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建軍,吳佳駿
川北醫(yī)學院附屬三臺醫(yī)院腫瘤科,四川 綿陽 621100
結直腸癌是消化系統(tǒng)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由于飲食結構、生存環(huán)境的改變,結直腸癌發(fā)病率從2003年的12.8/10萬提高至2011年的16.8/10萬,病死率從5.9/10萬升高至7.8/10萬[1]。結直腸癌的早期癥狀多不明顯,多數(shù)患者確診時就已經(jīng)處于晚期,手術、化療和放療均是結直腸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但患者的總體預后較差。免疫療法被認為是一種新的抗腫瘤治療方法,在黑色素瘤治療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后,免疫治療迅速被作為多種實體癌(包括結直腸癌)的主要治療方式。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伴有微衛(wèi)星不穩(wěn)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和(或)錯配修復缺陷(deficient mismatch repair,dMMR)結直腸癌患者的治療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本文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結直腸癌治療中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T細胞是機體抗腫瘤免疫反應的核心執(zhí)行者,通過識別及提高細胞毒性反應來進行抗腫瘤治療。同時,T細胞增殖還需要有效和持久的刺激信號,這個刺激信號包括增強免疫的共刺激信號和抑制免疫的共抑制信號[3],這些關鍵的免疫抑制信號即為免疫檢查點。免疫檢查點作為負性調(diào)控分子,可以調(diào)節(jié)免疫反應的強度和廣度從而保護正常組織免受損傷。腫瘤細胞利用此機制,通過使免疫檢查點分子過表達,抑制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反應,減弱機體的抗腫瘤反應,使腫瘤細胞逃避機體免疫系統(tǒng)的識別和殺傷作用,促進腫瘤發(fā)生免疫逃逸、免疫耐受,從而促進腫瘤細胞的生長。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通過阻斷抑制性檢查點與相關配體間的相互作用,重新激活T細胞對腫瘤的免疫應答,從而達到殺傷腫瘤細胞的目的,在腫瘤治療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免疫檢查點分子主要包括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相關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程序性死亡受體 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CD1,也稱PD-1)及程序性死亡受體配體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PDCD1LG1,也稱PD-L1)。
PD-1在調(diào)節(jié)T細胞免疫平衡方面發(fā)揮關鍵作用。吳佳茗等[4]研究顯示,結直腸癌患者外周血中PD-1的陽性表達率高于健康者,PD-1陽性表達與腫瘤分化程度、淋巴結轉移、Duke分期密切相關,結直腸癌組織中PD-1陽性表達率高于癌旁正常組織。流式細胞儀檢測結直腸癌荷瘤小鼠脾臟和移植瘤組織中PD-1陽性表達情況發(fā)現(xiàn),腫瘤進展過程中,荷瘤小鼠脾臟和移植瘤中PD-1陽性表達率均逐漸升高,PD-1特異性高表達可能促進結直腸癌細胞的侵襲和轉移。馮穩(wěn)等[5]免疫組化法檢測結果顯示,低分化結直腸癌患者PD-L1的陽性表達率高于中高分化患者,高度微衛(wèi)星不穩(wěn)定(frequency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結直腸癌PD-L1的陽性表達率高于低度微衛(wèi)星不穩(wěn)定(frequency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low,MSI-L)、微衛(wèi)星穩(wěn)定(microsatellite stable,MSS)患者。一項Meta分析納入18項病例-對照研究共5260例結直腸癌患者,結果顯示,PD-L1高表達與結直腸癌患者淋巴結轉移、TNM分期及不良預后密切相關,而與浸潤深度、遠處轉移、血管侵犯情況、分化程度、性別及腫瘤部位均無相關性[6]。
Wang等[7]采用TaqMan分析對311例大腸癌患者和389例無癌對照患者的CTLA4 A49G多態(tài)性進行基因分型,結果顯示,CTLA4 A49G多態(tài)性增加了中國漢族人群結直腸癌的易感性。謝荃沁等[8]的研究顯示,結直腸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TLA4(soluble CTLA4,sCTLA4)水平明顯高于健康對照者,潰瘍型腺癌患者sCTLA4水平明顯高于隆起型腺癌患者,sCTLA4診斷結直腸癌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準確度分別為74%、92%、96%、54%和78%。
PD-L1抑制劑在dMMR、MSI-H的轉移性結腸癌患者中臨床療效顯著[9]。結直腸癌組織中PD-L1基因及蛋白的表達水平均高于癌旁正常組織,與腫瘤組織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結轉移情況相關,這可能與PD-L1/PD-1信號通路能促進腫瘤細胞的免疫逃逸機制有關[10]。
派姆單抗是抗PD-1高親和力人源化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4單克隆抗體[11]。一項多中心、開放標簽的Ⅱ期臨床試驗KEYNOTE-164共納入124例MSI-H/dMMR結直腸癌患者,其中A組為既往接受至少二線治療的患者,B組為既往接受至少一線治療的患者,兩組患者每3周接受200 mg派姆單抗靜脈注射,治療時間達2年或因病情惡化或出現(xiàn)不可耐受的毒性而停藥,結果顯示,A組和B組的客觀緩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均為33%,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分別為2.3個月和4.1個月,中位總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別為31.4個月和未達到,3~4級治療相關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AE)分別為16%和13%[12],提示派姆單抗對MSI-H/dMMR結直腸癌患者有效,不良反應可耐受。另一項Ⅱ期臨床研究結果顯示,dMMR進行性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每14天給予派姆單抗10 mg/kg靜脈滴注,免疫相關客觀應答率和免疫相關無進展生存率分別為40%和78%;全外顯子組測序顯示,dMMR結直腸癌每個腫瘤細胞中平均1782個體細胞突變[13]。高體細胞突變量與PFS延長相關,提示派姆單抗對dMMR結直腸癌具有臨床益處。盡管派姆單抗對MSI-H結直腸癌患者具有抗腫瘤活性,但仍有30%~35%的患者未能從中獲益,目前臨床關注的重點應為派姆單抗聯(lián)合治療,以克服結直腸癌對派姆單抗的耐藥性,使免疫治療成為局部MSI-H結直腸癌患者有意義的治療選擇[14]。Colon GVAX疫苗是一種同種異體、全細胞、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分泌細胞免疫療法,可誘導針對腫瘤相關抗原的T細胞免疫,既往曾與低劑量環(huán)磷酰胺聯(lián)合以抑制調(diào)節(jié)性T細胞。一項GVAX疫苗聯(lián)合派姆單抗治療17例錯配修復完整(mismatch repair proficient,MMRp)轉移性結直腸癌的單臂Ⅱ期研究結果顯示,疾病控制率為18%,中位PFS為82天,中位OS為213天;41%的患者存在生化反應[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下降≥30%],2例患者出現(xiàn)≥3級治療相關不良事件(溶血性貧血和角膜移植排斥);配對的治療前和治療中活檢標本顯示,部分患者存在PD-1表達上調(diào)和腫瘤壞死增加[15]。
納武利尤單抗是一種全人源化的IgG4、抗PD-1單克隆抗體[16]。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批準帕博利珠單抗和納武利尤單抗單藥治療、納武利尤單抗+伊匹單抗聯(lián)合治療用于氟尿嘧啶、奧沙利鉑和伊立替康治療后進展的轉移性結直腸癌。一項多中心、開放標簽的Ⅱ期臨床試驗共納入74例MSI-H/dMMR復發(fā)或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患者正規(guī)化療后進展或不耐受,每2周給予納武利尤單抗3 mg/kg,直至疾病進展、死亡、出現(xiàn)不可耐受的毒性或退出研究為止,中位隨訪12個月,結果顯示,總緩解率為31.1%,69%患者病情控制12周或更長時間,截至目前所有免疫應答患者仍生存,其中8例患者免疫應答持續(xù)了12個月或更長時間,3~4級藥物AE為脂肪酶(8%)和淀粉酶(3%)水平增加[17]。納武利尤單抗為dMMR/MSI-H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提供了持久的免疫應答和疾病控制,并且可能成為這些患者的新治療選擇。一項Ⅱ期臨床研究表明,對于dMMR/MSI-H轉移性結直腸癌的患者,使用納武利尤單抗具有客觀和持續(xù)的臨床反應[18]。移植了人類結直腸癌HT-29細胞和同種異體人類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的小鼠,應用納武利尤單抗可顯著減慢小鼠腫瘤的生長,這可能與腫瘤異種移植物中分泌γ干擾素(interferon-γ,IFN-γ)的T淋巴細胞數(shù)量增加和調(diào)節(jié)性T淋巴細胞的數(shù)量減少有關[19]。納武利尤單抗在初治患者中比在難治性MSI-H/dMMR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中的效果更好,局部晚期腫瘤患者的獲益更多,1例患者確診MSI-H/dMMR后,第1天,給予伊匹單抗1 mg/kg;第1、15天,給予納武利尤單抗3 mg/kg,治療開始后第21天記錄到完全的臨床反應,第30天接受了全直腸系膜切除術,切除的組織中證實了完全的病理反應[20]。
伊匹單抗是抗CTLA4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通過結合CTLA4誘導T細胞活化,發(fā)揮抗腫瘤作用,于2011年被FDA批準用于晚期黑色素瘤的治療。伊匹單抗與其他藥物(包括疫苗或其他抗腫瘤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lián)合使用時會產(chǎn)生積極影響。FDA批準了伊匹單抗聯(lián)合納武利尤單抗治療轉移性黑色素瘤、轉移性結直腸癌和晚期腎細胞癌。CheckMate 142研究中,119例dMMR/MSI-H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給予納武利尤單抗(3 mg/kg)聯(lián)合低劑量的伊匹單抗(1 mg/kg)治療,患者的ORR達55%,12個月總生存率達85%[21],表明伊匹單抗聯(lián)合納武利尤單抗是MSI-H結直腸癌患者的治療新選擇。目前,仍有幾項關于納武利尤單抗聯(lián)合伊匹單抗治療結直腸癌療效的試驗正在進行中[22],如一項Ⅱ期、多中心、單臂(NCT03832621)試驗評估納武利尤單抗、伊匹單抗聯(lián)合替莫唑胺治療27例MSS、O~6-甲基鳥嘌呤-DNA甲基轉移酶(O~6-methylguan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沉默的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NCT04008030試驗評估納武利尤單抗、伊匹單抗治療MSI-H/dMMR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的PFS、ORR和OS;NCT03104419試驗評估納武利尤單抗、伊匹單抗聯(lián)合放療治療MSI-H/MSS的結直腸癌有效的可能性。
阿特珠單抗是一種完全人源化的工程單克隆抗體,可以特異性靶向PD-L1。阿特珠單抗已被FDA批準用于治療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和晚期尿路上皮癌。正在進行的轉移性結直腸癌早期研究顯示,阿特珠單抗與化學療法和(或)靶向療法(特別是與MEK抑制劑考比替尼聯(lián)合使用)的臨床療效顯著[23]。
聯(lián)合療法通過增強趨化因子釋放、促進CD8+T細胞浸潤和活化、降低調(diào)節(jié)性T細胞比例和提高巨噬細胞M1/M2比例來重編程免疫微環(huán)境。納武利尤單抗+派姆單抗、納武利尤單抗+小劑量伊匹單抗目前已被FDA批準用于正規(guī)化療失敗后的MSI-H/dMMR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24]。研究顯示,119例結直腸癌患者接受納武利尤單抗3 mg/kg+伊匹單抗1 mg/kg治療,每3周1次,然后每2周給予1次納武利尤單抗3 mg/kg治療,中位隨訪時間為13.4個月時,ORR為55%,≥12周的疾病控制率為80%;95%患者出現(xiàn)免疫應答,截至目前,無進展生存率和總生存率分別為76%和87%,納武利尤單抗+伊匹單抗的應答率較高,延長了12個月的PFS和OS,安全可控,對患者預后的改善效果較為明顯[25]。與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單藥療法相比,聯(lián)合療法具有更高的療效和免疫應答率,患者臨床受益更為顯著。有研究共納入25例結直腸癌患者,給予瑞戈非尼80~160 mg治療,每天1次,連續(xù)治療21天后停藥7天,每2周給予納武利尤單抗3 mg/kg治療,結果顯示,瑞戈非尼聯(lián)合納武利尤單抗治療結直腸癌的抗腫瘤活性更強,治療效果更好,不良反應可控[26]。納武利尤單抗聯(lián)合療法的反應率較高,可改善隨訪12個月的PFS和OS,表明聯(lián)合療法治療結直腸癌的療效較單藥療法更好。動物實驗表明,傳統(tǒng)中藥組方芩連湯聯(lián)合PD-1有效抑制了異種移植模型中結直腸癌CT26細胞的生長,上調(diào)IFN-γ和白細胞介素-2的表達、下調(diào)PD-1的表達,其機制為甘油磷脂代謝和鞘脂代謝信號轉導通路發(fā)生變化,通過抑制PD-1抑制性檢查點來有效恢復T細胞功能,為MSS的結直腸癌患者的治療提供新思路[27]。
接受PD-1抑制劑治療的患者中,任何級別的免疫相關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irAE)的總發(fā)生率為26.82%,嚴重的irAE發(fā)生率為6.10%,因irAE病死率約為0.17%[28]。一項研究共納入119例MSI-H/dMMR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給予納武利尤單抗治療,內(nèi)分泌、胃腸道、肝、肺、腎、皮膚irAE發(fā)生率分別為25%、23%、19%、5%、5%和29%,其中57%為1~2級,71%的非內(nèi)分泌不良事件得到緩解,22%~56%的患者應用免疫調(diào)節(jié)藥物治療后均好轉[2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引起的irAE的診斷和管理指南指出[29]:①2級irAE中斷免疫治療,在癥狀和(或)實驗室值降至1級以下時恢復治療,若癥狀持續(xù)超過1周,則應開始給予糖皮質(zhì)激素(潑尼松每天0.5~1.0 mg/kg或等效物)。②對于3~4級毒性,應給予高劑量的糖皮質(zhì)激素(潑尼松每天1.0~2.0 mg/kg或等效物),癥狀消退至1級或更低時,糖皮質(zhì)激素應逐漸減量;若靜脈注射糖皮質(zhì)激素后癥狀持續(xù)超過3天,應考慮替代免疫抑制劑(英夫利昔單抗5 mg/kg);持續(xù)癥狀應在2周后重復使用英夫利昔單抗5 mg/kg。③對于4級毒性,除激素替代控制的內(nèi)分泌疾病外,應永久停用免疫治療。研究顯示,皮膚irAE發(fā)生較早,在初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劑量后的前6周內(nèi)出現(xiàn)斑丘疹,輕至中度(1~2級)皮疹可使用局部皮質(zhì)類固醇,重度(3級)皮疹聯(lián)合應用全身性皮質(zhì)類固醇,4級皮疹應停止免疫治療[30]。肺炎是一種罕見但嚴重的irAE,應用皮質(zhì)類固醇治療可使癥狀迅速消退[31]。廣東省藥學會以PD-1抑制劑為代表,撰寫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全程化藥學服務指引,包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臨床適應證、用法用量、配置與輸注(包括配置前注意事項、配置要點、配置流程、安全輸注)、特殊人群使用、不良反應綜合管理、不良反應處理和患者教育等環(huán)節(jié),尤其關注不良反應監(jiān)測,定期或不定期通過對某些檢驗指標和臟器功能進行監(jiān)測,早期、及時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以確保該類藥物安全、合理、經(jīng)濟、適宜地使用[32]。
腫瘤的免疫治療已成為抗腫瘤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療效突出的藥物,在結直腸癌的治療中已顯示了令人矚目的療效。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結直腸癌的應用中尚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如精確篩選適合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有效人群,尋找預測療效的生物標志物,減少藥物不良反應,與靶向藥物、免疫調(diào)節(jié)劑、細胞毒性化療藥物聯(lián)合應用以增強療效等,這也是今后結直腸癌治療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