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 達
剛站上講臺那兩年,我拎不清自己的斤兩,講課時有些用力過猛。我模仿書上那些大作家談文學的樣子,務求獨辟蹊徑、發(fā)人深省、語出驚人。為了掩飾才疏學淺的心虛,我只好把能用上的理論工具,一個不少都套上去,以為可以裝點一下門面,唬住純真善良、毫無防備的同學們。我引用晦澀的文獻,挖掘作品的深意,巴不得在解讀一個短篇小說的同時,把我知道的那點世界史思想史什么的,全給抖出來——謝天謝地,我懂的東西不多??傊以谡n堂上自言自語,自鳴得意。
時間長了,愚鈍如我,也終于意識到,臺下坐著的年輕人對我闡述經典作品的方式毫無興致。隨便問一個什么作家作品,大家臉上的表情多半是木然的,遑論艱深理論。只有當我因語速太快,接連冒出幾個病句,或者舌頭打結,發(fā)錯幾個讀音時,大家的眼睛才會突然放光,仿佛心愿終得實現。要是我能頭腦發(fā)昏,暫時離開那該死的文學話題,冷不丁講個笑話,或者跟某個學生爭論一下女權問題,那就太好了,大家會在瞬間驚醒過來,目光炯炯,正襟危坐,如沐春風??上?,我不能一直如大家所愿。
“你們讀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嗎?”我習慣性地問道。
謎之沉默。
“你們讀過魯迅的《故事新編》嗎?”
有同學輕聲回答:“讀過一兩篇。”
“哪兩篇?”
“……我忘了?!?/p>
你要再問,就擺明是找茬了。網上有學者說,問別人為什么讀書少是不禮貌的,其中飽含精英主義的傲慢。所以我必須時時小心。
所幸,大家都讀過《孔乙己》,畢竟那是中學教科書上的課文。有一天,我再次用《孔乙己》舉例,講一個什么敘事手法之類,嘴里不自覺冒出這么一句:“你們知道,《孔乙己》可以有很多種讀法嗎?”
同學們當中,有人警覺了一下,大概覺得這話似曾相識。
我在那一瞬間再次意識到,我就是孔乙己。
小說中,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受到成年人的嘲弄,沒人看得起他,也沒有人認真聽他講那些之乎者也,只好找半大的孩子搭話。他怎么搭話的?
單元信息知識組織流程的第一步是通過抽取建立單元信息庫。單元信息庫是由原始文獻庫根據單元信息學術性、準確性、創(chuàng)新性的薦選原則,截取語義關系完整的片段信息產生。這個過程通過機器自動抽取和人工復核相結合而實現。
他說:“回字有四樣寫法,你知道么?”
你們看,他和我的處境多么相似。他的聽眾對這個話題的態(tài)度,如同我的學生對陀思妥耶夫斯基或者卡夫卡的態(tài)度。他們都在想,都什么年代了,還在搞這些名堂。記賬肯定是用不上,如今繁華世界,只有混不下去的人,才會去搞這些老土、過時的東西。
我和孔乙己的態(tài)度也是相似的:嘆一口氣,顯出極惋惜的樣子。
這究竟是不是魯迅的本意不重要??滓壹哼@個形象,是不是為了諷刺舊文人或舊文化,也不重要。對孔乙己該同情還是批判,也絕非問題的關鍵。小說的特點在于,作者的聲音不應蓋過人物本身的形象,一切都是通過引發(fā)我們的感官來呈現,讓我們自己去看,去聽,去思考,去感受。好比在現實生活中一樣,我們目睹眼前這一切的發(fā)生,但不一定能得到確切的解釋。
所以,我可以從孔乙己身上真切地看到自己。中學語文老師可以從小說中看到舊世界的丑惡,你也可以從小說里讀到人心的冷酷,或者讀出某種深深的傷感。小說的意蘊因此超過了作者本人的預期,這就是昆德拉所說的,小說的智慧大于作者的智慧。
為什么小說可以做到這一點呢?
再來看看《孔乙己》。它全文只有兩千多字,篇幅只算得上微型小說,放到今天,各大文學期刊肯定是不給刊登的,原因是篇幅太短,缺少故事性。然而它卻有這么大的力量,屬于它的時代日益遠去,它的力量仍絲毫不見消退。
魯迅自己說,他最滿意的作品,就是《孔乙己》,原因是它能“在寥寥數頁當中,將社會對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寫出來,諷刺又不很顯露,有大家的作風”。
它是真的“不慌不忙”,真的很從容。這么短的篇幅,能講什么故事呢?主角孔乙己,要等到篇幅過了四分之一,才慢悠悠登場。之前講的是酒店的格局、下酒菜的價格、“我”作為酒店伙計的工作內容,以及“我”對主顧們的一點觀察;最后,孔乙己作為主顧中間最奇特的一個,很自然地出現了,成為講述的重點。
敘事的節(jié)奏,是循著我們的感官和直覺,帶我們一步步走向人物的。它不能生硬,不能直白,不能倉促,不能露出馬腳。它沒有定法。不同的小說,涉及不同的人物形象和不同的時空,處理的方法就各不相同。
小說的直覺,有人會把它理解成風格,有人會理解成高度成熟的技巧。其實都不是,或者都是。它涉及對文字的敏感度,更涉及對現實和人心的精確把握。它是小說中和詩最接近的東西;說得簡單一點,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種對敘事腔調和節(jié)奏的選擇能力,使之能夠貼合自己和讀者的心理,讓人在情感層面對文字產生信任,即使你在理性上知道它是虛構的,這些文字還是能暢通無阻,到達你內心最柔軟的部分,擊中它、撼動它。
既然是直覺,當然無法量化,也不能歸納。它是小說最重要也最不可教的部分。
《孔乙己》這樣的小說,按照蹩腳小說家的寫法,肯定會用第三人稱視角,正面描寫孔乙己的生活,弄成一個沒落舊文人的諷刺劇或者悲慘劇。當孔乙己被丁舉人吊打的時候,一定是所謂的高潮戲,肯定要濃墨重彩地寫,要寫出他的哀號和血淚。如果有一天風水輪流轉,魯迅小說的IP價值提高了,資本決定把《孔乙己》拍成電視劇,不用擔心,拍個幾十集都是不成問題的,要故事有故事,要沖突有沖突,要高潮有高潮;投資要是再大一點,布景再講究一點,宣傳方就會聲稱這是一部全景式呈現了現代中國樣貌的巨制,忠實地還原了魯迅筆下的世界。
這樣的作品若果真問世了,稍有理智的人可以輕易做出判斷,任它說得天花亂墜,終究只是速朽的“快消品”。而魯迅那短短的幾頁小說,無論文化工業(yè)的“行情”如何,一定還是不朽的,直到文學消失的那一天。
實際上,整篇小說何其簡單啊??偣仓粚懥司频暌粋€場景,一切都是通過酒店伙計的眼睛看到的,孔乙己只偶爾出現幾次,他遭吊打的場面,也是通過酒店顧客的嘴,淡淡提了一句而已。然而,如此極簡的寫法,卻能寫出更多的層次、更深的現實感來,不光孔乙己的遭遇寫得清晰明了,更寫透了他所生活的那個環(huán)境,以及眾人的漠不關心。
為什么當你濃墨重彩地去描繪時,有些東西反而丟失了,而當你找準了調子,慢慢悠悠看似隨意地勾勒了幾筆,那些難以言傳的東西反而清晰地浮現上來?
這才是關鍵問題。
很多人以為小說就是生活經驗的處理,而所謂的敘事,就是人物、細節(jié)、場景的調度和堆砌。起碼《孔乙己》告訴我們,事實并不是這樣的,在文字和敘事層面的技巧之上,有更根本的東西在決定著小說的質感,我稱之為“小說的直覺”,是它引領我們接近故事真正的、玄秘的核心。只有事實、理智、技巧和價值觀,是不夠的,沒有找到那種直覺,我們走得越遠,就會迷失得越深。
很多的寫作指南冊子,強調小說需要沖突,需要懸念,需要出人意料的結尾,如此等等。這樣講,并非不對,但也容易使人矯枉過正,讓人以為小說就必須是鬧哄哄的東西。
契訶夫說,好的故事背后,總是藏著另一個故事。我自己呢,常在閱讀和寫作小說的時候,把這種隱藏的內容稱為“景深”。意味深長的情境需要一定的景深?!犊滓壹骸返墓适轮?,孔乙己作為一個虛構人物,他真正的人生是隱藏在敘事之外的,無需提及,卻已昭然若揭。
當你大張旗鼓描寫孔乙己被丁舉人吊打的時候,我們是無法進入現場的。因為我們的感官被這種庸俗的戲劇性場面拒絕了。我們無法進入,審美直覺會提出嚴厲的質疑。而當你用酒店伙計的、令人信服的口吻,輕描淡寫地告訴我們孔乙己是如何用那雙手爬來酒店時,我們成了現場的目擊者,久久不能忘懷,仿佛見證了孔乙己的一生。
說到底,小說的格局,是人的格局。文學是人學。歷史學家錢穆在談詩時頗有見地,他說好的文學在于,文字的后面是不是站著一個人。那個人就是作者自己。小說一定要有自我。這個自我不是一種外在形象,而是一種情感投射。要與自己痛癢相關,才會與讀者痛癢相關。也只有這樣的文字,才不是輕浮的游戲之作——魯迅稱之為“幫閑文學”。并不存在真正的自然主義文學,至少我沒有見過。也沒有所謂的無我之境;所謂的無我之境,實則是大我之境。所以,我在閱讀《孔乙己》的時候發(fā)現了自我,也絕不是毫無由來。魯迅在寫作那些悲劇性、諷刺性的人物時,也一定從自己身上獲取了某些特質,投射了內心深處某種隱秘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