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妮華
微課教學方式是現代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在新媒體、信息技術等快速發(fā)展背景下,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都進入了“微”時代,為我們獲取信息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教師借助微課,可以將數學中抽象的內容以形象和直觀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難點,緩解學生學習數學的畏難心理。比如通過圖像、聲音結合的形式,展示數量關系和幾何圖形等內容,全面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微課的運用可以幫助教師以現代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式,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所以,需要教師結合課程標準和社會對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需求,立足于教材內容,針對性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自主思考的能力。教師確定教學目標和任務時,應該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習基礎情況,以分層教學理念制定新的教學目標。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自控能力不足,學生的基礎學習情況呈現差異性特點,有的學生的反應能力比較慢,課堂中難以保持持續(xù)的專注力,而有的學生的思維反應速度快,對數學問題探究性和對知識的渴求度比較強,針對這樣的分層情況,教師需要通過互聯網、多媒體等信息技術,廣泛搜集教學素材,建立教材內容與生活素材的關聯。數學來源于生活,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的數學知識靈活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同時,教師可以將搜集的素材整理并制作成微課的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和各類數學知識。
數學是一門綜合性、抽象性很強的學科。很多學生在學習中由于難以理解數學知識點,所以無法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和探索的熱情。長此以往,學生會隨著學段的提升,學習問題日益增多,與同齡學生拉開差距。
教師需要合理使用微課,借助網絡平臺搜集多種圖形,將這些具有趣味性的圖片資料制作成微課視頻,通過直觀的方式讓學生深入理解抽象的概念[1]。比如:在學習人教版教材中關于“圖形”的知識,為了讓學生對圖形有全面的認識,能夠從不同角度、位置辨別圖形,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以動畫情景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集中學習注意力,更輕松地掌握數學圖形知識的關鍵點,理解關于圖形的概念和原理。
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網絡、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和趣味性的教學環(huán)境下,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
微課的應用有助于讓學生根據當前所學的內容進行復習。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過程中,還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后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和研究。對于基礎知識以及思維轉換能力比較薄弱的學生,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微課,通過便捷的學習方式以及豐富的微課學習資料,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熟練度和對知識點的理解;而對于學習基礎比較扎實,思維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幫助其學習各類新知識,進行思維拓展訓練,對各類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在互聯網支持下出現了很多網絡學習互動平臺,如QQ、釘釘、微信等,學生遇到不理解的難題或者想要求解的知識點時,可以求助教師,教師為學生及時答疑解惑,及時滿足孩子們的求知欲。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攻克數學難題。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社會的競爭壓力逐漸增大,家長對孩子的培養(yǎng)力度也與過去有著明顯的差別?;谒刭|教育改革和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規(guī)劃,促使教學方式不斷創(chuàng)新,利用微課技術形式,為數學課堂教學注入更多的多媒體資源和信息資源,可以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尤其是在遇到難點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影像資料中的字幕,幫助學生拓展學習思路,開拓學習思維,以此鼓勵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遇到數學難題時不再產生畏懼心理[2]。
教師要明確微課的內涵意義,并了解小學教材中什么內容適合利用微課開展教學活動。小學階段數學知識點比較分散,并非所有內容都可以通過微課教學模式來展開。只有面對那些抽象、瑣碎的知識點,學生難以準確理解其知識概念和原理時,才需要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將知識點以視頻的形式呈現,讓學生自然融入視頻教學情境中,并能夠通過微課的方式,將數學知識點與生活實際結合到一起,這樣的內容才能借助微課教學發(fā)揮實際作用[3]。如果學生能夠通過自身的理解解決數學問題,自然就不必通過微課形式進行教學了。所以,對于理論性比較強的、比較難理解的知識點,教師可以借助微課展開教學。以小學數學人教版二年級關于“認識時間”這一課內容為例,本節(jié)知識點敘事性比較強,而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習慣都相對不足。所以,教師可以運用微課將教材投影到多媒體屏幕上,以更生動的方式將內容從靜止轉化為動態(tài)的形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滿探索的興趣,也更容易理解知識點。為了讓學生認識時分,理解鐘表運轉的概念,得出1 小時等于60 分的結論,教師先讓學生仔細觀察鐘面,引導學生觀察出鐘面有12 個大格、60 個小格,并通過多媒體動態(tài)展示出分針與時針的運動關系,從鐘表動態(tài)變化得出分針走一圈是60 分,時針走一大格是1 小時,以此明確1 小時等于60 分的關系式。教師通過微課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仔細觀察和自主思考的習慣,從而使學生帶著探究的興趣,理解與時間相關的知識點。
由于小學生的自控能力不足,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設置互動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學生跟著自己的教學思路走,從而提升課堂學習專注力。因此,微課不僅可以保障師生以及生生互動的有效性,還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為此,教師可以開門見山、直奔主題的方式,設置教學互動環(huán)節(jié)。如以小學人教版四年級《大數的認識》為例,教師可以利用互動問答方式,將微課教學視頻導入新課內容。教師問學生:“同學們有看微課嗎?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是什么?”根據學生課前預習結果,教師可以進一步以趣味游戲進行問答,視頻中,教師結合本堂課的內容,提前設置好相應的問題。如,“3028 是一個幾位數的數字?最高位數字是多少?”“四位數當中最大的數字和最小的數字分別是多少?”根據學生的理解情況,然后讓學生再運用“4、6、5、1”這幾個數字組成一個個不同的多位數字,并確定可以組成的最大四位數是多少?最小四位數是多少?以此鍛煉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小學生正處于思維發(fā)散,對一切事物充滿強烈好奇心的階段,他們每天會接觸到大量的學習和生活信息,但是對這些信息還缺少一套認知框架和體系,所以,如果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缺少鞏固的過程,很容易就會忘掉。對此,學生需要及時復習,從而在復習檢測中知曉自身學習情況,明確哪些知識點需要重點夯實鞏固。教師應該積極運用微課形式加強學生對學習前后的知識銜接和鞏固,以此使學生夯實基礎,為后續(xù)數學課程學習奠定基礎。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立足于教材目錄,運用整體學習思維,將教材內容以微課教學模式呈現出來,帶領學生梳理一遍教材知識,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分層設置課堂練習,使學生既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又可以調動自己的積極性。
為此,教師可以運用微課教學方式,以生動形象的形式吸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例如:教授人教版四年級“數學廣角——雞兔同籠”內容時,可以將課堂內容中的知識要點進行總結,運用列表法和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的問題,并以微課視頻形式,先讓學生通過微課自主復習,將知識點串聯并靈活運用,然后通過教師的引導和講解,并輔以一定量的練習題,來幫助學生建立知識框架,提高邏輯推理能力。對照微課,查漏補缺。
對于小學數學教學,教師應該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以先進的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方式,搜集教學資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教師不僅僅是教授學生數學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幫助學生建立數學思維,從而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問題結合起來,以此提升數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