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遜
前些時,伴隨民國老課文的流行,民國老作文也掀起了一陣浪潮,雖引起的重視和取得的反響不如前者深遠,到底留下了不少印跡,值得我們予以思考。筆者曾撰文對相關現(xiàn)象做過一定分析,大致判斷有二:一是面對民國老作文,我們實則并無理性、客觀地通盤審查,這既是由于材料的不完備,也與情緒化的偏頗立場緊密相關;二是盡管我們對民國老作文予以高度評價,但基于前一點,相關判斷并不可靠,甚而在筆者看來,大家的種種熱烈期待,譬如指導寫作實踐或解決現(xiàn)實難題,皆屬一廂情愿,故而重新刊印也沒有多少必要。但是,雖說昔日作文的實際應用價值難以過高估量,這并不意味著相關作品毫無研究的必要?,F(xiàn)代社會與昔日存在諸多差異,寫作教育的理念、形式等亦可謂千差萬別,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其中仍然存在一些共性的話題,譬如如何錘煉寫作技法、如何合理謀篇布局,又譬如寫作如何回應時代變革,寫作與人格塑造有何關聯(lián)等等。昔日學人在研究寫作問題,包括編選學生作品集的過程中,無不滲透著對相關問題的思考,他們的經(jīng)驗乃至教訓,理應被視為我們的寶貴財富。職是之故,從寫作教育轉型與改進的角度出發(fā),昔日的諸種成果,包括這些國文成績類出版物,應有專門、專題考察。換言之,這些作品雖無推廣的現(xiàn)實需要,卻有研究的學術價值。
依照中國古人的傳統(tǒng)經(jīng)驗,寫作總不免要從模仿開始,故而寫作教育的一個核心環(huán)節(jié)即在篩選佳作以供學人取法借鑒,大量的文選類作品也因之問世,譬如《古文辭類纂》一書就是姚鼐在長達40年的教學生涯中多次修改、精心打磨的教學參考書,意在“為初學示范”。及至今日,為配合寫作訓練需要,仍有所謂典范作文、金牌作文之類參考書不斷涌現(xiàn)。此類作文選,多是選取前人佳作(就考試層面言,便是所謂高分甚至滿分作品)編選而成,但民國時期卻出現(xiàn)了這樣一部著作,所有文章系作者本人撰寫,并加以評注,以指示寫作門徑,形式特別,用心良苦,頗值一觀,該書即《評注論說軌范》。
該書編者林任,身份不詳。據(jù)書前敘言,知其曾執(zhí)教小學有年,他在此期間感觸良多,故才有本書之編撰。該書于民國六年(1917年)由商務印書館發(fā)行初版,后民國十七年(1928)12月再版,民國二十八年(1939)5月發(fā)行了第8版,其他出版情況因材料欠缺不詳。今中華文化講堂所編之“民國小學生作文選刊”收錄該書。是書分初、二兩集,初集分上下二卷,收文一百篇。二集分上中下三卷,收文105篇。作者自陳“一篇有一篇之機杼,足以引人入勝”①林任:《二集·例言》,《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181頁。。
林任具有豐富的實際教學經(jīng)驗,并時有積極反思與總結,故而本書之編撰融匯了他的深入思考與精心規(guī)劃,不少觀點可謂鞭辟入里、通透允當,迄今仍有可貴價值。前文提及,寫作始于模仿,故需多讀典范之作,但林任認為“初學讀古文,不如讀今文,讀今文,又不如讀自己構思一番之課文”②林任:《初集·敘言》,《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3頁。。這一思路似與傳統(tǒng)理念有異,我們所理解的佳作,多為古人作品,中國文學中即有強烈的尊古、復古傳統(tǒng)(所謂高分作文系例外情況,以此為范本多帶有功利意圖,并非常規(guī)的、合理的教育理念),畢竟只有經(jīng)過歷史汰洗流傳下來的作品方可當?shù)媒?jīng)典之名。此處卻強調就“近”上手,且最好是自己的佳作,雖迥異傳統(tǒng),但客觀看來,有其合理性。典范之作雖佳,但由于時代、背景、能力等多種因素的差別,“我”與“他”之間過于隔絕,所謂的模仿、借鑒少了些心靈的呼應及認同,其成效不免要打折扣。就近入手,特別是從“己”入手,一來親切,便于進入,且能快速分辨?zhèn)€中差距,清楚知道如何追趕。明末學人有鑒于七子派尊奉秦漢文之失,便提倡“夫秦漢去今遠矣,其名物器數(shù)、職官地里、方言里俗皆與今殊,存其文以見于吾文,獨能存其神氣耳。役秦漢之神氣而御之者,舍韓、歐奚由?譬之于山,秦漢則蓬山絕島也,去今既遠,猶之有大海隔之也,則必借舟楫焉而后能至,夫韓、歐者,吾人之文所由以至于秦漢之舟楫也”③艾南英:《答陳人中論文書》,《天慵子集》卷1,《四庫禁毀書叢刊補編》72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04頁。,強調的也是從身邊熟悉處做起。筆者的一個體驗是,在給學生提供范文時,盡量選擇與他們的時代、年齡、心態(tài)較為接近的案例,這樣往往更能引起他們的共鳴。當然,這并不是說典范的意義不再,需知自己的佳作之“佳”,也是由典范造就和評判的,我們最終的目標也是通過長久訓練向佳作靠近,借用前引艾南英的話,此乃渡海之“舟楫”耳。林任無非強調的是,針對具體題材,應有具針對性的作品作為參照。陳嘉映指出:
初學者追隨誰,本來難免偶然,他一開始也不大能夠分辨優(yōu)秀與流俗……他無須認出真正的卓越,他只須認出長于自己的,模仿著這樣做那樣做。若這樣做而不那樣做是好的,是有道理的,慢慢地,他會明白其中的道理。上進一步之后,他的眼界就可能轉變,認得出更卓越的東西……他初學時的典范,后來雖被拋棄,卻是達到更高標準的必要階梯。①陳嘉映:《何為良好生活》,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5年版,第173頁。
因此,經(jīng)典的意義無可懷疑,但就教學而言,特別是對象為小學生時,假如提供的“范文”與他們實際生活距離較遠,既不便于他們的理解,進而也不利他們的接受。倒不如暫時退而求其次,在他們熟悉的領域中篩選一些較好的作品供他們模仿,待有了一定的基礎后,再逐步提升。
該書的一大特色在于所有作品系編者個人獨撰,關乎此,他亦有說明:“每期課作,未必盡能愜意,若每期由教師范作,則教師將不勝其煩,本歷年之經(jīng)驗,發(fā)個人之主張,爰撰此書,以當指導兒童之任?!雹诹秩危骸冻跫⒀浴?,《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4、4頁。這一觀點恰與我們上面的分析形成了呼應?!罢n作”雖佳,未必全然契合學生需求,故從示范的角度說,更為可貴的當是既能起到示范作用,又能符合兒童趣味及訴求的作品,具體說來,即是學生/同齡人中的佳作,通過“貼近”喚起興趣和認同。既然如此,可行的作法應該是編選學生作品才是,但教師提供的畢竟應是范文,一般學生的作品難免存在各種遺憾,未必能起示范之效,于是乎他才不得已,“就兒童心能著想”,親自動手。此舉倒也算是教學常態(tài)。據(jù)陳平原介紹,葉圣陶、張志公、張中行等人當年編中小學語文教材時,“實在找不到合適的文章,還能自己擬寫”③陳平原:《文學如何教育》,北京:東方出版社2021年版,第373頁。,彼是編課文,此系寫作文,形式雖有差別,本質是一致的。今人在寫作教學活動中有“下水作文”之提倡,也有此中意味在。但類似個人擬寫活動多屬偶一為之,或臨時操作,在作者看來,這不免“不勝其煩”,故而他才有此動念,精心設計,提前編成一部作文選,供學生參考。
此外還有一點需特別關注,林任指出,“選讀成作,于程度往往不能恰合,是書選題必新,擇言必雅,筆墨務求簡潔,層折務求明顯,實為程度適當之作”④林任:《二集·例言》,《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181頁。,除了考慮到“程度適當”這一因素外,他選擇自撰的另一原因,或者特色,當屬“選題必新”。此書初版于1917年,彼時民國成立不久,若是我們將其與同時期的相關作品做比較,不難發(fā)現(xiàn)該書選題的一大特色正在于一個“新”字,舉凡政治、經(jīng)濟、物理、化學、天文、生物、軍事等諸多內容皆在書中有所呈現(xiàn),倒是傳統(tǒng)的那些考史、論理等話題,在該書中沒有太多印跡。少量的“常規(guī)作品”,譬如《歲寒三友》強調擇友宜慎,《說義利》旨在明義利之辨,雖不出傳統(tǒng)范圍,但揭示的道理卻具有普適性,其意圖仍是指向當下。譬如《說灑掃》一篇,話題雖是舊的,內容卻煥然一新,系“以習勤衛(wèi)生等詮釋灑掃”⑤林任:《說灑掃·總評》,《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236頁。。再如《彗星》一文,“前半是舊說,后半是新說,并非平列,實是根據(jù)新說,力辟舊說”⑥林任:《彗星·總評》,《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106頁。,換言之,傳統(tǒng)話題也要基于時代新變,提供新知識,培養(yǎng)新觀念。如此一來,與編者立場契合的作品顯然是為數(shù)不多的,這也決定了他只能自撰⑦這在草創(chuàng)時期想來也屬無奈的必然之舉。五四時期,因推行白話文之故,劉半農等人倡導以白話應用文為主的中學國文教材,但可供選擇的范文實在太少,以至于只能從當時出版的雜志、報刊中東拼西湊。因客觀條件的不成熟,不得不在實踐中有所改變。詳參李斌:《民國時期中學國文教科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第101-103頁。就此,更可見本書作者的難能與可貴。。
為了保證該書的切實有效,他還特別注意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加以評注,使兒童得以自動,不必定賴教授”⑧林任:《初集·敘言》,《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4、4頁。,換言之,需切實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能力。職是之故,林任精心設計了完備體例,豐富并完善了具悠久歷史的評注傳統(tǒng),具體表現(xiàn)為:
每篇上方,皆有眉評,示逐節(jié)逐段之用意。篇后首標題旨,說明題目之大意。次注解,凡文中辭意故實音切諸項,猝難了解者,一覽即得用,便學生諸君之參證。末總評,或括全篇大意,或示精神所在,所以鼓舞讀者之興趣也。①林任:《二集·例言》,《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182、181頁。
與此同時,林任也強調“運意措詞,均設身處地,就兒童心能著想,或可自信無艱深之弊”。他怕的是艱深,但或許,更重要的是能否果真“就兒童心能著想”,理解他們的思維方式,故而書中每每出現(xiàn)“務使引起兒童興味”②林任:《初集·例言》,《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5頁。等字眼?;谶@一立場,他在撰、評、注相關作品時,主要是根據(jù)兩條原則,即“學生作文,每苦思想不能發(fā)展,或有思想而苦無條理,是書即注重思想及條理”“為文之道,不外虛實反正順逆諸法,是書注意此點,精心結撰,非漫然充幅者可比”③林任:《二集·例言》,《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182、181頁。,細繹諸篇,應當說作者較好地實踐了他的意圖。
編撰該書,“無非欲為兒童自動的作文之助”④林任:《二集·敘言》,《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179頁。,那么首要任務當在于開示門徑,指導學生作文之法。關乎此,作者有鮮明自覺,“真有益初學之文也”“初學最易學步”“最便初學”等評價在文中隨處可見,這固然是林任的自我表彰,亦是其用意所在。在開示門徑的過程中,他既指點總體性的寫作原則,也關注具體類別作品的寫作技法,同時還注意到學生層次的差別,強調循序漸進。
上引文提及,林任認為“為文之道,不外虛實反正順逆諸法”,但此語不免蹈空,在評注相關作品的過程中,他著意強化了三點。一是要緊緊扣住題目做文章,避免游離。譬如《戒奢侈》一文,“通體翻騰,總是為‘戒’字蓄勢,收煞一句,有畫龍點睛之妙”⑤林任:《戒奢侈·總評》,《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26頁。,又如《春晴記》一文,“此文須看其句句不脫‘春’字,不然單做一‘晴’字,便不合題,此所以行文必先相題也”⑥林任:《春晴記·總評》,《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34頁。,《春郊放風箏記》一文更是明確指出,“首尾兩段,切定‘春郊’著筆,不能移作他題之用。初學必知如此認題真確,下筆方免浮泛”⑦林任:《春郊放風箏記·總評》,《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94頁。。當然,扣題不是拘泥或陷溺于題目中,他也強調靈活多變,譬如《說學》一文,“是篇純用側筆,行文自淺入深,由反面逐層攻入,至末段始出題目正面,讀者須悟其處處不粘題,亦處處不脫題之妙”⑧林任:《說學·總評》,《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213頁。。在審題時還需要注意一個問題,即某一題目看似牽涉兩方面的內容,實則具體分析來看應有偏重,故在實際寫作時應注意取舍,譬如《儉與吝》一文,林任指出“題雖平列,文卻側重‘儉’字,看其一起一收可知”⑨林任:《儉與吝·總評》,《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104-105頁。。討論比較儉與吝,旨趣顯然是在“提倡儉德”,行文自然在詳略上有所區(qū)分。二是在扣題的基礎上,要確立主干,使文章的中心及框架進一步具體和明晰。譬如《逐貓記》一文,強調“‘本能’二字是一篇骨子”⑩林任:《逐貓記·眉批》,《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55頁。,至于《鐘表之用》一文,則“驗時刻是一篇主腦”[11]林任:《鐘表之用·眉批》,《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65頁。。這兩篇作文基本由題目即可確立中心,另有一些話題涉及面較寬,更需要精心思量,譬如《蚊與蠅》一文,便是“以衛(wèi)生為一篇骨子”①林任:《蚊與蠅·眉批》,《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193頁。,又如《交友論》一文,“全篇即從損益二字著筆”②林任:《交友論·總評》,《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233頁。,在此基礎上徐徐展開,方能保證重點突出,邏輯清晰。三是強調層次井然,這便涉及材料之組織與結構之安排。譬如《堆雪人記》一文,依照“堆之前”“堆之時”“堆之后”“總結束”的順序展開,自然有條不紊。又如《敬師說》,“首說師長之所以宜敬,次說敬師之道,再說敬師之獲益,層次井然”③林任:《敬師說·總評》,《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81頁。,換言之,邏輯的清晰是結構合理的前提。
以上三條是常規(guī)要求,但除此以外,林任亦開示了不少特殊技巧,以保證“運筆靈動”。就開頭來說,可行的思路有“開門見山”(《蜘蛛結網(wǎng)》),“用問答體翻騰而起”(《論讀書》),“以譬喻起”(《植物之葉》),“引俗說作起”(《鯉》),至于《共和國》一文,則從釋名開始,“解釋題意,簡潔淺要,初學最易學步”④林任:《共和國·總評》,《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136頁。,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相對而言,林任更為強調結構上的變化,其中的一個要訣正在于“虛實反正”,為了具體說明這一問題,他撰作多文來實踐這一原則。譬如《學校之樂》一文系“先反后正”,《食瓜之利害》則是“一反一正,層次井然”,《論職業(yè)》則“正起反承”,至于《家庭儲蓄箱》一文則系“前半虛,后半實,讀此能知虛實相生法”,《論兵》一文更是“反正相生,虛實兼到”。在展開過程中,他強調要綜合運用“正說”“反說”“側說”“串說”等多種形式,從而可以“無一筆落呆相”。
該書所擬文多為論說文,這也是傳統(tǒng)遺存,故尤重論理之方式,具體有兩點頗值重視。一是林任設計了不少與自然科學相關的話題,這些內容難免深奧晦澀,不便理解,他則強調“所舉引證,均就兒童眼前易解者,而深奧學理,已使人明白了然”⑤林任:《植物與動物之關系·總評》,《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132頁。。同時在論及這些話題時,不能僅僅就事論事,而應有現(xiàn)實關懷,譬如《雷電》一文,“小兒每有雷公電母之談,故示此文”⑥林任:《雷電·題旨》,《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162頁。,具體內容則旨在“辟去迷信之談,能以眼前事物,解釋深奧之學理”⑦林任:《雷電·總評》,《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162頁。。又如《燈》一文,“欲尋世界進化之跡,當隨時隨地,在細微中求之,此文將燈之種類比較,斷定為世界進化,亦觀察事物之表征也”⑧林任:《燈·總評》,《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45頁。。二是林任強調要開拓思路,善于聯(lián)想,避免無話可說或者糾結于字面。譬如《竹馬》一文,“此種枯窘題目,本無可發(fā)揮,乃說兒童戲竹馬,與尚武精神有關,便覺冠冕堂皇,此即所謂小題大做,狹題闊做也”⑨林任:《竹馬·總評》,《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48頁。。再如《蜘蛛結網(wǎng)》一文系“說蜘蛛結網(wǎng)之作用,而悟到智陵愚,強役弱”⑩林任:《蜘蛛結網(wǎng)·總評》,《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20頁。,而《玫瑰花》一文則“借玫瑰花之有刺,說到名利不易強求,讀者宜細玩之”[11]林任:《玫瑰花·總評》,《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32頁。,想來能開發(fā)讀者思路不少。
古人云,“文辭以體制為先”,不同類別的作品有其獨特的文體特征,林任于此也有充分意識,故而每每就特別的體裁、類別等撰作相應文章,以起到示范之效。就體裁論,有“游記”(《記愚園》《西湖游記》),有“釋”(《釋忠》),有“寓言”(《繡花枕》《傀儡說》),有“序”(《文藝觀摩會序》《同學錄序》),有“贈序”(《送同學某君入農業(yè)學校肄業(yè)序》),有“辨”,(《太陽生日辨》),有“書后”(《讀諸葛亮前后出師表書后》),有“緣起”(《提倡辦兒童圖書館緣起》),有“意見書”(《增設航空學校之意見》)。需要注意的是,相關體裁可謂新舊雜糅,正是過渡時代的典型特色。他在選擇體裁時,同樣有著鮮明的現(xiàn)實考量,譬如寫作《提倡辦兒童圖書館緣起》一文即是因為“兒童圖書館,又為青年之必要,故示此文”①林任:《提倡辦兒童圖書館緣起·題旨》,《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270頁。。林任雖無明晰的文體理論,卻對新舊文體之比較有模糊認識,譬如認為“意見書與條陳大同小異,此特示以格式”②林任:《增設航空學校之意見·題旨》,《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208頁。,又如“緣起為文體之一種,與敘文相類”③林任:《提倡辦兒童圖書館緣起·題旨》,《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270頁。,觀點未必高明,卻代表了彼時的一般看法,對于我們認識文體論之演進實有參照價值。就類別論,則有“記事文”(《逐貓記》《運動會記》),“記敘文”(《校園成立記》),“論辯文”(《鐘馗畫像記》)。就寫作技法論,則或“示文章寫景之法”(《春晴記》),或“示以狀物之法”(《釋云》《記上海之公園》)。以上種種,可謂包羅萬有,延及今日,無論是其教學理念,還是教學方法,想來仍有重要的參考和借鑒價值。
另需說明的是,初、二兩集的宗旨可謂一以貫之,無論思路、取向多有沿襲,就開示門徑來說,都強調扣題、立骨以及結構完善,此外一些基本的技巧和方法也是屢屢申說。但亦“不無微異之處”,主要是考慮到因程度變化而引起的教學目標和手段的提升。關乎此,林任有明確說明:
初集專務啟發(fā)心靈,二集則兼及灌輸智識,故凡歷史、地理、博物、算學、手工、圖畫等,亦酌選數(shù)題入之。初集力主應用,二集則略參美術,故凡傳、序、辨、釋、書后、意見書等,間入一二,以示文體之一斑。至于篇幅之長短,行文之淺深,則兩集上下銜接,層遞而進,不獵等也。④林任:《二集·敘言》,《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179頁。
就作法層面來說,二集較之初集有以下變化。首先是所謂突出“美術”,即強調藝術性。這也表現(xiàn)為兩個方面,一是對于文采的重視,故而評語中會出現(xiàn)“文情茂美”等內容,當然,在初集中已有類似訴求,只是考慮到學生水平,未曾普遍、鄭重標舉,到了二集,已作為一般要求屢屢陳說。二是文體意識的凸顯,這方面的突出變化倒不在于文體類型的增多,因為二集仍以論說文為主,傳、序、辨、釋、書后、意見書等類別僅有一兩篇,數(shù)量極其有限。但在涉及類似文章時,林任頗為強調文體特征的辨析和說明,譬如認為“吉祥頌禱之辭,須以典切為主”⑤林任:《新年祝詞·題旨》,《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190頁。,又如“凡寓言文字須有切實命意”⑥林任:《記跛者語·總評》,《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211頁。,再如“書后者,以讀此書而具心得,有所發(fā)揮耳”⑦林任:《讀諸葛亮前后出師表書后·題旨》,《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319頁。,言雖簡略,概括卻頗為精當。
其次,也是更為明顯的,初集多半是通篇一段文字,篇幅較短,二集則明顯字數(shù)增多,且有段落劃分,顯系結構層次更加復雜。由于結構相對單一,故初集的總評部分也往往是簡單提示特色,一筆帶過,二集則結合具體文本,詳加分析結撰方法及技巧,務求金針渡人。林任提及的有“虛實相生法”,譬如《增設航空學校之意見》一文,“說歐洲和平破裂,增設意見,已含蘊在內,故說到本國,不必多著筆,而自了如指掌,讀此可以悟到文章虛實相生法”⑧林任:《增設航空學校之意見·總評》,《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209頁。;又有“欲擒故縱法”,譬如《太陽生日辨》一文,“后段有確鑿之辨明,乃故意援天文學家言以蓄勢,此乃文章家欲擒故縱法”⑨林任:《太陽生日辨·總評》,《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240頁。。又有“聲東擊西法”,譬如《語言與文字》一文,“中段說語言之效淺,而文字之效深,已不言而喻,此即兵家聲東擊西之法”⑩林任:《語言與文字·總評》,《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143頁。。又有“借賓定主法”,譬如《說競爭》一文,“是篇君子之爭是正面,而以小人之爭作陪襯,讀此可以悟”①林任:《說競爭·總評》,《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199頁。。類似創(chuàng)作技巧在初集中皆有涉及,但并無這般明晰闡發(fā),想來此舉效果更佳,似應在初集中就有所交待。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林任認為低年級的學生接受能力有限,過多、過細的講解未必有益,故先給他們灌輸一些印象。待年齡稍長,理解能力提升,再就相關理論予以具體說明。此外,既強調“美術”,則文章結構亦應搖曳生姿,靈活多變,他也特地撰作多文?;蛏婕叭绾戊`活扣題,譬如《釋云》)一篇,“全篇若即若離,故設疑問,即所以發(fā)明真理,處處合到題目,處處不落邊際,靈活異?!雹诹秩危骸夺屧啤た傇u》,《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201頁。,或涉及如何由平實入深遠,譬如《旅行之旨趣》,“此文純從正面著筆,看似無味,卻一層深一層,有引人入勝之妙”③林任:《旅行之旨趣·總評》,《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156-157頁。,又或者如何實現(xiàn)結構的跌宕起伏,譬如《文藝觀摩會序》,“是篇由正面入題,跌入反面,由遠而近,逐層引入本題,文有章法,語無平衍”④林任:《文藝觀摩會序·總評》,《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342頁。,又或者如何實現(xiàn)線索多而不亂,譬如《少年宜知人格》,一文“將人格兩字,看得清清楚楚,故第二段起首,即用一語賅括點醒,不費許多鋪排。有前面之引證,后面復一一回顧,線索最是分明”⑤林任:《少年宜知人格·總評》,《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367頁。。類似精妙提點尚有不少,茲不贅述。
本書由林任個人撰寫雖是出于教學動機,但于傳授教法的同時,也在無形中起到了“教化”作用。學生閱讀的全是林任精心結撰的作品,從主題到內容,都直接、充分地打上了他個人思想的鮮明烙印。依照歷來傳統(tǒng),寫作與人格塑造緊密相關,作為教師有此態(tài)度亦可謂“名正言順”。
每一篇疏解,雖都有結構、技法之總結,但核心旨趣更偏向“教化”,每每要總結一二“道理”以告誡學生。這種“提示”或較為直接明確,如《學校之樂》一文系要正面“告學生入學校之樂”⑥林任:《學校之樂·題旨》,《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9頁。,至于《紙煙之害》,則是因“少年往往愛吸紙煙,故示此文”⑦林任:《紙煙之害·題旨》,《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12頁。。不少文章還能注意正反立論,如《酒》《食瓜之利害》等文,能兼顧利弊兩個方面,以令人心悅誠服。為求說理之功效,還頗注意說理之法,譬如《戒奢侈》一文,從好奢侈之人的心態(tài)及行為入手,層層推進,最終揭示其可能代價,讓人明了其中的深刻教訓。此類作品緊密聯(lián)系現(xiàn)實,論述日常生活中的種種事務,確可謂“切實說理,娓娓可誦”。
林任雖旨在教化,但并非板起面孔做空洞說教,強烈的現(xiàn)實針對性是他立論的前提和根基。他毫不掩飾自己的這一“意圖”,在多篇作文的題旨中明確指出,寫作相關文章乃是出于現(xiàn)實需要,譬如《說學》稱“青年每不知求學何用,故示此文”⑧林任:《說學·題旨》,《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28頁。,又如《鐘表之用》一文稱“小兒有不知鐘表之用者,應讀此文”⑨林任:《鐘表之用·題旨》,《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65頁。,再如《論體操》一文稱“習體操為學生應有事,而得習體操本旨者鮮,故示此文”⑩林任:《論體操·題旨》,《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148-149頁。,余不贅。所謂的現(xiàn)實針對性,不只是提供一些常識,更重要的或在于完善乃至改造青年的思想觀念?!抖⒀浴分姓f“初集專務啟發(fā)心靈,二集則兼及灌輸智識”,仔細比較來看,這一分別并不鮮明,灌輸智識可謂他的一貫意識,細繹全書,不斷出現(xiàn)“灌輸兒童XX智識”“示兒童XX學之一斑”或“增進青年常識”等字眼,粗略統(tǒng)計,大致涉及以下內容:物理學,如《水與汽》《水與油》《傳話筒》等;天文學,如《彗星》;地質學,如《地震之原因》;植物學,如《說麥之用》《植物之葉》《玫瑰花》《風媒花與蟲媒花》等;動物學,如《說蟬》《日月蝕》;礦物學,如《說礦物》;生理學,如《說腦》;醫(yī)學,如《傳染病》;商業(yè),如《工與商》《說經(jīng)商之要道》《論商標》等。林任于灌輸新知的同時,很多時候也在積極矯正舊知,最為明顯的是《說腦》一文,文章告訴大家“古人謂人之記憶屬于心,今人則謂人之記憶屬于腦。腦有大腦小腦中腦之別”①林任:《說腦》,《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63頁。。此外如《共和國》等文,意在“為青年說明共和國之意義”②林任:《共和國·題旨》,《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136頁。,進而灌輸和培養(yǎng)平等觀念?!墩摯鸵壑馈芬晃募懊鞔_指出“從前視仆役為卑賤,此文使青年知共和國人民一律平等”③林任:《論待仆役之道·題旨》,《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85頁。。
但最讓他念茲在茲的當屬家國觀念,與此相關的內容有十數(shù)篇之多,譬如《國與民》《論國債》《說國旗》《童子軍與國家之關系》《閱中國簡明新地圖感言》《論國權》《論議員》《少年宜有世界觀》《共和國少年之希望》等等。這些文章的核心旨趣莫過于“引起青年有國家觀念”或“喚起青年愛國之觀念”。林任之所以如此關注這一話題,顯然是與復雜嚴峻的現(xiàn)實危機相關,譬如《閱中國簡明新地圖感言》一文即是因為“中國至今日危如累卵,示此題,將以引起青年愛國心”④林任:《閱中國簡明新地圖感言·題旨》,《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290頁。,他明確告知“獨立國必保持國權”⑤林任:《論國權·題旨》,《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292頁。。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青年除端正認識外,尚有可以具體努力處,譬如我們當“挽文弱之惡習”⑥林任:《童子軍與國家之關系·題旨》,《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288頁。,又譬如“紙與筆,為學生必需品,告以宜用國貨”⑦林任:《紙與筆·題旨》,《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96頁。。難能可貴的是,林任頗具國際眼光和意識,他認為“惟黃種人足與白種人抗衡,語長心重,讀者宜牢記之”⑧林任:《世界人種·總評》,《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82頁。,觀點雖不無偏頗,但倡議國人自強的殷切之心可見。總而言之,“學生者,將來世界之主人翁,故不可無世界之觀念”⑨林任:《少年宜有世界觀·題旨》,《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314頁。。
但或許“教化”之念過重,加之雖是以己度人,未必能夠完全契合學生心態(tài),有時行文不免過于刻意,以致設計與期待間存有偏差。譬如《蜘蛛結網(wǎng)》一文,前半描寫蜘蛛布網(wǎng)捕蟲之態(tài),可謂活潑有趣,突然間揭示主題,云“智陵愚,強役弱,乃天演之公理,豈獨蜘蛛為然哉”⑩林任:《蜘蛛結網(wǎng)》,《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19頁。,不惟牽強,更大煞風景。與此類似者又有《煮蠶豆有感》一文,兒童有蠶豆可吃,乃歡欣愉快之事,作者卻偏偏要板起面孔,與曹丕曹植兄弟事相關聯(lián),告誡“今之青年,有不知親愛兄弟者對之,能勿愧乎?”[11]林任:《煮蠶豆有感》,《評注論說軌范》,北京: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第23頁。。
林任號稱要盡量猜度兒童心理,貼近兒童視角,但由于年齡、閱歷的差別,二者的思維方式顯然有較大差距。模仿兒童視角做范文之舉是否可行,值得思量,甚至所謂“下水作文”,看似美好,但仍不免以己度人,甚至以己強人。我們的寫作教學固然有不少目標,但肯定不是寫出“像”我們的東西,而是讓每一個學生能夠釋放天性,書寫他們的思想與情感,我們的任務是在此基礎上幫助他們提高,而不是從頭到尾包辦。
綜上,我們對該書的核心旨趣、基本內容與主要特色已有詳細闡明,至于其價值和意義,亦可謂表露其中,但為了強化和凸顯,此處仍應有兩點昭示。其一,該書初版發(fā)行于民國六年(1917年),此期正值新文化運動起步,新、舊思想交鋒的階段,因此時代變革的特征也在書中有所體現(xiàn)。書中作文全是以文言寫就,這自然是傳統(tǒng)思維的印跡,但與此同時,林任在時代風潮的影響下,也自覺接受新思想,譬如上文提及的,他在所撰作文中強調去偽存真,破除迷信,且力求于事物細微處考察演進歷程,諸般意旨,皆順應了新文化運動潮流,由此可見林任是贊同、接受且身體力行支持新思想的傳播的。新、舊并存于一身,看似矛盾,卻更為“真實”。新文化運動雖力量巨大、影響深遠,卻并非以摧枯拉朽的方式打敗舊勢力并全面確立主導地位,換言之,我們應對其中的復雜性有所認識,本書反映的狀況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生動注腳。其二,該書不惟語言形式是傳統(tǒng)的,其教學方法,所謂箋注、批注等等,也都是傳統(tǒng)的,但到底有些不同。一般認為,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忽視“教”的層面,僅是讓學生盲目背誦和機械模仿,少有真切收獲。但林任意在“為初學示范”,故在指引門徑上頗為用心,他不僅從為文的總體原則方面強調要扣題、確立主干以及結構的清晰完善,還對具體文體的寫作技巧予以解析、說明,如前引“凡寓言文字須有切實命意”之類。此外,他更是關注到了不同年級、層次的學生,可能會因為理解、接受能力的差異而無法切實領會書中的理論,因此強調循序漸進。凡此種種,可謂卓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