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憶,齊衛(wèi)平,王鈺淇
(1.華中師范大學 新聞傳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2.華東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 200241;3.上海交通大學 媒體與傳播學院,上海 200240)
所謂政治傳播,即政治信息在政治共同體內或政治共同體間的流通與傳播,包括傳播主體、傳播內容、傳播方式、受眾與效果等要素[1]。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給國內基層群眾公開回信?;匦沤浻擅襟w報道,在全社會引發(fā)了熱烈反響與廣泛共鳴。作為黨密切聯(lián)系群眾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典型實踐,習近平總書記給人民群眾回信的過程,實際上是黨的中央領導同志作為傳播主體,以平等互動的方式匯聚人民智慧、傾聽人民心聲,并經由大眾媒體就群眾關心的議題作出進一步回應與闡釋的政治信息傳播過程。
在治國理政的實踐中,相較于政府公報、指示、批示等常用的公文體裁,書信更能發(fā)揮直接聯(lián)系群眾的優(yōu)勢。資料顯示,1950年5月上旬不到10天時間,毛澤東就回復近80封群眾來信[2]。但是,這些回信當時并未經由大眾媒體公開傳播,受眾范圍有限。黨的十八大以來至2021年12月,習近平同志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或個人名義,并經由大眾媒體向國內人民群眾公開回信63次,頻次之多在黨的歷史上位居前列。因此,聚焦習近平總書記給群眾的公開回信,深入探析回信的主題意蘊、表達文風與現(xiàn)實意義,可以為新時期做好黨的服務群眾工作和宣傳思想工作、凝聚全體人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磅礴力量提供重要啟迪。
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的對象主要是具有一定同質性的典型群體,如青少年、基層干部、科教工作者、軍人戰(zhàn)士等,較少給單個人回信。回信對象遍布于各行各業(yè),具有代表性。很多回信是適逢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紅色節(jié)日、國際節(jié)日、重大活動和一些重要時間節(jié)點。從習近平總書記回信情況看,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
習近平總書記尤為關注青少年群體,先后給在校學生回信17次?;貜托W生6次,包括北京市八一學校科普小衛(wèi)星研制團隊學生、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qū)12名小學生等;回復中學生2次,包括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的全體同學、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斬獲金牌的蘇翊鳴;回復高校學生7次,包括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參加第三屆中國“互聯(lián)網+”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的學生等;回信在外留學生2次,分別是全體在德留學人員以及莫斯科大學的中國留學生。
基層干部群眾也是習近平總書記牽掛的對象。他先后給這一群體回信21次,其中給革命老區(qū)、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邊疆地區(qū)、貧困地區(qū)的干部群眾回信累計達11封,涉及陜西延川縣梁家河村、云南省滄源縣邊境村等。習近平總書記3次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作出貢獻的干部群眾回信,包括鄭州圓方集團全體職工、武漢東湖新城社區(qū)全體社區(qū)工作者等。志愿者團體也3次收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包括郭明義愛心團隊、南京青奧會志愿者等。此外,廈門市集美校友總會、福建30位企業(yè)家等群體也曾收到回信。
習近平總書記累計給科研、教育、文化文藝工作者回信17次。其中,回信科研人員4次,包括國測一大隊老隊員老黨員、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等?;匦沤逃ぷ髡?次,包括“國培計劃(二〇一四)”北師大貴州研修班參訓教師、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北京外國語大學的老教授等。文化藝術事業(yè)工作者6次,包括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的隊員、國家圖書館老專家、中國國家話劇院的藝術家等。
基層官兵以及老戰(zhàn)士也是重要的收信群體。習近平總書記累計給官兵戰(zhàn)士回信8次,其中現(xiàn)役官兵6次,涉及內蒙古軍區(qū)邊防某團一連官兵、南開大學8名新入伍大學生、武警上海市總隊執(zhí)勤第四支隊十中隊全體官兵等;老戰(zhàn)士2次,涉及四川省革命傷殘軍人休養(yǎng)院全體同志以及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百歲老戰(zhàn)士。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附近累計回信8次。如,在春節(jié)前后回信內蒙古軍區(qū)邊防某團一連、香港“少年警訊”成員等。2019年重陽節(jié)回信澳門街坊總會頤駿中心長者義工組,2020年藏歷新年前夕回信西藏大學醫(yī)學院2015級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的學生。這些傳統(tǒng)節(jié)日蘊涵的文化基因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激勵人民群眾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精神力量,也是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精神之源。
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與新時代征程中形成了眾多凝聚歷史記憶的紅色節(jié)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這些節(jié)日前后累計回信7次。如連續(xù)兩年在五四青年節(jié)公開回信,收信對象分別為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河北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畢業(yè)生群體代表。此外,學雷鋒日、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建黨節(jié)、教師節(jié)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的重要時間時刻。這些重大節(jié)日記錄了黨帶領人民實現(xiàn)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的艱辛歷程,是人民群眾對祖國情感認同的具象依托。
習近平總書記在兒童節(jié)、勞動節(jié)等國際節(jié)日累計回信6次。其中,六一兒童節(jié)累計回信4次,包括2016年回信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qū)12名小學生、2018年回信陜西照金北梁紅軍小學學生等。2018年、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來臨時分別回信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模本科班學員以及鄭州圓方集團全體職工。這些國際節(jié)日承載著人類的共同美好追求,表征著人類文明在發(fā)展過程中凝結而成的共識。
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活動附近累計回信15次,涉及云南獨龍族實現(xiàn)整族脫貧、援鄂醫(yī)療隊勝利完成抗疫任務陸續(xù)撤離湖北、2020年高校畢業(yè)季、全黨即將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中國冰雪健兒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奪得佳績等。此類回信主題直接關涉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回信也總能在相關群體中引發(fā)廣泛共鳴。
習近平總書記累計在重要時間節(jié)點回信22次,回信時間往往是重要歷史活動或事件的周年紀念日。例如,中國青年志愿者行動實施20周年,陳嘉庚誕辰140周年,內蒙古第一支烏蘭牧騎建立60年,國家圖書館建館110年,“東方紅一號”衛(wèi)星成功發(fā)射50周年,中國國家話劇院創(chuàng)建80周年、正式成立20周年等。中國人素來保持著對重大歷史事件的紀念與尊崇,這已成為中華民族約定俗成的文化傳統(tǒng)。習近平總書記在這些重要時間點回信,通過喚醒受眾的集體記憶激活了全社會的共享情感。
政治傳播最核心的要素是政治信息,政治信息具有行為、儀式、建筑等多種體現(xiàn)載體和表達方式。政治話語必須具有簡明、直接、易傳播的特點,才能有效傳遞主體者的思想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表1為習近平總書記回信中的高頻詞,表明四個主題構成了回信的主要內容:青年成長與成才報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提升國家科技硬實力與文化軟實力、新時代強軍興軍新征程,并圍繞主題形成了鮮明的話語表達。
表1 習近平總書記回信文本的高頻詞
表1中高頻詞話語表達傳遞了以下一些思想。
一是強調青年在社會中的地位與責任。給青少年的回信中,“青年”“同學”“理想”分別出現(xiàn)21、16、16次。在回信參加第三屆中國“互聯(lián)網+”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的同學時,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目標。祖國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擔當,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有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盵3]128回信莫斯科大學的中國留學生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盵3]159重視青少年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向來是馬克思主義者的經典傳統(tǒng)。列寧曾說:“我們是未來的黨,而未來是屬于青年的。我們是革新者的黨,而青年總是更樂于跟著革新者走的。我們是跟舊的腐朽事物進行忘我斗爭的黨,而青年總是首先投身到忘我斗爭中去的?!盵4]實踐證明,重視青年、培養(yǎng)青年、引領青年,是中國共產黨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偉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也是實現(xiàn)新時代奮斗征程的重要依托。
二是鼓勵青年為實現(xiàn)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匦徘嗌倌陼r,“祖國”出現(xiàn)23次,“中國夢”出現(xiàn)16次,“中華民族”出現(xiàn)14次,“復興”出現(xiàn)13次?!靶聲r代是追夢者的時代,也是廣大青少年成就夢想的時代。”[5]青年應將個人夢想融入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之中,“以青春夢想、用實際行動為實現(xiàn)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3]27。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即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夢不僅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一個新時代青年的夢?;匦琶銊钋嗄陮€人奮斗與時代潮流相結合,與祖國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在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我價值。
三是號召做德才兼?zhèn)涞男聲r代杰出人才?!皩W習”“奉獻”“精神”“貢獻”在給青少年的回信中分別出現(xiàn)18、11、10、10次。一方面,勉勵廣大青年“珍惜韶華、奮發(fā)有為,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努力使自己成為祖國建設的有用之才、棟梁之材”[3]1;另一方面,希望廣大青年砥礪品德、磨礪意志、陶冶情操,“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堅持與祖國同行、為人民奉獻”[3]27。培養(yǎng)才能,即是刻苦學習科學知識,努力增長本領;砥礪品德,即是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立足時代特征,鼓勵青年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為新時代青年成才之路提供了正確方向。
一是表達黨團結帶領各族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執(zhí)政訴求?!班l(xiāng)親們”“群眾”“幸福”“美好”“脫貧”在給基層群眾回信中分別出現(xiàn)32、18、10、7、7次。回信云南貢山縣獨龍江鄉(xiāng)的鄉(xiāng)親們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各族群眾都過上好日子,是我一直以來的心愿,也是我們共同奮斗的目標?!盵3]218回信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鎮(zhèn)北莊村全體黨員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百年史是一部團結帶領人民為美好生活共同奮斗的歷史,西柏坡的干部群眾對此體會更深。”[3]320由于歷史、地理等原因,我國區(qū)域、城鄉(xiāng)長期存在發(fā)展不均衡的問題。擔任黨的總書記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困難群眾是他最牽掛的對象。團結帶領各族人民群眾奔小康,就要完成貧困人口擺脫貧困的任務,讓全體人民共享發(fā)展成果。實踐證明,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建設過程中,我們黨不僅實現(xiàn)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諾言,還將繼續(xù)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不懈奮斗。
二是表達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戰(zhàn)爭勝利的信心。給基層群眾的回信中,“疫情”“防控”均出現(xiàn)12次,“人民戰(zhàn)爭”出現(xiàn)2次。庚子冬春之交,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武漢。黨中央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回信贊揚各行各業(yè)民眾為抗擊疫情作出的貢獻:“從一線醫(yī)務人員到各個方面參與防控的人員,從環(huán)衛(wèi)工人、快遞小哥到生產防疫物資的工人,千千萬萬勞動群眾在各自崗位上埋頭苦干、默默奉獻,匯聚起了戰(zhàn)勝疫情的強大力量?!盵3]2732020年3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武漢市社區(qū)考察慰問。一個月后,他回信勉勵武漢東湖社區(qū)工作者“發(fā)揚連續(xù)作戰(zhàn)作風,抓細抓實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用心用情為群眾服務,為徹底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zhàn)爭、總體戰(zhàn)、阻擊戰(zhàn)再立新功?!盵3]269-270生命安全是人類社會文明發(fā)展進步的前提條件,而重大疫情始終是威脅人類生存的災害。面對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非常之疫,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僅用三個月左右時間打贏湖北保衛(wèi)戰(zhàn),取得全國疫情防控決定性戰(zhàn)果。中國共產黨取得全球矚目的防控成績,原因之一即在于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始終將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充分彰顯了中華民族的仁愛傳統(tǒng)以及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理念。
三是發(fā)揮基層黨組織服務廣大人民群眾的重要作用。回信基層群眾時,“黨員”“模范”“堡壘”分別出現(xiàn)6、6、2次。帶領人民群眾實現(xiàn)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需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領導?;鶎狱h員干部與群眾聯(lián)系最為密切,是服務人民群眾的一線力量?;匦耪憬瓕幉ㄓ嘁M坎頭村全體黨員時,習近平總書記說:“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xiàn)鄉(xiāng)村振興,基層黨組織必須堅強,黨員隊伍必須過硬。”他要求全體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傳承好紅色基因,發(fā)揮好黨組織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3]163。“推動廣大農村全面建成小康,需要黨和政府的好政策,也需要千千萬萬農村基層干部帶領廣大農民群眾不懈努力?!盵3]29我國古代有“皇權不下縣”的傳統(tǒng),國家建設與鄉(xiāng)村治理長期脫節(jié),基層社會多處于治理失序的狀態(tài)。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回信基層黨員干部,體現(xiàn)了黨中央對于黨建引領促進基層治理的高度重視。日益完善的基層黨組織上連黨心,下接民心,為實現(xiàn)人民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堅實群眾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基層黨員干部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實際上即是鼓勵他們繼續(xù)發(fā)揚黨的群眾路線優(yōu)良傳統(tǒng),服務好廣大人民群眾。
一是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科技強國。回信科教文化工作者時,“創(chuàng)新”“科技”在回信中分別出現(xiàn)14、12次?;匦哦啻螐娬{科技創(chuàng)新在國家各項事業(yè)中的重要作用:“創(chuàng)新是引領發(fā)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戰(zhàn)勝困難的有力武器?!盵3]277“中國現(xiàn)代化離不開農業(yè)農村現(xiàn)代化,農業(yè)農村現(xiàn)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盵3]240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為黨和人民事業(yè)作出重要貢獻,“創(chuàng)造了令全國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顯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勛已經牢牢銘刻在新中國史冊上”[3]271。廣大科技工作者應“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3]277。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高速發(fā)展的科學技術迅速迭代,以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物聯(lián)網為代表的前沿技術正引領世界科技前沿。黨中央高度重視將科技力量轉化為現(xiàn)代化建設動能,持之以恒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我國基礎研究、戰(zhàn)略高技術、民生科技、國防科技等領域實現(xiàn)了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啟示科研工作者,面向世界前沿與國家需求,我國的科技創(chuàng)新事業(yè)始終大有可為。
二是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教育的根本任務。給科教文化工作者的回信中,“教育”出現(xiàn)了23次,“立德樹人”出現(xiàn)了4次,“接班人”出現(xiàn)了4次。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戲曲學院師生、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等群體回信,多次強調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教育是事關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和接班人培養(yǎng)的重要事業(yè)。回信重視貧困地區(qū)的教育問題:“讓貧困地區(qū)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fā)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盵3]63回信強調發(fā)揮老教授的傳幫帶作用:“培養(yǎng)更多有家國情懷、有全球視野、有專業(yè)本領的復合型人才”[3]361。廣大教師群體應當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立德修身,潛心治學,開拓創(chuàng)新,真正把為學、為事、為人統(tǒng)一起來,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3]353。當今世界,激烈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與教育的競爭。教育興則人才興,人才興則科技興、發(fā)展興。我國教育事業(yè)曾出現(xiàn)區(qū)域發(fā)展不均衡、過度“唯分數(shù)”論、忽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問題。回信體現(xiàn)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立德樹人的重要思想,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三是增強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匦趴平涛幕ぷ髡邥r,“文化”“藝術”“文藝”分別出現(xiàn)了14、9、8次。習近平總書記重視文化藝術的重要作用,將其視為事關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提振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內容。給國家圖書館老專家的回信指出:“圖書館是國家文化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是滋養(yǎng)民族心靈、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場所?!盵3]241回信烏蘭牧騎隊員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人民?!盵3]145藝術家要“緊扣時代脈搏、堅守人民立場、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創(chuàng)作出更多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優(yōu)秀作品”[3]362。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建設事業(yè)取得的長足進步,人民群眾對社會主義文化的需求越來越大。環(huán)顧世界,中華文明是唯一發(fā)展至今并且從未中斷的文明。在歷史的長河與奮進的征程中,我國積累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豐厚文化資源。堅定文化自信,中國人民是最有資格的。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從歷史與現(xiàn)實、理論與實踐的維度深刻總結了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意義,為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文化強國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是加強連隊基層建設,打牢強軍基礎。給官兵戰(zhàn)士的回信中,“強軍”“連隊”“基層”分別出現(xiàn)5、4、2次。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系軍隊基層建設,多次回信關心官兵戰(zhàn)士的冷暖?;匦拧巴踅馨唷比w戰(zhàn)士時,習近平總書記說:“推進強軍事業(yè),基層大有可為?!盵3]213給“硬骨頭六連”全體官兵回信時,習近平總書記說:“基層是部隊全部工作和戰(zhàn)斗力的基礎?!盵3]261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人民是堅固的靠山,官兵則是發(fā)揮戰(zhàn)斗力的主體??茖W技術越是發(fā)展,人的作用越是凸顯,基層官兵的地位越是重要,基層官兵的角色越是不可替代。基層是強軍興軍的重要抓手與要害,緊緊圍繞強軍興軍目標推進基層戰(zhàn)斗力建設,可以發(fā)揮綱舉目張的重要作用。回信強調連隊基層建設,勉勵基層官兵再立新功,是充分尊重官兵主體性的體現(xiàn),為全軍樹立了領袖關懷戰(zhàn)士的光輝榜樣。
二是爭做英雄,堅定軍人理想信念。回信官兵戰(zhàn)士時,“精神”“英雄”分別出現(xiàn)9、8次。習近平總書記勉勵武警上海市總隊執(zhí)勤第四支隊十中隊全體官兵:“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自覺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當好新時代‘霓虹燈下的哨兵’,永遠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wèi)士?!盵6]在人民軍隊的奮進征程中,涌現(xiàn)出了“王杰精神”“硬骨頭精神”等一系列激勵全軍斗志的紅色基因。這些偉大精神譜系是人民子弟兵堅定愛黨、愛國、愛人民信念的集中體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希望官兵戰(zhàn)士們:“牢記強軍目標,傳承紅色基因,苦練打贏本領,把‘硬骨頭精神’發(fā)揚光大,把連隊建設得更加堅強。”[3]261堅定理想信念,離不開老一輩革命軍人積極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匦潘拇ㄊ「锩鼈麣堒娙诵蒺B(yǎng)院全體同志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民族是英雄輩出的民族,新時代是成就英雄的時代?!盵7]習近平總書記勉勵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的百歲老戰(zhàn)士們“繼續(xù)發(fā)光發(fā)熱,結合自身革命經歷多講講中國共產黨的故事、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3]321。毛澤東在總結抗美援朝勝利原因時曾說:“敵人是鋼多氣少,我們是鋼少氣多?!眻远ǖ睦硐胄拍钍侨嗣褴婈牽朔毫訔l件、戰(zhàn)勝強敵的重要精神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多次強調堅定軍人理想信念,既體現(xiàn)了對軍隊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視,也是對于人民軍隊光榮傳統(tǒng)的賡續(xù)傳承。
三是堅守軍人使命,做好練兵備戰(zhàn)本職工作?;匦殴俦鴳?zhàn)士時,“使命”出現(xiàn)4次,“初心”出現(xiàn)3次。2015年2月18日,回信給內蒙古軍區(qū)邊防某團一連官兵時,習近平總書記贊揚官兵戰(zhàn)士堅守職責的昂揚風貌:“我到阿爾山看望大家,同志們在冰天雪地里守衛(wèi)邊疆的堅定決心和昂揚精神,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盵3]51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大家:“努力做新時代的好戰(zhàn)士,在人民軍隊的大熔爐中書寫火熱的青春篇章?!盵3]213“強化使命擔當,發(fā)揚優(yōu)良傳統(tǒng),加強練兵備戰(zhàn),忠誠履行好衛(wèi)國戍邊職責,努力為黨和人民再立新功。”[8]衛(wèi)國戍邊、練兵備戰(zhàn)是軍人的基本職責之一。堅守本職是強軍興軍之要,軍人因使命與職責而偉大。履行軍人神圣職責,是習近平強軍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軍人偏離了自身的職責與使命,軍隊即失去了存在的價值與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對官兵戰(zhàn)士寄予厚望,體現(xiàn)了他對軍人價值的高度認同。
政治傳播不僅關心“說什么”,更關心“怎么說”。語言文風事關聯(lián)系群眾的優(yōu)良作風,話語的講述方式事關政治引領效果。毛澤東在《反對黨八股》一文中尖銳指出,一些文章假大空等弊病“只有一種解釋,就是下決心不要群眾看”[9]834。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話語講述普遍而深刻的道理,才能起到教育群眾、鼓舞群眾、引領群眾的作用。在浙江工作時,習近平同志在《浙江日報》發(fā)表232篇“之江新語”系列文章,每篇文章說理論事言簡意賅、入木三分、不落窠臼,成為清新文風的典范。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具有短、實、新、親等話語特征,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所謂短,即“力求簡短精煉、直截了當,要言不煩、意盡言止,觀點鮮明、重點突出”[10]。整體上看,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一般200~500字,結構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匦攀紫缺磉_收到群眾來信的欣慰,并對來信人的經歷或成績表示認可,隨后就來信話題發(fā)表觀點,并提出勉勵和期望。習近平總書記還往往在信中回憶與來信群眾的交往經歷,并代入切身感受。如果時間處于特定節(jié)日附近,回信還會對來信群體致以祝福與問候。全文流露出黨的中央領導人對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和愛護。簡潔而不失厚重的筆墨,充分發(fā)揮了傳統(tǒng)書信紙短情長的優(yōu)勢。
習近平總書記給群眾的每篇回信都有一個鮮明的主題,一句提綱挈領的句子,這些表述往往成為在線上線下引起廣泛傳播的金句。在給陜西延川縣梁家河村復信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xiāng)?!盵3]36《詩經·大雅》中即有“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表述。小康即富足、禮義、公正的生活環(huán)境。習近平總書記眼中的小康不僅是經濟總量的大幅躍升,更是讓最大多數(shù)人民群眾共享發(fā)展成果?;匦庞辛φ蔑@了黨和政府統(tǒng)籌城鄉(xiāng)均衡發(fā)展、破除城鄉(xiāng)二元結構的信心與決心。寥寥數(shù)語,卻極為振奮人心。再如2020年給鄭州圓方集團全體職工的回信中說:“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盵3]273這一論述契合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的基本觀點,強調英雄是人民群眾中涌現(xiàn)的杰出代表。英雄文化具有鮮明的群眾性,擁有忠誠、執(zhí)著、樸實品格的人民群眾皆可成為英雄。
此外,回信中“為實現(xiàn)中國夢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好兒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奮斗無悔”“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干出來的”等話語也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這些凝練的金句不僅為專家學者津津樂道,也在人民群眾中廣為傳播?;ヂ?lián)網時代,這些金句能夠迅速入耳、入腦、入心,使得黨的主張與思想最大程度傳播給人民群眾。
實,即言之有物、聯(lián)系實際,富有啟發(fā)意義與現(xiàn)實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尤為重視繼承與發(fā)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通過引用、化用經典名句,古為今用,傳達出樸實而又令人深思的道理。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全體同學回信時說:“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盵3]1原句出自歐陽修《居士集卷十八》中《易或問三首》:“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未有學其小而能至其大者也,知此然后知學《易》矣?!盵11]聯(lián)系回信上下文語境,“大”即民族和國家的奮進事業(yè),“小”即個人事業(yè)與理想?;匦艈⑹緩V大青年,只有正確處理大與小的辯證關系,對大局熟稔于心,才不會被眼前雜務羈絆。只有將個人夢想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不迷失于蝸角虛名、蠅頭小利,才能實現(xiàn)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最大化。
在回信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時,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廣大學生:“學如弓弩,才如箭鏃。”[3]該句出自清代袁枚的《續(xù)詩品·尚識》,以射箭比喻個人學識與才能的辯證關系。學習與才華的關系,正是廣大青年學生認真思考的問題?;匦乓么司?,意謂青年正處于積累才學的重要時期,敢于下苦功、甘坐冷板凳,用勤奮的汗水澆灌青春之花,才能增長才干、抓住機會,在實踐中書寫絢麗的青春華章。
2020年高校畢業(yè)季時,習近平總書記回信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qū)的畢業(yè)生說:“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3]286原句出自《后漢書·虞詡傳》:“志不求易,事不避難……不遇盤根錯節(jié),何以別利器。”[12]這句話強調了理想與實踐的辯證關系。每個人均需要以高遠、宏大的志向指引實踐,在實踐中不躲避艱難阻礙,才能取得理想的成就。習近平總書記引用此句激勵畢業(yè)生直面困難,立志求進,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作出貢獻。
此外,習近平總書記還在回信中引用“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積小善為大善,善莫大焉”等經典名句,既展現(xiàn)出一個博雅的領導人形象,也在特定語境中傳達出精辟的思想,給人啟迪、促人振奮。
習近平總書記給人民群眾的回信,大量使用隱喻修辭,極富新意。所謂隱喻,即是用一種熟悉的事物進行解釋,構成了人們理解社會現(xiàn)象的切入方式。“隱喻是一種富有想象力的理性,它使人們能夠通過一種經驗來理解另一種經驗,通過賦予由經驗的自然維度結構化了的經驗完形來創(chuàng)造連貫性。”[13]語言是概念隱喻的媒介。習近平總書記回信以人民群眾耳熟能詳、喜聞樂見的意象作為喻體,不僅提升了文本的可讀性與藝術性,也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黨的主張、政策和思想富有感染力。
在給庫爾班大叔的后人回信時,習近平總書記寫道:“促進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3]108石榴是新疆的特色物產之一,具有紅紅火火、團結一心等美好寓意。回信以緊抱的石榴籽寓意各族同胞興旺團結,生動形象地傳達出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加深了各族同胞之間的感情。在給新疆尉犁縣興平鄉(xiāng)達西村回信時,習近平總書記寫道:“希望村黨支部充分發(fā)揮戰(zhàn)斗堡壘作用,像吸鐵石一樣把鄉(xiāng)親們緊緊凝聚在一起?!盵3]42這向新疆人民群眾傳遞了基層黨支部發(fā)揮維護民族團結作用的要求。再如“帶動更多牧民群眾像格?;ㄒ粯釉谘┯蜻呞铩盵3]140一句,將自覺維護祖國邊境安全的牧民群眾比喻為美麗的格?;?,描繪出一幅基層群眾不懼風雨、衷心向黨的動人景象。
此外,“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用汗水乃至生命默默丈量著祖國的壯美河山”“烏蘭牧騎是全國文藝戰(zhàn)線的一面旗幟”“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臺”“農村是充滿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廣闊舞臺”“唱響新時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等表述也同樣生動精彩。這些意象隱喻不僅有利于人民群眾深入理解回信背后的重要精神,也激發(fā)了讀信人的聯(lián)想與憧憬,給讀者留下鮮明的印象,具有極深的感染力[14]。
所謂親,即親切、平等,與黨員干部、基層群眾心連心、共命運。見字如面,最先映入收信人和閱讀者眼簾的即書信的稱呼。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的稱呼極為親切,以“同志”這一極具中國特色的用語最為典型?!巴尽币辉~在回信中共出現(xiàn)36次,作為篇首稱呼出現(xiàn)17次。
追溯歷史,“同志”并非舶來詞,《國語》中即有“同德則同心,同心則同志”[15]的表述,此處的同志意指興趣相類、志同道合的人。近代以來,中國共產黨人逐漸將“同志”內化為黨內成員的稱謂。中共一大黨綱規(guī)定:“凡承認本黨綱領和政策,并愿意成為忠實黨員的人,經黨員一人介紹,不分性別、國籍,均可接收為黨員,成為我們的同志?!盵16]改革開放后,《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明確黨內稱同志而不稱官職,黨員之間是平等的關系。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再次重申,要“堅持黨內民主平等的同志關系,黨內一律稱同志”[17]??梢?,“同志”一詞在志同道合的本意上,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對于黨內民主平等的價值追求。
在習近平總書記給群眾的回信中,“同志”兼有兩種用法。一種主要用以稱呼黨內成員,包括張廣秀同志、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愿服務隊同志們、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鎮(zhèn)北莊村的黨員同志們等。這里,“同志”一詞集中傳遞了中國共產黨黨內民主平等的意境。另一種則指社會各界人士,稱呼對象較為寬泛,如:(福建)企業(yè)家同志們、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老同志們等。這里,“同志”語義已經不局限于黨員范圍,而是指稱服務于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的所有勞動者。相較于稱呼收信人的職務,“同志”一詞更加具有親切感,更能拉近與收信群體之間的距離,同時也傳遞了習近平總書記以身作則,力倡黨內、黨外民主平等,淡化職務層級關系的訊息。
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經由媒體公開發(fā)表后,很快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強烈反響,取得了良好傳播效果。總書記與人民群眾的書信往復是溝通國家與社會、政黨與群眾的重要方式,對于密切黨群關系,傳遞與反饋政治信息,實現(xiàn)思想政治引領,凝聚全社會成員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作為使命型政黨,重視人民群眾在實踐中的觀念、問題、建議與反饋,是中國共產黨人踐行群眾路線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具體體現(xiàn)。1943年,毛澤東在《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中指出:“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分散的無系統(tǒng)的意見)集中起來(經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tǒng)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于行動。”[9]899其后,群眾路線這一思想在劉少奇《論黨》、鄧小平《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等論述中進一步得到闡釋。黨的十九大通過的黨章明確:“黨在自己的工作中實行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yōu)槿罕姷淖杂X行動?!盵18]群眾路線貫穿黨的建設全過程,形成于黨在革命時期領導的斗爭實踐[19],發(fā)揚和創(chuàng)新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作為黨的根本政治路線與組織路線,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原因,其實質即“以人民為中心”[20]。
群眾路線的重要實踐之一即群眾來信與領導干部復信的過程。毛澤東同志曾于1951年批示中共中央辦公廳秘書室:“必須重視人民的通信,要給人民來信以恰當?shù)奶幚?,滿足群眾的正當要求。要把這件事看成是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加強和人民聯(lián)系的一種方法,不要采取掉以輕心置之不理的官僚主義的態(tài)度?!盵21]這一批示直接促使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出臺《關于處理人民來信和接見人民工作的決定》,該決定成為信訪制度正式確立的起點。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也極為重視群眾來信,將其視為增強黨群、干群關系的紐帶。作為一種直接溝通黨和群眾的方式,群眾來信與領導復信這一完整過程在中國共產黨人治國理政實踐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是,限于種種原因,以往黨的中央領導同志給群眾的回信較少通過大眾媒體公開傳播。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將群眾路線進一步提升至黨的生命線這一高度,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匯聚群眾智慧。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給社會各行各業(yè)的人民群眾公開回信,其數(shù)量之多、頻率之高在黨的歷史上位居前列。許多群眾在收到回信后表示,本想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寫信給總書記,沒想到卻迅速地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匦湃嗣袢罕娂仁浅浞肿鹬貜V大人民群眾主體性的體現(xiàn),也是對中國共產黨群眾路線優(yōu)良傳統(tǒng)的繼承與發(fā)揚。這種近乎面對面、去中介化、平等互動的政治溝通方式,拉近了黨的中央領導與基層群眾的距離,增強了人民群眾對于黨的信任與理解,構建了和諧、平等的黨群關系,呈現(xiàn)了親民、愛民的領導人形象以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政黨形象。
信息在現(xiàn)代國家治理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功能,有學者將政治傳播過程中的信息網絡視為“政府的神經”[22]。作為維護黨群關系的重要保障,政治傳播的重要功能之一即是傳遞政治信息。習近平總書記給群眾的回信作為一種政治傳播實踐,實現(xiàn)了黨群之間信息與議程的雙向互動。
一方面,人民群眾得以自下而上反饋與獲取政治信息。以往,對黨的執(zhí)政理念和目標,政府當前工作重心等內容的信息,主要通過自上而下的會議、宣講、媒體報道逐級傳達。在此過程中,民眾主要作為政治信息的接受者,較少發(fā)揮能動性。這一過程主要凸顯了“到群眾中去”的特點,以至于有學者認為領導干部在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中掌握了主動權[23]。雖然《人民日報》等傳統(tǒng)主流媒體也設立了“群眾來信”等欄目,收集并刊登群眾來信,但刊載在報紙上的群眾來信多是新聞編輯在眾多來信中篩選的結果,存在信息損耗的可能。在習近平總書記與人民群眾的書信往來過程中,人民群眾首先篩選、聚焦關注焦點,并以書信形式呈現(xiàn)給黨中央領導,使最高領導能夠獲取來自基層最鮮活與真實的聲音。這一過程不僅是公眾議程顯著影響政治議程的體現(xiàn),也是政治信息“從群眾中來”的典范實踐,符合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要求,顯示了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家作主的本質。
另一方面,政治信息精準、高效、富有針對性地反饋給人民群眾。人民群眾對于政治信息的接受與認可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信息源的權威性以及議題的接近性。政治傳播主體基于以人為本的日常生活空間,即時關注民眾的生活百態(tài)、風俗文化、工作狀態(tài),重視處于民眾熱議與公共領域交叉點的話題,能夠更加有效地傳遞政治信息,激發(fā)人民群眾的政治參與熱情。作為始終踐行“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理念的黨中央領導人,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給人民群眾回信,賦予了最高權威性與準確性。同時,群眾來信的話題不僅事關個人生活,也牽涉全社會的公共價值。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肯定來信人的工作成績,褒獎來信人的辛勤付出,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新的要求,是對全社會相關群體的期望與勉勵。
思想政治引領,即在思想上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定理想信念,提高理論水平,在政治上堅定正確政治立場與政治方向,增強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引導人民群眾堅定不移跟黨走。實現(xiàn)主流價值觀的思想政治引領,不僅需要向人民群眾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念,也需要激發(fā)群眾深層的情感認同。
文字誕生以后,書信便是一種廣為使用的溝通載體。作為一種人際傳播載體,書信具有傳遞信息、溝通情感、傳播思想、傳承文明、傳達理念的重要功能。相較于政府公告、通知等公務文件,書信雖然篇幅短小,但卻具有平等、不強制、言簡意賅、針對性強等信息傳遞優(yōu)勢。通信過程中,寫信人與收信人都會認真考慮對方的觀感,精心選擇雙方共同關心的話題,在遣詞造句、語氣風格等方面顧及對方的接受程度,形成充滿人文氣息的內容。因此,相對于大眾傳媒千人一面的傳播方式,書信溝通更能有針對性地整合社會多元的價值傾向。實踐中,群眾個人經歷、社會職業(yè)、知識水平不同,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的主題與措辭也存在差異。許多收信人表示,閱讀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堅定了自身理想信念,明確了職責使命,找到了拼搏奮斗的方向。
與此同時,人民群眾對于主流價值觀的內化需要經由認知、情感與行為的過程,情感認同有助于群眾將思想自覺轉化為行動自覺。作為一種可見、可感、可觸摸的傳播載體,書信在傳遞信息之余也極容易觸發(fā)人類內心深處的情感。烽火連三月,一封家書可以使一家老少喜極而泣。革命年代,中國共產黨人夏明翰、趙一曼、江竹筠等寫給家人的信,字里行間總是交織著個人命運與家國情懷,感人肺腑。當下,移動互聯(lián)網技術迅速發(fā)展,微信、微博、郵件等便捷的移動通信工具日漸流行,紙質的書信往來因其稀少而顯得愈發(fā)珍貴。在此情境下,收信人讀到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往往會更加用心地體會回信背后的精神,激發(fā)自身的榮譽感、使命感、責任感,將一腔熱血匯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奮進征程中。因此,通過發(fā)力情感認同,習近平總書記回信有助于發(fā)揮主流價值觀的引領和感召作用,增強全社會成員的凝聚力和政治歸屬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變成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及時把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的經驗和面臨的實際情況反映出來,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盵24]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不僅是對黨的群眾路線傳統(tǒng)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也開辟了新時代政治傳播的新方式,有效傳播了黨的意志與主張,能凝聚起全體人民的精神力量。閱讀習近平總書記回信讓人備受鼓舞、倍添動力,全社會各行各業(yè)成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