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龍(湖南)
肇興是一種美,這種美剝?nèi)チ艘磺醒哉Z的修辭,剝?nèi)チ艘磺袣q月的雕飾,一層層地直至只剩下一種輕。這時,便能像鷹一樣展開雙翼,俯瞰自己靈魂的宿地。
近年來,常往來于貴州,對黔地山水多有駐足。不過,隱匿于黔東南一角的肇興,每次都因行程不便而失之交臂。前些日子,偶然在網(wǎng)上見到一個機票盲盒的活動,抱著游戲的心態(tài)買了一份,沒想到打開盲盒就抽中了飛黎平的機票,與肇興的久憾終于有了重圓。
一夜奔波,清晨時抵黎平。到黎平后,我并沒有匆匆趕往肇興,而是先行至黎平老街,讓心緒在歲月的撫動中觸感人世的風物。臨近老街時,前方忽然出現(xiàn)了一條綿延不斷的野集。野集所賣物品豐雜繁復(fù),大多是農(nóng)家自產(chǎn),或是自家養(yǎng)的雞鴨鵝,或是在自家林子里采的水果。綠色自然,甘冽可口,仿佛頓讓人行入了一曲鄉(xiāng)野的牧歌。這時,耳畔間忽然響起了兩個小販的爭吵,那清脆悅耳的侗語,我聽來只是兩只在碰撞的銀飾。
來肇興前,做了許多有關(guān)黎平老街的攻略。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者當數(shù)黎平切粉。于是,剛?cè)肜杵嚼辖郑揖驮谒囊爸行恼覍で蟹鄣嫩櫽?,可望斷前路,目之所及只是一片茫茫無際,了無切粉沁來的快意。直至走出巷子,視野豁然開朗,一條綿長寬廣的街道倏然打開了眼目,繁華氣息繚繞其間,將耳畔往復(fù)的《映山紅》沁入了時代的風骨。
先讓思緒鉆入青石板,隨后在歲月的肌骨中尋入一條心靈的歸途。左側(cè)“城關(guān)第一小學”幾個大字瞬間撩人眼目,來時正值午休,學生們?nèi)缑芗姆淙簭男iT魚貫涌出,紛紛奔向校門口的小販處安撫味蕾的躁動。不時,一股濃香誘鼻,只見許多學生正瞪直眼珠圍站在一座鐵鍋四周,而中間一位中年男子不知用網(wǎng)勺在沸熱水中打撈著什么。我快步向前加入這場味蕾的狂歡,才見沸水中正狂蹈著白花花的面條,恍然是在煮方便面。學生們先買來袋裝的方便面,再由小販放入鍋中去煮,最后再盛入一次性的碗中,各個吃的滿嘴留香,暢然淋漓。煮的方便面因比泡的口感更佳,故而更受學生熱捧,連在一旁觀望的我都不禁口齒生津,經(jīng)不住饞涎撩撥,連忙買了一份嘗鮮。一旁牌坊下,一位中年男人正擺弄著身前兩只裝有甲蟲的鐵盒,一個稍胖的學生趴在鐵盒前鼓瞪著眼津津有味的端詳著。不一會兒,學生抬起頭來,率先展開了攻勢,企圖用那閃電戰(zhàn)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領(lǐng)價格的高地。而那中年商販聞后,卻只是非常老道,不急不慢地將學生的進攻變成了一場耐人尋味的拉鋸戰(zhàn)。
這時,我的目光忽地落在了一旁的粉館,里面飄來的一縷縷清香緊緊揪著我的鼻息。我心領(lǐng)神會地暢然疾行,行入粉館,方寸的面積頓撲來層層的煙火氣。幾個木桌上積滿了厚厚的油垢,老板正隱匿于玻璃擋板后忙的不亦樂乎,而在一旁墻上貼著一張紅底黑字的碩大菜單。沒有任何疑慮,“切粉”兩字便如一道閃電勾去了我的心緒。我連忙點了一碗,片刻后,未見其面的切粉便派出一股香味的先遣隊緊緊纏繞我的鼻翼,開始了一場恣意的撩逗。隨后,一碗切粉在老板粗獷的吆喝聲中躍上了桌面,雪白的面條如一條條玉龍游弋于紅色湯汁,讓人不忍舉箸。聽老板說,切粉做工極為考究,需先將大米浸泡多時后再磨成漿,再舀漿、上籠。然后,米漿在柴火燒開的沸水中用旺火蒸熟,晾涼,最后再切成片狀條形才可。此外,切粉不能干發(fā),否則全失了鮮嫩的口感。這所有味道全得益于黎平的一方水土,故而出了黎平便自此與切粉無緣。
我一直認為旅行的第一要義是慢。唯有慢,才能浸透當?shù)匚幕c生活的風骨,才能讓生而攜來的雜念與偏見消泯殆盡。從而,真正做到像當?shù)厝艘粯尤ド?,而在肇興,慢便是這里最為敏感的神經(jīng),最為柔軟的觸動。
肇興,不是游人眼中那一排排清秀迷人的吊腳樓。那吊腳樓美得超俗,從不屑與人世爭艷;肇興,不是那一座座高聳穎異的鼓樓。那鼓樓直通云天,野心高兀,只有雄鷹才懂得它們被大地幽囚的孤苦;肇興,更不是那細語潺潺的流水,風雨橋的幽訴。它只是一種輕,剝開肉體直抵靈魂,撫去喧嘩重返自然之輕。那些輕,甚至只需一個眼神,一剎擦肩,一次平淡無奇的相遇。
到肇興時已近傍晚。華燈初上,似有無數(shù)烈焰懸于吊腳樓間饕餮著一場黑夜的盛宴,又似有繁星在黯然昭示著侗族血脈的繁衍。住在一座臨山的吊腳樓,樓下一條激流晝夜不息,在歌聲中反復(fù)尋著夢的入口。
肇興有一條主街,不長,很快便能行到終點的水泥橋。橋四周音樂酒吧環(huán)縈,每當夜色臨近,四周爭鳴的歌聲瞬間就會將肇興變成情愫的陣地。橋上有許多售賣水果蔬菜的小販,我走近一位阿婆,她身前的竹籃里堆滿了鮮黃的李子。見我來,她熱情地給我扯開了袋口,我將李子一把把抓入,直至將袋子撐如鼓脹的氣球。這時,阿婆拿起身旁那桿小秤,瞇縫著眼,“兩塊多”,我心中一驚,訝異肇興民風之淳樸。于是,趕緊掏出三塊錢來遞給阿婆,沒想到她卻死活不收,連忙又抓了一大把李子放入袋中才笑著將錢接過。
近年來,我雖在各地目觀過不少建筑,其中有張揚,有婉約,有奢華,有簡易,但唯獨那侗族鼓樓以其桀驁的野性與婉約的俊美,內(nèi)外相扣,深得我心。鼓樓以杉木為材,不用一釘一鉚,全以榫槽銜接。最上面是別致的樓頂,飾有象征吉祥的寶葫蘆、千年鶴等,檐角曲翹,一眼望去,如銀針般一字排開。其間還有各色畫彩與雕塑連環(huán)鑲嵌,如一幅光彩照人的侗族史詩長卷。不過,撥開華麗之表,鼓樓最重要的還是扮演侗族人社交與生活的場所,人們在鼓樓下或下棋,或閑聊,或發(fā)呆,不覺間已相連了世代承系的血脈。
每個鼓樓看似相近,事實上風格不一。有的粗獷,有的清眉秀目,而有的則平穩(wěn)沉和,一幅老成不問世事的模樣,冷眼觀看著時代與人世的彷徨。不過如今,它們似乎再也不能像往日那般默守著心靈的寂靜,這是鼓樓在不惑之年突臨的沉痛與屈辱,生命開始在野性而廣袤的生長中日益走向一曲單調(diào)的暮歌,記憶成了亟待磨滅的頑疾,過去被含糊不清的未來所界定。
過去的鼓樓只見過民族的生息繁衍,只見過溪流的樂章,見過比他們還要恒古的梯田與山嶺。而如今,肇興越發(fā)響盛的名氣,讓他們見到了大山外越來越多現(xiàn)代的鮮麗。然而,它們沉斂冷艷的面容上卻寫滿了深深的倦意,他們是在愜喜肇興繁榮與名望的鼎盛?這是時代留給鼓樓無解的抉擇與沉思,這也是鼓樓無法企及的苦痛。
行至石板街盡頭,視野大開。心緒在升騰間瞬間被裹于一片廣袤的梯田,宛如從喧囂的搖滾樂現(xiàn)場跨入了靜默的曠野。梯田禾苗青蔥,山脊被橫切成了一片片薄薄的翡翠,遠望去又似排浪在激涌連連。向縱橫交錯的田埂間行去,不時會有狗和侗族婦女迎面,截斷靜默無垠的鎖鏈。勞作于梯田的侗民頭顱低沉,每當風撩起禾苗,就好似有一只只黑色蜻蜓在飛舞。炊煙遠跳,夜幕漸濃,我宛如行在一段沒有規(guī)律,暗自生長的夜曲中導演著萬物。
從田埂間返程,披著星斗與還沒在晚霞炙烤下冷卻的夜幕。此時的肇興燈火通透,迷人眼目,一時間竟不知從何處行去,音樂酒吧里越發(fā)激烈的歌聲在不停煽動著荷爾蒙,爭搶游人浮動的心緒,我卻不覺間已饑腸轆轆,被眼前兩個賣糯米飯的侗族阿姨掠去了腳步。徑直走向其中一家,細看才知是糯米烤肉包飯,頓時饞涎四起。所賣烤肉呈不規(guī)則的圓形,薄如紙片,一大片放在鐵網(wǎng)上炙烤,不一會兒,便肉香四溢。肉烤好后,只見阿姨打開裝糯米的木桶,用勺子舀起那白如玉粒的糯米,然后平鋪于袋中,再將炙烤好的肉放于糯米上,用手將烤肉和糯米緊緊捏合,最后再加入一點咸菜,格外開胃可口。吃完一份糯米烤肉包飯,打著響嗝,即便山珍海味也再難入法眼。
枕入吊腳樓,萬物屏住呼吸,聽溪流用不夜的歌喉為肇興造出一座夢的國度。神游一夜后,醒來只覺清爽沁心,似乎生活所有的憧憬與渴盼都早已在心中暗自生長,只為此刻與肇興琴瑟和鳴。肇興不大,一個傍晚就能逛完,昨日忽見有直達堂安侗寨的汽車,便暗自在心中做好了第二日的盤算。聽網(wǎng)上言,堂安比肇興的侗族之風更為淳樸濃厚。于是,第二日吃過飯,便立馬心馳神往的奔赴車站買票,肇興至堂安一個小時一班,來時因淡季無人,所以整輛車頓成了我的專列。下車后,一片遼遠寬廣的梯田浮入眼簾,在光暈下扭動著纖細的曲線。司機給我指了條去看梯田的路,我卻迷迷糊糊地走錯了方向,糾錯時已蹣跚了一個多小時,再折返至堂安已是下午的光景。
初見堂安,遠方的吊腳樓如一叢燒得正旺的青色火苗,又似將我變成一只甲蟲,召喚我在碧波間抖開翅膀。蒼穹撐著藍色巨傘,將一切張牙舞爪的光鮮阻隔于這座世外桃源之外,而我試圖大肆盜取陶淵明的華章,為堂安造一座精神殿堂。堂安鼓樓與肇興無異,不過樣貌比肇興鼓樓多了一絲柔媚,少了一層銳氣。許多老人閑坐其下,凹陷的眼眶有歲月深深鑿過的痕印。堂安鼓樓前有一方池塘,里面養(yǎng)著數(shù)量眾多的鯉魚。不過,侗族人多將鯉魚養(yǎng)于梯田,讓鯉魚食稻穗長大,等谷粒金黃豐收時,魚兒也被稻子喂得豐碩肥嫰,便可順勢在收割完稻子后開始一場捉魚的狂歡,而且稻花魚因食稻穗甘露長大,肉兒里也多了一絲回味與鮮甜。不過稻花魚頗貴,一般人恐怕是難舍銀子一飽口福。
這時,耳邊忽然傳來了一陣賣西瓜的喇叭聲響。只見一位中年婦女開著一輛載滿西瓜的紅色三輪車,如乘著一朵白云從那蜿蜒的山道緩緩駛來,行至鼓樓時,我便按捺不住饞涎立馬上前選瓜。一問,想不到價格竟比老家低許多,算來老板整日的奔波與三輪車的油費實在過于實惠。付完款后,老板卻沒有直接將西瓜用袋子裝起來給我,而是將那圓潤的西瓜浸入一旁流淌的泉水,抬頭滿臉憨笑:“西瓜在涼水中泡泡更好吃?!?/p>
最初我還?;蟛唤?,直到后來離開堂安時,見到鼓樓旁的池子里全泡著西瓜才恍然——那一個個西瓜挺著青綠色肚子,在清亮的泉水中正快意洗浴著渾身的暑氣。鼓樓后有一家不大的商店,一位老奶奶正在專注地刺繡。見我進來,只是熱情地抬了下頭,隨后又繼續(xù)低頭浸入那針線間的游走。我拿了幾件小時所愛的吃食,付錢時,老奶奶一一瞟過,隨后脫口,“一塊五。”“一塊五?”這價格讓我直覺不可思議。老奶奶見我一臉?;螅诌B連帶笑點頭,“一塊五三件,每件五毛?!边@是與時光多么久別重逢的味道。
用手劈開了西瓜,隨后坐在鼓樓下開始悶不做聲的獨享美食。漸漸地,落日不斷垂下眸子,一個西瓜竟讓我在這樣閑淡愜意中吃了數(shù)個小時。吃飽飲足后,我繼續(xù)向遠方行步。鼓樓之上有一處泉眼,汩汩不斷地的淌著清泉,其上放著一個鐵瓢,誰渴了便可直接取用那鐵瓢痛飲,毫無膈應(yīng)。而泉眼之上,供奉著一座鐵門幽閉的神龕,對于侗寨人的信仰我不甚了解,也不曾有過更多尋問。在這山嶺間,萬物即是靈魂最好的指引。
穿針走線似的游走于密布的侗寨,過一道木門后萬物豁然醒目。曲折的山路開始在這時跳躍出孩童們的笑語。極目遠眺,只見放學的孩子正三三兩兩從山下往山上的侗寨踱步。越近時,孩子們的笑語越發(fā)清朗明晰,只見一個個皮膚黝黑、面帶羞澀的學生向我迎面行來。他們見我后又如見了野獸般不時發(fā)出好奇的尋問,這是他們天性中最為柔軟純凈的部分,也唯有天性才能讓人感到最為久遠的心寧。
我的猜臆沒錯,不遠處即有一座小學,剛剛上山的便是從這所學校放學四散的學生。學校僅兩層,粉刷著一層銅黃的復(fù)古色,白墻上民族團結(jié)四個大字尤為顯目。一群孩子正在教學樓前的籃球場上玩鬧嬉戲,更多的孩子卻只是茫然坐在臺階上,目光空洞,透出一種幽深的刺痛。命運可能是枷鎖,將他們鎖于這座閉塞的大山,鎖于這冷清單調(diào)的侗寨,鎖于這枯澀無味的生活,卻鎖不住他們眼神中流散出的對廣袤世界的渴望。那眼神讓我不敢直視,仿佛會瞬間穿透歲月,直指我兒時的回憶。那是我的兒時,同樣的留守兒童,同樣一座閉塞的村莊,同樣一場索然無趣的長夢。
我走出校門,匾額上回首可見的“城格小學”格外醒目。仿佛是四個棱角分明的精靈,正幽幽地告知我隱匿于此的長夢。我常?;孟胫约阂菚w該多好,那時我一定要盤旋于碧空,像造物主一樣俯瞰這侗寨的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