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研, 陳 凡
(東北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遼寧 沈陽 110169)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突飛猛進,科技與經濟社會發(fā)展加速滲透融合?!叭祟愓谶M入一個‘人機物’三元融合的萬物智能互聯時代?!盵1]網絡媒介技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普遍運用,促進新媒體新技術與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網絡媒介技術的更迭改變了信息傳播方式和人的行為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體角色和互動關系發(fā)生改變,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時間、空間維度得到延伸和拓展,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機制、載體、方法等帶來深刻影響,也為網絡媒介技術與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創(chuàng)新帶來新的可能和機遇。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yōu)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盵2]探索網絡媒介技術與新時代高校思想教育融合創(chuàng)新的模式和機制,把握網絡媒介技術與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創(chuàng)新的形勢、特征、原則和路徑,實現“網絡媒介技術+思政”模式轉換,進而提升思政育人的質量和效果,是當前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構建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亟須破解的時代課題。
技術是人能動地改造自然的中介或手段,網絡媒介已成為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之間相互連接、作用和影響的重要載體。網絡媒介技術與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創(chuàng)新是時代發(fā)展、科技進步過程中二者之間融合與互動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媒體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介質,媒體宣傳的重要作用是發(fā)揮媒介技術優(yōu)勢和各類媒體平臺的教育引導功能。隨著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快速發(fā)展,催生出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導致輿論生態(tài)、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fā)生深刻變化。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fā)展的指導意見》指出:“以新技術引領媒體融合發(fā)展、驅動媒體轉型升級”。2019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發(fā)表題為“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fā)展,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的重要講話,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zhí)政這一關?!薄耙獔猿忠惑w化發(fā)展方向,加快從相加階段邁向相融階段”[3]。推進媒體融合發(fā)展是做大做強主流輿論的必由之路,體現在需要通過實現內容、技術、平臺、管理等方面的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質變,放大一體效能。目前,我國媒體融合已經進入以“形式融合、內容融合、體制機制融合”為主要特征的融合3.0時代[4]。2020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fā)展的意見》指出:“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體制機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術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盡快建成一批具有強大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5]。全媒體傳播體系的構建需要以先進媒體技術為支撐,只有充分釋放網絡媒介技術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創(chuàng)新的優(yōu)勢和潛能,才能實現宣傳教育引導效益最大化,進而構建網上網下一體聯動的主流輿論格局,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yè)發(fā)展的最大“增量”。
創(chuàng)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題,而技術創(chuàng)新又是教育創(chuàng)新的重要推動力量。中國1994年正式進入互聯網時代,近30年來互聯網的高速發(fā)展不斷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變革,深刻影響和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適應、改進和加強的過程中不斷創(chuàng)新?!盎诨ヂ摼W的新媒體技術快速發(fā)展,經歷了Web 1.0門戶時代(1994—2003年)、Web 2.0社交時代(2004—2010年)以及Web 3.0融媒體時代(2012年至今)三個重要歷程?!盵6]對應新媒體技術演進的三個階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由傳統的線下教育單一運行模式,逐步發(fā)展為線上線下并行發(fā)展模式、互動發(fā)展模式、融合發(fā)展模式三個階段。2017年12月,教育部印發(f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把“創(chuàng)新推動網絡育人”納入“十大育人體系”之一,將其作為新時期高校思政育人質量提升和體系創(chuàng)新的重要增長點;2018年4月,教育部印發(fā)《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積極推進“互聯網+教育”,堅持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將教育信息化作為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組成;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指出,“把新媒體新技術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資源平臺和網絡集體備課平臺”[7]。為此,完善新時代高校立德樹人工作機制,要充分認識和發(fā)揮網絡育人和網絡媒介技術的關鍵作用,積極探索構建網絡媒介技術與高校課堂教學、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媒體宣傳、學生事務管理等方面融合創(chuàng)新的工作模式,以新技術、新載體、新方法加快構建高質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
網絡媒介技術作為信息時代的一項革命性技術,對教育對象和教育活動產生了深刻影響,推動形成了新的育人環(huán)境。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形態(tài)從網絡工具觀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互聯網”演變?yōu)榫W絡環(huán)境觀下的“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8]。思想政治教育與網絡媒介技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的融合程度越來越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技術賦能的背景下實現自身創(chuàng)新發(fā)展。一方面,網絡媒體的育人功能和意識形態(tài)引導功能得到凸顯。2019—2020年,教育部先后兩次召開教育融媒體建設試點推進會,要求充分發(fā)揮教育融媒育人功能,推動教育融媒和思政工作融合創(chuàng)新,讓前沿技術為教育融媒賦新能。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與媒體宣傳深度融合。2021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指出,“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yōu)勢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主題宣傳等各類宣傳工作中,落實到黨報黨刊、電臺電視臺、都市類報刊和新媒體等各級各類媒體”[9]??梢?在思想政治教育與信息技術融合的同時,以網絡媒介技術為驅動的全媒體宣傳也成為思政育人的重要組成,這一系列重要會議和文件部署對新時期網絡媒介技術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創(chuàng)新提出了明確要求,提供了科學指引和基本遵循。
媒體宣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渠道,在網絡媒介技術與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構建“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傳播格局與高校實施“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目標對象、教育主體、實施過程、傳播介質和效果影響等方面,展現出具有一定規(guī)律性和鮮明時代性的基本特征。
技術由人類創(chuàng)造、發(fā)展、使用,并作用于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直接或間接通過網絡媒介作用于人。無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還是依托網絡媒介技術建立的網絡宣傳媒體矩陣,二者作用的對象即教育的客體都是人,可見二者融合創(chuàng)新的首要特征是目標對象的一體化。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完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guī)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10]。這就決定了網絡媒介技術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創(chuàng)新必須首先按照目標導向的原則,即采用人本身能夠有效接受信息的方式進行融合創(chuàng)新,網絡媒介技術作為介質要為育人賦能,以技術創(chuàng)新推動育人創(chuàng)新,提高思政育人的效率、效果、效益。同時,要按照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目標要求推動技術創(chuàng)新,以實現人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需求為導向促進技術與育人的融合創(chuàng)新,在遵循網絡傳播規(guī)律、網絡育人規(guī)律的同時,要符合高等教育規(guī)律、學生成長成才規(guī)律和人的全面發(fā)展規(guī)律,進而最大化地發(fā)揮網絡媒介技術的教育引導功能。
網絡媒介技術的發(fā)展讓育人工作跳出校園的“圍墻”,處在一個開放的社會大環(huán)境之中。新時代“全員育人”的主體范疇從輔導員、專任教師、黨政干部、后勤人員等校內人員,拓展為學校、家庭和社會中的組織和個人。從推動網絡媒介技術發(fā)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施的主體來看,技術創(chuàng)造、使用的主體和教育的主體都是人,因此二者融合創(chuàng)新具有全員主體的契合化的基本特征。海德格爾在《技術的追問》一文中指出:“技術是合目的的手段;技術是人的行為?!盵11]一方面,“全員媒體”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網上信息生產多元混雜,要強化網絡法治建設和管理,倡導網絡道德和網絡文明行為,營造晴朗的網絡空間。另一方面,在人創(chuàng)造并使用技術與社會的互動過程中,要遵守技術創(chuàng)新倫理,規(guī)避商業(yè)算法的裹挾,“防止利用算法干擾社會輿論、侵害網民權益等行為,防范算法濫用帶來意識形態(tài)等方面的風險隱患”[1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網絡媒介技術的融合創(chuàng)新要發(fā)揮人的主體作用,即按照人的意愿來推進,強化對技術的反思,避免被技術所控制和奴役,讓網絡媒介技術與高校思政育人的融合與創(chuàng)新始終在理性和法制的軌道上發(fā)展。
“全程育人”凸顯時間維度上全過程的有效銜接,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的課堂教育、線下思想教育活動都局限在一定的時間范圍,而網絡技術改變了信息傳播的速度和效率,把育人的過程貫穿到學生學習生活的各方面。從網絡媒介技術發(fā)展建立的“全程媒體”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程育人”的發(fā)展趨勢來看,技術與育人的融合創(chuàng)新具有全程育人協同化的基本特征。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提出“用時間消滅空間”[13]的觀點,即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最廣范圍的信息(或商品)傳遞??梢?全程媒體推動宣傳思想工作全過程發(fā)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程化必然借助網絡媒介技術方法和全程媒體渠道,發(fā)揮信息快速傳播的優(yōu)勢,克服空間距離分散和遙遠的問題,讓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傳遞觸手可及、隨時隨地,從“各自為戰(zhàn)”轉向“協同配合”,由“人找信息”轉變?yōu)椤靶畔⒄胰恕?實現學生在學期間育人過程的銜接,建立起“全程育人”的完整閉環(huán)。
5G時代高速度、低延時的網絡技術創(chuàng)新,開啟了“萬物互聯網、萬物皆終端、萬物皆媒介”的變革。“全息媒體”的傳播形式更加立體多元,文字、圖片、音視頻等媒介信息深度融合,營造出不同的“強效場景”。從創(chuàng)新信息傳遞手段和增強教育有效性的共同需求來看,網絡媒介技術與高校思政育人的融合創(chuàng)新具有全息載體融合化的基本特征。一方面,5G技術全面普及后,物聯網、云計算、可穿戴設備等新技術手段與新聞生產的進一步融合,將使“傳感器新聞”成為新聞傳播領域的“新常態(tài)”[14]。智能化新聞采編所包括的基于傳感器進行大數據采集生產新聞、機器寫作等方式,容易導致信息生產傳遞機器化。為此,校園智能化媒體生產需要強化人機協作、人工審簽,注重全息媒體的思政元素融入,確保始終堅持正確方向和主流輿論。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借助媒介“全息化”的技術優(yōu)勢,增強學生在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的參與感和體驗感,運用物聯網、傳感器、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開展身臨其境的沉浸式、體驗式教育,實現高校思政育人的載體立體多元和效果入腦入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周期長,效果難于量化評估和反饋,而網絡媒體的傳播效益易于數據化呈現,點擊量、點贊量、轉發(fā)量、評論量等數據能夠全面體現傳播效能,并與受眾的反饋建立密切聯系。從增強媒體傳播效能和提升教育效果的功能需求來看,網絡媒介技術與高校思政育人的融合創(chuàng)新具有全效功能互促化的基本特征。一方面,依托網絡媒介技術收集、研判網絡輿情和學生思想動態(tài),加強思政育人的預測、調研和反饋,基于用戶畫像、需求分析、行為習慣等大數據技術功能,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眾化、精準化實施,在了解用戶基礎上增強交流互動和情感溝通,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化水平。另一方面,相對于傳統媒體單一的信息傳播功能,“全效媒體”平臺很好地集成了信息、服務、社交等功能,校園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要盡快實現從相加到相融的轉化,放大媒體傳播的一體化效能,要結合師生學習生活工作中的實際需求策劃選題、生產內容、提供服務,以生動活潑的形式避免校園媒體刻板、嚴肅的官方形象,實現線上與線下宣傳思想工作融合聯動,促進信息傳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更精準、更生動、更有效。
網絡媒介技術與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創(chuàng)新是一個開放互動的工作系統,在把握二者融合創(chuàng)新的形勢任務和基本特征基礎上,要從思維理念、體制機制、教育目標、育人效果、工作載體、方式方法等方面統籌加以考量,探尋各要素之間的互動關系,為技術與育人的有機融合確定可遵循的正確方向和基本原則。
育人理念的更新是一個實時動態(tài)的過程,需要針對育人環(huán)境、主客體群體特征、育人載體和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變化及時調整。目前,網絡媒介技術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創(chuàng)新還存在規(guī)律認識不充分、導向不鮮明、融合創(chuàng)新度不強等問題。一方面,要深刻認識育人對象和環(huán)境的變化。馬克思指出:“人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同樣,環(huán)境也創(chuàng)造人?!盵15]全媒體時代呈現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的特征,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10.32億。就高校而言,互聯網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禁錮,教育主客體的自媒體普及覆蓋率高,學生喜歡在網絡平臺聚集、交流、學習、娛樂,信息媒介的選擇多元多樣、難以掌控,所接受的信息內容紛繁復雜、難以把握。為此,要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根據育人對象特征的變化和教育活動的需要,主動適應、改造和變革育人環(huán)境。另一方面,要及時以新理念建立新機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須從傳統的以思政課程為主渠道、以日常思想教育為主陣地、以搶占網絡思想教育新陣地為補充的傳統模式,主動轉向以“網絡媒介技術+思政”融合創(chuàng)新為理念指導下的新模式,科學認識網絡媒介技術發(fā)展規(guī)律和網絡傳播規(guī)律,堅持問題導向,加強頂層設計,建立健全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機制,打造全天候、全領域、全媒介相貫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高校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我們的教育必須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ǎng)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當前,網絡媒介技術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存在教育目標導向弱化、重視流量而忽略效果等問題。一方面,要始終堅持教育目標的主導。即無論應用哪一種網絡媒介技術,都要為實現教育目標服務。1964年,麥克盧漢在《理解媒介》一書中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著名論斷,如:“電話問世了,出現了耳朵和嗓音的延伸”[16]??梢?媒介在使用過程應按照人的意愿發(fā)揮人體器官延伸工具的作用。然而,西方國家的意識形態(tài)滲透、自媒體的商業(yè)化增加了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安全風險,算法偏見、流量至上、網絡水軍等多是被商業(yè)利益驅動,“資本的逐利性決定了媒介技術應用過程中的商業(yè)利益必然處于優(yōu)先地位,相應的社會效益和政治效益面臨被遮蔽的風險”[17]。為此要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tài),落實新聞宣傳的黨性原則,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另一方面,要注重發(fā)揮網絡媒介技術的育人功能。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要把優(yōu)良傳統和新技術新手段結合起來,始終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如:結合人們對于信息傳遞速度和智能化的需求,推動5G、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AI(人工智能)等沉浸式媒介技術在高校思政育人領域的發(fā)展和運用,增強高校思政育人的吸引力、感染力、針對性和實效性。
人在哪里,宣傳思想工作的觸角就延伸到哪里,技術能夠在哪個環(huán)節(jié)發(fā)揮育人作用,就要推進網絡媒介技術在哪個領域與思想政治教育實現融合創(chuàng)新。保羅·萊文森關于媒介進化提出“人性化趨勢”的人本主義理論,認為媒介技術的進化取決于人的理性選擇,即“物競人擇”[18]。當前,網絡媒介技術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存在技術融入環(huán)節(jié)缺失、媒體融合程度不高、網絡陣地有影響力的新媒體平臺不足等問題。一方面,要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領域的技術流程再造。在后疫情背景下通過直播教學、遠程教學、精品資源共享、網絡學習空間等媒介技術載體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依托微信、微博、知乎論壇、QQ空間、抖音號等自媒體平臺完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運用輿情監(jiān)測軟件、大數據算法統計、用戶畫像分析等技術豐富日常思想教育模式和手段。另一方面,要加快推進媒體融合發(fā)展。推進新舊媒體融合共生、融媒體與思政育人深度融合,建立“報、網、微、端、屏”媒體矩陣,實施“策、采、編、發(fā)、運”全流程技術創(chuàng)新,增強內容供給,創(chuàng)作“爆款”產品,打造深受學生喜愛、關注和參與的校園主流媒體,一體化增強全媒體傳播效益和育人功能。
網絡時代改變了傳統思政教育由教師單向輸入、學校單一主體實施的工作局面和資源配置方式,育人主體更加多元,育人的時空更加立體,學生的需求更加自主。當前,網絡媒介技術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創(chuàng)新過程中存在育人資源分散、缺少銜接互動、適應新形勢創(chuàng)新育人方式方法不足等問題。一方面,要促進育人資源要素全面整合。如通過網絡媒介技術建立教育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學習生活服務平臺、文化交流平臺、管理協作平臺、溝通交流平臺等,統籌協調線下線上教育資源,滿足學生的學習生活、精神和發(fā)展等方面的需求,構建“人人、時時、處處”育人格局,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成才。另一方面,要推動育人方式方法創(chuàng)新。網絡媒介融合了口語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電子媒介等所有媒介功能,是人類創(chuàng)造并更樂于接受的現代媒介形式,在受教育者自主選擇信息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實現信息傳遞和價值引導。高校教育融媒體建設要堅持“導向為魂,移動為先,創(chuàng)新為要,內容為王”的原則,強化隱性教育與顯性教育相結合的方式方法,以寓教于樂的互動交流形式達到教育引導的目的,讓思政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活”起來、網絡文化產品“火”起來,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全媒體傳播格局改變了網絡交往實踐中“主體—介體—客體”結構的角色和互動關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平等交流、實時互動,學生的主體性得到極大提升。當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網絡媒介融合創(chuàng)新過程中存在師生網絡角色調整不到位、網絡話語體系轉換相對滯后等問題。一方面,要構建師生之間新型主客體關系?!拔蔷W絡思想政治教育產生、存在、發(fā)展的根本前提”[1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定位要從單向的權威灌輸型變?yōu)殡p向的互動交流型教育模式,從要求學生怎樣被動接受變?yōu)槲龑W生怎樣主動選擇,從線下的顯性主體延伸到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隱性主體,實現思想觀念和媒介素養(yǎng)的雙重轉型。另一方面,要構建新型網絡話語表達體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握學生心理和需求,全面掌握新媒體使用技能、網絡輿論引導藝術,深入網絡社區(qū)讓自己“時髦”起來,提高話語的時代感,熟悉運用網絡流行語、熱搜詞匯、網絡表情包等交流形式,真正做到把“思政內容”轉化為“網絡語言”,把“大道理”轉變?yōu)椤靶」适隆?進而達到有效溝通、互動、引導的教育效果。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新技術、新手段相結合,要聚焦培養(yǎng)時代新人的目標要求,緊密結合校園媒體融合發(fā)展、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完善“三全育人”體制機制的現實要求,立足師生思想實際和面臨的問題,實現“網絡媒介技術+思政”模式轉換,全面革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機制、體系、載體、方式和話語表達方式,提升新時代高校立德樹人工作成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動適應育人環(huán)境新變化, 深入研究網絡信息時代育人工作的基本特征和發(fā)展趨勢, 將網絡媒介技術帶來的時代“紅利”轉化為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動力”。 一是樹立“網絡媒介技術+思政”思維理念。 充分認識網絡媒介技術在爭奪意識形態(tài)主導權、互聯網話語權, 提升新時期思政工作實效性中的重要性, 以強化“網絡媒介技術+思政”思維為導向深化育人理念。 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目標, 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推進理念創(chuàng)新、基層工作創(chuàng)新, 以技術創(chuàng)新為突破口實現教育手段創(chuàng)新, 積極構建與網絡媒介傳播規(guī)律相適應的育人理念、體制機制、載體方法, 使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始終保持生機活力。 二是健全“網絡媒介技術+思政”制度體系。 推進理念更新向實踐轉化, 出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專項指導文件, 完善優(yōu)秀網絡文化成果評價認定制度, 探索網絡育人工作量認定辦法, 圍繞組織領導、責任分工、資源投入、學習培訓、考核激勵等建立健全制度體系和長效機制。 三是優(yōu)化網絡媒介技術倫理與道德的社會價值秩序。 做好對網絡媒介的生產內容、傳播路徑、技術賦權、資本滲透等方面的監(jiān)察監(jiān)管, 強化網絡綜合治理, 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讓網絡媒介技術“為我所有”“為我所用”, 成為充分釋放育人效能的有力武器,形成網上網下同心圓。
高校要充分發(fā)揮網絡媒介技術優(yōu)勢,在網絡媒介與人的信息連接和互動過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以推進“網絡媒介技術+思政”改革促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不斷完善“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機制。一是在育人主體上從“部分”轉向“全員”。擴大網絡媒介環(huán)境下教師主體、學生朋輩、社會媒體、自媒體大V等育人主體“朋友圈”,促進育人主體良性互動,全員樹立育人意識,履行育人之責,產生育人之效。二是在育人過程上從“階段”轉向“全程”。通過網絡媒介技術建立信息及時感知、動態(tài)監(jiān)控、預先研判機制,全面準確地把握青年學生的思想狀況,讓思政育人貫穿學生各年級、各班級、學習生活各方面;充分運用網絡媒介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科學評價思政育人效果,為思政工作供給側改革提供有效參照,實現全過程育人預測、銜接和評估閉環(huán)式運行。三是在育人方位上從“單方位”轉向“全方位”。依托網絡媒介技術聯動教學、管理、服務等各部門,匯集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同時,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由教育“接受者”轉變?yōu)椤皡⑴c者”,搭建起課上課下、網上網下、校內校外集于一體的全方位立體化育人空間。
新時代加快構建高校思政工作體系過程中,要將網絡育人作為新時代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和水平、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創(chuàng)新的重要內容,打造高校“網絡媒介技術+思政”工作格局。一是要讓網絡媒介技術融入思政體系構建。在理論武裝體系、學科教學體系、日常教育體系、管理服務體系、安全穩(wěn)定體系、隊伍建設體系、評估督導體系等構建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和運用網絡媒介技術優(yōu)勢和網絡媒介載體優(yōu)勢,以“網絡媒介技術+思政”促進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識、社會實踐教育各環(huán)節(jié)。二是綜合運用媒介融合技術開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形式,豐富在線教學載體,借助慕課、云課堂、雨課堂、在線教學APP、虛擬仿真教學、網絡互動研討等技術手段,推動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教學技術流程再造,充分釋放課程主渠道思政育人效能。三是要推進線上思政與線下思政有效銜接。教育活動的策劃實施要針對學生“現實存在”和“虛擬存在”兩種存在形態(tài),充分考慮線上和線下的銜接聯動、優(yōu)勢互補,將線下思政的有效經驗、典型模式遷移上網,為線上思政提供基礎支撐、豐富資源供給;依托線上思政的技術優(yōu)勢和創(chuàng)新理念為線下思政拓展發(fā)展空間、提升工作效能,實現網絡思政與日常思政的協同育人,最大程度上提升育人實效。
高校要積極拓展全媒體工作載體,擴大“網絡媒介技術+思政”傳播效能,注重把思政元素融入信息傳播載體,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一是要豐富媒介融合傳播矩陣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重點建設一批具有服務力、吸引力和黏合度的校園網絡媒體,增強“兩微一端”、短視頻平臺、校園“學習強國”號、中國大學生在線等網絡陣地的示范性、引領性和輻射度,發(fā)揮媒介融合傳播交互性、多樣性、廣譜性優(yōu)勢,開發(fā)微視頻、視覺設計、卡通形象、H5、MG動畫等新技術形式的教育內容,推進“全程、全息、全員、全效”媒體與思政育人深度融合,增強校園主流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要打造智能化“融媒體”平臺。建設集“指揮管理系統、全媒體數據庫、新聞作品生產加工”等功能于一體的管理信息平臺,完善“一體策劃、集中采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工作機制,實現全媒體呈現、精準性畫像、分渠道發(fā)布、全場域研判,發(fā)揮全媒體“矩陣”對高校思政工作的促進作用。三是要嚴格落實網絡意識形態(tài)責任制。把牢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成立專門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進一步理順從上到下責任遞進體系,明確各司其職的權責界限,完善用網管網的制度規(guī)范,嚴格網絡信息發(fā)布審核流程,依法依規(guī)加強網絡社會管理,牢牢掌握意識形態(tài)工作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
網絡已經成為青年學生最為重要的信息平臺,要通過網絡媒介技術吸引、凝聚學生,探索更具時代熱度、情感溫度、思想深度的育人方式,增強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引導實效。一是要掌握跨越時空限制的網絡思政育人方法。教育工作者要熟悉和具備網絡媒介平臺使用常識、規(guī)律、技能和方法,既要走進社交互動類平臺了解熱點話題、參與討論,與學生開展隱性互動,又要加入短視頻直播類平臺與學生用情感化、生活化、故事化的方式進行顯性交流,真正成為運用現代網絡媒介技術方法的行家里手。二是要開展校園網絡文化作品培育和精神文明引領。深入實施網絡內容建設工程,充分利用網絡媒介技術衍生作品的親和力、藝術性、趣味性特點,引導和扶持師生積極創(chuàng)作導向正確、內容生動、形式多樣的網絡文化產品,舉辦豐富多彩的網絡文化活動,實施網絡文明志愿行動,打造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環(huán)境。三是要推動校園數字化育人環(huán)境建設。在智慧黨建團建、學生事務管理、心理咨詢、就業(yè)服務等方面推進與信息技術的數字化融合,在平臺建設、內容生成、傳播渠道、用戶分析等方面發(fā)揮網絡媒介技術優(yōu)勢,增強優(yōu)質教育資源供給的普惠性,提升師生學習生活工作的便捷性,全方位建構網絡育人生態(tài)鏈,通過“定制化”成長服務推進“精準化”思政育人,實現數字化環(huán)境“隨時、隨地、隨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效。
思想政治教育本質上是一種價值傳播和勸導行為,在新興且復雜多變的媒介技術融合語境下,需要借助互聯網思維對傳統話語表達的邏輯進行優(yōu)化,對話語表達的范式、角度、內容進行轉化,讓價值傳播深度融入受教者的網絡話語體系。一是建立媒介技術融合語境下多元話語表達形態(tài)。加強教職工網絡媒介素養(yǎng)教育和培訓,提升網絡媒介技術駕馭能力,充分挖掘貼近學生思想、心理、情感和生活實際的教育內容,建立不同網絡環(huán)境下的多元表達方式,讓話語體系更具道義感召力和思想穿透力。在表達方式上要充分認識網絡空間中教育雙方呈現的“平等化”傾向,轉變居高臨下的教育姿態(tài),豐富對話技巧,促進有效溝通,讓話語和敘事形式能夠打動人,實現在“網言網語”中的思想引領,推動教育模式由灌輸“訓話”轉變?yōu)榻涣鳌皩υ挕薄6翘岣呔W絡輿情和風險應對處置能力。深刻認識自媒體背景下網絡意識形態(tài)風險挑戰(zhàn)加劇的嚴峻形勢,建設網絡輿情工作隊伍和網絡評論員隊伍,提高網上議題設置能力和輿論引導水平,在熱點捕捉、趨勢研判、介入疏導、信息管控、應急處置等各環(huán)節(jié)做到及時妥善,避免輿情風險擴大及衍生風險的出現。三是強化網絡陣地管理和網絡信息安全。將維護網絡信息安全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加強自媒體平臺信息監(jiān)測和引導,及時排查網絡信息安全隱患,在完善組織領導、健全體制機制、科技手段支撐、專業(yè)隊伍保障等方面進行統籌謀劃落實,為學校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