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麗 高秉江
(1江蘇第二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南京 210013;2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 430074)
長期以來,“光”與“存在”以及彼此之間的關系問題是哲學史上存在論和知識論關注的一個大問題。依據(jù)宗教神學與科學的話語表述,都似乎在隱喻和揭示一個問題,世界是從光中產生和發(fā)展出來的。光是能量,光是開端,光是世界存在的神秘前提。二十世紀法國著名哲學家勒維納斯從存在的思考出發(fā),指出“由于光的存在,世界才被給與我們,才能夠被領會”[1]。也就是說,光與存在的第二重關系是照明與揭示的關系,光是我們看和理解的前提和條件。如果沒有光,即使世界存在,我們也完全無法通達它。
光既是世界的存在論起源,也是世界的認識論前提。用光照與看的邏輯線索加以串聯(lián),可以更好地理解柏拉圖的“善之相”、亞里士多德的“不動的動者”以及基督教信仰中的上帝,在關于世界本原和意義的問題上呈顯出相仿的邏輯功能。與此同時,“光照”又是中世紀神學的核心話題之一,在理論上尤其關注光喻的作用, 普羅提諾的太一流溢、靈魂回歸的狂喜(ecstasy) 之內外澄澈, 表里通透的境界;格羅斯泰斯特的《論光》(De luce) 認為上帝最先創(chuàng)造的光是世界的形式,光瞬時地充滿世界是賦予一切有形事物以形式;阿爾伯特和托馬斯認為有自然之光和信仰之光,并認為光同時又是美的賦予者,光是簡潔的、統(tǒng)一的、均一的、和諧的,等等。
光本身是一種存在,光是創(chuàng)造之本,光是生命之源。按照《圣經·創(chuàng)世紀》的記載,光是造物主耶和華所創(chuàng)造的第一種存在,而太陽神崇拜是人類古老文化中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柏拉圖在《蒂邁歐篇》中說:“神用火創(chuàng)造了大部分神圣的天體,使它們成為可見的最明亮、最美麗的東西?!盵2]火即是光的一種具體能量散發(fā)形式,這不禁使我們聯(lián)想起宇宙大爆炸景象描述中的耀眼火光的噴發(fā)。從物理科學的角度講,宇宙大爆炸的能量以光和熱的形式冷卻凝固為天體,一切物質不過是光熱之能量的凝固,而且當今地球上一切生命體存活的能量供給,都來源于太陽的光照及其光合作用所產生的能量轉化。物質及生命皆源起于光,所以人類對光自古以來就抱有崇敬的心態(tài),人類所珍視的一切珠寶雖千差萬別,但卻無一不因為它們之中凝聚了某種光,古人認為琥珀是石化了的陽光,鉆石、玉石中也含藏了某種奇異的光,或耀眼,或瑩潤。而凡發(fā)光之物,皆內在蘊含著某種神秘能量和靈性。
但光又不是一般的存在,它是通透空靈的存在,它在自身存在的同時又包含著他物存在的存在。光是開啟他物、揭示他物、傳達他物的存在,物的存在因為光照而超越自身的封閉性而向外傳達自身;因為被光照,存在才成為有形顯現(xiàn)者,唯有進入光照之中而顯現(xiàn),某物才能成為我們稱為存在的東西,正如勒維納斯所指出的,對于我們人類而言,世界之所以被給予和被理解,歸根究底是因為光的存在。柏拉圖說:“凡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東西必然是有形體的,也是可見的和可觸知的。但若沒有火,就什么也看不見?!盵3]因此從認識論的角度,萬物被光賦予了可見的形式,光線使萬物的大小、形狀、顏色得以顯現(xiàn),使空間、幾何形式和美得以彰顯。光一方面通過照明而開啟物的存在,另一方面又通過這種照明而顯示出照明者——思想自身的存在。也就是說,光線燭照萬物,世界借助于光而向人“開顯”,但同時光也通過開顯萬物而實現(xiàn)其自身價值和意義構成。借助于肉眼之光我們獲得了視覺,借助于心靈之光我們獲得了知識。德里達認為整個哲學史乃是“光的形而上學史”,傳統(tǒng)哲學思維模式無法擺脫“光源隱喻”的糾纏。光之盡頭即是宇宙的盡頭,光的開端就是世界的開端,這句話被維特根斯坦和海德格爾表達為,語言的邊界就是世界的邊界。
巴門尼德在兩千多年前有句名言:“能存在者和能被思維言說者是同一的?!?It is the same thing that can be and can be thought.)除非有觀測數(shù)據(jù),否則我們不能憑空斷言某個天體是存在的,就像除非有證據(jù),否則我們不能判定某個人有罪一樣,沒有被光照的存在是黑暗中的虛無。進而言之,只有進入思維和靈性的光照之中,存在才進入顯現(xiàn)和排列、進入言說和意義、進入關系和結構,存在才擁有邏輯的有序性和語言的確定性,存在才能由紛繁雜蕪的在者而呈現(xiàn)出整體的存在意義,沒有進入靈性之光的存在是無序的混沌和蒙昧的無知。勒維納斯認為:“意義就意味著光亮。”[4]西方哲學的核心概念“存在”(Being) 是一個既合邏輯性又合對象性的術語。作為一個哲學概念,它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一種實在,但卻是可以被人用言語表述、被人感知的,是人的思維可以探索的一種存在,是可以呈現(xiàn)在文法結構和邏輯層次當中的,是已經被賦予了意義與價值內涵的一種存在,而不是完全處于黑暗和懵懂中像黑洞一樣的一個存在著的“無”。與此同時,馬克思也曾經指出,“自然,抽象地就其自身并固定地與人脫離地理解,對人來說什么也不是?!盵5]從語言的功能特征來看,語言的創(chuàng)造性、語言的移位性、語言的文化傳播性和互換性等都內在地屬于這個世界。人類所生存著的外在感性世界,借助語言功能的介入,而變得越來越明晰起來。然而,事實世界與語言世界是不同的,事實世界沒有語言世界那樣的陳述式表達和否定式表達,也沒有應然和虛擬。單復數(shù)形式、主動式和被動式表述以及虛擬語氣只出現(xiàn)在語言世界當中。Being作為一種超越事實經驗的語言邏輯層面的對象, 要求句法形式、邏輯一貫性和內容融通性。首先,進入語言的經驗事實必須是依循句法結構的,舉例來說,“瑪麗喜歡香檳玫瑰”,這個句子陳述了一個關于瑪麗愛好的相關事實,如果從該句當中去除所有的句法結構,所剩下來的只是一些純粹的詞匯“喜歡,香檳,瑪麗,玫瑰”,如此內容的擺列已經無法清晰地傳達所要表達的含義。也就是說,一系列毫無關涉的語匯拼湊在一起,沒有辦法傳達一個整全的意義。除此之外,還需要有意義的邏輯一貫性,例如“朱麗葉最愛的是紅色的白玫瑰”,該句前后表達的意思互相矛盾,邏輯層次上語意不明,意義表述上非一貫性,是句子表述不清楚的一種語病。最后,還有一種情況,雖然有些陳述在句法上是正確的且邏輯層次上前后一致,但還有可能是無效的表述,因為這些術語所傳達的意思彼此之間沒有任何關系,如“那棵樹只會講一種語言”,樹和語言被誤置于一種錯誤的聯(lián)系之中[6]。海德格爾認為:“在沒有語言的地方,比如在石頭、植物和動物的存在中,便沒有存在者的任何敞開性?!盵7]物因為被言說而被敞開,而獲得意義。個體的親身經歷和民族的集體記憶,必須被邏輯地整合反思才能成為歷史,才能進入意義整體,零散的記憶片段和偶爾的經驗記錄不能成為歷史,不能呈現(xiàn)出直觀整體的意義而被理解,今天我們周圍所發(fā)生的一切偶然事件的堆積不是歷史,我們不能確定其真正的意義,歷史必須有一個時間間距,并經過時間的邏輯篩選和整合,才能呈現(xiàn)出完整的意義。零星的經驗片段必須被整合進事態(tài),才能獲得意義的直觀把握。
在終極意義上,光與存在的關系是認知論與存在論的關系,獨斷的存在論言說方式是:事物存在了,然后我們才認識它。而自明的認知論言說是:唯有它被認識了,我們才能言說它的存在性。從樸素意義上說,存在是認識和言說的基礎,但存在需要顯現(xiàn),真理需要言說,存在最終只有通過顯現(xiàn)、言說才能成為現(xiàn)實的研究對象。永恒終極的自在存在是相對于無限感知者——神而言的,相對于有限感知者——我們人而言的,我們只能言說有限的顯現(xiàn)者。因此,我們人類知識論意義上的存在是被陳述的存在,信息論意義上的存在是被傳達和理解的存在,圖像意義上的存在是被繪制攝影和光照觀看的存在,盡管陳述并非創(chuàng)造存在,傳達和攝影也非生成存在。存在一旦被探討,就已經進入陳述和言說中,而一旦被陳述和言說,存在就處在思維的光照之中。知識就是把存在轉換為理性光照之下的有序顯現(xiàn)者,試問有哪一種圖像可以不通過眼睛的看而顯現(xiàn),有哪一種聲音可以不通過耳朵的聽而展示,有哪一種歷史可以不通過文獻記錄而被保存,有哪一種科學規(guī)律可以不通過數(shù)學方程式而被表達?人的外知覺認知唯有在日光照明之下得以可能。(而人的內知覺認知是一種內在心靈之光的照耀,反省、判斷和洞見的認知是一種內在靈性的心觀。)因此光不僅僅是太陽和恒星所產生的自然之光,也包括燭照心靈的思維之光、開啟睿智的靈性之光。笛卡爾在《第一哲學沉思》和《哲學原理》中反復提到啟動我們認知的“自然之光”(natural light) , 它是我們心靈中被天賦予的理性原則和理性能力,離開了這種自然理性光照的啟明,我們的認識就無法開啟。這種光照也是人類文明之光,《朱子語類》卷九十三所云“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就是極言孔子之智慧對中華文明的光照和啟明。無獨有偶的是,《約翰福音》第十二章中也記載了耶穌的話語,“……我作為光而來到這個世界,那信我的人就不應停留在黑暗中” (...I have come into the world as a light, so that no one who believes in me should stay in darkness) , 并告誡人們“要對光有信心, 因此你們會成為光的孩子”(believe in the light,that ye maybe the children of light) 。
縱觀整個西方哲學歷史的發(fā)展,可以說,柏拉圖的日光喻、奧古斯丁的光照論和笛卡爾的自然之光說,都揭示著一個問題,即視覺與看的問題,同時也就是光照的問題,外在的光照使我們見物,而內在的光照使我們見心。光的研究分為形而上學的研究和經驗實證的研究,光的形而上學包括光與創(chuàng)世、光與理性認知的先天基礎、光與啟示等豐富的內容,其中,光與存在作為光的形而上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濃厚的神學和隱喻特征,某種程度上來說,雖然缺乏經驗實證和語言分析的確定性,但卻充滿啟迪人心開悟思維的靈感和厚重。光的經驗研究早期是在哲學領域內進行,亞里士多德、羅吉爾·培根、笛卡爾等人為光學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隨后的經驗光學研究逐漸脫離哲學而進入到物理學的具體研究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