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佳棟 馮秋霞 劉希勝
肝細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見的原發(fā)性肝臟惡性腫瘤之一,是我國第二大惡性腫瘤,僅次于肺癌,其發(fā)病率高、致死率高[1,2]。目前臨床對于HCC 有效的治療手段包括手術切除及肝移植等,但術后復發(fā)率較高。據(jù)報道,約70%HCC 患者在手術切除后5 年內復發(fā),約35%患者在肝移植后復發(fā)[3,4]。其中,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被認為是患者預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已成為評估預后的一項獨立因素[5-7]。但與大血管侵犯可通過影像成像診斷不同,MVI 只能通過術后病理確診。因此,手術前準確評估HCC 患者是否存在MVI,對于患者的治療和預后評估有重要意義。雙能CT 通過一次掃描便可獲得高低兩組能量圖像,通過后處理技術可獲得更多的功能參數(shù),包括如碘密度(iodine density,ID)、標準化碘密度(normalized iodine density,NID)等,已用于多種腫瘤的預后預測分析研究[8]。本研究回顧性分析56 例經病理證實的HCC 患者臨床病理及影像學資料,探討雙能CT 定量參數(shù)在HCC 術前MVI 評估中是否存在應用價值。
回顧性分析2018 年5 月~2021 年12 月在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確診的56 例HCC 患者的臨床病理資料及影像資料,其中男46 例,女10例,年齡32~75 歲。根據(jù)2019 版《原發(fā)性肝癌診療規(guī)范》[9]進行分組,MVI 組28 例,無MVI 組28 例,其中MVI 組平均年齡(53.79±9.59)歲,無MVI 組平均年齡(61.14±8.73)歲。
MVI 病理學標準:在顯微鏡下于內皮細胞襯覆的血管腔內見到癌細胞巢團,以癌旁門靜脈分支為主(含包膜內血管)[9]。
納入標準:(1)術后病理證實為原發(fā)性HCC;(2)病灶單發(fā)且無肝內轉移,病灶大小2~10 cm;(3)術前一個月內行雙能CT 檢查,且圖像質量清晰;(4)臨床病理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多發(fā)性或彌漫性病灶,肝內轉移;(2)肝臟異常灌注(如膽囊炎、肝臟血管變異引起的異常灌注等);(3)術前接受介入等其他治療;(4)影像資料不符合要求。
采用Siemens 128 層雙能CT 進行掃描檢查,范圍從膈頂?shù)诫p腎下極。取仰臥位,平掃完成后經肘靜脈注入威視派克90~120 ml(320 mg I/ml),流率保持為3.0 ml/s,當膈頂部腹主動脈CT 值達100 HU后的10 s 和50 s 進行動脈期和靜脈期掃描。掃描參數(shù):螺距1.15,球管旋轉時間0.5 s/r,重組層厚為1.5 mm。A 球管管電壓100 kV,管電流220mAs;B 球管管電壓sn150 kV,管電流110 mAs,根據(jù)60%的100 kV 數(shù)據(jù)和40%的sn150 kV 數(shù)據(jù)融合成120 kV 的混合圖像,重組后圖像傳送至PACS 系統(tǒng)及Siemens 后處理工作站。
采用Siemens 后處理工作站Dual-Energy 程序進行分析,選擇Liver VNC 模式得到碘基圖:分別測量動脈期病灶實性部分、病灶邊緣、病灶邊緣1 cm 內及病灶邊緣1 cm 外的ID(圖1)和同層面腹主動脈ID,其中病灶邊緣、病灶邊緣1 cm 內的部位取三點取平均值,同時測量出NID(病灶ID與腹主動脈ID 之間的比值)。以同樣的方法在靜脈期獲取相應數(shù)值。在勾畫過程中,動靜脈期勾畫層面及位置應保持一致,腹主動脈勾畫時應盡量避開鈣化區(qū)域。具體病例測量見圖2~5。
圖1 ROI 勾畫示意圖
圖2 男,78 歲,HCC 伴微血管侵犯。a)CT 增強掃描動脈期軸位示肝S5 強化灶,形態(tài)規(guī)則;b)靜脈期示病灶強化方式呈“快進快出”;c)動脈期碘基圖,病灶實性部分的碘密度為3.7 mg I/ml 圖3 男,67 歲,HCC 伴微血管侵犯。a)CT 增強掃描動脈期軸位示肝左葉不均勻強化灶,內可見壞死區(qū);b)靜脈期示病灶強化方式呈“快進快出”,壞死區(qū)仍不強化;c)動脈期碘基圖,病灶實性部分的碘密度為3.9 mg I/ml
采用SPSS 及Medcalc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單因素資料分析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及卡方檢驗,多因素資料分析采用Logistic 回歸分析,對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定量參數(shù)通過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計算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curve,AUC),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術后病理結果顯示56 例均為HCC 患者,其中MVI 28 例,無MVI 28 例,兩組間年齡、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丙氨酸轉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門冬氨酸轉氨酶(asparatae amintransferease,AST)、白蛋白(albumin,ALB)及病灶最大徑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在年齡、AFP、AST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LT、ALB 及病灶最大徑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一般臨床資料與HCC 微血管侵犯的關系
MVI 組病灶動脈期實性ID、病灶邊緣ID、病灶邊緣1 cm 內ID 及病灶實性NID 明顯高于無MVI 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動脈期病灶邊緣1 cm 外ID 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MVI 組靜脈期病灶邊緣1 cm 外ID 及NID 明顯高于無MVI 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靜脈期病灶實性ID、病灶邊緣ID、病灶邊緣1 cm 內ID 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圖4 男,56 歲,HCC 無微血管侵犯。a)CT 增強掃描動脈期軸位示肝S6 強化灶,形態(tài)規(guī)則;b)靜脈期示病灶強化稍減弱;c)動脈期碘基圖,病灶實性部分的碘密度為2.6 mg I/ml 圖5 女,51 歲,HCC 無微血管侵犯。a)CT 增強掃描動脈期軸位示肝S4 強化灶,邊界尚清;b)靜脈期示病灶強化方式呈“快進快出”;c)動脈期碘基圖,病灶實性部分的碘密度為2.6 mg I/ml
表2 雙能CT 定量參數(shù)與HCC 微血管侵犯的關系
ROC 曲線顯示以動脈期病灶實性ID、病灶邊緣ID、病灶邊緣1 cm 內ID 評估HCC 微血管侵犯時,AUC 值均大于0.5,分別為0.756、0.690、0.677,其中以動脈期病灶實性ID 評估HCC 微血管侵犯時的AUC 最高,效能最好。
利用ROC 曲線并選擇約登指數(shù)(Youden index)的最大閾值作為最佳診斷臨界值。聯(lián)合年齡55歲、AFP 223.9 ng/ml、AST 32.25 U/L、動脈期病灶實性ID 1.925 mg I/ml、靜脈期病灶邊緣1 cm 外ID 0.525 mg I/ml 評估HCC 微血管侵犯,AUC 達0.926,敏感度82.14%,特異度96.43%。
動脈期實性ID 的AUC 為0.756,靜脈期病灶邊緣1 cm 外ID 的AUC 為0.694,兩者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手術切除是HCC 最有效的治療手段,但術后復發(fā)率較高,其中MVI 被認為是影響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5-7]。但目前對于MVI 的診斷仍依賴于術后病理,因此術前有效評估MVI 可為臨床治療及預后評估提供重要幫助。穿刺活檢是許多腫瘤術前定性的有效方法,但由于腫瘤的異質性可能會出現(xiàn)出血甚至腫瘤種植的風險,因此不推薦術前常規(guī)活檢。
近年來,影像技術快速發(fā)展,其中雙能CT 可獲得高低兩組能量圖像,基于兩種X 射線束能量之間不同原子序數(shù)的吸收特性差異,通過后處理可提供多種定量參數(shù),因此雙能CT 除了提供形態(tài)學信息外,還可以對病灶成分進行分析[10,11],并已用于多種腫瘤的分期及預后評估研究,對于腫瘤特征無創(chuàng)性評估具有很好的前景[12,13]。目前應用雙能CT 評估HCC 微血管侵犯的研究較少。本研究表明,MVI 組病灶動脈期實性ID、病灶邊緣ID、病灶邊緣1 cm 內ID 及病灶實性NID 明顯高于無MVI 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以動脈期病灶實性ID 評估HCC 微血管侵犯時診斷效能最好;而MVI 組靜脈期病灶實性ID、病灶邊緣ID、病灶邊緣1 cm 內ID 與無MVI 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動脈期診斷效能最好的病灶實性ID 與靜脈期病灶邊緣1 cm 外ID 相比,兩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Kim 等[14]認為,動脈期癌旁區(qū)域的ID 定量有助于預測HCC 微血管侵犯,與本文觀點相符合。本研究發(fā)現(xiàn),病灶實性ID 預測HCC 微血管侵犯的診斷效能更佳。陳杰等[15]認為,動脈期標準化碘濃度判定HCC 微血管侵犯的診斷效能最大,本研究表明動脈期病灶實性ID 及NID 判定HCC 微血管侵犯的診斷效能無明顯區(qū)別,且聯(lián)合年齡、AFP、AST、動脈期病灶實性ID、靜脈期病灶邊緣1 cm 外ID 判定HCC 微血管侵犯時,診斷效能更好(AUC 為0.926)。
能譜CT 中的碘基值是由于腫瘤組織對于碘更為敏感,因此可評估對比劑進入病灶的量化指標,同時可以間接反映病灶的血供情況。目前已有一些研究顯示了肝癌患者碘密度與血供之間的關系[16,17]。在HCC 發(fā)展過程中,門靜脈供血比例下降,而肝動脈供血比例升高;大量的新生血管內皮細胞不完整,無平滑肌,微血管無縮舒功能,導致微血管通透性增加[18]。當HCC 發(fā)生微血管侵犯時,微血管通透性進一步增加,導致病灶內血流量明顯增加,病灶內碘密度明顯增加。一般來說,惡性腫瘤外周部分可能具有增殖型或侵襲性的生物學行為,以侵入鄰近組織,因此其外周部分的血流量也會相應增加,病灶邊緣及病灶周邊碘含量也相對應的增加。此外,碘密度受到血液循環(huán)、對比劑濃度等影響[19],本研究中加入了NID,微血管侵犯動脈期病灶實性NID 明顯高于無MVI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使結果更加可靠。
隨著影像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影像學在HCC 患者MVI 評估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最近一項關于動態(tài)增強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的Meta 分析[20]指出,腫瘤的大小、動脈期腫瘤邊緣強化、瘤周強化、肝膽期瘤周低信號及腫瘤T1WI 低信號可以預測MVI,其中肝膽期瘤周低信號被認為與MVI 密切相關,可能與肝臟血流動力學的改變有關。DCE-MRI 可提供多參數(shù)預測MVI,但未能解釋具體的血流動力學與MVI 相關性,而根據(jù)以往的研究發(fā)現(xiàn)單純依靠影像特征來預測MVI 敏感度較低。表觀擴散系數(shù)(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可反映腫瘤內的細胞數(shù)目及毛細血管灌注情況,一項研究[21]認為b 值在1000 s/mm2的情況下,可將ADC 小于1.07×10-3mm2/s 作為MVI 的獨立危險因素。ADC值客觀,且具有可重復性,但目前未對參數(shù)標準化,導致不同的研究差別巨大。能譜CT 預測MVI不光反映了病灶微血管的灌注情況,還反映了病灶對于鄰近組織的侵犯情況。聯(lián)合相關參數(shù),使診斷效能大大提高。
本文仍存在一些不足:(1)納入的患者數(shù)量較少,統(tǒng)計基數(shù)較低;(2)本研究數(shù)據(jù)為回顧性分析,可能存在選擇偏移;(3)未能將影像學特征納入本研究中,未來可擴大樣本容量,同時納入相關影像學特征,聯(lián)合預測HCC 微血管侵犯。
綜上,雙能CT 多參數(shù)成像所提供的參數(shù)如動脈期病灶實性ID 能在術前較好評估HCC 微血管侵犯,并聯(lián)合年齡、AFP、AST、靜脈期病灶邊緣1 cm 外ID 診斷效能更高,為臨床治療決策制定提供更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