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辛棄疾與陳亮交游考述

2022-11-25 01:35
關鍵詞:稼軒陳亮臨安

邱 陽

(長春師范大學 學報編輯部,吉林 長春 130032)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與陳亮(1143—1194,字同甫,號龍川)在宋金對峙、戰(zhàn)爭陰云密布的南宋中前期,不斷上書諫言獻策,矢志恢復中原。二人力主恢復中原之偉岸人格及相互唱和之光輝詞作彪炳千秋,然對二人定交、鉛山之會、考亭之會等重要交游事件之發(fā)生時間,由于史載不詳而頗多爭議。弄清這些問題,不僅對研究辛、陳二人生平有重要意義,且對了解孝宗時期其他文人學士之生平交游活動有所助益。

一、辛陳定交時間考辨

趙溍《養(yǎng)疴漫筆》雖有同甫斬馬與稼軒定交之記載,然既未言明二人定交時間,所載事跡亦近于傳奇,故歷來學者多不信其說。關于辛陳定交年份,學界目前主要有三種說法:乾道六年(1170)(1)姜林洙:《辛棄疾傳》,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4年,第167頁。 蘇淑芬:《辛棄疾與陳亮交游考》,《東吳中文學報》1996年第2期。、淳熙二年(1175)(2)辛更儒:《辛棄疾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81—183頁。、淳熙五年(1178)(3)劉乃昌:《辛棄疾與陳亮的鵝湖之會》,《山東師院學報》1978年第4期。 方如金、姜鵬:《陳亮交游考》,《溫州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茲據相關文獻加以辨析。

淳熙十年(1183)春,陳亮致書辛棄疾:

亮空閑沒可做時,每念臨安相聚之適,而一別遽如許,云、泥異路又如許。本不欲以書自通,非敢自外,亦其勢然耳。前年陳詠秀才強使作書,既而一朋友又強作書,皆不知達否?……去年東陽一宗子來自玉山,具說辱見問甚詳,且言欲幸臨教之。孤陋日久,聞此不覺起立?!猩醪豢裳?。……

四海所系望者,東序惟元晦,西序惟公與子師耳。又覺戛戛然若不相入,甚思無個伯恭在中間撋就也?!?/p>

前年曾訪子師于和平山間,今亦甚念走上饒,因入崇安。但既作百姓,當此田蠶時節(jié),只得那過秋杪。如聞作室甚宏麗,傳到《上梁文》,可想而知也?!ツ炅烈嗥饠甸g,大有鷦鷯肖鯤鵬之意,較短量長,未堪奴仆命也。又聞往往寄詞與錢仲耕,豈不能以一紙見分乎?(4)是書所云錢仲耕即婺州守錢佃,淳熙八年(1181)至淳熙十年(1183)十一月在任。鄧廣銘《辛稼軒年譜》考辨稱,辛稼軒往往寄詞與錢仲耕,當系錢尚在婺州時事;又,此書并無一語道及淳熙十一年甲辰(1184)獄事,故必作于淳熙十一年之前;“因入崇安”指入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筆者注)訪朱熹,而朱于淳熙九年(1182)尚在浙東提舉任,是年秋方去職家居,故此書必作于淳熙九年之后。綜合判斷,陳氏此書作于淳熙十年春無疑。此說可信?!懊駠蹦觊g顏虛心《陳亮年譜》及陳思《稼軒先生年譜》將該書系于淳熙十三年(1186),梁啟超《辛稼軒先生年譜》將其系于淳熙十五年(1188),皆誤。

此書為現存辛、陳通書之僅見者。其間透露出諸多信息:其一,同甫與稼軒曾于臨安相會,此后至淳熙十年再未謀面。其間,同甫于淳熙八年(1181)兩致稼軒書,然未得回復;淳熙九年(1182),稼軒在玉山遇東陽一趙氏宗子,詢問同甫之況甚詳,并有訪同甫之計劃,然未成行。其二,稼軒與晦庵同為同甫所敬重者,然二人思想言論差異甚大。同甫自感與二者身份有差,兼因呂祖謙病逝,其對不能調停辛、朱之別頗感遺憾。其三,同甫欲于是年秋訪稼軒與朱子,亦未果。其四,對稼軒“往往寄詞與錢仲耕”而不予己片紙,同甫頗有醋意。

由上觀之,淳熙十年(1183)之前,陳亮與辛棄疾僅在臨安有一面之緣,晤面后因人生發(fā)展路向各異而音訊漸稀。確切掌握辛、陳二人此前歷年行跡,是考定其定交年份的重要前提。

紹興三十二年(1162)六月,陳亮隨周葵赴臨安。乾道元年(1165),亮受父母之命返鄉(xiāng)就姻于義烏何氏。三年中,陳亮一直客居臨安周葵府中(5)陳亮《劉夫人何氏墓志銘》:“紹興之季,余客臨安凡三載……乾道改元,余往就婚姻?!薄4碎g,辛棄疾于紹興三十二年正月遵耿京之命奉表歸宋,高宗勞師建康,授其承務郎、天平節(jié)度掌書記。閏二月,耿京為叛徒張安國、邵進所殺,辛棄疾率部徑趨金營縛安國以歸,獻俘行在,仍授前官,改差江陰簽判,時年二十三(6)脫脫等:《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12161—12162頁。。乾道元年,辛棄疾獻奏《美芹十論》極論抗金大計,是年改任廣德軍通判(7)《鄧廣銘全集》第2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91—492頁。。由此可見,紹興末至乾道初,由金歸宋的辛棄疾一直在外任官,與客居臨安之陳亮并無可能相識。

乾道五年(1169)春,陳亮以婺州解元身份應試禮部,為有司黜落(8)陳亮:《陳亮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7頁。。夏六月,友人呂祖謙除太學博士(待闕),亮尚在太學。秋,仕途失意之陳亮決意東歸,杜門求志。陳亮此次赴臨安約居半載,然辛棄疾本年尚在建康通判任,二人無緣結識。乾道六年(1170)五月,呂祖謙除太學博士;辛棄疾入對延和殿,“論南北形勢及三國、晉、漢人才”(9)畢沅:《續(xù)資治通鑒》卷141“孝宗乾道六年”,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第3777頁。按辛棄疾入對乃在五月戊寅之后、壬午之前,具體何日未詳。,獻《美芹十論》《九議》,遷司農寺主簿(10)《宋史》本傳未言稼軒遷司農寺主簿在何時,梁啟超、陳思、鄧廣銘等諸譜均認為在入對延和殿之后不久,即乾道六年夏五月或稍后。稼軒《祭呂東萊先生文》:“棄疾半世傾風,同朝托契。嘗從游于南軒,蓋于公而敬畏?!卑磸垨?號南軒)于乾道六年五月由嚴州入朝任吏部員外郎,呂祖謙亦于此時除太學博士。乾道七年六月,張栻出知袁州??芍郧懒晗闹疗吣晗?,辛棄疾與張栻、呂祖謙同在臨安任朝官。。秋,陳亮再返臨安,與友人陳傅良一同參加太學考試,傅良入太學而亮未中(11)顏虛心《陳龍川先生年譜》云:“(乾道六年)歲首,在太學?!?,去臨安。”此說不確。按陳亮于乾道五年秋已返永康,六年秋方返臨安參加太學秋試。。雖未中選,陳亮卻得以結識薛季宣等一眾官員。辛棄疾上《美芹十論》《九議》,同此前一年陳亮上《中興五論》內容及上書結果多有相似。作為陳亮從表兄及好友之呂祖謙或在此時介紹二人相識。此外,乾道四年至六年(1168—1170),辛棄疾在任建康通判期間,多得總領淮西江東軍馬錢糧(治所在建康)葉衡之提攜;乾道四年,葉衡亦曾大力援救陳亮之父陳次尹脫獄。故對于辛、陳而言,葉衡皆為知遇恩人。陳亮于乾道六年赴太學試期間,經由葉衡之介紹結識稼軒亦未可知。惜由于文獻佚失,今已無直接文字證明辛、陳定交于此時。

淳熙二年(1175)六七月間,陳亮再赴臨安,并與劉元實、唐與正宴飲于丞相葉衡府中(12)辛更儒《辛棄疾研究》云本年(淳熙二年)上半年陳亮在臨安,不確。按此年五月,亮致書呂祖謙,附新成之《三國紀年序引》及諸《贊》就教,時呂氏在建寧與朱子論學而未見陳書,亮遂于六月復書。又,陳亮有《賀新郎·同劉元實、唐與正陪葉丞相飲》詞一闋,作于本年初秋葉衡居相期間。則亮赴臨安當在六月中下旬,具體緣由未詳,或有借謝葉衡救亮父一事求助之意。七月,亮之弟子孫貫卒;八月,叔祖陳持卒。九月,二者皆葬,亮均親臨,可知其此次赴臨安時日非長。。是年六月辛酉(十二日),辛棄疾由倉部郎中轉任江西提刑,“節(jié)制諸軍,討捕茶寇”(13)脫脫等:《宋史》,第659頁。。秋七月初,稼軒離臨安,赴江西提刑任。按辛棄疾于淳熙元年(1174)任江東安撫司參議官,再次作為時任建康留守兼江東安撫使葉衡之僚屬,深得葉之器重。葉衡入相后,“力薦棄疾慷慨有大略”(14)脫脫等:《宋史》,第12162頁。。淳熙二年秋七月初,葉氏于府中宴請陳亮等人時,稼軒已離都赴任。至于六月間辛、陳是否得由會面,難以查考。

淳熙五年(1178)春正月丁巳(二十二日)(15)《宋史紀事本末》卷79“陳亮恢復之議”,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851頁。按淳熙五年正月朔日為丙申,故丁巳為二十二日。方如金、姜鵬《陳亮交游考》一文認為亮上書在十九日,誤。,陳亮復至臨安,更名同,詣闕上書。書奏,孝宗赫然震動,欲擢用之,而大臣惡其直言無諱,交沮之,乃有都堂審察之命。八日不得命,再上書,復不報。又兩日,上第三書,時已二月初。書上,眾大臣“議與一官,以塞上意”(16)陳亮:《陳亮集》,第260頁。。亮不堪受辱,自謂上書乃欲“開社稷數百年之基”,非為博取一官,遂渡江而歸(17)陳亮離臨安東歸之日,史載未詳。其在《上孝宗皇帝第三書》中發(fā)語沉痛地表示:“臣今更待罪三日而后渡江,誓將終老田畝以弭群論,以報陛下拔臣言于眾中之恩?!薄稄秃问搴瘛芬嘣疲骸爸淮┫γ?,即繳還于上而竟東歸耳。”則其渡江而歸當在二月三日前后,此次在臨安逗留約半月。方如金、姜鵬《陳亮交游考》誤將陳亮《與尤延之侍郎》一書系于本年(實為淳熙十五年),并謂亮之上孝宗皇帝第二書、第三書之間相隔十天,顯誤。。而此年二月,辛棄疾尚在江西安撫任(18)《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二之二○:“(淳熙五年二月)二十五日,知興國軍黃茂材特降兩官。以江西安撫辛棄疾言茂材過數收納苗米,致人戶陳訴故也?!保率家源罄砩偾湔偃肱R安(19)辛棄疾《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楊濟翁、周顯先韻》其三:“淳熙丁酉,自江陵移帥隆興。到官之三月被召。”《宋史》本傳:“遷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以大理少卿召?!庇郑鼙卮蟆段闹壹肪?5《吏部尚書鄭公丙神道碑》:“(鄭丙)徙大理少卿,(淳熙)五年二月也。尋擢秘書少監(jiān)。”可知辛棄疾乃在三月被召,接替鄭丙任大理少卿。。其入臨安時,陳亮早已返回永康,故本年辛、陳并無見面之機。有學者據陳亮于淳熙五年致呂祖謙、石天民書中所云辛幼安等諸人被召還入朝事(20)陳亮《與呂伯恭正字》第2書:“辛幼安、王仲衡俱召還。”《與石天民》:“辛幼安王仲衡諸人俱被召還。”,認為辛、陳二人于本年春初識或重逢,不免武斷。陳亮在致呂氏書中亦問及朱熹之況,而此時陳、朱二人尚未識面。故以陳氏書提及稼軒召還入朝一事作為二人于此年在臨安相聚之證據,顯然不可靠。

淳熙五年上書無果后,陳亮失意地回到永康,確乎開啟了“終老田畝”之生活模式,以兌現當初的誓言。在數年的辛勤努力下,其家境大為好轉,甚至于淳熙九年(1182)開始致力于營建亭臺樓宇。在此期間,辛棄疾歷仕湖北、湖南、江西等地,淳熙九年則開始長期的上饒家居生涯。因而,自淳熙五年二人離開臨安至淳熙十年陳亮致辛棄疾書時,二人均未再赴臨安,亦未曾再度晤面。

由上可知,淳熙十年以前,陳亮與辛棄疾僅有乾道六年與淳熙二年有可能在臨安謀面。兩次機緣,葉衡均為不可忽視之人物。而淳熙二年陳亮在臨安時,“茶寇”氣勢甚張,辛棄疾受命督捕,亟待赴任,恐無閑暇結識新朋。結合陳亮書中所言“臨安相聚之適”,則二人初識于乾道六年大概可定。

二、淳熙鉛山之會

淳熙十年(1183),陳亮約秋后訪辛棄疾于上饒,再入崇安訪朱熹,因事未果。辛、陳之重逢,遂又延宕至數年之后。

淳熙十四年(1187)秋,陳亮以故赴浙西,取道臨安,適逢高宗皇帝崩(21)《陳亮集》卷29《與周丞相》:“亮至節(jié)后,以小故一到浙西,取道行都”;卷27《與章德茂侍郎》第2書:“亮十月八日入都”。此二書皆作于淳熙十四年。又,《宋史》卷122“禮志 七十五”:“淳熙十四年十月八日,高宗崩?!?。對于一生極力主張恢復中原之陳亮而言,始終奉行對金議和路線的高宗病逝無疑是一件值得振奮之事。他期待孝宗皇帝能借此機徹底擺脫掣肘,拋棄議和政策,激勵群臣,共圖恢復中原。因而,是年冬,陳亮由東陽赴信州鉛山與辛棄疾相會(22)《(同治)廣信府志》卷九之十三:“陳亮……素與辛幼安友善。幼安寓鉛山,亮自東陽造焉,留十日別去?!薄?同治)鉛山縣志》卷18所載同此。辛更儒《辛棄疾集編年箋注》認為,婺州于三國吳時為東陽郡,此用古郡名,謂同甫自婺州來。其說可從。,并約朱熹會于紫溪(23)《(嘉靖)鉛山縣志》卷3:“紫溪鎮(zhèn),去縣南四十五里,路通閩。舊有驛,今遷為車盤驛?!薄?同治)鉛山縣志》卷2:“紫溪市,去縣治南四十里。昔名鎮(zhèn),今改為市,人煙輳集,路通甌閩。”可見此地當為稼軒精心挑選相會之地,以便陳亮與朱熹由浙閩往返。,共商世事與學問。辛、陳二人于鉛山相會期間“憩鵝湖之清陰,酌瓢泉而共飲”(24)《(嘉靖)鉛山縣志》卷2:“鵝湖山,在鵝湖鄉(xiāng),去縣北一十九里?!缴嫌泻?,生荷,名荷湖。又龔氏居其旁,蓄鵝成群,因曰鵝湖?!薄?同治)鉛山縣志》卷5:“瓢泉,在縣東二十五里。泉為辛棄疾所得,因而名之?!卑雌叭緸槠谒即逯苁纤校疚跏?1185)辛棄疾購之并易其名。(辛棄疾《祭陳同甫文》),極盡歡愉。其后,二人赴紫溪共待朱熹,惜朱氏爽約未至,陳亮遂“飄然東歸”。別后次日,稼軒思與同甫相會之樂,眷戀殊甚,故起而追之,然由于“雪深泥滑”,至鷺鷥林便不得前。稼軒悵然若失,“獨飲方村……夜半投宿吳氏泉湖四望樓,聞鄰笛悲甚”(25)稼軒追同甫沿途所涉地名,由于年代久遠而眾說紛紜。結合辛更儒《辛棄疾集編年箋注》及程繼紅《帶湖與瓢泉——辛棄疾在信州日常生活研究》之實地考察,大致可以認定:鷺鷥林在今上饒瀘溪南岸、松坪之北;方村在今上饒縣西南茶亭鎮(zhèn)南昆山村與松坪村之間,亦處瀘溪之南;吳氏泉湖在方村南二十五里,今屬鉛山縣稼軒鄉(xiāng)馬鞍村,西南距瓢泉十余里。,賦《賀新郎》以見意:

把酒長亭說。看淵明,風流酷似,臥龍諸葛。何處飛來林間鵲,蹙踏松梢殘雪。要破帽多添華發(fā)。剩水殘山無態(tài)度,被疏梅,料理成風月。兩三雁,也蕭瑟。

佳人重約還輕別。悵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斷車輪生四角,此地行人銷骨。問誰使君來愁絕?鑄就而今相思錯,料當初,費盡人間鐵。長夜笛,莫吹裂(26)辛更儒:《辛棄疾集編年箋注》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第1072—1073頁。。

開篇憶二人相聚時把酒縱論世事之豪情。詞人既以陶淵明、諸葛亮之風流倜儻自期,亦以其比擬陳亮。歡飲之時,有林中飛鵲從樹梢掠過,蹙踏殘雪至詞人帽上,好似平添幾多白發(fā)。此時稼軒及同甫皆已年近五旬,漸向衰暮,報國殷切之心隱然可見?!笆K畾埳健睅拙浔砻媸窃诿鑼懰萆胶?、僅靠幾枝疏梅點綴風月之冬季荒涼蕭瑟景象,實則暗喻南宋在朝廷長期茍安政策下僅剩殘山剩水的悲情現實。詞人雖不直接痛斥時局,其憤懣之情卻已溢于言表?!笆K畾埳健敝[喻,在宋末乃至明末清初更是被遺民詩人大量使用,表達對國勢危亡之擔憂與收拾山河之壯志(27)楊念群:《何處是“江南”——清朝正統(tǒng)觀的確立與士林精神世界的變異》第一章“‘殘山剩水’之喻與清初士人的‘出處’選擇”,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第20—58頁。。

詞之下片寫追趕同甫行路之難及對朋友的極度思念之情,與詞之小序相呼應。友人雖已分別,稼軒卻仍未盡興,故就道急追。然天寒地凍,水無行舟,車輪亦似生出四角而前行艱難,詞人急切、悵惘之情不待多言。詞人在凄怨笛聲中以自我設問之方式,表達了自己與同甫相知之深與分別之恨。

此作雖為追懷友人之作,卻因夾雜家國之感而倍顯凄涼悲壯,為稼軒詞中之上品,千百年來廣為傳頌。稼軒作此詞后,已東歸返婺之陳亮心有靈犀,致書索詞。得詞后,和作同韻《賀新郎》一首:

老去憑誰說?看幾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長安今余幾?后死無仇可雪。猶未燥當時生發(fā)。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間,那有平分月。胡婦弄,漢宮瑟。

樹猶如此堪重別!只使君,從來與我,話頭多合。行矣置之無足問,誰換妍皮癡骨!但莫使伯牙弦絕!九轉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尋常鐵。龍共虎,應聲裂(28)陳亮:《陳亮集》,第404頁。。

同甫之作,承稼軒“華發(fā)”之喻,開篇即嘆年已老大,不唯壯志難酬,得一志同道合之友共論國事亦為不易。開篇一問,突出與稼軒感情之深,亦為全詞籠罩一層悲壯氣氛?!熬缚抵儭焙?,南渡之中原父老日漸離世,年輕一輩則自幼即視南北分立為固然。對南宋而言,金人為滅國俘君之大仇,宋之舊疆半入于金。而南宋朝廷長期實行對金妥協議和政策,人們已習慣南北分裂之態(tài)。長此以往,恢復中原則永無可期?!岸嗌俸?,算世間,那有平分月”,每念及此,詞人便有錐心痛恨之感。同甫一生,始終心系恢復,其在上孝宗皇帝書中亦多次表達對金人之痛恨,如:“夷狄……與中國抗衡,儼然為南北朝”(《第一書》);“版輿之地,半入于夷狄,國家之恥未雪,而臣子之痛未伸”(《第三書》);“皇天全付予有家,而半沒于夷狄,此君天下者之所以當恥也”(《戊申上書》)。其忠憤之情噴薄而出,今人讀之仍感奮不已。

詞之下片轉入抒情。瓢泉、鵝湖之會雖極歡樂,卻無奈太匆匆。離別之時,念及俱已老大、后會無期,自是難分難舍。同甫因行事乖張,屢遭世人側目甚至打擊,然心中恢復中原之念終不可滅。其與稼軒因同有報國之壯志,性情亦相似,故談話頗為投機。詞之最后,同甫以九轉丹砂點鐵成金之喻,與稼軒共勉。雖時局危殆,然二人之友情感染著雙方:要抓住一切時機為國效力,實現人生素志。

其后,稼軒與同甫繼續(xù)唱和,持續(xù)至次年(淳熙十五年,1188)方罷。辛、陳此番同韻唱和,所作五首《賀新郎》(辛二首,陳三首)皆成詞史名篇。二人之深摯友誼為后世學者、文人津津樂道,而其愛國壯志更是激勵了歷代無數仁人志士。

特別值得指出的是,辛陳鉛山之會,自鄧廣銘先生考定為淳熙十五年冬間事以來,幾為學界定案,治詞史者皆從其說。然鄧先生得此結論之依據為朱熹于淳熙十五年冬十二月復陳亮書所云“承許見訪于蘭溪”,并疑“蘭溪”為“紫溪”之別稱(29)鄧廣銘:《稼軒詞編年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99頁。,實誤。如上所引,紫溪乃鉛山屬鎮(zhèn),在鉛山縣南四十五里;而蘭溪為婺州屬縣,距金華五十里(30)《(嘉慶)蘭溪縣志》卷1“疆域”:“蘭溪縣,屬金華府,縣治在府治西北五十里。”。二者分屬江南東路與兩浙東路,絕非一地,故“別稱”一說不能成立,束景南先生在《朱熹年譜長編》中已糾其謬。紫溪與蘭溪既非一地,則據朱子書中陳亮有蘭溪之約而推論辛陳鉛山之會時間便成問題。又,辛陳之會后,稼軒又有同韻《賀新郎》詞作贈好友杜叔高(31)杜叔高,名斿,金華蘭溪人。嘗問學于朱子,戴銑《朱子實紀》、宋端儀《考亭淵源錄》、黃宗羲等《宋元學案》、王崇炳《金華征獻略》、萬斯同《儒林宗派》等皆載其為朱熹門人。斿與辛棄疾、陳亮、陸游等皆友善。稼軒《賀新郎》所贈之人,《稼軒長短句》四卷本作“叔高”,元大德三年(1299)鉛山廣信書院十二卷刊本則作“仲高”。因四卷本基本保存宋本原貌,今從之。,則辛、陳分別后不久,叔高來鉛山訪辛可知。《(光緒)鉛山縣志》載:

朱子,號晦庵,婺源人?!疚蹰g除江西提刑,召赴行都奏事,駐舟蘭江。婺之諸親故來相勞,皆會于蘭溪。后與林栗論《易》不合,辭歸。又于邑纜舟,會集舊好。杜叔高嘗從之游,屢致書,勖叔高以圣賢正心之學、克己復理之功(32)秦簧修、唐壬森:《(光緒)鉛山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第1373—1374頁。。

按朱熹于淳熙十四年(1187)七月除江西提刑,待次。十五年(1188)五月中旬,離玉山入行都奏事,五月下旬至臨安,其間于蘭溪會晤前來相勞之親故。六月一日,與兵部侍郎林栗論《易》《西銘》,不合;七日,奏事延和殿;八日,除兵部郎官,以疾辭;九日,林栗上章劾其欺慢,朱熹即日上札請祠;十一日,詔依舊職名江西提刑,并于次日離臨安歸。歸途中,再經蘭溪,會集舊好(33)束景南:《朱熹年譜長編》,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869—870、892—902頁。?!躲U山縣志》雖未明言朱子蘭溪相會之“舊好”中有杜叔高,然叔高為蘭溪人,此處首及之,則其必在朱子“會集”之列,二人相會不出五六月間(34)束景南先生引用《鉛山縣志》文字時出現斷句錯誤,云“纜舟會集舊好杜叔高”,顯然不妥,故其斷言朱熹與杜叔高相會于“由臨安奏事歸途中”亦未必盡然。。

朱熹曾有書致杜叔高云:

往歲辱訪于湖寺,且以佳篇為贈,讀之知所志之不凡,然恨去國匆匆,未得從容罄所懷也。

辛丈相會,想極款曲。今日如此人物豈易可得?向使早向里來,有用心處,則其事業(yè)俊偉光明,豈但如今所就而已耶!彼中見聞,豈不有小未安者?想亦具以告之。渠既不以老拙之言為嫌,亦必不以賢者之言為忤也(35)朱熹:《朱子全書》第2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877—2879頁。。

此二書之作年未詳。有學者謂朱子“去國”乃紹熙五年(1194)間事(36)陳榮捷:《朱子新探索》,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379—380頁。,然書中所云“湖寺”“佳篇”皆難遽定所指為何(37)《朱文公文集》卷60《答周南仲》第1書有:“往歲湖寺雖嘗獲一面?!卑粗苣?字南仲)為遂昌人,屬麗水?!?同治)麗水縣志》卷7:“碧湖寺,唐天寶三年建?!辈恢熳铀啤昂隆笔欠裰复恕S?,所謂“佳篇”,束景南先生認為系杜叔高所作《從朱晦翁登釣臺詩》,然朱熹于紹熙五年間游嚴子陵釣臺時作有《水調歌頭·不見嚴夫子》,則杜斿之“佳篇”是否為淳熙十五年從朱熹游釣臺時所作《登釣臺詩》殊難定論。。即如鄧廣銘、陳來、束景南等學者所斷,朱熹《答杜叔高》第一書作于淳熙十五年,亦不能證明第二書同樣作于此年。有學者謂杜斿赴鉛山訪辛乃是受朱熹委派,“說明蘭溪之會爽約的原因,借以疏通關系”(38)房日晰:《宋詞比較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290頁。,仍然將“蘭溪”與“紫溪”混為一談,故結論亦難免臆斷之嫌。束景南先生將第二書系于淳熙十五年,認為“‘辛丈相會’,則應指朱熹去國歸閩由蘭溪至信州后二人分手,朱自歸家,杜則往鵝湖見辛棄疾,時在十五年六月,去辛、陳鵝湖之會《賀新郎》酬唱不過三月,故辛以同韻作詞送杜”(39)束景南:《朱熹年譜長編》,第879頁。,亦乏堅實證據。然考今存稼軒與杜斿酬唱詩作,除此《賀新郎》之外,皆作于慶元年間,此時陳亮已下世。在無其他證據情況下,姑且只能將杜斿赴鉛山時間系于淳熙十五年,則辛、陳鉛山之會即在此前一年(淳熙十四年,1187)冬(40)民國陳思《稼軒先生年譜》將辛陳鵝湖之會系于淳熙十四年,然其前提是陳亮致辛棄疾書作于淳熙十三年。置此聊備一說。又,辛更儒《辛棄疾集編年箋注》從廣信書院本(因其后出,改正四卷本乙集、丙集之誤當有所據),謂稼軒《賀新郎》所贈之人乃杜仲高(名旃,叔高之兄)。辛、陳鵝湖之會在淳熙十五年,故稼軒贈別仲高乃在十六年。亦備一說。。

三、紹熙考亭之會

紹熙元年(1190)八月至紹熙三年(1192)二月,陳亮第二次系獄。其間,辛棄疾尚在江西上饒家居(41)《宋史》本傳稱辛棄疾于“紹熙二年起福建提點刑獄”。又,稼軒有詞作《浣溪沙·壬子春赴閩憲別瓢泉》:“細聽春山杜宇啼,一聲聲是送行詩……”束景南謂此詞作于二月間,其說可從。按王逸《楚辭章句·離騷經章句》曰:“鶗鴂(即子規(guī)),常以春分鳴也?!薄短接[》卷166“州郡部”12引《十三州志》曰:“(望帝)杜宇死時適二月而子規(guī)鳴,故蜀人憐之皆起?!迸c稼軒同時代之陸游有《鳥啼》詩:“二月聞子規(guī),春耕不可遲?!眲t稼軒赴福建提點刑獄任當在紹熙三年二月間,與陳亮脫獄基本同時。。據葉適《陳同甫墓志銘》,陳亮此番脫獄,大理少卿鄭汝諧援之甚力。此外,對陳氏施以援手者,尚有留正、葛邲、陳骙、趙汝愚、羅點、曾三復、胡晉卿、張叔椿、何異、黃度、章穎、林大中等一干高官顯宦。陳亮出獄后,有致上述官員之諸多謝啟。葉紹翁《四朝聞見錄》載曰:“稼軒辛公與相壻素善,亮將就逮,亟走書告辛。辛公北客也,故不以在亡為解,援之甚至,亮遂得不死?!?42)葉紹翁:《四朝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第24—25頁。鄧廣銘先生在《辛稼軒年譜》中已力辨該說之非,并因《龍川文集》中無致稼軒之謝啟,而認為稼軒未必親身參與援陳之事跡。然此并不代表辛棄疾對陳亮之脫獄未起任何作用,“鄭氏之所以肯主持開脫陳氏者,蓋即因稼軒居中為介,使鄭氏得盡悉陳氏被累原委而然”(43)鄧廣銘:《鄧廣銘全集》第1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560—561頁。。此說大致可從。按稼軒雖與鄭汝諧、趙汝愚、羅點、何異有較深交誼(44)王昊:《辛棄疾與陳亮獄事》,武夷山辛棄疾學術研討會組委會:《稼軒新論》,福州:海風出版社,2005年,第86—93頁。,然陳亮系獄時,其已于上饒家居多年,與眾朝官之過從自非在朝時可比。若言眾官之救陳氏皆出于稼軒之力,當非事實;若言稼軒并無奔走相救之跡,亦不合朋友相交之常情。陳亮本人為避羞計而對此問題語焉不詳,兼別集作品之散佚,今已難知稼軒在此事件中之具體作用。然陳亮于紹熙二年(1191)致章森書中曾言:“朱元晦、辛幼安相念甚至,無時不相聞?!苯B熙三年(1192)春,辛棄疾赴閩憲任以后,與得脫囹圄之苦之陳亮仍然音書不絕。辛、陳友情之真摯及稼軒對同甫之關切由此可見一斑。

紹熙三年十二月十日前后,陳亮由浙入閩,經信州永豐,二十日前后抵朱熹所居之建陽考亭。時任永豐縣令潘友文(字文叔)嘗從張栻、呂祖謙學,后受業(yè)于朱熹,且與辛棄疾、陳亮皆友善。在任期間,友文整修社壇、愛護百姓,政績斐然,別后陳亮有《信州永豐縣社壇記》志其佳政。

陳亮入閩之時,適辛棄疾自三山被召,趨赴行在,正月上旬至建陽(45)辛棄疾有詞作《西江月·癸丑正月四日自三山被召經從建安席上和陳安行舍人韻》一首,知其于紹熙四年癸丑(1193)正月四日在建安。建安北距朱熹所居之建陽不足百里,稼軒之至建陽當在正月六七日間。。辛、陳、朱三人遂于建陽考亭談學論政,當年朱子未赴辛陳紫溪相會之憾于此方得彌補。相會期間,辛棄疾在陳亮面前亦極力稱贊潘友文為政之績:“文叔愛其民如古循吏”,“永豐之民往往乞及今令在時就役”(46)陳亮:《陳亮集》,第219—220頁。。

考亭之會后,辛棄疾北上臨安赴任,陳亮亦往臨安參加春試,二人在考亭相聚時日非長。正月十六日,陳亮至上饒,韓淲有詩相贈:

平生四海幾過從,晚向閩山訪海翁。又見稼軒趨召節(jié),卻隨舉子赴南宮。風云變態(tài)高情表,歲月侵尋醉眼中??墒驱埓ū阏骐[,乘時勛業(yè)尚須公。(47)韓淲:《澗泉集》卷12“七言律詩”《送陳同甫丈赴省 癸丑正月十六日》,載《宋集珍本叢刊》,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第468頁上。按:“海翁”當作“晦翁”。

鄧廣銘先生據此詩認為,稼軒于此次應召途中,會陳亮于浙東(48)鄧廣銘:《鄧廣銘全集(第1卷)》,第567頁。。此說恐非。按韓淲為上饒人,其送陳亮赴省應在陳氏由閩返浙經上饒時。自與朱熹別后,“陳亮沿著閩浙驛道返浙,從建陽至崇安,越分水關,終鉛山途次上饒(共370里)訪韓淲”(49)汪華光:《辛棄疾在鉛山——詞作地名尋蹤》,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年,第275頁。。

四、余 論

紹熙四年(1193)正月分別之后,陳亮與辛棄疾便踏上各自征程。是年夏,陳亮及第授官。秋,辛棄疾加集英殿修撰,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次年(1194),陳亮卒。在閩帥任上的辛棄疾聽聞友人噩耗,悲痛萬分,作祭文以悼亡友。祭文開篇即贊同甫之才:不僅“落筆千言”,文邁莊(周)、李(白);且志蓋萬夫,睥睨臧(宮)、馬(援)。雖不無夸張之嫌,卻基本概括了陳亮才大志高之整體形象。同甫雖具天賦之稟、智略超群,然人生多蹇、懷才不遇,以至“行年五十,猶一布衣”。晚蒙光宗親擢而高第,惜未展平生之志即卒,稼軒念及此便為亡友之英年早逝、為國家失此人才而痛心不已:“以同甫之才與志,天下之事,孰不可為?所不能自為者:天假之年!”遙憶二人當年于鉛山暢游鵝湖、共飲瓢泉之歡愉,長歌相答、極論世事之豪興,又憶年來“閩浙相望,信問未絕”,稼軒不禁悲從中來。斯人已逝,盛景難再,稼軒雖知千里寓詞悲之無益,然念及舊情終不能自已(50)辛更儒:《辛棄疾集編年箋注(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第435—437頁。。稼軒之祭文情真意切,始終灌注著對亡友早逝的哀嘆、痛惜、懷念之情,亦抒發(fā)對奸臣當道、志士難施局面的痛恨。

辛棄疾與陳亮年齡相仿、志趣相投、詞風相似,不僅二人相互激賞,千百年來文人志士亦多并稱之。朱熹評價辛、陳時嘗言:“朝廷賞罰明,此等人(指陳亮——筆者注)皆可用。……辛幼安亦是一帥材?!?51)梨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第8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3179頁。后世文人亦多以辛陳及其詞作為典范,如劉熙載云:“稼軒詞龍騰虎擲……陳同甫與稼軒為友,其人才相若,詞亦相似。”(52)劉熙載:《藝概·詞曲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10—111頁。黃宗羲贊友人陸文虎:“風貌甚偉……士大夫聽其談論,皆以為陳同甫、辛幼安復出?!?53)黃宗羲:《黃梨洲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158頁。贊弟子顧在瞻:“偉然如劍客奇材,當是稼軒、同甫路上人物?!?54)黃宗羲:《黃梨洲文集》,第501頁。辛、陳二人之所以在中國文學史乃至中國文化史中享有如此尊崇之地位,固然與其“豪放”詞作、酬唱之詞有重要關聯,然不可否認的是,二人始終心系故國、力言恢復中原,并提出具體施政措施,從而激勵朝野內外共謀振作之偉大精神方是根本原因。

猜你喜歡
稼軒陳亮臨安
寄稼軒
書法作品
主動自鎖托槽在一例上中線偏斜病例中的應用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明志
贈我如你一般的驕傲
陳亮:惹禍不由己
劍歌
高原美景
歲月也曾可期