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光
(河南省安陽市鋼三路小學 河南 安陽 455000)
近年來,國家、省級教育部門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關注程度提升,并將其放在至關重要的位置。在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實效性既是目標追求也是方向導向,更是效果評價,以實效性來探討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對提高教育效果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本文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的概念界定為:在小學階段,以小學生為教育主體,以心理健康為教育主題,以認識自我、學會學習、人際交往、情緒調(diào)適、生活和社會適應等為內(nèi)容,以可行性的教學方法為手段,以合理的教學目標、教學評價體系為基礎來建構的教育模式。實效性視角下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相比較傳統(tǒng)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更講求實施與效果,是我們當前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探索與創(chuàng)新。
在教育部和省教育廳《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規(guī)定》、《關于加強我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見》等文件指導下,當前小學階段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已經(jīng)被提升重要日程,每個學校都在不同程度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但客觀而言,目前不少學校在開展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依然存在著收效不理想的普遍情況?;趯嵭越嵌榷?,目前學校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不足可以概括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尚未形成、心理教育與其他學科的融合未被關注,常態(tài)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不足,個體心理指導不夠出色,家校合作缺乏有效的力度不足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勢必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以開足開夠心理健康課程為主要途徑;以專項個體心理輔導干預、建立心理檔案為靶向途徑;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融入日?;顒訛檩o助途徑;以融合學科教學為輻射途徑;以牽手家校合作為橋梁途徑,構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1 完善心理課程,強化學生情緒控制。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對此,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可以利用一些實際的案例,包括游戲輔導、角色扮演等,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并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情緒調(diào)節(jié)能力。在這樣的課程中,幼兒可以更好地認知自我,并實現(xiàn)自我的心理調(diào)節(jié)。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以個體發(fā)展為導向,學生的個體經(jīng)驗為載體,各類型活動為中介,通過學生主動參與和感知,實現(xiàn)潛能的挖掘和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對此,學校方面可以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
例如:學校在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可以結合每個年級學生的不同心理特征,來組織一系列的學習指導。針對低年級學生,學校要注意人際交往方面的教育,針對高年級學生要側重于情緒和品質(zhì)方面的教育。對此,學??梢栽诘湍昙夐_展《我和好習慣交朋友》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幫助低年段的學生掌握更多的人際交往技能。在高年段開展情緒調(diào)節(jié)黑板報評比、“做人要有好心態(tài)”主題宣講等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小學生們能夠更好的面對挫折。此外,學校方面還可以建立“校園心理畫”,為學生提供一定抒發(fā)自己情緒和表現(xiàn)自己思維的空間,在這里,學生可以隨意地寫寫畫畫,是一條很好的傳達情感與宣泄情緒的方式,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3.2 利用專項輔導,強化個體心理干預。心理咨詢一般面對的是個別學生的特殊需要,這類學生往往比較特殊,他們中有很多事來自于特殊家庭,例如:有的學生是父母離異、有的學生是留守兒童,雖然他們的家庭并不一樣,但是他們有一個共性問題,就是渴望得到教師的肯定與認同。如果學生在學校經(jīng)常被教師當著大家的面進行批評教育,將會導致問題學生出現(xiàn)自己不如別人的問題心理,甚至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設防。很多問題學生平時缺乏關愛,很多學生不愿意和教師進行情感交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關心問題學生的學習與生活,能夠讓他們充分感受到關愛。在與他們的交流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采取激勵式的語言,能夠觸發(fā)問題學生的情感,讓他們能夠從溝通中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愛。
例如某個班級教師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就遇到了一些個例學生。通過對學生的專項心理輔導獲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一個學生情況如下:A同學的父母離婚后,母親改嫁,父親每天酗酒,回到家就會打他,發(fā)泄自己的情緒。在他的身上,經(jīng)常會看到很多傷痕。由于長期被父親這樣對待,所以他的性格變得非常的偏激,而且有嚴重的暴力傾向。當有其他的學生招惹他以后,他就會表現(xiàn)得非常激動,甚至是拳腳相加,導致很多學生都遠離他,不愿意和他交流。為了幫助他做出改變,我們嘗試和它的家人溝通,但是他的家人得知以后,又要打他,我們阻攔了他家人的行為,并把他帶到了安靜的地方與他進行溝通。了解到他最近的情況以后,我們嘗試引導到積極參與學校的課外活動,讓其他學生主動和他一起玩耍,后來他積極找心理健康教師進行交談,分享自己最近的想法。寬闊的胸懷,包容問題學生的錯誤,并及時引導,讓問題學生能夠得到成長。教育家陶行知曾經(jīng)說過“真教育是師生之間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達到心靈深處”。因此,在對個別學生的特殊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者需要注重談話的藝術,能夠讓學生感受到關愛,愿意積極主動地和教師互動,并能夠在師生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
3.3 建立咨詢檔案,明晰學生心理狀況。咨詢檔案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它能夠詳細記錄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跟蹤每一個學生的成長發(fā)展過程。在小學階段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為每一位小學生建立咨詢檔案,以跟進每個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這一方式能夠為教師了解每個學生的基礎情況、心理發(fā)展情況,從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以提高教育效果。在咨詢檔案建立中,首先檔案負責人要如實記錄和整理學生的詳細實際情況,做到真實、精細和精準。其次,在咨詢檔案建立之后,教師需要定時對檔案內(nèi)容進行更新,確保檔案中的內(nèi)容與每個小學生的現(xiàn)狀是同步進行的。最后,針對部分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特殊檔案”學生,教師一定要做好特殊的管理,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去有效的指導和幫助小學生解決心理問題。
例如針對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咨詢檔案建立和管理中,教師首先就可以結合學校提供的學生基礎資料,如姓名、年齡、愛好、性格、家庭基礎狀況等進行登記,并和班級中每一個學生家長進行聯(lián)系,讓他們對現(xiàn)有的學生基礎資料進行完善和補充,以此來獲得學生的詳細資料。其次,教師可以每個月對學生的檔案進行梳理和更新補充新的內(nèi)容,這些內(nèi)容是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來提取的心理發(fā)展狀況信息。尤其是對于一些存在心理問題的特殊學生,如有學生過于內(nèi)向,和同學沒有基本的交流與互動等,或有學生過于活潑,經(jīng)常欺負周圍同學,有明顯的暴力傾向等,針對這些特殊的學生,教師就需要多加關注,采取一對一疏導、與家長聯(lián)合疏導等方法來幫助他們盡快恢復正常。
3.4 開展日?;顒樱龠M心育日常轉化。健康的心理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獲得更多非知識性的內(nèi)容。對此,學校要積極開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每個階段學生的心理需求不一樣。因此,設計心理健康教育內(nèi)容時,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并以此為切入點,制定出相對應的心理健康教育項目和活動內(nèi)容,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調(diào)整心理健康教育的內(nèi)容等,進而讓學生能夠在活動中釋放自己的天性。
例如:每天晨會中,學校就可以預留幾分鐘的時間,由班主任教師帶領學生觀看心理小劇,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到親子關系,并在日常的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組織“捉蜻蜓游戲”引領學生思考如何更好地與同學相處,并幫助學生認識到同學之間信任的重要性。在每周的社團時間,由學生組成的心理志愿者團隊參與沙盤等系列的社團活動,使他們更好地探索與發(fā)現(xiàn)新的世界,能夠用敏銳的洞察力察覺身邊的人與事。參與活動后,可以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心語團活動,讓學生接受專門的情緒調(diào)節(jié)方法教育,并將自己學習的心理調(diào)節(jié)技能傳遞給每個班級,從而讓學生在助人中自助,在互助中實現(xiàn)心理的健康發(fā)展。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用愛塑心,用心澆灌,幫助每一位小學生感受到溫暖,并形成樂觀積極向上的心理健康品質(zhì)。除此之外,學校方面還可以開展“關愛生命”等系列的日常活動,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3.5 融合學科教學,實現(xiàn)課堂心理育人。學科教學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點,也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對此,學校方面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內(nèi)容融入到學科教學中,促使兩者能夠有效整合。在幫助學生掌握學科知識的同時,更加高效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如小學語文教材中收錄了很多名師作品,這些文章包含很多情感內(nèi)容——愛自己、愛生活、愛國家、愛人民等。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zhì)。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利用語文學科的人文性與工具性特征,為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提供必要基礎,還可以挖掘教學內(nèi)容,幫助學生能夠感知愛,學會愛。
例如在以小學語文學科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實踐中,我們就可以讓小學生才能夠語文學習中獲得“一箭雙雕”。以《魚游到了紙上》課程教學為例,本篇文章教學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為了實現(xiàn)目標不斷努力的毅力,教師可以把聾啞青年刻苦學習的品質(zhì)作為教學重點,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青年如何學習,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聾啞青年對生活的熱愛,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通過課文教學,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引導學生形成堅韌頑強不屈的品質(zhì)。再如,講解《臥薪嘗膽》這節(jié)課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嘗試啟發(fā)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思考一個問題“如果我們現(xiàn)在面對一個挫折,那么我們應該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面對呢?”很多學生表示,勾踐就是我們要學習的榜樣。借此機會,教師可以順勢引出心理健康教育內(nèi)容,即:我們要知難而進,學會調(diào)整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在很多時候,心態(tài)是成功的關鍵。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完成一篇心得體會,指導學生以文字的形式來表達自己應對挫折的心理、體會和反思,增強處理生活中挫折的能力。除此之外,語文教材中很多名人傳記,塑造了大量豐滿的人物形象,有熱愛國家、民族的戰(zhàn)士,勤奮學習、刻苦鉆研的科學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領導人。在講解這些人物形象時,教師可以對人物背景和其成長經(jīng)歷進行介紹,讓學生能夠更加了解這些人物堅持不懈的毅力和高尚品德。
3.6 增進家校合作,實現(xiàn)心育效果提升。家校合作是一種增進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方式方法。一方面家長對孩子的日常起居、成長經(jīng)歷、性格愛好等多個方面掌握的比較詳細而全面,且家庭環(huán)境能夠影響孩子的心理;另一方面學校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科學、體系的心理教育。因此在以實效性為導向的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是主要路徑。在家校合作中,傳統(tǒng)的方法如座談會、家訪、電話溝通等方法雖然也有比較好的效果。但新時期下,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層出不窮,要想獲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心理教師就需要不斷加強家校合作的方法創(chuàng)新,以推進心理健康教育進程,獲得更確切的效果。如通過線上直播平臺和家長面對面做溝通,家長和老師共同來探討小學生心理教育問題,同時家長針對自己孩子的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私密問題,可以單獨給心理教師留言。再如家長走進班級體驗活動,邀請家長參與心理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拉近他們和孩子的距離,為心理健康教育營造良好的氛圍并為教育提供更多建議。
例如在疫情期間的教學中,班級中很多學生都失去了學習方法,在家學習變得浮躁,恐慌的心理傾向比較明顯。為此,學校教師就可以專門在釘釘上開設了一個家長溝通直播平臺。在線上和每一個中學生家長約定上線時間,并就孩子在家中的心理表現(xiàn)和行為做反饋和分析。有部分家長通過和心理教師單獨連線來反饋對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這一方法比較高效,而且具有私密性。因此通過實施發(fā)揮出良好的效果。
綜上,實效性是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核心要義。因此在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我們要全程把握實效性這一要求,開足上好心理健康課程;點面結合,既對有需要的學生重點進行專項、個體心理輔導,又面對全體學生建立心理檔案;日常心理健康活動和學科教學融合全方面覆蓋,再牽手家校合作,構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最終實現(xiàn)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和高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