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鵑
(河南科技學院 外國語學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3)
中國典籍外譯是對外文化傳播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弘揚民族文化、促進東西方文化融合、保持中國固有的文化身份[1]。自2011年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推動社會主義大發(fā)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實施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不斷增強中國文化國際影響力”以來,典籍外譯再次引起翻譯學界的高度重視。然而,“國學經典的撰寫年代距今較為久遠,相對而言內容艱深晦澀,理解上頗多困難”[2],且一般情況下流傳版本眾多,這些都給典籍的譯介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困難。英國著名翻譯學者蒙娜·貝克(Mona Baker)提出的敘事理論“是指它在社會學與交際理論中的概念,而不是它在敘事學或語言學的概念,目的是探索翻譯參與這些敘事過程的方式”[3]3,強調譯者在跨越時間和文本的敘事中,通過積極的斡旋策略參與對社會現實的建構、磋商或質疑。她把這種積極的斡旋策略定義為建構,這雖然顛覆了傳統(tǒng)意義上人們對于“翻譯即橋”的看法,卻為典籍翻譯提供了新的思路。
《老子繹讀(漢英對照)》(LaoZi:AnInterpretationandCommentary)為英語讀者提供了任繼愈教授《老子繹讀》八十一章譯文、注釋及他的文章的英譯,具有豐富的副文本。研究發(fā)現,《老子繹讀(漢英對照)》采用了多種建構策略,比如:選擇性地處理原文素材;靈活使用拼音、拼音加釋義、直譯加意譯等標示式建構策略翻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專有詞匯;體例較為統(tǒng)一地在副文本和原文本中添加不同的指示代詞對譯文讀者、譯者和老子等參與者的關系進行了梳理定位?!独献永[讀(漢英對照)》既注意準確性,又注重今人的可讀性,力求最大程度地向英語讀者展現、闡釋《老子》的普世智慧,《老子繹讀(漢英對照)》的建構策略為新時期典籍英譯提供新的視角和啟示。
本文分析使用的《老子繹讀(漢英對照)》是任遠英譯的任繼愈的《老子繹讀》[4]37,而任繼愈《老子繹讀》的底本為王弼所注的《老子》[4]509,所以,在以下對《老子繹讀(漢英對照)》英譯分析舉例中,涉及三部分:來源于《老子》(也稱為《道德經》)的古漢語文本,在本文簡稱源文;來源于任繼愈《老子繹讀》中的譯文、腳注以及每一章前的內容提要,在本文簡稱原文;來源于《老子繹讀(漢英對照)》中的英文翻譯,在本文簡稱英譯文。
敘事理論認為“譯者不是超然的冷眼旁觀者,也不是從頭到尾都在進行簡單的語碼轉換的技術人員”,“在翻譯文本和話語的過程中,譯者有意無意地參與了對社會現實的建構、磋商或質疑”[3]160,突出強調翻譯中的敘事參與建構現實而非僅僅反映現實。其中最明顯的建構策略當屬文本內部有跡可循的種種省略或添加,即文本素材的選擇性采用。它通過省略或添加的方式,實現抑制、強調或者鋪陳原文中隱含的敘事或更高一個層次敘事的某些方面的目的。《老子繹讀(漢英對照)》的建構策略之一便是適時增刪,以強調原文中的主要敘事、抑制原文中對目標讀者而言相對次要的信息。
直譯的翻譯方法能夠保留源語的語言形式,注釋能夠對文化缺省做出補償,使得目的語讀者更好地了解源語中省略的文化內涵[5]。在《老子繹讀(漢英對照)》中,“關于英譯本的幾點說明”明確指出“《老子繹讀》中有些腳注未譯出或僅部分譯出”[4]37,這屬于典型的文本素材的選擇性采用。據統(tǒng)計,《老子繹讀》漢語腳注主要對《老子》源文本字詞的意義進行解讀,不可謂不詳細,然而其英譯文本中多處含有“untranslated”一詞,明確表明原文本的一些腳注的內容被刪掉了。比如第五十六章第一個腳注。
例1:
原文:馬王堆甲、乙本,其順序為“和其光,同其塵,銼其兌而解其紛”?!凹姟保蹂霰咀鳌胺帧?,王弼注按“忿”字注釋。但本章的四句輿四章完全相同,應當是“紛”字。唐碑本、馬王堆本及宋范應元本都作“紛”。這四句中的四個“其”字都是指的體會《老子》宗旨的得到“玄同”的人;“道”本身的“鋭”“紛”“光”“塵”,可輿四章及五十八章互相參看。(《老子繹讀(漢英對照)》,第310頁)
英譯文:[This note is un-translated;it discusses the use the character "fen" from the Ma Wang Dui versions,Wang Bi′s version,and other commentaries.]See also Chapter 4 and Chapter 58 of this translation.(LaoZi:AnInterpretationandCommentary,P311)
例1中原文本列舉了《老子》不同版本中“紛”的不同寫法,以及考證結果,并指出“道”本身的“銳”“紛”“光”“塵”等特性在第四章已經解釋過。這一條腳注前半部分表明了任繼愈先生嚴謹考據的態(tài)度,并凸顯了《老子》版本眾多的事實,該腳注后半部分是指向性作用,表明此處提及的內容在第四章已經出現過了。英譯文本未譯出前半部分,一方面是因為后記中有《老子》版本眾多的詳細描述及源文本選擇王弼版的原因,此處無需贅述;重要的是,英語翻譯旨在譯介思想、傳播文化,原文本內容對于沒有深厚漢學基礎的一般英語讀者意義不大。因此譯者應努力尋找中國文化的世界價值,恰當選擇譯介內容,注重提高其普適性,以更好地建構“和而不同”的中國形象[6]。英譯文本只概括了原文本的大致內容,削弱了原文本的次要敘事,使英語讀者免于接觸對他們而言稍顯冗余的信息,更便于他們集中注意力理解本章正文中老子提倡“無知”“不銳”“含蓄”“低調”的思想。
英譯文本中對腳注的省略翻譯大抵如此。然而,《老子繹讀》八十一章內容后共附有452條腳注,英譯文本只有24條出現了“untranslated”一詞,是否也側面表明了英譯文本對原文本做到了“應譯盡譯”呢?其實,英譯文本還出現了其他省略現象。比如第一章的內容提要部分就有如下一例。
例2:
原文:有形或無形都不足以表達“道”的性質,它深遠而微妙?!暗馈边@個范疇是老子首先提出的。老子并沒有把它的內容講得十分清楚。后來的唯物主義者和唯心主義者對“道”作出的解釋都是從老子的體系中闡發(fā)出來的。(《老子繹讀(漢英對照)》,第42頁)
英譯文:However,neither "form" nor "non-form" is sufficient to express the nature of "Dao",either from a materialistic point of view or from an idealistic point of view,though both originate within Lao Zi′s system.(LaoZi:AnInterpretationandCommentary,P43)
例2中劃線部分的內容是任繼愈先生對老子提出“道”這一客觀事實的評論。春秋時天下大亂,貴族世襲制度沒落,社會上下尊卑貴賤的舊秩序遭到挑戰(zhàn),新秩序尚未形成,亟需一個“規(guī)則”穩(wěn)定人心。不可否認的是,老子在當時提出“道”,是有其時代先進性的。然而在翻譯的實踐過程中,要想做到原文和譯文在語言維、文化維和交際維上的等立轉換,絕非易事[7]。原文本中的“老子并沒有把它的內容講得十分清楚”屬于模糊敘事:一則哪些內容不清楚并未言明,再則沒有指出不清楚的具體程度。英譯文本未譯此句,抑制了原文本的模糊敘事。而后英譯文直譯原文本,指出老子思想的局限性及原因:他并未指明“道”是精神性的還是物質性的。因為老子的時代,人類認識的水平有限,還沒有明確地意識到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8]。此處,文本的選擇性采用鋪陳了原文中隱含的敘事,可以引導英語讀者意識到老子思想的先進性和局限性,了解中國古代先進的思想家只能朦朧地探索前進途徑的事實,從而客觀看待中國傳統(tǒng)哲學。
正文的省略現象也屢見不鮮,如第二章中的例子。
例3:
源文:萬物作焉而不爲始(《老子繹讀(漢英對照)》,第52頁)
原文:[任憑]萬物生長變化,而不加干預(《老子繹讀(漢英對照)》,第52頁)
英譯文:All things grow and change,he does not interfere with them.(LaoZi:AnInterpretationandCommentary,P53)
例3的“任憑”其實可以英譯為“at one′s own willing”或“at one′s discretion”,但是這樣的表達就和下文的“he does not interfere with them”發(fā)生了意義重合。鑒于現代英語的樸實性,英譯文不翻譯“任憑”的意義,既避免了語義重復,也暗合了源文中老子倡導“無為”的思想。
除卻省略,英譯文本中也出現了增譯,而且增譯多指拼音加英語解釋這種譯法中的英語釋義。這使表達更加符合英語的語言規(guī)范,保證譯文的流暢性和可讀性[9]。比如在《老子》第十四章中的“恍惚”在《老子繹讀(漢英對照)》中對應的英文是“huang hu (vague and elusive)”,圓括號里面的內容就是解釋性翻譯,嚴格意義上來說,解釋性翻譯不屬于增譯,屬于釋義。然而,結合源文及英譯文的上下文語境,這里的“huang hu”只表音,不表義,無需再增加英語解釋,所以“vague and elusive”就屬于增譯。它的出現確實能幫助英語讀者了解“恍惚”一詞的含義,凸顯原文隱含的“道”難以捉摸、難以形容的特性。同樣,《老子繹讀(漢英對照)》第六章中也有增譯。
例4:
源文:谷神不死,是謂玄牝。(《老子繹讀(漢英對照)》,第70頁)
原文:“道”(谷神)永存,叫做“玄牝”。(《老子繹讀(漢英對照)》,第70頁)
英譯文:"Dao" remains forever;it is called "Xuan Pin",the subtle female.(LaoZi:AnInterpretationandCommentary,P71)
例4中英譯文的劃線部分,是對“Xuan Pin”的釋義。據本章第一條腳注,“玄牝”象征著深遠的、看不見的生產萬物的生殖器官。老子將物質的不斷變化看作萬物的發(fā)生之源。英譯文的“the subtle female”既從表層解釋了“Xuan Pin”的意思,又引導英語讀者認識老子將“道”(谷神)看作萬物之母(女性可生產),即萬物之源的思想。
在《老子繹讀(漢英對照)》中,拼音加英文釋義的方法比比皆是,無不是為引導讀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敘事而存在。當然,拼音譯法還起到了標示式建構的作用。
標示是指使用詞匯、用語或短語來識別人物、地點、群體、事件以及敘事中的其他關鍵元素,所有這樣的話語過程都叫標示。為指示或識別敘事中關鍵元素或參與者的任何標示提供一個詮釋框架,引導和制約人們對當前敘事的反應[3]187。
拼音譯法作為《老子繹讀(漢英對照)》中的一個主要翻譯策略,也是一種標示式建構。拼音作為增強漢字音形轉換的橋梁[10],與漢字有著緊密的聯系,拼音在英譯文本中標示著“中國”身份。
《老子繹讀(漢英對照)》對漢語中存在而英文中找不到相對應詞匯的一類詞,采用了拼音譯法,比如“道”。李文中指出“通過對《道德經》源文本(王弼通行本)的統(tǒng)計發(fā)現,核心概念‘道’共出現了73次,分布在36個章節(jié)”,在英譯文本中其對應的翻譯有以下幾種:Tao、Way、Dao、Path、Reason、Principle,而“Tao”所占比例最大[11]。這說明譯者大都有統(tǒng)一的認識:“道”作為哲學領域的概念,意義多樣且抽象,英文中找不到與之意義完全對應的詞,因此要音譯。而《老子繹讀(漢英對照)》中的“道”統(tǒng)一譯作“Dao”,除了堅持上述敘事之外,還有一層用意:隨著中國的發(fā)展,中國文化要自信地“走出去”[12]。拼音譯法不僅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道”的哲學意義,還標示著“東方”“中國”,能引起英語讀者對陌生的中國文化的好奇,從而使他們自覺自愿地走近中國文化、了解中國文化、尊重乃至愛上中國文化?!独献永[讀(漢英對照)》第十一章的“有”“無”,第三十九章的“孤”“寡”“不榖”,第五十六章正文中的“玄同”,第六十四章的“里”,第六十五章的“玄德”都采取了拼音譯法,這樣的翻譯有著同樣的作用。
《老子繹讀(漢英對照)》對另一些詞采取了拼音加英文解釋或翻譯的譯法,比如“無為”譯作“Wu-wei or non-action”,第五十一章內容提要中的“玄德”譯作“Xuan De:i.e.the mysterious virtue”,第五十六章內容提要中的“玄同”譯作“Xuan Tong or profound identification”。這樣的譯法同屬標示式建構,拼音抓人眼球,將英語讀者的目光吸引到東方文化上,同時英語釋義又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精深的哲學奧義,強調了原文本解讀老子思想的敘事初衷。經梳理分析發(fā)現,《老子繹讀》內容提要部分因闡釋空間較大,有哲學意義的詞或者意義多變的詞,在英譯文本中多采用拼音加英文的譯法;而正文受空間限制,英譯文本為保持譯文連貫可讀,這類詞多只用拼音。
除上文提及的拼音標示法,為最大限度地保持《老子繹讀》中的原有敘事,其英譯文本還通過直譯的方式對中國特有詞匯進行標示式建構。直譯保留原作的字詞,看似拘泥于原作語言,有悖翻譯實踐的主流,但在特定情況下卻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13]。比如以下選自第六十二章的例子,直譯就標示了原文的文化屬性。
例5:
源文:故 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老子繹讀(漢英對照)》,第340頁)
原文:所以天子即位,大臣就職,雖有拱璧在先,駟馬隨后[這樣隆重]的儀式,還不如[不用儀式]單把“道”作為贈禮。(《老子繹讀(漢英對照)》,第340頁)
英譯文:Therefore,when theSon of Heaven (Emperor)is crowned;when the ministers are sworn into their positions;a jade disc is offered first and the good horses follow up.In such a formal ceremony,still it is better to pick "Dao" alone as the gift[without any ceremony].
(LaoZi:AnInterpretationandCommentary,P341)
天子在中國古代政權里是最高位的共主,成為象征正統(tǒng)的稱呼。由甲骨文記載可知天子的概念在商代已經存在,至周朝已經穩(wěn)固[14]。原文強調的是,老子時代天子即位的宏大場面不及得“道”重要,從而凸顯“道”的重要性。英譯文把“天子”直譯作“the Son of Heaven”,極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文的歷史敘事,幫助英語讀者了解老子時期臣民對帝王的尊敬稱謂,這和其后補充在括號里的“Emperor”一詞的語義相同,都指最高統(tǒng)治者;但是語用不同,“Emperor”最早出現在拿破侖時期,遠遠晚于源文本中的“天子”。因此“the Son of Heaven”在語義方面的模糊性由“Emperor”修正,同時這樣的直譯引導英語讀者聚焦陌生的東方文化。原敘事和再敘事雖然產生了微小的錯位(前者是歷史敘事視角,后者是跨文化敘事視角),但是對英語讀者了解老子思想并無消極影響。
敘事理論還指出,翻譯活動的參與者之間以及他們和讀者或聽眾之間的位置關系,可以通過靈活運用表示時間、空間、指示、方言、語域、特征詞以及各種識別自我和他人的語言手段加以改變。無論是在副文本中添加評論,還是對文本內的那些語言參數進行微妙調整,譯者可以通過精心安排參與者之間的時間和社會或政治關系,積極參與當前敘事乃至上一級敘事的重新建構[3]202。
翻譯過程中,幾乎所有的文本特征都可以在微觀或宏觀層面上重新調整,以重新定位原文敘事內外的參與者之間的關系。《老子繹讀(漢英對照)》也具有這一顯著特征,它通過增加指示代詞、刪減語氣詞等措施,重塑譯者和文本之間的關系,疏遠或拉近譯作和讀者之間的距離,“以實現譯者與作者、讀者、譯者等其他主體的良好互動,從而使翻譯作品更具生命力”[15]。
人稱代詞是代詞的一種,用來直接指代某個(些)人或某個(些)物[16]。《老子》源文是古代漢語表達,語言簡略,省略較多,其中也包括省略代詞。《老子繹讀》的現代漢語基本上補全了源文省略的代詞,比如文中的“圣人”用“他”表示,出現“吾”的章節(jié)補上第一人稱。但是,在此基礎上,《老子繹讀》的現代漢語翻譯中依然有一些語焉不詳的表述,比如第八章的例子。
例6:
源文: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老子繹讀(漢英對照)》,第78頁)
原文:居住要[像水那樣]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像水那樣]待機而動。(《老子繹讀(漢英對照)》,第78頁)
誰要像水那樣呢?可以是你,是我,也可以是他。這是任繼愈先生的留白,《老子繹讀(漢英對照)》中英譯添加了主語“he”,譯作:
英譯文:Heshould love to dwell in the lower places [as water];heshould be as deep and profound [as water];heshould be faithful in his friendship [as water];heshould be sincere [as water]in his speech;heshould be in good order [as water]in his governing;heshould be competent [as water]in handling things;heshould act accordingly [as water]in his activities.(LaoZi:AnInterpretationandCommentary,P79)
老子貴柔,高度贊揚水的品格,認為水柔弱謙下、隨波逐流,卻能以柔克剛、以退為進、無所不包。因此,老子多就近取譬,以水為喻,向世人傳達智慧哲理?!独献永[讀(漢英對照)》中英譯添加上主語“he”,拉遠了譯者和英語讀者的距離,因為第三人稱視角比較公正客觀,凸顯了老子思想的嚴肅和莊重。
梳理分析還發(fā)現,《老子繹讀(漢英對照)》英譯中對于原文八十一章正文中指示代詞缺失的情況,多添加了第三人稱“he”。比如第十六章的“認識‘?!?,才能一切包容”譯作“Hewho understands chang will be all-embracing”;第二十四章的“抬起腳跟站得高,反而站不牢;兩步并作一步走,反而快不了……”譯作“Hewho stands on tiptoe,is not steady.Hewho strides two steps at once cannot go fast…”都是通過添加第三人稱來凸顯客觀敘事視角,增加老子思想說服力的;第四十七章的“不出大門,能知國事。不望窗外[的天空],能識天道”的譯文為“Without coing out of doors,onemay know what goes on in the country.Without looking [at the sky]through the window,onemay tell the way of Heaven”,在這里也添加了主語“one”,也是采用了上述敘事策略,拉開了譯者和讀者的距離,營造了客觀敘事的氛圍,真正體現了距離美。
然而,與八十一章的正文英譯文不同的是,《老子繹讀(漢英對照)》英譯中的副文本,如內容提要和腳注中增加了較多的第一人稱“we”和“I”。比如第一章內容提要部分的“從這一章只能看出老子提出了‘道’的重要性”譯作“From this chapter,wecan see that though Lao Zi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Dao…”;第三章內容提要部分的“如果杜絕了這些誘人的新奇事物,社會就安定了,人民就容易管理了”譯作“Ifwerefuse to take these appealing new things,society will be easier to manage”。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反映了英譯希望通過增加第一人稱代詞建構新敘事的企圖。原文內容提要部分的表述比較客觀,多省略主語,鮮有第一人稱出現,翻譯時譯者明明可以采用被動語態(tài)或者添加籠統(tǒng)代詞“they”或者“people”“readers”來化解英漢語言形合意合的差異,但是譯者偏偏添加的多是第一人稱,瓦解了原文本的客觀敘事,明白地告訴英語讀者,內容提要部分純屬個人觀點,可能有失偏頗,需要讀者謹慎判斷。收錄在《老子繹讀(漢英對照)》中的“關于英譯本的幾點說明”一文明確指出“至于老子的語言風格特點如何,任繼愈教授又是如何保持了老子的風格,這個,還是留給讀者自己去判斷吧”[4]38。這是否也明示了英譯中內容提要部分譯者主體顯性化的原因——讀者既然可以解讀任先生如何保持老子的語言風格,也可以品評任先生對老子思想的解讀。
腳注部分多處英譯出現的第一人稱也同樣弱化了原文的客觀敘事。比如第二十三章的第三條腳注。
例7:
原文:“德”輿“得”古通用。這裹的“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有雙闗的意義。老子是説求“德”的人就可以得到“德”。(《老子繹讀(漢英對照)》,第148頁)
英譯文:"De" could be written with two,inter-changeable characters,so hereItranslate each as "de".(LaoZi:AnInterpretationandCommentary,P149)
《老子繹讀(漢英對照)》英譯腳注中的第一人稱多如上例所示。譯者時時以第一人稱出現,強調這是個人的闡釋、解讀,貼合了英文標題中的“interpretation and commentary”。
這樣涇渭分明的翻譯轉換似乎在告訴讀者:正文八十一章的內容是老子這位古代哲學家的言論,具有普世智慧,有巨大的解讀空間,隨著時間的推移,它仍將煥發(fā)新的活力,讀者們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內容提要和腳注部分是譯者個人見解,僅供參考。這極大地做到了既幫助讀者了解老子思想,又保留哲學常讀常新的永久魅力。
中華典籍是華夏文明的精髓,如果不傳播,就難以體現其價值[17]。然而,要將古老的中國智慧投擲于現代的英語世界,譯者不僅要謹防空間置換帶來的文化休克,還要考慮時間迥異帶來的語內不適,諸如文字意義變遷、句子結構簡繁等問題的不當處理。因此,典籍翻譯要格外注重語境構建、文化溝通,還要保證譯文的可讀性。而敘事理論強調翻譯在跨越時間和文本的敘事中發(fā)揮作用,能夠同時處理個體文本以及個體文本所屬的更大范圍的敘事,激勵人們超越某一規(guī)定文本或話語當時當地的敘事,去評價它們對社會更大范圍敘事的貢獻,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典籍翻譯中遇到的困難。《老子繹讀(漢英對照)》中的敘事建構策略及其作用分析便證實了這一點,為中華典籍翻譯帶來新的啟示。
適度采用標示建構,保留中國特色詞匯,既能吸引英語讀者對神秘的東方文化的注意,又能彰顯中國文化自信“走出去”的態(tài)度。這里的“適度”是難點,一味使用拼音音譯中國特有的詞匯,而忽略英語讀者的感受,適得其反,不僅不能引起讀者的興趣,還有可能給讀者造成東方文化晦澀難懂的印象,從而使得他們徹底放棄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機會。《老子繹讀(漢英對照)》中的拼音加英語解釋的譯法就比較可取。
文本素材的選擇性使用在典籍翻譯中的運用,一方面可以為西方讀者屏蔽一些晦澀難懂而且對普通讀者來說意義不大的內容,這些多是語言文字隨時間發(fā)生意義變遷的內容,即使刪減也不會造成語境缺失;另一方面可以削弱典籍源文本中的模糊敘事,減輕讀者的負擔。選擇留下的文本自然就強化了典籍中的原有敘事,也凸顯了原有敘事與現實生活中的敘事之間的關聯?!独献永[讀(漢英對照)》就刪減了漢字意義變遷和歷史考證相關的內容,聚焦源文中老子思想的精髓,幫助讀者感受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的智慧,從中獲取幫助。
人物事件的重新定位,讓讀者能夠產生界限感,不會在歷史語境中迷失方向,分不清今夕何夕?!独献永[讀(漢英對照)》的譯者就比較有自覺意識,時刻將自己的解讀和老子思想區(qū)分,用第一人稱代詞解讀老子思想,用第三人稱闡述老子思想,像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一樣,既能幫助讀者理解異域文化,又不越俎代庖,為讀者留有自己解讀老子思想的空間,這為典籍英譯提供了很好的參考。
本文通過分析《老子繹讀(漢英對照)》文本素材的選擇性采用、標示式建構、人物事件的再定位,探討了敘事建構在典籍翻譯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雖然用拼音翻譯哲學領域的詞匯有其優(yōu)點,但拼音在建構中華文化身份的同時也會給英語讀者帶來困惑,恰當變通地使用文本素材,對拼音增加英語釋義,刪去晦澀難懂字眼的追根溯源內容,都是有效的建構策略,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老子思想。而譯者身份的轉換與時隱時現,可以幫助讀者區(qū)分老子學說與個人解讀,既能向讀者呈現老子思想,又能防止過多的個人闡釋束縛讀者對老子思想的自我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