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美玲(天津市寧河區(qū)中醫(yī)醫(yī)院外科,天津 301500)
痔瘡作為肛腸科的常見疾病,發(fā)病率較高,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便血、疼痛、瘙癢、肛門脫垂等,久坐久站、不良飲食習慣、年齡等因素均能將該病誘發(fā)。雖然痔瘡不會對患者造成生命威脅,但痔瘡可引起持續(xù)性疼痛,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1]。目前,對于痔瘡臨床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方式,保守治療只能對疾病進行控制,有較高復發(fā)風險,而手術治療則能將病變組織切除,治療效果顯著。但手術具有創(chuàng)傷性,術后患者通常伴有劇烈疼痛,引發(fā)不良情緒,影響康復效果,對此,需及時為患者采取合理的術后干預措施。既往常規(guī)護理模式對患者術后疼痛關注度不足,護理效果欠佳[2]。綜合減痛護理模式以降低患者疼痛為工作核心,能根據(jù)患者實際疼痛情況采取具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3]。本文為進一步探討綜合減痛護理模式對痔瘡手術患者術后疼痛和焦慮情緒的影響,選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53例痔瘡患者分組進行對比探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53例痔瘡患者,均接受手術治療,術后應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綜合減痛組27例和常規(guī)組26例。綜合減痛組中男15例、女12例;年齡28~56(45.69±5.31)歲;病程1~45(26.38±7.47)個月;疾病類型:外痔10例、內痔12例、混合痔5例。常規(guī)組中男16例、女10例;年齡32~61(46.15±5.29)歲;病程3~39(26.60±7.58)個月;疾病類型:外痔10例、內痔13例、混合痔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符合痔瘡的相關診斷標準[4];(2)年齡>18歲;(3)無凝血功能障礙;(4)已簽署知情同意書;(5)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伴抑郁癥或其他精神類疾病;(2)溝通功能障礙;(3)近14 d存在鎮(zhèn)痛類藥物使用史;(4)合并其他肛腸疾病;(5)伴感染類疾病。本研究已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方法 常規(guī)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予以患者術后常規(guī)飲食指導,讓患者保持規(guī)律作息,密切關注患者手術切口和各項生命體征情況,并遵照醫(yī)囑讓患者服用鎮(zhèn)痛藥物。綜合減痛組則在常規(guī)組基礎上應用綜合減痛護理模式。(1)疼痛護理:術后,評估患者疼痛情況,對于輕度疼痛患者,護理人員可采用注意力轉移法緩解疼痛,通過溝通了解患者的具體喜好,同時,護理人員可指導患者腹式呼吸的方式,讓患者在疼痛時采用腹式呼吸;對于中度疼痛患者,護理人員應使用熱毛巾敷于其腹部,并用拇指按壓患者足三里、內關、合谷等穴位,期間護理人員動作應輕柔,避免牽拉手術切口,并隨時詢問患者的主觀感受,若疼痛依舊難以緩解,護理人員應遵醫(yī)囑讓患者服用止痛藥;對于重度疼痛患者,護理人員應在醫(yī)師指導下及時給予患者止痛藥。(2)心理疏導:告知患者術后疼痛屬于正常情況,為患者普及相關知識,耐心解答患者問題,幫助患者形成對疼痛的正確認識,緩解患者負性情緒。護理人員可增加與患者的交流,以患者感興趣的話題入手,通過溝通減輕其負性情緒,并給予患者適當鼓勵、安慰,注意保護患者隱私。(3)中藥坐浴護理:術后1 d,讓患者進行濃度為1:5 000的中藥坐浴,溫度以42℃~45℃為宜,坐浴時間15~20 min,2次/d,坐浴期間護理人員應在旁看護,并注意坐浴后的保暖工作。(4)生活護理:術后以流食為主,注重營養(yǎng)元素的補充,增加飲水量,可食用蜂蜜等具有潤腸功能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或導致腸胃脹氣的食物,減輕腸道負擔,并為患者提供寬松舒適的衣褲,保持病房清潔,注意病房通風。另外,保持患者手術切口部位清潔干燥,術后3 d,可根據(jù)患者恢復情況指導其開展提肛鍛煉,呼氣時放松肛門,吸氣時則收縮肛門,20~30次/d。兩組均持續(xù)護理5 d。
1.3 臨床觀察指標 (1)分別在護理前及護理24 h、48 h、72 h后利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兩組疼痛程度,該評分法以患者主觀疼痛程度為依據(jù),將疼痛分為0~10分,其中0分表示無痛,0~3分為輕度疼痛;4~7分為中度疼痛;>7分則屬于重度疼痛,評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劇烈[5]。(2)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兩組護理前及護理24 h、48 h、72 h后的焦慮評分,量表共有20條評分項目,分為4級評分,總分為80分,>52分提示伴有焦慮,分值越高代表焦慮程度越嚴重[6]。(3)記錄兩組首次排便時間、康復出院時間及鎮(zhèn)痛藥物使用次數(shù)。(4)利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評分表以問卷形式向患者發(fā)放,統(tǒng)計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分值0~120分,評分項目包括疼痛控制情況,護理人員態(tài)度、護理工作質量。>105分為滿意;75~105分為基本滿意,<75分則表示不滿意。滿意度=(滿意例數(shù)+基本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VAS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VAS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24 h、48 h、72 h后,綜合減痛組VAS評分均比常規(guī)組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VAS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護理前后VAS評分比較(±s,分)
護理72 h后綜合減痛組常規(guī)組組別 n 護理前 護理24 h后護理48 h后27 26 t P 7.38±1.16 7.31±1.20 0.215 0.829 4.06±1.05 5.80±1.14 5.782<0.001 3.15±0.94 4.96±1.07 6.549<0.001 2.11±0.80 4.16±0.95 8.509<0.001
2.2 兩組SAS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SAS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24 h、48 h、72 h后,綜合減痛組SAS評分均比常規(guī)組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后SAS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護理前后SAS評分比較(±s,分)
護理72 h后綜合減痛組常規(guī)組組別 n 護理前 護理24 h后護理48 h前27 26 t P 60.31±3.64 60.18±3.89 0.125 0.900 51.36±3.21 57.45±3.58 6.525<0.001 48.26±2.84 53.26±2.48 6.816<0.001 43.30±2.57 49.24±2.63 8.315<0.001
2.3 兩組首次排便時間、康復出院時間、鎮(zhèn)痛藥物使用次數(shù)比較 護理后,綜合減痛組首次排便時間和康復出院時間均短于常規(guī)組,鎮(zhèn)痛藥物使用次數(shù)比常規(guī)組少(P<0.05)。見表3。
表3 兩組首次排便時間、康復出院時間、鎮(zhèn)痛藥物使用次數(shù)比較(±s)
表3 兩組首次排便時間、康復出院時間、鎮(zhèn)痛藥物使用次數(shù)比較(±s)
鎮(zhèn)痛藥物使用次數(shù)(次)綜合減痛組常規(guī)組組別 n 首次排便時間(h)康復出院時間(d)27 26 t P 39.56±5.64 50.73±6.32 6.794<0.001 4.06±0.84 5.59±0.98 6.110<0.001 2.65±1.22 4.53±1.62 5.403<0.001
2.4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綜合減痛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近年來,痔瘡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上升趨勢,嚴重影響患者正常工作、生活。手術作為臨床治療痔瘡的有效方式,能將病變組織切除,從根源處控制疾病,但手術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傷,術后患者通常會出現(xiàn)劇烈疼痛[7]。同時,術后的持續(xù)疼痛可刺激患者交感神經,影響腎上腺素的分泌,誘發(fā)患者焦慮情緒,降低患者對臨床工作的配合度,給后續(xù)康復帶來不良影響。
對于痔瘡術后患者,臨床以常規(guī)護理模式為主,能實現(xiàn)對患者體征、手術切口的密切觀察,但護理工作具有一定局限性,未能針對患者疼痛實施合理干預,護理質量不佳。綜合減痛護理模式以患者為中心,根據(jù)患者疼痛及時應用具有針對性的干預手段,并能為患者提供多方位的綜合性護理體驗[8]。對此,本研究就綜合減痛護理模式對痔瘡手術患者術后疼痛和焦慮情緒的影響進行探討。研究結果顯示,護理24 h、48 h、72 h后,綜合減痛組VAS評分均比常規(guī)組低(P<0.05),說明采用綜合減痛護理模式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得到明顯降低,這是因為綜合減痛護理模式具有針對性,能評估患者實際疼痛情況,并據(jù)此施加干預,可有效緩解患者疼痛。肛門齒線下神經分布較密,對疼痛較為敏感,手術操作將病變組織切除,創(chuàng)傷較大,因此患者伴有強烈的持續(xù)性疼痛,而運用綜合減痛護理模式能根據(jù)患者疼痛程度進行分級,對輕度疼痛患者實施注意力轉移法或指導其進行腹式呼吸;對中度疼痛患者則采用按摩、毛巾熱敷的方式;對于重度疼痛患者,護理人員則遵醫(yī)囑讓患者服用相關鎮(zhèn)痛藥物,明顯緩解患者疼痛[9]。中藥坐浴能促進患者血液循環(huán),充分消毒手術切口,促進切口恢復,同時適宜的水溫能幫助患者緩解疼痛,提高其痛閥,進而有效控制疼痛程度[10]。研究結果顯示,護理24 h、48 h、72 h后,綜合減痛組SAS評分均比常規(guī)組低(P<0.05),表明利用綜合減痛護理模式能有效緩解患者焦慮情緒,這是因為在該護理模式下,護理人員能為患者提供良好、全面的減痛護理措施,有效減少疼痛對患者的刺激,進而緩解其負性情緒。由于痔瘡的特殊生理位置,許多患者伴有持續(xù)焦慮情緒,加上術后疼痛的影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焦慮情緒加重,患者往往難以配合術后臨床工作的開展[11]。綜合減痛護理模式能給予患者心理疏導,幫助患者建立對疼痛的正確認知,交流的方式減少焦慮情緒對患者的影響,有效緩解其負性情緒。而且護理人員注重保護患者隱私,能降低患者心理防線,放松心情,進而降低其對疼痛的敏感性,緩解焦慮情緒。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綜合減痛組首次排便時間和康復出院時間均短于常規(guī)組,且鎮(zhèn)痛藥物使用次數(shù)比常規(guī)組少(P<0.05),說明綜合減痛護理模式可改善患者預后,有效縮短其康復進程,并能減少鎮(zhèn)痛藥物的使用。這是因為綜合減痛護理能評估患者疼痛程度,據(jù)此實施針對性干預措施,能緩解患者輕度、中度疼痛,可在不服用鎮(zhèn)痛藥物的情況下實現(xiàn)良好鎮(zhèn)痛效果[12]。在綜合減痛護理模式中,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流質食物,并叮囑患者進行適當?shù)奶岣劐憻?,能促進患者排便,減少患者排便時的痛苦,對預后的改善有積極意義。研究結果顯示,綜合減痛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guī)組(P<0.05),表明利用綜合減痛護理模式能收獲患者普遍較高的評價,因為該護理模式為患者提供疼痛、心理、生活等方面的護理服務,護理工作較為細致,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較高。另外,在綜合減痛護理模式中,護理人員通過耐心交流與生活中的各項干預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術后護理,服務質量較高。
綜上所述,采用綜合減痛護理模式能顯著減輕痔瘡手術患者術后疼痛,降低焦慮情緒對患者的影響,有效促進患者康復,預后較為良好,并可收獲較高護理滿意度,可在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