障礙診療、意識與認知障礙診療、神經(jīng)疾病診療等場景發(fā)揮著作用。根據(jù)國際市場研究機構IMARC的數(shù)據(jù),全球腦機接口的市場規(guī)模在2021年達到了15億美元,該機構預測,腦機接口領域在2022年到2027年間將達到14.2%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市場規(guī)模到2027年將達到33億美元。
總部位于舊金山的Neuralink是馬斯克在2016年投資建立的,承載著他改造人類大腦的宏大目標。過去數(shù)年里,Neuralink的腦機接口實驗對象從老鼠到豬,再到猴子,正一步步向人體靠近。其中,在2020年8月,馬斯克向外界展示了腦機接口設備無線實時讀取豬腦信息的實驗。手術機器人在幾只實驗豬的大腦中植入了最新版的Neuralink設備,實驗豬的大腦活動通過無線傳輸?shù)礁浇慌_電腦上展示,當馬斯克撫摸實驗豬的鼻子時,它們的大腦神經(jīng)元有所反應。
而在NeuraLink前后,很多技術公司也進入腦機接口領域。在海外腦機接口企業(yè)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如坐落在美國加州的Kernel,該公司成立于2000年,其神經(jīng)科學服務平臺NaaS(Neuroscience as a Service)的腦記錄技術和設備,可幫助客戶進行遠距操作神經(jīng)科學相關的實驗。另外一家腦機接口公司Paradromics成立于2015年,在2017年拿到了美國國防部下屬研究機構DARPA1800萬美元的投資。該公司第一款臨床設備是為失去語言或打字能力的患者提供輔助通信設備。
不光是海外市場,中國腦機接口領域也迎來越來越多的競爭者。2015年前后,包括BrainCo、念通智能、腦陸科技等企業(yè)都先后成立,參與到這場腦機接口的競技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